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同学们,你们同样没有想过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呢?
一百多年前,有一位少年在12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青年周恩来
追寻革命足迹
探寻革命成因
弘扬革命精神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一:
追寻革命足迹
活动一:初识人物
周恩来(1898-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毕业于南开大学,早年留学日本、法国等地,回国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自1949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76年逝世。
活动二:学词理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之:的。
例子:“炎帝之女”
——《精卫填海》
①(山峰等)突起;②兴起。“中华之崛起”——“中华之振兴”。
jué
活动二:学词理句
jué
fàn
崛
起
范
模
wèi
魏
校长
xiào
效
仿
huái
淮
安
huò
惑
疑
chéng
惩
处
xī
晰
清
xùn chì
斥
训
nàn
难
苦
活动二:学词理句
效
顾
训
斥
凡
mò
xī
zhèn
xiōng
huái
zàn
xiào
fán
gù
xùn
chì
晰
振
胸
怀
赞
默
sù
肃
zàn
左边的“先”的弯钩要变成提。
“厂”里是横折钩加竖提,不是“巳”。最后是点。
gù
活动二:学词理句
活动二:学词理句
sù
下半边的笔顺为“先两边后中间”而非“从左到右”。
任务二:
探寻革命成因
活动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说清内容
事件
自然段
请你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一共讲了几件事,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第一件事
第1到第10自然段
说清内容
第10自然段:
这位同学时谁呢?他就是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过渡段:承上启下
说清内容
事件
自然段
请你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一共讲了几件事,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第一件事
第1到第10自然段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11到第14自然段
第15到第17自然段
事件
主要人物及其言行
次要人物及其言行
时间
地点
第一件事
说清内容
请阅读1-10自然段,填写下表。
走进第一件事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及其言行
次要人物及其言行
主要人物及其言行
事件
主要人物及其言行
次要人物及其言行
时间
地点
第一件事
说清内容
请阅读1-10自然段,填写下表。
走进第一件事
新学年开始
修身课上
魏校长,问:为什么要读书?
其他同学的读书志向
周恩来,答:为中华之崛起读书。
方法:
梳理要素、取主舍次
事件
主要人物及其言行
次要人物及其言行
时间
地点
第二件事
说清内容
请你运用概括第一件事的方法,
概括第二、第三件事的主要内容。
走进第二、第三件事
第二件事
事件
主要人物及其言行
次要人物及其言行
时间
地点
第一
件事
第二
件事
第三
件事
新学年开始
修身课上
魏校长,问:为什么要读书?
周恩来,答:为中华之崛起读书。
其他同学的读书志向
十二岁那年
一个星期天
奉天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伯父告诉“中华不振”
周恩来疑惑不解
周恩来
体会“中华不振”
一个同学(同去)
中国妇女(受欺负)
中国巡警(补惩处、训斥)
围观中国人(只能劝慰)
理清关系
序号
请你按照时间先后给这三件事排序。
③
①
②
选词串联
序号
试着按照时间顺序串联;
或者按照课文顺序,用上“之所以……是因为……”串联。
③
①
②
课文主要讲的周恩来在 12 岁来到奉天,伯父告诉他中华不振,当时他疑惑不解。后来在一个星期天,周恩来到被外国人占领的地方,亲眼目睹并体会到了中华不振,于是在新学年开始的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励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文主要讲了新学年开始时,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之所以立下这样的读书志向,是因为他 12 岁那年来到奉天,伯父告诉他中华不振,当时他疑惑不解。后来在一个星期天,周恩来到被外国人占领的地方,亲眼目睹并体会到了中华不振。
先后顺序
倒序
活动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①说清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②弄清事件和事件之间的关系。
③用恰当的连接词串联。
活动二:思辨“不振”之况
课文中有一个词语连续出现了三次,它告诉了我们周恩来立志的最关键因素。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第 11- 17 自然段,把它找出来。
“中华不振”
活动二:思辨“不振”之况
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中华不振?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然后根据表格的提示搜集相关信息,填写下表。
活动二:思辨“不振”之况
