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月迹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月迹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2 08:26:23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月迹


任务一:诗文引入,初识“月迹”
任务二:初读课文,追寻“月迹”
任务三:细读品悟,享受“月趣”
任务四:迁移创写,绘写“月影”
任务一:
诗文引入,初识“月迹”
诗文引入
千年流转,明月永恒。同样一轮月亮,却带给人不同的感觉,有时候连足迹也各不相同。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月迹吧!
月迹
月亮的足迹。
诗中寻迹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说一说:月亮的足迹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山之上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说一说:月亮的足迹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寻迹
松林之上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说一说:月亮的足迹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寻迹
海面之上
很多时候,你看到的是静态的月亮,而在作家的眼中,月亮不是静止的,她是会动的,她更是活的,有生命的,让我们去作家贾平凹的作品中,去感受“月迹”之情趣,月迹之神秘。
初识“月迹”
作者简介
贾平凹 1952生。陕西人。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在陕西农村长大,父母为他取名平娃,“娃娃”的“娃”,长大后就用陕西方言中的“凹”来代替了“娃”所以要读“wa”。
代表作品:
著有小说集《商州散记》《天狗》;写过长 篇小说《浮躁》《废都》;有散文集《月迹》 《心迹》《爱的踪迹》等。
任务二:
初读课文,追寻“月迹”
瓷花盆儿
嫉妒
嫦 娥

cháng
é


面面相觑
袅袅
倏忽

shū
niǎo
词语我会认
儿化音我会读
竹窗帘儿 悄默声儿 满圆儿
竹帘格儿 头发梢儿 繁星儿
葡萄叶儿 瓷花盆儿 锨刃儿
屏住气儿 尘影儿 白道儿
慢慢儿 骨朵儿 狂样儿
多音字

