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1 20:2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统一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西晋的建立者是(  )
A. 司马迁 B. 司马懿
C. 司马炎 D. 司马睿
2. 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三国鼎立 D. 赤壁之战
3.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一部分,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
秦朝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4. 西晋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期而亡的直接原因是(  )
A. 北方各族不断内迁
B. 匈奴起兵,攻灭西晋
C. 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
D. 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败
5.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说明西晋时的社会风气是(  )
A. 唯利是图,生活腐化
B. 贵族当权,轻视功名
C. 注重门第,鄙视富贵
D. 能力至上,不计名利
6. “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大举伐吴……太康元年(280年)三月……孙皓大惧,面缚舆榇,降于军门。”材料描述的是(  )
A.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
B.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C. 匈奴灭晋,东晋北伐
D. 八王之乱,西晋衰落
7. 《晋书·刘元海载记》中记载,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其中,“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  )
A. 黄巾起义 B. 八王之乱
C. 西晋灭亡 D. 三国鼎立
8. 西晋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是(  )
①统治时间短暂 ②都结束分裂,实现了统一
③都因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推翻 ④都是篡权夺位建立的朝代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9.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生动写照。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各族不断内迁,其中不包括(  )
A. 匈奴族 B. 蒙古族
C. 羯族 D. 羌族
10. 三国是东汉末年以来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过渡时期。结束这一时期,统一全国的是(  )
A. 西晋 B. 东晋
C. 北魏 D. 南朝
11. 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
A. 人口迁徙 B. 社会稳定
C. 运河开通 D. 王猛改革
12. 晋武帝实现全国统一后,“日益骄侈,荒淫怠政,后宫姬妾多达近万”。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穷极珍异,骇人听闻。材料反映出西晋(  )
A. 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B. 北方各族不断内迁
C. 宗室诸王势力强大
D. 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13. 西晋鉴于(曹)魏一朝薄待宗室以致为自己所篡,于是大封同姓。同姓王在中央和地方均可以担任重要职务,此举埋下了国家祸乱之源。上述材料中的“国家祸乱”指的是( B )
A. “国人暴动” B. 八王之乱
C. 诸侯争霸 D. 楚汉之争
14. “统治因面临严重的危机而不巩固:内有持续十几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和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外有内迁各族上层掀起的反晋斗争,故统一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材料反映了西晋朝代的特征是(  )
A. 政权分裂,大权旁落
B. 休养生息,稳定民心
C. 纷争不断,短暂而亡
D. 文化交流,民族交融
15. 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使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下列事件与八王之乱有因果关系的是( )
A. 晋武帝大封宗族诸王
B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 西晋统一全国
D. 刘渊起兵
16. 下列内容体现出西晋时期历史状况的是( )
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
②短期统一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④被少数民族起义推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一次战役里,有30多万人参战,死伤10万人左右。洛阳周围13岁以上的男子,都被迫当兵或服徭役。米价贵到1万钱一石。人民流离四散。
材料二 山西发生饥荒,皇族司马腾乘机掳掠内迁各族人民,卖往山东、河北做奴婢,用来换取军粮。当时20多岁的石勒,也在被掠卖的行列中。他历尽饥饿、疾病、死亡的危险,被卖到山东做奴隶。后来,石勒起兵反晋,建立后赵政权。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该事件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晋统治者是如何对待内迁各族人民的。
(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西晋成为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一次战役里,有30多万人参战,死伤10万人左右。洛阳周围13岁以上的男子,都被迫当兵或服徭役。米价贵到1万钱一石。人民流离四散。
材料二山西发生饥荒,皇族司马腾乘机掳掠内迁各族人民,卖往山东、河北作奴婢,用来换取军粮。当时20多岁的石勒,也在被掠卖的行列中。他历尽饥饿、疾病、死亡的危险,被卖到山东作奴隶。后来石勒起兵反晋,建立后赵政权。
(1)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导致了什么后果?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西晋统治者是如何对待内迁各族人民。
(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西晋会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
19、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据《晋书》记载,晋武帝分封诸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五千户为小国,置一军,兵千五百人”。
西晋初年晋武帝为何实行分封。实行分封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答案
1-5CBBBA 6-10BBDBA 11-16AABCAA
17、(1)历史事件:八王之乱。在位皇帝:晋惠帝。影响: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2)掳掠内迁各族人民,进行买卖。
(3)西晋后期战乱不断;统治集团腐朽堕落;等等。
18、1)“八王之乱”。晋惠帝。后果: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大量人口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
(2)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
(3)①西晋统治集团腐朽,造成“八王之乱”,西晋统治衰落。②对各族人民残酷剥削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反晋,导致西晋灭亡。
19、原因: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危害:随着诸侯实力的增强,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威胁中央统治,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破坏社会生产,给人民带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