体会“中华不振”
人物
表现
伯父
叹气,没有再说什么
哭诉,指望巡警帮忙反被训斥
妇女
中国巡警
不帮忙反而训斥妇女
围观群众
握紧拳头,只能劝慰
活动三:探寻“不振”之因
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资料一:1900年,英、美、法、日、德、意、俄、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大肆烧杀抢掠,损失无法估计!其中仅嵩祝寺一处,丢失镀金铜佛3000余尊,锦绣制品1400件,铜镜4300件。就连紫禁城太和殿存水的铜缸上的镀金,也被侵略军用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抢掠之后,列强们带不走的就用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资料二:1901年7月,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了《辛丑条约》十二款及其十九个附件。其中,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赔款4.5亿两。”当时中国人口4亿5千万,列强的用意是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巨额赔款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贫困。
资料三:1900年俄军入侵东北。7月16日,俄军将居住在东北海兰泡的数千名中国人几乎全部被杀死,制造了海兰泡惨案。17-21日,俄国侵略军又先后将江东六十四屯居民(大概万余人)赶至黑龙江边,枪杀或用斧头砍死,剩下的被赶入黑龙江淹死。
中国妇女受欺侮,无人主持公道,那是因为———
中华不振
外国人肇事,却受不到惩处,那是因为———
中华不振
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那是因为———
中华不振
活动三:探寻“不振”之因
体会“中华不振”,探寻立志原因
人物
表现
伯父
叹气,没有再说什么
哭诉,指望巡警帮忙反被训斥
妇女
中国巡警
不帮忙反而训斥妇女
围观群众
握紧拳头,只能劝慰
周恩来的想法
周恩来看到当时中国的状况,心情是怎样的?又有怎样的想法?请你默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并联系上下文继续填写表格。
第17自然段: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 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活动三:探寻“不振”之因
活动三:探寻“不振”之因
体会“中华不振”,探寻立志原因
人物
表现
伯父
叹气,没有再说什么
哭诉,指望巡警帮忙反被训斥
妇女
中国巡警
不帮忙反而训斥妇女
围观群众
握紧拳头,只能劝慰
周恩来的想法
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
任务三:
弘扬革命精神
活动一:读一读,悟革命之志
1917 年 9 月,19 岁的周恩来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在去日本留学前夕,他写下了——
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①“掉头东”,“掉”指船桨,表明义无反顾的抉择。表达了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②他到日本求学的目标,即细密地研究多门科学以拯救濒临绝境的中国。③像达摩面壁十年一样苦苦追求,专心致习,探求救国真理。④如果最后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就算投海也是英雄。
suì
chóu
我们感受到了周恩来奋勇求学、救国救民的革命斗士形象。
活动二:写一写,知生命价值
100 多年过去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越来越强大,生在和平时代的你们又为何而读书呢?请你写下自己的读书志向,写清缘由。
我的读书志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举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曾经看到(举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我得读书志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学一学,扬革命精神
青年,周恩来为中国的明天而革命;
中年,他于外交场挽回大国形象;
晚年,他为新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不止有他,无数和他一样的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换来了今日之中国。接下来,我们深入开展“革命精神代代传”活动。
活动三:学一学,扬革命精神
革命行动
行动任务
完成星级
讲一讲
赏一赏
诵一诵
访一访
听一听
革命家轶事
老一辈革命者讲述革命经历
革命题材影视作品
革命诗篇
革命圣地
☆☆☆
☆☆☆
☆☆☆
☆☆☆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崛、范”等11个生字,会写“肃、默”等12个生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6个词语。
2.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语文要素】
3.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4.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教学重难点]
