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中说到:“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据 此,可以判断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战争中割占香港岛,建立了据点
B.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2.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 圣,圆明不复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3.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九国公约》签订后
4.近代史上,腐朽没落的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难以计数的不平等条约,其中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
A.《虎门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5.晓静参加一档目,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哪一个 ”如果她向你求助,你会选择( )
A.英国 B.沙俄
C.美国 D.法国
6.某位历史学家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以不同面目出现的侵略中国的强盗中,沙皇俄国实际上成了获取赃物最多的一个强盗。”其依据是俄国( )
A.割占我国香港岛 B.强占我国北方的大片领土
C.大肆劫掠圆明园 D.获得兵费赔偿白银2亿两
7.“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几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战争使( )
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
B.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欧美各国获取了投资设厂的权利
D.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8.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示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表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谋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B.进一步修改殖民条约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割占更多的中国领土
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内河航运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
A.增开更多的沿海城市为通商口岸
B.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经商传教
C.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和永久居住
D.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10.“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欧美海权国家一步一步地从广州向北推进至上海再至北京,而陆上国家________则从西伯利亚—满洲边界向南推进到北京。”横线中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1.从本质上来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根本原因是( )
A.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B.教训清朝使其顺应要求
C.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利益 D.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12.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列强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结局”,发动了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13.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而发动的战争B.都是因鸦片输入而引起的
C.两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D.两次战争都是为了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14.“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右图就是他们罪行的铁证。这伙殖民强盗是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5.佳得士拍卖行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巴黎大皇宫拍卖从中国圆明园掠走的文物鼠首与兔首雕像,请问:鼠首与兔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掠走的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的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1)材料一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1859年夏,英国和法国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各率一支舰队到大沽口……清军爱国官兵奋勇还击,重创英法舰队……英法舰队惨败的消息传至英国和法国,英法侵略者叫嚣“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让英国人成为中国的主人”。
(3)材料二中“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主要指什么 在这次战争中,有一个国家没有参战,却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它是哪个国家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
材料三
鸦片战争形势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4)根据材料三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在地域分布上有何变化 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连串不平等条约(包括《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等)。
……
如前所述,俄国攫取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极其广大的领土,共一百万平方千米有余。……
三、除鸦片战争已开放的五口外,沿海又开放天津、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这七口,并在长江沿线开放镇江、南京、九江、汉口四口。在新疆,对俄也加开了喀什噶尔一口。
四、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
……
八、鸦片烟成为合法的进口商品。
九、条约规定,准许华工出国到英、法属地或其他外洋地方做工。当时外国侵略者已经在东南沿海掠卖华工,大批贩运出洋,这种暴虐行为从此得到了“合法”的保障。
十、外国派遣公使以征服者的姿态进驻中国的京城。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归纳“一连串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答出三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连串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答出三点)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
(3)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4)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案
1-5CBBDB 6-10BBCDD 11-16CBACBB
17、(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沙俄。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强。
18、(1)沙俄占领中国北方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增开的通商口岸从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获得内河航运权;鸦片贸易合法化;掠卖华工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这些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使中国丧失了北方大片领土;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清政府腐朽性质进一步暴露。
19、(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2)圆明园 (3)美国
(4)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