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旅 鼠 之 谜(一课三练)

文档属性

名称 3.13 *旅 鼠 之 谜(一课三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7 19:2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3 *旅 鼠 之 谜(一课三练)
【基础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覆没(mò)    迁徙(xì)   东跑西颠(diān)
B.迷惘(mǎnɡ) 徘徊(huái) 滑稽可笑(jī)
C.笃信(dǔ) 啮齿(niè) 汹涌澎湃(pài)
D.挑衅(xùn) 收敛(liǎn) 相辅相成(fǔ)
【解析】选C。A项中“徙”应读xǐ;B项中“惘”应读wǎnɡ;D项中“衅”应读xìn。
2.下面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燥不安起来。
B.(旅鼠)齐心合力地大量繁殖起来,使整个种群的数量及剧地膨胀。
C.我仔细地端祥着它那黑色的绒毛和尖尖的嘴巴,近乎自言自语地说。
D.在旅鼠的奥秘还没有弄清楚之前,我自己却先跳到海里去自杀,岂不是比旅鼠还要荒唐滑稽
【解析】选D。A项中“焦燥”应为“焦躁”;B项中“及剧”应为“急剧”;C项中“端祥”应为“端详”。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
B.蜜獾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
C.导致它们大迁徙的原因绝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另有他图。
D.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捕风捉影。
【解析】选D。“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属于贬义词,这里用“道听途说”更恰当。
4.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除了颜色深一点之外,它看上去与我们家乡的田鼠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   )
(2)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90 720只,第六代为326 592只……第八代,也就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批为559 872只。 (   )
(3)例如,瑞典和挪威中部的旅鼠是往西奔向大西洋,而挪威北部的旅鼠则是往北奔向巴伦支海。 (   )
答案:(1)做比较 (2)列数字 (3)举例子
5.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文介绍的旅鼠奥秘的一项是(  )
A.旅鼠繁殖能力惊人,可能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之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只后代。
B.旅鼠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C.旅鼠虽然形体很小,但是有惊人的食量。
D.旅鼠有时会进行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解析】选C。文中并没有介绍它的食量。
【中考练】
6.(2015·南京中考)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观察日记。
×月×日 星期三 小雨转多云
①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玩,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幅蜘蛛网。②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看上去像是一个自行车轮,从“车轮”的中心伸出了许多细丝③,我数了数,哇,有25条!它们又被一圈圈蛛丝连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网。④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
(1)第①句中量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
(2)第②句啰唆,应改为:
(3)第③处标点不当,应改为:______
(4)第④句有语病,应改为:
答案:(1)张
(2)“我以前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或:“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
(3)句号(。)
(4)谁能说蜘蛛不厉害呢!
7.(2015·苏州中考)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 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选自http://www.ɡ/article/440152/,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请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开头语段作用的能力。理解段落内容,结合文章,联系说明文开头一般作用,分析回答。
答案:作者将人和蚊子在雨中漫步的“惬意”和“危险”做比较,提出蚊子“在雨中为什么能够毫发无损”的问题,激发读者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问题的具体说明。
(2)写出第⑤段画线句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
答案:列数据、打比方。列数据:运用“1/50至1/300”等数据,从数量上具体准确地说明雨滴击中“空中飞舞”的蚊子时施加给它的力量之小。打比方:把雨滴比作羽毛,形象地说明了蚊子受到的冲击力之小,便于读者展开想象,感知理解。
(3)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哪一项不正确 (  )
A.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D.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或许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解析】选B。原文说:“当雨滴击中……足以致命。”
【写作练】
8.【写法借鉴】本文的神态刻画非常逼真。例如“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他直直地望着我”“我迟疑地接过他的本子”“他坚定地摇摇头”“我急不可耐地打断了他的话”等,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活灵活现地表现了人物对话中的神态。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一个人物情态。(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听到这个消息,她先是怔了一下,继而皱起了眉头似乎在思索什么,转瞬睁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惊呼一声“我成功了”便连人带着小马尾辫都跳了起来,奔跑着冲向走廊,向每个她遇见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大声说着:“我成功了,我真的成功了!”唯恐别人听不见。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打乱了她以往的镇静,她似乎已全然不顾别人怎么看她了。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