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4.1《故都的秋》课件 (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14.1《故都的秋》课件 (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1 09:2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故都的秋
新课导入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天总是能引发文人墨客们无尽的感慨。而郁达夫先生在他的《故都的秋》里,更是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极具特色的故都秋景图。那在他的笔下,故都的秋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开启课文的探索之旅。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的语言,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生动形象、整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反复诵读课文,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妙处。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故都秋景的深切情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作品的的感彩同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体会传统文人对于秋的民族审美心理与审美特点。
01
知人论世
郁达夫 (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
作者介绍
主要思想
早期:1920年-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主要思想
中期:1933年-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主要思想
晚期:1938年-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
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1933年3月,郁达夫主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令郁达夫伤心欲绝的事情:
1926年6月其子龙儿在京死去
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
1933年2月,日军攻占承德,北平处在风雨飘摇中。
国民党白色恐怖威胁,知识分子内心惶恐不安,时常处于漂泊之中。
在此背景下,郁达夫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4年7月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到北平后,对故乡的眷恋和国事的危急,使他触景伤情,1934年8月写下《故都的秋》
02
初读课文
混混沌沌( ) 潭柘寺( )
槐树( ) 扫帚( )
落蕊( ) 一椽破屋( )
廿四桥( ) 蟋蟀( )
嘶叫( ) 房檩( )
平平仄仄( ) 普陀寺( )
譬如( ) 颓废( )
dùn
sào zhou
zhè
huái
ruǐ
chuán
niàn
xī shuài

lǐn

tuó

tuí
总写1-2
写对北国之秋的感受,抒向往情(忆秋)
分写3-12
记叙故都秋景、赞美北国之秋(绘秋)
总括13-14
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直抒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恋秋)
1.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文中写了“故都的秋”的哪些特点 试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并分析其效果及作用。
整体感知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效果:①排比手法,文气顺畅;②先用两个单音节词"清""静",又以一个双音节词"悲凉"结尾,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作用:概括全文意旨,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下文。
03
赏秋色,品秋味
整体感知
请快速阅读第3—11段,思考作者分别描写了哪几副秋景图来体现“清、静、悲凉”,请用五个字分别概括这几幅图。
小院秋晨图
(3)
秋槐落蕊图
(4)
秋蝉残鸣图
(5)
秋雨话凉图
(7-10)
秋果奇景图
(11)
赏秋景 品秋情
1.该图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有何作用?
意象 作用
小院秋晨图
1.该图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有何作用?
意象 作用
一椽破屋 荒凉、衰败、沧桑
一碗浓茶 清闲 、耐人回味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视觉,高远清爽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听觉,以声衬静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悠闲惬意
喇叭似的牵牛花 悠闲惬意
尖细且长的秋草 悲凉
小院秋晨图
2.该图中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描写手法:视听结合、以动衬静,写出了观赏景物时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和忧虑之情。
情感:所描绘的景物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小院秋晨图
3.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蓝朵而最不喜欢红色,而且牵牛花底下还要有“疏疏落落的秋草”作陪衬?
牵牛花,显出作者主观的喜好:
蓝色(宁静而淡远)
白色(纯净而雅洁)
紫黑色(虽然清冷,却又沉重了点)
淡红色(尽管淡,但毕竟又鲜艳了些)
—回避暖色,偏好冷色,突显清冷
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显示出生命的衰败,给人以悲凉之感。
小院秋晨图
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绘落蕊的?
多感官描写:脚踏满地落蕊,听觉上无声,嗅觉上无味,触觉上是近乎于无的(“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营造出了清闲静谧的氛围。
细节描写: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感受作者清闲宁静的心境。
触景生情:霜节已至,花蕊再美也被迫跌落枝头,成了脚下泥。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作者见此情景心生惆怅落寞之感,隐隐地透出悲凉的感觉和心境。
秋槐落蕊图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悲凉
以声写静
悲凉
秋蝉残鸣图
意象:蝉
①因其叫声凄惨,可借其表现凄楚哀婉之情,蝉也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流逝。
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②寄托家国覆亡之恨,或表达悲凉、忧愁之情。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③古人认为蝉居枝头,食干净的露水,不食人间烟火,常用来象征高洁的人品。如唐代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秋蝉残鸣图
作者为何突出蝉声的“残”字呢?
秋蝉残鸣图
①“残”字渲染了秋味的悲凉;兼之其声“衰弱”,却能在“无论什么地方都听得见”,以动衬静,突出北国之秋的“清、静”。
景物 特点 角度 手法 景物选取


悲凉
视觉
听觉
视觉
感觉
都市闲人(悠闲)
急雨 凉风
息列索落地下
缓慢悠闲的声调
微叹着互答着的说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秋雨话凉图
秋雨话凉图
思考: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有怎样的作用?
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普通百姓,他们的形象更具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
作者向往这种北平的悠闲,希望保住这悠闲;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的秋味,反衬出时局的危急。
思考: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
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盛极而衰。“秋的全盛时期”正面临着凋零的结局,所谓的“胜景”是终结前的狂欢,是短暂的,是以衰亡为背景的。
“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秋果奇景图
这五图景中“清”“静”“悲凉”表现在哪里?
“清”在色调:碧绿的天色、牵牛蓝朵、稀疏的秋草、青布单衣、淡绿微黄的枣子,选取冷色调景物。

“静”在声音:驯鸽的飞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声调。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悲凉”在意象的组合: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悲凉
第12段的大段议论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无论是传统的文人学士,还是外国的诗人,都有很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写秋的名篇特别的多,说明感秋处处有,但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又非北方莫属,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意境更加开阔,同时,也增添了文章厚重感。
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文章所写秋景都是北方的秋,为什么在第2段和第13段要写南国之秋?
南国之秋:慢、润、淡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明确: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南”衬“北”,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表达了对故都之秋的喜爱、眷恋、向往之情。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 本体 北国的秋
甘甜可口 黄酒 喻体 白干 清香、后劲足
回味不永
不浓易饿 稀饭 馍馍 有味耐饥
味淡 鲈鱼 大蟹 味浓
玲珑如意 黄犬 骆驼 跋涉千万里
逗玩邀宠
04
解秋情
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翻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
郁达夫为什么喜欢秋的“悲凉”?
与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有关。当时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为了谋生,作者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
与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这也影响了他的个性。
与作者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过着闲散寂寥的生活,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同时还受日本物哀美学的影响
与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郁达夫并未完全摆脱传统文人的积习,所以自然地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
全文紧扣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故都的秋与作者的主观感受完美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既赞美了故都之秋的自然风物,也在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眷恋和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故都、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同时也流露出他颠沛流离、饱尝人间愁苦的忧郁、孤独的心情。
全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