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8课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2025年中考生物专题练习(山东专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8课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2025年中考生物专题练习(山东专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02 00:0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A组—基础题
1.[2023龙东]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仁”,实际上分别指的是(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巩膜和虹膜 D.巩膜和视网膜
2.[2024新疆]如图为眼球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可以调节瞳孔大小 B.②的曲度不发生变化
C.③是物像形成的部位 D.④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3.[2023苏州]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时,协调全身肌肉活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 )
A.脑干 B.小脑 C.脊髓 D.神经
4.[2024成都]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果长时间看手机、打游戏等,易导致眼睛近视。患近视眼后可能( )
A.晶状体曲度过大 B.眼球前后径过短
C.物像成像于视网膜后方 D.佩戴凸透镜矫正
5.[2024宁夏]202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防震减灾日,学校组织了防震演练,同学们听到警报声后立即作出避震反应。人耳中接收警报声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
A.鼓膜 B.听小骨 C.半规管 D.耳蜗
6.[2024河南]琴声悠远,笔健墨香,音乐、书法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接受琴声的感受器在耳蜗内 B.产生听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C.挥笔写字需要神经系统调节 D.形成视觉的部位在视网膜上
7.[2024湖北]宋代杨万里在《闲居初夏午睡起》中写道:“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品读这句诗顿时让人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图中能产生“酸酸的”感觉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23自贡]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能接收信息的树突 B.②表示神经元的细胞核
C.③能与鞘组成神经纤维 D.④可集结成束构成神经
9.[2022北京]眼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结构,青少年要科学用眼,保护视力。
(1) 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眼属于____,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2) 正常情况下,外界光线通过角膜、____(填图一中序号)、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作用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视觉。
(3) 科研人员请视力正常的成年志愿者在弱光照下阅读,测定阅读前、阅读和时眼球前后径,结果如图二。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在弱光照下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变__,推测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____(填“近视”或“远视”)的原因之一。
(4) 除弱光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视力。请写出一条学习生活中保护视力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中档题
10.[2024苏州]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智能眼镜,能根据佩戴者的视线自动变焦。当佩戴者观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眼镜镜框上的电动机械装置能够拉扯镜片薄膜,使其凸度不断变化。这种能改变凸度的薄膜模仿了眼球结构中的( )
A.角膜 B.晶状体 C.玻璃体 D.视网膜
11.如图表示人眼瞳孔的不同状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黑色部分表示瞳孔,是位于虹膜中央的小孔
B.反射光线从瞳孔进入,透过晶状体,刺激视网膜产生视觉
C.刚走进黑暗的电影院时,瞳孔状态如图乙
D.瞳孔状态由图乙变化到图甲,说明光线在增强
12.[2024凉山州]如图甲,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植入的晶体相当于 ;骨传导耳机可以减小声音对鼓膜的损伤,戴上耳机听音乐时,感受声音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是 。( )
A.凸透镜;大脑皮层 B.凸透镜;耳蜗
C.凹透镜;大脑皮层 D.凹透镜;耳蜗
13.[2024陕西]研究表明,与人类学习说话相关的神经中枢在5岁左右发育完成。5岁前因耳蜗病变造成耳聋的患者,若在相关神经中枢发育完成后再植入人工耳蜗,仅能听到声音,无法正常说话。下列关于耳蜗和“5岁前耳聋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入人工耳蜗越早越好 B.耳蜗位于中耳
C.失去听觉不会影响说话 D.耳蜗形成听觉
14.[2023内江]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耳对于我们感知世界十分重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眼观六路”与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有关
B.“耳听八方”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有关
C.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会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使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而形成近视
D.远离噪声、不用尖锐物体挖耳,以及不长时间使用耳机等是保护听力的有效方法
15.[2024德州模拟]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主要是通过眼、耳、鼻、舌和皮肤等器官获取,获取的信息再通过神经系统传递,进而形成不同的感觉。图一为耳的结构,图二为鼻腔内的嗅黏膜。
(1) 试题反射来的光线,会在左右两眼的________上分别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而你看到的却总是一个正立的物像,原因是大脑皮层对________传递来的信息做了重建和整合两种处理。
(2) 当铃声响起,监考老师“开始考试”的指令会依次经过____________(用图一中字母和 表示)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__________,最终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听觉。
(3) 图二中①为嗅觉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警犬的嗅觉比人类的好,请结合图二从结构上推理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 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人的体温总能保持相对恒定,这种恒定是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感受外界温度变化的感受器主要分布于____。
16.[2024长沙]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近视、超重/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健康问题,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是导致这些健康问题的共同因素。下表为某市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据表回答问题:
学段 监测人数(人) 只患近视 只患超重/肥胖 近视共患超重/肥胖
四~六年级 1 877 27.0 22.0 20.7
初中 1 928 43.6 12.3 24.9
高中 1 963 56.2 4.7 30.1
注:超重/肥胖根据体重指数判断,体重指数。
(1) 从监测结果可知,该市初中生的近视率为____%;随着学段的升高,该市青少年近视共患超重/肥胖的比例________________。
(2) 为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兴趣小组开展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初中生近视与超重/肥胖的共同影响因素。该小组设计的调查问卷如下图所示,请在①、②处补充相应的调查内容。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课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A组—基础题
1.C 2.C 3.B 4.A 5.D 6.D 7.C 8.D
9.(1) 器官
(2) ②; 大脑皮层(或大脑视觉中枢)
(3) 长; 近视
(4) 认真做眼保健操(合理即可)
B组—中档题
10.B 11.B 12.D 13.A 14.C
15.(1) 视网膜; 视神经
(2) ; 神经冲动; 大脑皮层(或大脑的听觉中枢)
(3) 突起(或树突); 警犬的嗅觉神经元的数量多(或神经元的树突的数量多)
(4) 皮肤
16.(1) 68.5; 增加(或升高)
(2) 体重(千克); 参考样例如下:每天户外运动的时间为:A.从来不 B.小时 C.小时 D.2 小时以上(调查问题设计合理,调查结果便于统计,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