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75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上 1~22 课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
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
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这
里“遭遇的极大困难”准确的说法是( )
A. 闭关锁国局面被西方殖民者打破 B.洋务运动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
C.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D.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2.下列史实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是( )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1860年,太平军李秀成部进攻上海,先后 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毙
在松江、青浦两地大败洋枪队。 伤多人,迫使联军退回天津。
A. 建立农民政权 B.反对清朝统治 C. 制定革命纲领 D.反抗外来侵略
3.某同学搜集到了图片《轮船招商局》、影像《甲午风云》、史学论著《戊戌思潮纵横论》和绘画《八国
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洋务派的自强与求富 B.日本对中国蓄意侵略
C.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D.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
4.“在清朝政体结构下,可以为政治改良提供可能性的道路已被层层封锁,彻底堵死了,所以,按照其他
国家的常规变法路线,显然是行不通的。”材料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 )
A. 清政府政治制度的腐朽 B.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软弱
C.没有全方位地学习西方 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5.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 )
A.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推动了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D.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6.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
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
A. 北平 B.上海 C. 长沙 D.南京
7.下表为中共三次会议的内容,其变化体现了( )
会议 内容
中共一大(1921年)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
中共二大(1922年)
国
中共三大(1923年)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A. 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B.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完善革命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开始改变 D.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和推广
8.下面是某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这次会议( )
强调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共产党的组织,必须坚持在政治上、思想上、组
织上的独立性
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以解除内外压迫
分析了国共两党的社会地位及国共实行党内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A. 推动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B.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使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9.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其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 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人民军队 B.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了农村
C.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工人运动 D.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0.下列事件与其内容或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③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④三湾改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把下列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
①1934年 10月从瑞金出发 ②四渡赤水 ③会宁会师 ④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12.下面是《同胞快醒》的歌词。该歌词意在( )
同胞快醒
暴日凶蛮,乘我灾荒祸患,死亡离散。
违反公理,将我东北河山,任意霸占。
惨无人道,乱放无情弹。
死伤逃避,无辜多被难。
妻离子散,心伤肠断,毫无抵抗,尚被摧残。
同胞快醒!一齐荷枪实弹!同赴国难!
决死一战,若不收回锦绣河山,誓不生还!
A.鼓励北伐将士,消灭军阀 B.讴歌红军长征,会师陕甘
C. 呼吁广大军民,驱逐日寇 D.主张国共谈判,和平建国
1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七七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
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反映出( )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地位的变化
C. 社会矛盾的变化 D.领导阶级的变化
14.如图所示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大事记(部分)中,①②③④处填写正确的是?( )
A.①七七事变 B.②九一八事变
C. ③平型关大捷 D.④中共七大召开
15.1942年 1月,美、英、苏、中领衔签署二十六国联合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中国《中央
日报》社论称:“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
四大主力,并且是未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在我国历史上,我们的国际地位从未达到这样高峰。”
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
A.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绝对主导作用
B. 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D.各 国联合是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关键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道大题,其中 16 题 12 分,17 题 8 分,18 题 10 分,19 题 15 分,共 45 分。)
16.历史接力棒在传递,中华民族正逐步走向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探索”一专题知识
历史人物 口号(主张) 实践活动 评价(意义)
李鸿章 ①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康有为 变法图强 ②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③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结束封建君主专制
陈独秀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④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中划线处的内容。(4分)并概括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2
分)
材料二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湘赣边
界的割据,就是这许多小块中间的小块。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湘赣边界第一个“小块红色政权”是什么?(1分)由此中国革命开创
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1分)
材料三
“从诞生于上海到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 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3)材料三中“日出东方”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材料四
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
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4)材料四中的革命纲领是在哪一次会议中制定的?(1分)如何评价这一纲领?(1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
大飞跃,并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一
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之间的秘密电台在长征战斗中毁坏,原有的联系中断。它的直接结果是中国
共产党可以而且只能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它所产生的影响是
深远的。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依据所学,指出材料中的“这次会议”的名称。(1分)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
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1分)依据材料,指出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在党的历史上有何意义?
