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A版第三册下小学信息科技 第8课制定行驶路线图制作引导层动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A版第三册下小学信息科技 第8课制定行驶路线图制作引导层动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4-12-01 16:3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8 课 制定行驶路线图
——制作引导层动画》教学设计
第8课 制定行驶路线图——制作引导层动画
一、教材分析
“指定轨迹运动”是学生学习了操作图层的基础上制作引导层动画,这样可以让动画过渡得更合理、更流畅,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多种工具,掌握创作技巧,拓展延伸,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让学生投入创作,学会综合动画制作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能真实地反映生活中的动画,充满学习的渴望,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知识掌握情况来看,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图层、帧、关键帧等基本概念,能根据要求制作出简单的动画,这是学习本课的前提。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引导层概念;掌握建立引导层的方法,学会制作引导线动画;掌握设置影片停止命令的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路线图上的动画制作过程,掌握指定轨迹运动动画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路线图动画创作,使学生知道交通标志的含义,增强学生交通法规意识,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四、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引导层的添加,引导线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 (1)引导线应绘制在引导层中。
(2)如何使元件吸附到引导线上。
五、教学理念或教学策略
本课以新课程理念“自主、协作、探究”为指导,在教学中采用范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设置了三层任务,即基本任务、巩固任务、拓展任务,目的是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积极、自主研究引导线效果和制作方法。学生的学习任务均来自于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体现了信息技术的文化性和综合性。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广播系统(极域电子教室)、希沃触控一体机。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兴趣引入 1.创设任务情景:同学们!今天有一场小学篮球赛在育才小学进行,如果我们从停车场出发,走哪条路才能到达育才小学呢,大家想一想,如果用Flash软件如何才能制作出一幅动态路线示意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请大家一起将课题读一次 板书并出示课题:《制定行驶路线图——制作引导层动画》 2.演示“制定行驶路线图的动画”。 置身于教师创设的任务情景中,对任务充满好奇。 读课题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认真观察,发现校车能沿着标示的路径行驶,渴望掌握制作方法,并对拓展知识提前起到引导作用。 设置动画任务的情景,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动画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问题探究 与学生共同分析动画。 1.教师:请同学们说说,校车的行驶过程可以用到之前我们学过的哪种动画形式? 2.教师:能不能将地图与校车元件放在同一图层里呢?为什么? 小结归纳:同学们真聪明,知道运用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多图层动画的知识,我们来看看按同学们的设想能不能完成动画效果。(演示动画)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制作校车的行驶动画可以用动画补间动画。 学生:不能,在地图背景中,为了使校车移动,要将它单独放在一个图层里。 观察,思考。 发现校车没有沿着道路行驶,而是从停车场直线运动到学校位置,动画的效果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不符。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加以梳理,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进行知识迁移,发现用所学的多图层动画的知识不能完成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层的作用。
学习新知 教师:怎样才能让校车沿着我们指定的路线行驶呢?“引导层”就可以帮到你。引导层能够牵引着运动对象沿着指定的轨迹运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引导层”的相关知识吧! 1.请同学们打开计算机桌面上的“学生素材”文件夹,自学设置引导层和绘出引导线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解决。 巡视学生的自我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填写好学习卡片。通过学习卡片的填写,反馈学生自学情况,对学困生加以点拨。 2.布置基础任务:请学生打开桌面上的“学生素材”文件夹,按老师发的教学视频 《设置引导对象》介绍的方法,完成校车沿着指定轨迹到达学校的动画。 巡视学生的操作情况,提示学生如果忘记步骤,可再次打开教学视频自我学习。 3.等下我请二位同学组成2人学习小组,一个人说方法,另一个人演示操作。 (1)动画中“校车”图层要沿轨迹运动,所以要选中该图层,并为它创建一个引导层。 (2)在引导层中画出引导线,为“校车”绘制行驶路线。 (3)把运动物体吸附到引导线上。 演示学生完成动画,并引出新问题。 (4)设置停止命令。 对巡视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强调学习卡片中指定轨迹运动的三个必备条件。 介绍本课几个小技巧。 打开自学视频,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 填写学习卡片 (1)引导层必须在(被引导层)上方。 (2)引导线必须绘制在(引导层)中。 (3)校车必须吸附在(引导线)上。 对照自学教学视频,实践操作完成任务,遇到问题与相邻的同学讨论、交流。 学生示范,教师适当指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操作:选中“校车”图层,单击“添加运动引导层”按钮。 操作:选择“钢笔”工具,绘出引导线。 操作:选择“校车”图层第一帧,把中心点吸附到引导线的起点上,选择结束帧,把中心点吸附引导线的末端。 操作:单击“校车”图层的结束帧,单击“动作”按钮,打开动作面板,双击“全局函数”中“时间轴控制”下的“Stop”命令 通过视频自我学习引导层动画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对这个制作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引导层的作用和创建方法,知道如何绘制引导线,了解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方法和要点。 基本任务在教材与教学视频上都有详细的步骤,加上在教师指导下生生互动,其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任务,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巡视过程中留意优秀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互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巩固练习 校车司机发现同学们刚才规划的这条到学校的路,因为要经过汽车站,车流量比较大,为了避免塞车,耽误行程,请你找出其它行驶路线。 1.先同桌二人小组讨论,再回答:还有几条到达学校的路线?注意单行线标志,有哪些路段是不能行驶的?并适时进行安全守法教育。 2.布置巩固任务:请学生规划另外一条行驶路线并制成动画。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答疑,提示学生注意单行线标志。 3.质疑:“学到这里,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还有三条路线,其中有两条路线是不能行驶的,因为所经过的路段有单行线标志,不能逆向行车。 根据交通法规,规划行驶路线,完成动画制作。 考虑学生学的差异,在巩固练习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拓展提高 教师:通过同学们绘制的行驶路线,我们已经来到了育才小学。看!精彩的篮球赛上,我校篮球队还落后2分,最后时刻,我校队员投出了一个3分球。球投进了吗? 布置提高任务:请同学们试着制作一段我校篮球队员投篮的动画。 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1分钟课堂小测 可进一步探索多个图层中引导层的添加方法。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大胆创作的空间。
评价总结 课堂总结:强化知识和引导层动画的操作方法。 学生完成课堂总结,课后完成学生评价表和创作一个引导层动画作品。同学分享对指定轨迹运动知识。 总结提升学生对引导层、引导线的认识和理解。
八、板书设计
第8课 制定行驶路线图——制作引导层动画
设置引导层
设置引导对象
设置影片停止命令
九、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学科教学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理念,采用了故事化的情景设置,巧妙地把各个知识点穿插到故事中,在切合主题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本节课以故事的发展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了导入——感知——探究——实践——评价——总结等环节,把交通安全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作品的创作,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本课还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问题的合理方案,在本课的设计中,学生可以设计出许多条到达学校的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交通安全单行线标志的知识,就能很快地发现最佳行驶路线。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作品的创作,从而引导故事的发展。在本课设计的拓展任务中:三分球投进了吗?学校篮球队没有赢得比赛?比赛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都给了学生大胆创作的空间。达到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3.在教学总结评价上,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作品的内容,运用指定轨迹运动的知识,自由评论。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常常会出乎教师意料,将学习收获作出精彩的评论。
4.不足之处: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因为是高年级,学生比较腼腆,不太善于举手和表现自我,同时对于拓展部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若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作品,也会影响学生最后作出评价和总结。
5.改进之处:应多采用小组合作,以一帮一的方式让更多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