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27 20:0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齐桓公任用谁改革内政和军制( )
A、伊尹 B、管仲
C、姜尚 D、伍子胥
2.商鞅规定: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对这一措施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商鞅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 B、商鞅鼓励人们勤劳工作
C、商鞅把整个家庭作为惩罚单位 D、商鞅对工商业一视同仁
3.我班来了一位新学生,他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的姓和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名称相同,这位新同学姓( )
A、秦 B、夏
C、商 D、周
4.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楚 B、齐
C、秦 D、燕
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6.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古代改革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但其改革却得罪了秦国的贵族,贵族诬告他谋反,商鞅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贵族利益有直接损害的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推行县制 D.严明法令
7.“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位于战国时期哪一诸侯国境内
A.齐国 B.魏国
C.秦国 D.赵国
8.《左传》中“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固王臣公(诸侯),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反映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王位世袭制
9.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哪些人能够受到政府的奖励?( )
①勤奋苦读的人 ②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
③军功卓著的人 ④经商致富的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0.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奖励耕战 B.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建立县制
11. 中国几千年历史凝结了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汉
12.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山西简称“晋”,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该政治格局和名称源于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13.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 )
A.771年 B.475年
C.770年 D.476年
14.“春秋五霸”争霸的先后顺序是( )
①齐桓公 ②晋文公 ③吴王阖闾 ④楚庄王 ⑤越王勾践
A.③②①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⑤③②①④ D.①②④③⑤
15.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16.神话故事《封神榜》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大禹治水 D.黄帝、炎帝大战蚩尤
17.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④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8.历史上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 商鞅之法,良法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材料二中“务耕织”“尚军功”分别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
(3) “商鞅之法,良法也”,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4)你认为二位改革者有何共同之处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材料一中的哪一项措施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材料二: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
(2)材料一中的哪一项措施可以直接证明材料二中的“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材料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3)材料三反映了商鞅作为一名改革者具有什么优秀品质?
(4)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一个要点>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为了将上图的信息补充完整,①、②处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诸侯在接受周天子分封的同时,必须向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3)请你结合所学,简要说说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1)材料一中的“选贤与能”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材料二与材料一所示的两种制度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夏商周断代工程”被列为国家“九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 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果,即已经把我国历史上最早三个朝代每朝的年代断定清楚。
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是?
(2)请分别写出三个朝代的建立者和三位暴君?
(3)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4. 读材料:(秦孝公)有席卷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这次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3)商鞅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 ( http: / / www.21cnjy.com )车裂而死。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你认为商鞅的思想主张应该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一学派?商鞅变法有何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D
6.B
7.C
8.A
9.C
10.D
11.C
12.C
13.C
14.D
15.C
16.B
17.A
18.B
19.(1)春秋时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2) 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3) 影响: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 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4)都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20.(1)措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措施: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优秀品质:敢于同守旧势力作斗争;勇于开拓创新,不因循守旧;勇于改革。【言之有理即可】
(4)启示: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者的决心与魄力是改革成功地重要条件等【言之有理即可,答一个要点】。
21.(1)制度:禅让制; 人物:启
(2)义务: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影响: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2.
(1)禅让制 用人要发扬民主,重视贤人;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干部;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2)从禅让制变为王位世袭制
(3)喜欢禅让制,因为它体现了民主;喜欢王位世袭制,因为他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23.
(1)夏、商、西周
(2)禹、桀;汤、纣;周武王、周幽王
(3)统治者昏庸残暴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24.(1)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富国强兵。
(2)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推行县制。
(3)成功了。 法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