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
从这枚纪念币中,你可以看到什么信息?
武昌起义的革命旗帜、湖北军政府的
“铁血十八星旗”
中华民国五色旗
单元整体把握
上承第8课《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下接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他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是近代化探索当中的重要一部分,将探索的层面推向了制度层面。不仅在本单元中,在整个中国近代历史当中辛亥革命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屈辱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失败)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失败)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不能救中国。
唯有暴力推翻清朝,才能实现救亡图存!
第9课 辛 亥 革 命
狭义:1911年的武昌起义发生于农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广义: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革命政党的建立、政治纲领的制定、历次武装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等。
1.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明确的革命目标
有统一的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政党
材料一: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材料二:1903年5月,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宣传革命;邹容的《革命军》,前后翻印20多次,达百万册,影响巨大……
材料三:1905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日本东京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①物质基础、阶级基础
②思想基础
③理论基础
④组织基础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问题
自主学习,观察地图,阅读课本44-45页,了解武昌起义之前革命志士进行了哪些奋斗?完成表格。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萍浏醴起义
1906年
刘道一,蔡绍南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安庆、绍兴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1907年
1907年
1911年
徐锡麟、秋瑾
孙中山、黄兴
孙中山、黄兴、赵声
名称 时间 领导 结果 影响
萍浏醴起义 1906
刘道一
蔡绍南
失败刘道一等长沙遇害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声望大振。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挽刘道一 孙中山
半壁东南三楚雄,
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孽艰难甚,
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
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
横揽江流一奠公。
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三万余人参加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名称 时间 领导 结果 影响
萍浏醴起义 1906
安庆、绍兴起义 1907
徐锡麟、秋瑾
徐锡麟、秋瑾遇难
失败
秋瑾(1875—1907)仅32岁
徐锡麟(1873—1907)仅34岁
鹧鸪天 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
闲来海外寻知音。
金瓯已缺终须补,
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龙泉壁上鸣。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起义军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拒绝逃走,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
名称 时间 领导 结果 影响
广西起义 1907
失败
夺取镇南关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起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孙中山一生之中唯一一次亲临现场指挥的武装起义。
他慨言道:“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发炮击清军耳!”
孙中山
黄兴
孙中山1866-1925
黄兴1874-1916
名称 时间 领导 结果 影响
黄花岗起义 1911
失败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起义。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墙逃走。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6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后来,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孙中山
黄兴、赵声
黄兴绝命书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试分析起义失败的原因。
缺乏群众基础;
缺乏经验;
发动的条件不够成熟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3.革命党人值得学习的精神:
不屈不挠的精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长期压抑)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è)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二.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翊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有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后,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二百多年的统治结束。
二.武昌起义
5.发展:
11月下旬全国十几个省纷纷独立
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
6.后续:
材料1:“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杨天石《从帝制走向共和》
阅读三则材料,讨论一下,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我们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材料二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失败之处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②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③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④极大推动了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⑤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评价辛亥革命
成功之处
辛亥革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归纳提升】比较——近代化的探索
事件 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
目的 维护清政 府统治 救亡图存 推翻清政府,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领导 阶级 地主阶级 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性质 地主阶级的 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改革 资产阶级革命
主张 学习西方 军事技术 学西方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 —— 民主共和制
结果 失败,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 )
A.安庆起义 B.广西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 )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
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3.武昌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A.中国同盟会 B.湖北文学社 C.湖北新军 D.湖北共进会
4.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
D
C
C
课堂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