(1分)
材料二
1944年 5月 21日至 1945年 4月 20日举行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和会上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在抗日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的前夜,为总结中国革
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1945年 4月 23日至 6月 11日,中国共
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计 755人,代表着全党 121万名党员。大会
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
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七大召开时与中共一大召开时相比全党党员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1
分)依据材料,指出中共七大召开的目的。(1分)依据所学,指出中共七大确立哪一思想为党的指导
思想并写入党章?(1分)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2分)
18.多年前,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0分)
材料一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布的有关抗日战
争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
式确定的抗日战争纪念日。
(1)请选择材料一中任意一个纪念日,介绍其纪念的历史事件名称及该事件的标志性意义。(4分)
材料二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 9月 1日 1945年 5月 8日
苏德战场 1941年 6月 22日 1945年 5月 8日
太平洋战场 1941年 12月 7日 1945年 9月 2日
中国战场 1931年 9月 18日 1945年 9月 2日
(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2分)
材料三
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
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3)请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3分)
材料四
彭德怀在前线
(4)请依据材料四指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你有何启示?(1分)
19.危机加剧·探寻救亡。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唤起民族觉醒。(15分)
【导图·推动社会进步】
(1)根据洋务运动时期单元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图中①、②两处的内容,(3分)并分析洋务运动失败
的原因。(1分)
【建筑·承载历史信息】
(2)观察下列两个建筑的照片,分别简述它们承载的历史信息和历史价值。(4分)
【阐释·早期探寻历程】
(3)观察下列时间轴,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
史论结合,条理清楚)(7分)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A A B B A B A
11 12 13 14 15
A C C C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道大题,其中 16 题 12 分,17 题 8 分,18 题 10 分,19 题 15 分,共 45 分。)
16.历史接力棒在传递,中华民族正逐步走向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答案】
(1)①:自强、求富(1分) ②:戊戌变法(1分) ③:孙中山(1分) ④: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
动(1分)
特点: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2分)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分)
(4)中共二大。(1分)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1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答案】
(1)名称:遵义会议。(1分)
人物:毛泽东。(1分)
意义: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
(2)变化:党员数量大增。(1分)
目的:为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1分)
思想:毛泽东思想。(1分)
(3)认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善于创新,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能及时发现自
身错误,并及时纠正,不断完善自我。(答出任意一点,2分)
18.多年前,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0分)
【答案】
(1)【示例一】“九一八”纪念日事件:1931年九一八事变。(2分)
影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或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分)
【示例二】“七七”抗战纪念日事件: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2分)
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分)
【示例三】“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事件:1945年 9月 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2分)
影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2分)
(任意一点即可,事件 2分,影响 2分)
(2)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等。(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
分。)
(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
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的国际地位得
到提高。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等。(任
意一点得 1分,共 3分)
(4)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国家落后、分裂容易招致外来侵略;抗击外来侵略、
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全民族团结,才能取得反
侵略战争的胜利;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等。(言之有理即可,共 1分)
19.危机加剧·探寻救亡。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唤起民族觉醒。(15分)
【答案】
(1)①:“自强”“求富”。(1分)
②:创办军事工业:19世纪 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
近代军事工业。(答出任意一个军事工业给 1分)开办民用企业:19世纪 70年代起,提出“求富”的主张,
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答出任意一个
民用企业给 1分)
原因: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顽固派的阻挠、
破坏;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答出任意一点给 1分)
(2)【图一】历史信息:戊戌变法时期在文化教育领域,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
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1分)
历史价值:京师大学堂承载的历史价值在于它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里程碑,培养了大批人才,并在历史变
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分)
【图二】历史信息: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谭嗣同等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
等“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谭嗣同等人参与的变法历时 103天,又被称为“百日维新”。(1分)
历史价值:谭嗣同纪念馆不仅是一座纪念历史人物的场所,更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价值的建筑。通过其
建筑风格、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向世人展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传承勇于改革创新,
勇于将国家与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精神品质。(1分)
(3)【示例】论点:列强的侵略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1分)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
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开始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
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以康有为、梁
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是中国政
治近代化的开端。
因此,面对列强的侵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开始进行近代化的探索,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进
步。(7分)
评分说明:观点正确得 1分,紧扣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述。观点不正确或者没有作答不得分,论述不足,
依次酌情赋分。共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