qiāo
qiǎo
静悄悄
悄然无声
悄默声儿
悄悄话
mo
多音字

léi
lèi
硕果累累
劳累
疲累
果实累累
lěi
长年累月
积累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想一想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找一找并圈画出来。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月迹的思维导图。
①竹窗帘里
②穿衣镜上
③葡萄叶上
④瓷花盆儿
⑤锨刃儿
⑥山河里
⑦沙滩上
⑧眼睛里
初读课文
你能按照地点的变化给月亮的足迹分类吗?(填序号)
中堂月
院中月
河边月
①②
③④⑤
⑥⑦⑧
任务三:
细读品悟,享受“月趣”
(1)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圈画出关键词句,读一读,品一品,并在旁边做批注。
(2)批注要紧扣学习要求中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两方面展开。
(3)融入想象,朗读标记的段落。
学习单
你觉得文中哪一处“月迹”最有趣呢?
独觅“月趣”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1)感受“中堂月”。哪里让你觉得有趣?月亮有什么变化?
分享“月趣”
拟人修辞
机灵
调皮
有趣
白道儿
半圆
爬得高了
满盈
亏了
没了踪迹
拓展:月亮的不同形态。
分享“月趣”
(1)感受“中堂月”。自读自悟,读出“月趣”。
分享“月趣”
文中运用了不少儿化词,如竹窗帘儿、悄没声儿、竹帘格儿、白道儿、屏住气儿、尘影儿、竹帘儿、满圆儿、慢慢儿。
请想象读,读出月亮的俏皮可爱。
(2)感受“院中月”。
默读课文第 3~20 自然段,哪里让你觉得有趣?
分享“月趣”
丰富的想象能让我们感受到月亮在静态时的有趣。
想象
想象院子中的桂树就是月亮上的桂树
想象月亮上的美丽
想象自己在月亮上
童真童趣
(2)感受“院中月”。那么,静态的月亮有趣吗?
分享“月趣”
相比动态时的顽皮可爱,此时的月亮恬静柔美,发出白白的、亮亮的光,真美,真有趣。
静态
描写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颗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
(2)感受“院中月”。文中出现不少叠词,你能从中读出什么?
分享“月趣”
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节奏美,从而写出作者对月亮的喜爱。
满满、玉玉、银银、粗粗、疏疏、累累、清清晰晰、款款、渐渐、慢慢、匆匆、袅袅、淡淡、痒痒。
(3)默读21-24自然段,感受“河边月”的乐趣。
分享“月趣”
想象到月亮照在河水上,河水闪着银光的样子,感受到月光的灿烂。
院门外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3)感受“河边月”。
分享“月趣”
思考:你怎样理解划线的句子?联系课文,谈谈自己的感悟。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瞧那光辉……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悟“月心”——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分享“月趣”
每个人都能欣赏月亮,看见月亮的美。
我们可以分享欣赏月亮、追寻月亮的快乐。
这样美好的回忆,也属于我们每个人的。
悟“月心”——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分享“月趣”
人生或得或失,或喜或悲,要紧的是心中的一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月亮在我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也寄托了我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贾平凹
任务四:
迁移创写,绘写“月影”
绘写“月影”
月亮从中堂跑到院中,跑到院外,来到了河边。想象一下,月亮会怎样在水里留下它的足迹呢?
把你想象到的一个场景写在创作单上,写出月亮变化的美。
创作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绘写“月影”
点评参考:月亮的动态美
(1)写月亮动作的词;
(2)写月亮形态或位置的变化;
(3)写万物与月亮之间有趣的
互动。
展评区
展评分享
课文中描写月亮足迹的句子十分有趣,写出了月亮的好玩、有趣,请摘抄句子,并谈谈感受。
课后作业
摘抄卡
我的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迹》是贾平凹的代表作,此文也被收入进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月迹》。贾平凹对月特别钟情,之后还写过《对月》《月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比较读一读。
课后拓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月迹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用多种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找寻月迹,体会月亮的动态美,感受孩子们心情的变化,学习并尝试写出景物的变化。【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1.品读优美且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体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找寻月迹,感受孩子们心情的变化,体会月亮的动态美,学习并尝试写出景物的变化。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1)月亮,自古以来就是诗人吟诵的对象,你能吟诵有关月亮的诗句吗
(2)作家贾平凹也写了一篇有关月亮的散文,题目是“月迹”。
2.这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预设:文章记叙了中秋夜孩子们寻找月亮的足迹的过程。
二、自主阅读,探寻月迹
(一)默读课文,思考: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了哪里呢?你觉得哪些地方特别有趣、好玩?默读课文,完成表格。
预设一:镜中月
1.“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等关键词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进而感受到月亮的情态特别有趣。
2.穿衣镜上的月亮变化多,特别有趣: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没了踪迹。
3.指导朗读,体会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
预设二:院中月
1.抓住关键词“玉玉的”“银银的”,写出了月光的颜色美。(静态描写)
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感受静态月光的柔美。
3.院子里月亮的样子和给我的感受特别有趣:“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课件出示: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1)院子里月亮的足迹特别有趣: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
(2)指导朗读:当我们真的在院里找到月亮时,感觉妙极了,要读出奇妙的感觉。
预设三:河中月
课件出示: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边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1.河里月亮的足迹特别有趣:既可以在上湾找到,又可以在下湾找到。
