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28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28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2 08:29:14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导入新课
泥足深陷反帝爱国梦
——八国联军侵华与
《辛丑条约》签订
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一、 反帝爱国揭竿起
——义和团运动
二、 八国联军犯北京
——八国联军侵华
三、 大清沦作洋人廷
——《辛丑条约》的签订


素养目标
1
2
3
通过自主学习和教材梳理,掌握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基本史实,列举《辛丑条约》的内容。(时空史观、史料实证)
通过材料研读和比较探究能够辩证评价义和团运动;认识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理解《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通过了解八国联军野蛮残暴的罪行,揭露帝国主义的残暴性,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义和团和爱国官兵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家国情怀)
(2022)课程标准: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
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第一幕 反帝爱国揭竿起
——义和团运动
一、反帝爱国揭竿起
一、义和团运动
阅读材料及课本34—35页内容,梳理义和团运动的基本信息。
1.兴起时间:19世纪末
2.兴起地点:山东、直隶一带
3.兴起原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4.斗争方式:毁教堂、拆铁道、断电线、毁坏火轮船等
5.口 号:扶清灭洋
6.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结合材料并思考,如何正确认识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
凡是信基督教的中国人,杀。
戴西洋眼镜的,杀。
穿西装的,杀。
会说英语的,杀。
留过学的,杀。
和外国人做朋友的,杀。
家里有外国书籍的,杀。
娶或者嫁外国人的,杀。
他们甚至抵制一切和洋人有关的东西如:洋楼,拆。铁路,扒。电线,剪。
电灯,砸。钟表,扔。火车,烧。
扶清
灭洋
◎反映了义和团是爱国性的;但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意志;
但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理性爱国
刀枪不入咒:
天灵灵,地灵灵,奉请祖师来显灵。
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
三请二郎来显圣……
◎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落后性。
一、义和团运动
一、反帝爱国揭竿起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义和团运动初期,山东冠县义和拳、平原县义和拳和清朝官兵都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因此对义和团采取剿杀的政策。
态度变化: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变化原因: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
概括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有什么变化?分析变化原因?
一、反帝爱国揭竿起
一、义和团运动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捣毁教堂
毁坏铁轨
砍断电线
引发帝国主义不满,联合侵华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一、反帝爱国揭竿起
一、义和团运动
根据材料思考这场运动会引起谁的不满?
第二幕 八国联军犯北京
——抗击八国联军
分析材料并思考,真的是义和团运动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吗?结合教材梳理相关信息。
1、概况
二、八国联军犯北京
材料1:列宁:列强“想使人相信,它只是在平定暴乱,帮助合法的中国政府恢复正常的秩序。但是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改变。”
材料2:赵立行:从世界背景来看,作为瓜分中国狂潮的延续,八国联军侵华是服务于帝国主义扩张需要的,是其瓜分世界的一个过程。
时间
原因
侵略者
1900-1901年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俄、徳、法、美、日、
奥(奥匈帝国)、意、英
巧记:饿的话,每日熬一鹰
(俄德法,美日奥意英)
2、经过
结合课本35-36页内容,了解八国联军进犯与义和团及清廷英勇抗争的史实,完成下列事件的排序。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天津保卫战,聂士成殉国
慈禧太后挟光绪仓皇出逃,并下令剿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义和团廊坊阻击战
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1
2
3
4
5
6
7
二、八国联军犯北京
义和团在廊坊抗击八国联军(绘画)
廊坊大捷历时9天,共打死八国联军62人,打伤332人。义和团、清军、平民群众死伤近千人。西摩尔事后回忆说:“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八国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
聂士成
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陷入联军重重包围之中,仍沉着指挥,后壮烈殉国。
民族英雄
二、八国联军犯北京
被八国联军炮火毁坏的北京齐化门

八国联军犯京罪行
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团民

八国联军犯京罪行
听命于联军的巡捕将义和团团民押往刑场

八国联军犯京罪行
八国联军封锁街道逐户进行抢劫

八国联军犯京罪行
美军抢劫的白银

八国联军犯京罪行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3、结果
请结合课本及所学,小组讨论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并结合材料谈谈义和团运动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说: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地位。
◎主观因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因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1)义和团运动失败
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二、八国联军犯北京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瓦德西
3、结果
(2)《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俄、徳、法、美、日、奥、意、英
比、西、荷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图为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李鸿章
奕劻
二、八国联军犯北京
第三幕 大清沦作洋人廷
——《辛丑条约》的签订
阅读课本34页,归纳《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小组讨论其危害,完成下表。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禁止中国人居住,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加重了人民负担,便于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经济。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丧失军事自主权,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你认为哪条是对中国危害最严重的?
忆一忆:回顾之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有何特点?有何影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你们的地盘,我做主。
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同意“两宫仍旧临朝”。太后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三、大清沦为洋人廷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开始沦为
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学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学制度
庚子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政府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清政府虽逐渐推行新政,汉人始终不信服他们。——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议一议: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列强侵华史
农民阶级
中华民族
抗争史探索史
失败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经感叹: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他基于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2.晚清时期的外交机构经历了从五口通商大臣到总理衙门,再到外务部的变迁,是社会急剧变化的缩影。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的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
A.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
D
随堂练习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直接
根 本
维护和扩大侵略权益
失败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
失 败
民族危机加剧
课堂小结
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结合所学知识和现状:从两个辛丑年的中外谈判对比,你有何感想?
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就是中华民族的底气!
中国用120年的时间告诉美国,他们没有资格‘从实力的地位出发’与中国谈判。
家国情怀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纵是暗夜时刻,仍有破晓微光。”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进入了空前的黑暗时刻,但就在这样黑暗的时刻,仍有一群人,他们渴望用自己的思想甚至自己的血肉之躯,幻化成照亮这个黑暗时代的火炬。
中国梦,我的梦
以吾辈萤萤之火,
燃祖国闪闪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