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多件事情串联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会写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归纳出课文讲述的三件事。(重点)
3.圈画出文中体现“中华不振”的语句。
一、出示图片,揭题导入
1.有一位伟人,他胸怀祖国,心系人民。逝世后,举国哀痛,十里相送。他就是我们敬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这节课我们学习他少年时代的故事。
2.齐读课题,提示“崛”的读音。思考:“崛起”是什么意思?“崛”字呢?“崛”和“起”的意思相近,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词,所表示的语义更深了。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检测预习,梳理事件
1.词语教学。
(1)重点指导读好“分量”,理解“抱负”“光耀门楣”。
(2)找出与“崛起”构词方式相同的词语。(清晰、胸怀、赞叹、疑惑、训斥)
2.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课文写了周恩来少年时期的几件事,标出相关自然段。
(2)指导把握第一件事情的内容。
回顾第四单元把握一件事的方法,说说本文第一件事的主要内容。思考:周恩来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关注主要人物及表现,可以说得更简洁。)
(3)自主把握第二件和第三件事的内容。
学生尝试从主要人物周恩来的角度,关注人物表现,把握另两件事的主要内容。
小结:关注课文主要人物,想想“他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件内容。
三、圈画“中华不振”的语句
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地阐述了“中华不振”?先来关注后两件事情。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走进那段沧桑的历史。一边读一边将表现“中华不振”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将课文中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
2.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难点)
3.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一、体会屈辱,感受志向
1.聚焦人物,体会“中华不振”。
(1)默读第16自然段,圈画人物表现的关键词,与同桌交流感受。
(2)妇女的指望与巡警的训斥进行对比品读。这些人物中多次提到的是妇女。对于她,你圈画了哪些关键词?妇女多么渴望巡警能够为她撑腰,为她做主,然而事实却是——巡警把她训斥了一通。你有什么感受?
(3)围观的中国人内心的愤恨与无奈相碰撞。围观的中国人尽管气愤不满,紧握拳头,但敢怒不敢言,只能安慰一下妇女,什么办法都没有。你又作何感想?
(4)课文中没有具体写“这个外国人”的表现,你能否也通过关键词,想象当时他的表现?
(5)师生对读。正因为“中华不振”,那位妇女——(生接读)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只能哭诉;正因为“中华不振”,中国巡警——(生接读)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正因为“中华不振”,中国人——(生接读)都紧握着拳头,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2.结合资料,体会“中华不振”。
(1)是呀,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信息。
(2)学生结合伯父“沉郁”的表情和“热闹非凡”的场景谈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中华不振”的资料。教师播放影像资料,并简述这段屈辱的历史。
小结:“占据地”就是“国中之国”,外国人可以无视中国的主权,哪怕撞死了人也能免除中国司法的审判。在那个年代,它仅仅是当时“中华不振”的一个缩影。
3.回读“明志”,感受周恩来伟大的抱负。
(1)正是“中华不振”的现状让少年周恩来思考怎样拯救中国、拯救人民,于是就立下了宏大的志向。让我们回到那节修身课,再去感受他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抱负。
(2)体悟周恩来的内心,读好人物语言。
引导学生抓住“默默”“若有所思”“清晰而坚定”等词走进周恩来的内心,思考:周恩来当时会想些什么?
(3)指导分角色朗读。
(4)引读最后一自然段,升华情感。
二、厘清事件关系,把握全文内容
1.结合板书,厘清三件事之间的关系。
我们了解了每件事的内容,感受了“中华不振”,体会了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那全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能否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前需要我们先弄清三件事情之间的关系。结合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第一件事是结果,后两件事是原因,第二件事也是第三件事的原因。)你准备按怎样的顺序串联这三件事?
2.串联三件事,把握全文内容。
预设1:在新学年的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是因为他听伯父说起“中华不振”又亲眼目睹了“中华不振”的一幕。
除了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用上关联词串联三件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串联?
