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泊
桥
枫
夜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四部分
第三部分
走近“愁”
感悟“愁”
品味“愁”
吟诵“愁”
目录
壹
走近“愁”
以诗带诗
移 舟 泊 烟 渚 , 曰 暮 客 愁 新 。
——孟 浩然 《宿建德江》
白 发 三 千 丈 , 缘 愁 似 个 长 ?
——李 白 《秋浦歌》
轻声朗读这一组诗,说说你读出了什么滋味?
怎一个“愁”字了得?
僚 乱 边 愁 听 不 尽 , 高 高 秋 月 照 长 城 。
——王 昌 龄《 从军 行》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 , 恰似 一江 春 水 向东 流 。
——李煜《 虞 美 人》
以诗带诗
走近“愁”
在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我们又将体会到怎样的愁呢?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解诗题
枫 桥 夜 泊
枫桥:地名,在今江苏苏州。
夜:指夜晚。
泊(bó):指停船靠岸。
题意:
夜晚把船停靠在枫桥边。
知诗人
张继 字懿孙,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其中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读出“愁”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读出古诗韵味:
“天”、“眠”、“船”
读出“愁”
边读边想象画面,你能说说你读完古诗后的感受吗?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忧愁
凄凉
宁静
贰
感悟“愁”
月落乌啼霜满天
明诗意,感悟“愁”
月落乌啼霜满天
句意: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
乌啼:
乌鸦啼鸣。
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月落乌啼霜满天
明诗意,感悟“愁”
江枫渔火对愁眠。
句意: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的灯火点点,面对这些景象,
诗人心中充满愁绪。
江枫:江边枫树。江,指苏州河。
“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
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月落乌啼霜满天
明诗意,感悟“愁”
姑苏城外寒山寺,
句意: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
乘坐的客船。
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坐落于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处的枫桥镇,始建于南朝梁,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明诗意,感悟“愁”
月落乌啼霜满天
明诗意,感悟“愁”
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忧愁、凄凉的感觉和情绪?
月落
乌啼
江枫
霜满天
渔火
愁眠
钟声
客船
环境朦胧、幽暗、凄凉,心绪孤独、忧愁。
月落乌啼霜满天
明诗意,感悟“愁”
深入思考:诗人因何而愁?
怀才不遇
远离故乡……
月落乌啼霜满天
背景链接
天宝十四载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诗作。
一方面因为安史之乱,远离故土而愁眠。另一方面因为十年寒窗苦读赶考落榜,想到自己漂泊的人生而忧愁。
叁
品味“愁”
月落乌啼霜满天
品味“愁”
想象画面: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给这幅画面命名吗?
汇报句式: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看到了_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了__________,这幅画叫__________。
月落乌啼霜满天
品味“愁”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
品味“愁”
在刚才交流的画面中,哪些景象是动的,哪些是静的?
动景
静景
月落
乌啼
钟声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姑苏城
寒山寺
桥
客船
月落乌啼霜满天
品味“愁”
这样的动静结合有什么好处?
前两句中,“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用乌鸦的啼叫声衬托月夜的静谧;后两句写诗人所听,用动景衬托静景,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冷的“秋夜图”。
月落乌啼霜满天
品味“愁”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凄凉的深秋夜景和痛楚的内心愁绪造就了张继《枫桥夜泊》这首千古绝唱。那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境?
孤寂、忧愁。
肆
吟诵“愁”
吟诵“愁”
枫桥夜泊
[唐]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想象诗人漂泊他乡时,身边没有亲人陪伴的孤单和凄凉,用比较深沉缓慢的语调朗读。
学唱《枫桥夜泊》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诗一画一故事,一文一情一人生。”
短短的 28 个字, 既是一首诗, 也像一幅画, 更是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把诗唱!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枫桥夜泊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古诗,默写古诗;
2.通过抓住典型景物想象画面,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合理想象,感悟经典意象“寒山寺钟声”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了解诗人,揭示诗题
1.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座高峰,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留下了无数著名的诗篇。说说看,唐代的诗人,你都知道谁?
2.在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留下的诗作屈指可数,但是仅凭一首诗,他就名垂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首诗是哪一首呢?
