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喂——出来(一课三练)

文档属性

名称 3.15 喂——出来(一课三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7 19:2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5 喂——出来(一课三练)
【基础练】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棘手(jí)   牟取(móu)  贪婪(lán)  跌落(diē)
B.铆钉(miǎo) 栅栏(zhà) 眺望(tiào) 妥善(tuǒ)
C.纳闷(nà) 渊博(bó) 履行(lǔ) 清澈(chè)
D.哂笑(xī) 缠绕(chán) 签订(qiān) 秤砣(tuó)
【解析】选A。B项中的“铆”应读mǎo;C项中的“履”应读lǚ;D项中的“哂”应读shě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不容置疑  振耳欲聋  任劳任怨  黑咕隆咚
B.扫兴而归 颤颤巍巍 莫中一是 众说纷纭
C.逍遥法外 小心冀冀 闻风而来 微不足道
D.深不可测 机不可失 齐心协力 经久不息
【解析】选D。A项中的“振耳欲聋”应为“震耳欲聋”;B项中的“莫中一是”应为“莫衷一是”;C项中的“小心冀冀”应为“小心翼翼”。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胸有成竹地告诉老师,这道题我会做。
B.受利益驱动,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熬制老酸奶、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C.他对人总是一视同仁,慈祥地微笑,让你无法吐出半点反驳的理由。
D.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见到这番情形,一声不响地解掉了扎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解析】选B。“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不能用在食品安全事件中。
4.课内阅读。
阅读从“这个洞使得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们感到了极大的欣慰”到结尾,回答问题。
(1)这个洞实际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成了整个城市的垃圾箱。
(2)选文写天空变得瓦蓝清澈、高楼大厦不断竖起、建筑工人对传来的叫声和飞来的小石头毫不在意等内容,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人们破坏环境不自省,对填洞后果不自知,必将遭大自然的报复等方面作答。
答案:说明人们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不自省、不自控,对填洞带来的后果不自知;说明人们的麻木不仁、急功近利,必将招致大自然的报复。
(3)选文中“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一句中“竖”改成“建”好不好 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用词准确性的把握。结合两个字的意思及该句中“雨后春笋”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不好。因为“竖”不但写出了高楼大厦高高耸立的形态,而且突出了建设速度之快,轻而易举地便建成了。
(4)“喂——出来!”是“探洞”时一个年轻人的叫声,选文中这一叫声再次出现。它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其含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作用及其含意的理解。“喂——出来!”这一叫声再次出现,结构上前后呼应,其含意要结合文章主旨思考。
答案:结构作用是使文章前后呼应,使事件前后构成因果关系。含意:①人们填到洞里的垃圾终会倒“出来”返还给人类。②警示人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破坏环境,终会自食其果。③表露出对人们的规劝,希望人们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暂时的利益中走“出来”。
【中考练】
5.(2015·临沂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B.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 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解析】选C。C项结尾的句号应在引号外。
6.(2015·广东中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美在戏曲 生旦净丑 演绎悲欢人生
美在文学 诗词曲赋 抒写灿烂文化
美在汉字 点横撇捺 记载悠久文明
美在建筑 亭台轩榭 尽显精巧布局
7.(2015·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滴 水 之 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 ”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 ”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 ”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后来再也不赌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唐敏。有删改)
(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故事的概括。时间:几个月前、现在、到马山后。地点:马山、田野中的古塔、返回的山路上。事件:“我”给他买水买糕,劝他回家;“我”在步行返回的山路上,拦到他的车,他没认出“我”,给“我”讲了几个月前在马山发生的事;到马山后“我”才知道他是专程送“我”的。
答案:几个月前,他流落到马山,“我”给他买水买糕,劝他回家。“我”在步行返回的山路上,恰好拦到他的车。他没认出“我”,给“我”讲了几个月前在马山发生的事,认为那次受到的帮助改变了他。到马山后“我”才知道他是专程送“我”的。(意思对即可)
(2)“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作用的分析。头裹苗帕的老妇人说什么车也没有了,写出“我”步行返回的原因,为下文做铺垫。老妇人充满善意的言行,表现了关爱、友善的主题。
答案:①情节:交代“我”面临的困境,写出“我”步行返回的原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②主题:老妇人充满善意的言行,表现了她对陌生人的友善与关爱,使主题更丰厚。(意思对即可)
(3)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根据人物所做的事情及具体的描写进行分析。
答案:①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为潦倒的他买水买糕,并劝他回家;②细心体贴,尊重他人:没有言明“我”曾帮助过他,维护他的尊严,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意思对即可)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结尾作用的理解。小说结尾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突出人物形象等作用。
答案:①点明他是雨夜专程送“我”的,更突出他的善良和爱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②突出受人滴水之恩,便涌泉相报、回馈社会的主题;③故事这样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具艺术表现力;④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意思对即可)
【写作练】
8.【写法借鉴】课文中的想象非常奇妙,小说中小庙被台风卷得无影无踪,是一个奇妙的想象,又出现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洞,又是一个奇妙的想象,被扔进去的垃圾飞了出来,更是一个奇妙的想象。
【片段仿写】假如有一天我们到月球上去生活,那是一幅什么图景呢 请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赶快试着写一下吧!(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我环视了一下月球,上面有些冰,一些巨大的环形山和古老的高原。月球上什么时候盖起了宾馆 宾馆的招牌上刻着五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广寒宫宾馆”,我想,这八成是嫦娥仙子开的宾馆吧!我走近一看,有一个人影向这边奔赴,她身穿彩衣,裹着白纱,手里抱着一只玉兔,美极了!只见嫦娥仙子正端着仙桃给我吃,哇!这桃子的大小能与地球上的西瓜媲美。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