预设2:周恩来初到奉天,听伯父谈起“中华不振”,疑惑不解。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目睹了一位中国妇女受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件后,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在新学期的修身课上,表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把握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时不能按照写作顺序串联,要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串联,这样会说得更清楚。
小结:把握由多件事情组成的文章内容,先要明确课文主要人物,从主要人物角度梳理每件事情的内容,再厘清事情之间的关系,最后按事情的相互关系或先后顺序进行串联,注意事与事间的连接语。
3.了解倒叙的写法。
作者将“表明志向”安排在前,把“耳闻目睹‘中华不振’”放在后面,你觉得有什么用意吗?(设置悬念,激起读者兴趣。突出少年周恩来伟大的抱负。)
三、反思“成长”,书写志向
1.出示: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1)这是周恩来远赴日本求得“济世穷”良方时立下的誓言。指读。
(2)简单了解诗句意思。再读。
(3)出示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生平。
2.小练笔。
(1)周恩来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如果今天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又会怎样回答呢?学习倒叙的写法,先写志向,再写清楚理由。
(2)交流点评。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有家国情怀,树立人生理想,并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前行。让我们记住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吧!齐读课题。
[教学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类文阅读-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少年毛泽东发奋读书
少年毛泽东是个学习异常勤奋刻苦的孩子。8岁时他就被父亲送到私塾读书。当时流行一种教学生练字的方法叫“填红蒙字”,就是先生写出字样来,蒙上纸,再让学生用毛笔在上面写。但毛泽东不愿简单地照着填,他要自己放手写,一遍写不好,就多写几遍。有的字,他要练写几百遍。除了手写,他还用心写,走路、吃饭,甚至梦里还想着练写的字的结构、笔画特点,所以,他写的字比一般同学照着填的字还要好。
从懂事开始,毛泽东就承担了家中的一些家务活和农活。劳动的时候,他也不忘读书。一天,父亲让他往田里挑粪,过了一会儿,父亲看田里没人干活了,就到处找,后来,在一座古坟后的老柏树下找到了他。他两手捧着书,正看得津津有味。父亲火冒三丈,质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干活。毛泽东指着扁担两头的大粪桶说:“爹,我只是歇会儿,从天亮起我已挑了好几担了。”
在读书过程中,少年毛泽东还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他读的书中,许多地方打着问号,或写上批语,重要的问题,他都记了下来。他阅读了大量的旧小说,尤其喜欢那些反抗统治阶级欺凌压迫的故事。但是读着读着,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唯独没有种田的农民。这是为什么 后来他终于发现,旧小说里的人物都是一些剥削者、压迫者,他们占有土地,高高在上;而农民终年劳累,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条件读书写字,更谈不上著书立说。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少年毛泽东愈加发愤读书了,同时他小小的心中燃起了反抗黑暗、改造社会的熊熊火焰。
1.“津津有味”的意思是 。
仿写词语(AABC式)
2.最后一段说到少年毛泽东读书的时候,不仅从中发现问题,找出答案,而且还感悟到其中的道理,这体现了少年毛泽东具有 的好习惯。
3.什么是“填红蒙字”?请在文中找出来,画“ ”。
4.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5.少年毛泽东是怎样发奋读书的?
参考答案
1.形容趣味很浓厚或很有滋味的样子 示例:依依不舍 滔滔不绝 耿耿于怀
2.边读书边思考
3.先生写出字样来,蒙上纸,再让学生用毛笔在上面写。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毛泽东少年时候发奋读书的故事。
5.少年毛泽东在私塾读书的时候刻苦练字,在劳动的时候,仍然不忘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克 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 艰)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竭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赴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喝 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这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可是,当他看到了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眼前时,他忽然又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 厉)着千万人的斗志。
1.选出括号出正确的字,打“√”。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罢免回乡:①停 ②免去 ③完了 ( )
(2)与世长辞:①告别 ②请求离去 ③解雇 ( )
3.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填补完整《示儿》这首诗。
4.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叙述的?
5.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
参考答案
1.刻 坚 渴 励
2.(1)② (2)①
3.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4.①苦读兵书,练武,从军,主张北伐。②临死也不忘收复国土,写下千古名句,抒发爱国情怀。
5.因为他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和他自己强烈的收复失地的愿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