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影响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影响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01 21:3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地理 年级/册 高一 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9)
课题名称
必修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在必修二的第四章第二节,本章只有两小节,第一节是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两小节关系紧密,因此在第一节学习之后,学生对于本节内容更能够掌握。这一节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且宏观性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联系实际,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去进行综合的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和交通运输布局有了一定的把握,但学生对交通对区域的影响等知识还不甚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来补充。
教学目标 1.通过“连云港”案例分析,能够自主分析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通过课堂任务的完成,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3.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变化发展观和人地协调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连云港”案例分析,能够自主分析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通过课堂任务的完成,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课前作业:1.分小组(4-5人一小组)收集整理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实例加素材);2.收集郑州市发展变迁的图片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通过课前准备对课堂内容有一定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导入 【导入】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从唐朝诗人徐凝的这句诗中,可想当时扬州的繁华。此后1 000多年,“二分明月”的扬州在我国城市中的繁华地位不减,“下扬州”成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至平民百姓的梦想。然而,至近代,扬州的繁华地位逐渐被上海、苏州等城市所取代。 扬州从未成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为何能“二分明月”达1 0000多年?历史进入近代,是什么改变了扬州的发展条件,而使其“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 通过设置情景,并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兴趣,带着问题进课堂使学习更有目的性,更好达到学习目标
协同探究 体验过程 【作业回顾】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各种案例并进行点评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上台分享,其他学生观看并思考其两者联系 【板书】 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师生小结】 通过学生的案例分享得到结论: (1)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越便利、快捷,经济各要素的流动速度越快、耗时越短、效率越高,实现的产值也就越大。 (2)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优越的海运优势,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加工业、出口创汇农业等,迅速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一些偏远的边境聚落,依托国际陆路交通的优势,发展成为重要的边境贸易口岸 (3)交通运输不只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本身也是重要的产业,而且还是经济拉动效应明显的产业。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教师拓展】 我国自20世纪末以来,大力投资建设全国高速公路网、全国高速铁路网,以及西气东输、村村通等重大交通运输工程,不仅促使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而且有效地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学生自学】 阅读课本,找出“一带一路”的 (1)提出时间;(2)目的;(3)优先领域;(4)提出的必要性 【案例探究】 自1984 年连云港被确立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来,就将港口发展放在首位。今日的连云港主要是一个原材料进出口港口,以铁矿石、煤炭、钢铁、焦炭等为主要货物。连云港本地钢铁企业规模较小,也缺之大型重工业。2014 年宿迁市进出口货物海运约 60%通过上海港、青岛港报关,只有约 40%通过连云港报关。2015 年日照港的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居全国第一。由于历史因素和资源禀赋等多方面影响,江苏省的经济重心仍在苏南和沿江,连云港至今还没有成为一个相对发达的城市。下图为连云港位置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简述连云港市的地理位置(以相对位置为主); (2)分析连云港还没有成为一个相对发达城市的原因; (3)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指出江苏省进一步发展连云港港口的意义 【小组回答】 (1)位于东部沿海,属于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位于我国东部海岸线的中段,南连长三角经济圈,北接环渤海经济圈,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向西有陇海铁路连接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亚,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红,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 (2)周边港口较多,竞争激烈:工业化水平低,进出口的原材料大部分属于过境货物,加工利用少,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小,连云港的经济腹地发展水平较低,对港口的支撑作用弱;远离苏南、上海发达地区,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铁路交通仅有东西向,没有南北向,布局不合理。 (3)有利于加强连云港与国内和国际的联系:有利于连云港产业的优化开级:有利于带动连云港及苏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江苏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提升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 二、影响聚落发展 【学生自学】 (1)聚落的作用;(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教师活动】 展示学生收集的郑州市发展变迁的图片 让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对图片进行排序并观察、讨论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郑州市交通布局的变化和城市布局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通过作业的布置和同学们的案例分享使得学生对交通与区域有直观、初步的认识,便于课堂的开展 通过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的梳理与概括能力得到提升,全方位地把握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生自学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生通过连云港的案例来解决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等问题,锻炼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距离较近的郑州市的案例来进一步验证今天课堂所学
问题回顾 【问题回顾】扬州从未成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为何能“二分明月”达1 0000多年?历史进入近代,是什么改变了扬州的发展条件,而使其“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 学生思考并回答(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课本第91页) 回顾导入问题,首尾相呼应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带一路”、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和乡村聚落的布局,认识到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和聚落的发展是有着很大作用的。 通过总结,回顾课堂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课堂检测 山东地形总体中高周低,形成了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的双核心城市布局模式。鲁南高铁(主要途经山东省南部地区〉正式开通,作为“八纵八横”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形成了 “一环双核”高铁网。下图为山东省部分铁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鲁南高铁正式开通有利于( ) A. 提升沿线城市等级 B.促进山东旅游业发展 C.增加矿产资源外运 D.吸引大量省外人口迁入 检验课堂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 巩固提升 课下通过收集资料、询问长辈等方式调查自己家门口的交通布局有无变化,若有,那么这种变化给自己家乡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通过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将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一带一路” 二、影响聚落发展 1、聚落的作用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