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30课时 生物的进化 2025年中考生物专题练习(山东专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30课时 生物的进化 2025年中考生物专题练习(山东专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01 23:5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0课时 生物的进化
A组—基础题
1.[2024连云港]枯叶蝶的体形和体色酷似枯叶,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分析,这是 的结果。( )
A.新陈代谢 B.过度繁殖 C.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
2.[2024长沙]研究表明被子植物由原始的裸子植物进化而来,这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A.由水生到陆生 B.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体积小到体积大
3.[2024成都]我国相继发现了中华龙鸟、孔子鸟等大量古鸟化石,这些古鸟化石既保留了古代爬行动物的某些特征,又出现了鸟类的一些特征。这些化石证据支持( )
A.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 B.爬行动物起源于古代鸟类
C.哺乳动物起源于古代鸟类 D.爬行动物起源于古代鱼类
4.[2024河南]比较各种生物的同一种蛋白质如细胞色素的氨基酸组成,可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几种生物的细胞色素与人类的相比,存在差异的氨基酸数目如图所示,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猕猴 B.果蝇 C.小麦 D.向日葵
5.[2023广西]如图为生活在某区域的几种灵长类动物的进化历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与长臂猿的亲缘关系最近
B.大猩猩的形态结构比长臂猿复杂
C.灵长类动物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
D.人类位于灵长类动物进化的最高等级
6.[2024泰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米勒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C.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食物、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D.在进化过程中生物趋向产生有利变异,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
7.[2024长春]如图是不同地层生物化石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
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8.[2024长沙适应性卷]雄鹿的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非常发达。按达尔文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鹿角因经常使用而发达
B.鹿朝着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方向变异
C.鹿角发达有利于雄鹿在与无机环境的斗争中获胜
D.鹿角不发达的个体容易丧失繁殖机会而被淘汰
9.[2023株洲]完善有关生物进化的概念图。
①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⑤____。
10.根据图示,用生物进化的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图中可以得出,这些不同品种的鸡有共同的原始____。
(2) 不同鸡的品种是由于原鸡产生了很多____,在不同的饲养环境下,通过____选择,对不同的鸡进行淘汰培育而成。
(3) 上述事实说明,鸡的变异方向是________的,而选择是____的。
(4) ________在《物种起源》中提到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
B组—中档题
11.[2024广西]叶 (又叫叶子虫)善于伪装,成虫的翅有叶脉一样精致的纹路,可以“模拟”出叶子被啃食后的模样(如图所示)。叶 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遗传和变异 D.生物适应环境
12.[2024齐齐哈尔]依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变异
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雷鸟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3.[2024临沂]“超级细菌”的诞生过程也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过程,下列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
A.①表示细菌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由于变异产生少数耐药菌
B.②表示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耐药细菌因为有利变异而生存下来
C.①、②说明,抗生素使细菌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D.③表示随着抗生素滥用,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进化出“超级细菌”
14.[2024长郡模拟]在自然界中,黑白桦尺蛾的数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某生物兴趣小组4名同学为了研究“黑白桦尺蛾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制订探究计划,模拟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1) 组长在桌上展开面积为0.8米米黑色卡纸,用双面胶将其固定,黑色卡纸模拟生物的“__________”,并将30枚黑、白棋子均匀地撒在黑色卡纸上。
(2)除组长外,3名其他组员事先背对桌子,在组长的指令下,转向桌子。每转向桌子一次,快速抓取1枚棋子,拿完之后,继续转身选取,45秒内重复15次。然后由组长统计黑白棋子的数量。
(3) 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3个后代,且体色与自己相同,在每位“幸存者”旁边放上3枚颜色相同的棋子,充分混合后重复步骤(2)至少4次。最后一轮剩下数量最多的最可能是__棋子。
(4) 在该实验中,黑、白桦尺蛾是一对__________,黑色桦尺蛾属于__________(填“有利变异”或“不利变异”),其能够适应环境生存下来,而白色桦尺蛾被淘汰。存活的黑色桦尺蛾在繁殖时,将控制黑色性状的基因遗传下去。通过长期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保护色。通过这一模拟实验证明,桦尺蛾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的结果。
15.[2023长沙]每到夏季,蚊子叮咬就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大困扰。蚊子吸血除了引起身体不适,还会造成多种疾病传播,危害人类健康。蚊子为什么吸血?某同学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
新羽化雌蚊在不同情况下的生长、产卵及孵化情况
有无雄蚊 食物种类 生长情况 平均产卵数/个 平均孵化率/%
有雄蚊 糖水 正常 0 0
血液 正常 46.88 86
无雄蚊 糖水 正常 0 0
血液 正常 11.40 0
(1) 由资料可知,蚊子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中的________________。
(2) 据资料推测,雌蚊吸血除了从血液中获得__________以满足正常生命活动需求外,还是____的必需条件。
(3) 通过药物灭蚊、驱蚊等措施防止蚊虫叮咬,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
(4) 某地监测发现,5年内某常用灭蚊剂对蚊子的致死率从最初的逐步下降到,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0课时 生物的进化
A组—基础题
1.C 2.C 3.A 4.A 5.A 6.D 7.D 8.D
9.化石; 对比(或比较); 原始生命; 自然选择; 适应
10.(1) 祖先
(2) 变异; 人工
(3) 不定向; 定向
(4) 达尔文; 自然选择学说
B组—中档题
11.A 12.D 13.C
14.(1) 生活环境
(3) 黑
(4) 相对性状; 有利变异; 自然选择
15.(1) 完全变态发育
(2) 营养物质; 产卵
(3) 切断传播途径
(4) 蚊子群体中存在抗药性变异个体,经过灭蚊剂的不断选择,抗药性个体比例逐渐增大,灭蚊剂的致死率不断下降(合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