2.结合关键词“大呼小叫”读出兴奋、激动的心情。
预设四:眼中月
1.体会眼睛里月亮的足迹特别有趣。
2.我有所发现并有了感悟,要读出满足、愉悦的心情。
(二)梳理感情变化。
1.文中写孩子们寻月的全过程,也交织着孩子们的感情。你能将他们的感情变化梳理出来吗?
高兴→紧张→失望→羡慕、嫉妒→越发觉得奇了→来了兴趣
2.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好月亮有趣、好玩的句子。
提示:设身处地,带着人物的心情来读,就能读好。
指导朗读镜中月这一段话时,要关注到“我们”的心情是有变化的,先是高兴,再是紧张,最后是失望。朗读的时候,注意读出心情的起伏,读出“高兴紧张失望”的心情变化,月亮带给我们的奇妙感觉就出来了。
三、发现奥秘,学习写法
1.探究写法。
一次寻月,月亮竟带给大家如此新奇、有趣的感受,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写作奥秘呢?观察表格填写内容,小组讨论一下。
2.汇报。
(1)写出变化。
作者笔下的月亮充满动态美,带给我们无尽的趣味。从表格中发现,作者正是一路将月亮的变化展现在读者面前,才会带给人新奇有趣的感觉。
(2)拟人的修辞手法。
可以从描写中发现,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写得富有情态,甚是可爱。
(3)侧面描写。
可以从作者细腻的感受中发现,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用自己的感受来衬托月迹的新奇有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3.总结写法。
作者正是通过用拟人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将月亮的动态美、月迹的新奇有趣展现在读者面前。
四、拓展运用,尝试练笔
1.《月迹》写出了月迹的变化,富有动态美。(课件出示:《三亚落日》)片段,我们来读读《三亚落日》,你发现落日有哪些变化呢
提示:落日既有形态的变化,又有颜色的变化,起先金红一色,热烈一片,像一个快乐的孩童,接着收敛了光芒,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
2.《三亚落日》和《月迹》有何异曲同工之妙?
学生发现:都写了景物的变化过程,都能发挥想象,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好玩、有趣。
[教学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类文阅读-23* 月迹
月到中秋(节选)
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中,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了,仔细看去,月亮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有个捣蛋包乘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把半盆水就掀翻到菜园里。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子踩个乱七八糟。
月亮已经升到高空,蓝白色的天空比平时更显得高远。村里村外吃过饭的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谁家的红麻长得旺势,谁家的水稻又遭了虫灾。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庄稼地里去散散步,也散散心。
凉风习习,寒蛩(qióng)等秋虫在愉悦地鸣叫着。白雾茫茫,露水已经打湿了每一片庄稼的油绿的叶子。早种的芝麻正在忙着开花,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仔细倾听,能够听到清脆的“啪嗒”“啪嗒”的露珠落地的声音,更显得几分静谧。
1.解释词语。
(1)呼朋引伴:
(2)三五成群:
(3)一哄而散:
2.仿写词语。
示例:(1)三三两两
(2)凉风习习
3.“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这句话中“稚嫩的脸”是代指 。他们
“失望”是因为 。
4.“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二》,请你用自己的话写出它的意思吧。
5.选文写到了哪些人在中秋的活动?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1.(1)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2)形容一伙一伙的人,几个人几个人聚在一起。
(3)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2.示例:(1)千千万万 来来往往 快快乐乐 (2)果实累累 生机勃勃 千里迢迢
3.孩子 没有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
4.示例:相见时不谈论世俗之事,只说道桑麻的生长情况。
5.选文写到了孩子和大人在中秋的活动。我从中感受孩子的天真和顽皮,大人们淳朴自然的生活氛围。
夜听九寨(节选)
沉 石
  九寨的夜很纯净,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此时,泉击石盘的声音愈来愈响,贴近礁盘,俯身侧耳,一种神奇的声响穿过石盘,与喷发的水珠打在翠竹林里发出的珍珠散落般的音韵,形成了主声音与次声音的合奏共鸣,传递给夜空的是山的神圣,水的经典。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
听说 金海湖是海拔最高的山脉之湖 山与水有洞洞相连的秘密 我指着海拔3300
多米的山峰 问旅游局的老朋友甘巴
你真的要进洞 甘巴急了 就是白天进去都很困难
没有探险,哪来的收获!我决心已定。
走进山洞,寻找泉的源头。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清脆、响亮,宛如从悬崖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心脾。我屏住呼吸,透过洞内水珠闪烁的点点星光,聆听着来自泉水发出的响声,用心寻觅着那最天然的泉之声。
  蓦(mò)然,我的头顶传来一阵水流的轰鸣,如千丈瀑布直泻而下,巨响震耳欲聋。我惊讶地仰望,却黑压压一片。
  我们循着水声钻过一个个山洞,翻越一条条起伏的狭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在沿着水系攀登,在洞的某一个磐(pán)凹处,总感觉到泛着泉眼的水流,静谧(mì)之中能听到泉的吟唱。“快来看,我的左侧是一道水线!”我大声嚷道。
  水线在夜色中闪着一道道别致的亮丽,辉映着整个山洞。啊,找到了,是从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如此的原始而年轻……
1.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
2.作者在九寨的夜里听到了哪些声音?
3.作者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恰当的是( )
A.这句话写出作者为自己的新发现兴奋不已。
B.作者的兴奋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发现这条山洞中的泉水的人。
C.作者的兴奋不仅是因为新的发现,还因为他真实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5.作者抓住“听”来写九寨,重点描写了在山洞里的“听”,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参考答案
1.“ , , 。” , 。 “ ?” ,“ 。”
2.作者在九寨的夜里听到了泉击石盘的声音、水珠打在翠竹林里发出的声音、山洞里泉的声音、瀑布轰鸣的声音等。
3.示例:深夜中山泉流淌,共鸣和谐,仿佛泉水有灵魂与生命。作者这样写突出了泉水在九寨的地位,也能凸显九寨的神奇。
4.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