3.揭示诗题:枫桥夜泊。说说题目的意思:枫桥,是一个地名,在苏州城外。夜泊,把船停泊下来过夜。
◎读好节奏,整体感知
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自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诗句的节奏停顿。
2.这首诗没有什么难读的字词,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
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教师用朗读带节奏。
反一反,学生读前半句,教师读后半句,要求学生为教师带节奏。
3.说一说,读这首诗的感觉是什么?或者换句话说,你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你会想到哪个词?(孤独、寂寞、忧愁……)
◎品味诗句,想象画面
1.这种孤独、寂寞、忧愁的感觉,是诗中哪些景物带给你的?这样的景物,为什么能带给人这样的感受?请默读古诗,参看注释,联系生活经验做做批注。
2. 愁眠的张继,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分享,品味诗的前两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
月亮落下去了,夜色变得昏暗,这样的夜,给人什么感觉?
对比诗句:明月松间照。月照、月落,带给人的感觉一样吗?
乌啼——
昏暗的夜空下,听见乌鸦一声一声地啼叫。张继感受到的又是什么?
霜满天——
张继真的看得见霜满天吗?在这样昏暗的夜里,霜其实是看不见的。
那么,张继为什么会感觉“霜满天”呢?(天气冷、心里冷)
联系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加深体会。
(2)江枫渔火对愁眠
对愁眠——
这句诗里,有一个词直接写出了张继当时的心情,有没有关注到?(愁眠)
理解“愁眠”:失眠,睡不着。
理解“对”:陪伴、伴随。
江枫、渔火——
在这样一个愁眠的夜晚,有没有谁来陪伴张继?安慰张继?这样的夜晚,能陪伴他的,只有什么?
江枫、渔火,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你仿佛看到愁眠的张继此刻又在做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 展开想象,感悟“钟声”
1.在这样的一个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夜里,张继在一只小船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与他相伴的只有江边的那几棵枫树,只有不远处渔船里的那一盏小小的灯火。已经半夜了,张继还是睡不着啊。就在这个时候,你听!
课件播放寒山寺的钟声。
2.这钟声,从远处的寒山寺悠悠传来,传入了张继的耳朵,也敲在了张继的心头。这钟声仿佛在告诉张继什么?
学生想象写话:
寒山寺的钟声悠悠传来,仿佛在说:
张继啊张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分享,教师相机评价。
◎观照写法,提升感悟
1.齐读全诗。你发现了吗?这首诗作者描写景物的时候,也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说一说,诗中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景物则是动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是静态,乌啼、钟声是动态的。静中有动,以动衬静,更好地烘托了诗人孤独、寂寞、忧愁的心情。
2.但是,这首诗中,只有孤独、寂寞和忧愁吗?那寒山寺的钟声,也给诗人带来了什么呢?(温暖、希望、抚慰、力量……)
是的,如果只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这些景物,张继可能就只有孤独、寂寞和忧愁相伴了。正是这寒山寺的钟声,给张继带了温暖,抚慰了他孤独的心。这也正是这首诗动静结合的妙处啊!
3. 愁眠,是人们最常有的一种心情。古人愁眠时,通常会把自己的心情寄托给明月。比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4. 自从张写了《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在中国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情感的东西,那就是“钟声” !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悠悠回荡……寒山寺,也从此名扬天下了。
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类文阅读-21古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词语。
(1)十五夜: (2)中庭:
(3)地白: (4)秋思:
2.诗的一、二句分别从 、 、 的角度来写的。“地白”、“树栖鸦”从 写;“冷”从 写;“露无声”从 写。这幅凄清的写意图画,衬托了诗人 的心境。
3.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1)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2)即庭中,庭院中。
(3)指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4)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2.视觉 听觉 触觉 视觉 触觉 听觉 孤寂的
3.这首诗前两句写幽静清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
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渔家傲·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意思是
。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意思是“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头发花白出征,夫人流下了泪水”。 ( )
(2)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中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景物。 ( )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 ( )
3.找出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用“ ”画出来。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羌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2.(1)× (2)√ (3) √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