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国家的统一》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玄奘西行 D.丝绸之路的开辟
2.秦始皇当时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_______的入侵( )
A.匈奴 B.越族
C.突厥 D.蒙古族
3.西汉时,汉武帝曾两次派遣出使西域的人物是( )
A、蒙恬 B、张骞
C、王昭君 D、班超
4.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B、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5.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儒家思想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国家统一问题
6.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
7.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临洮,东到长平 D.西起长平,东到临洮
8.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汉武帝
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穿越时光隧道,你来到西汉时的最高学府太学,在这里你将学习
A.法家治国之道 B.《孙子兵法》
C.书法艺术 D.儒家经典
10.嘉明同学的爷爷每一天都要与人杀几盘象棋,但他不明白棋盘的“楚河汉界”字样的来历,请你告诉嘉明的爷爷,这与哪一历史有关
A.楚汉之争 B.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1.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 ( http: / / www.21cnjy.com )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文景之治 B.昭君出塞
C.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下图是丝绸之路示意图,图中的第一个方框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它是( )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昆明
13.“君暴税重民怨起,陈胜吴广举大旗,错用兴楚号天下,星火燎原作先驱。”下列与诗中描述陈胜吴广起义原因相关的有( )
①烽火戏诸侯 ②徭役沉重 ③赋税沉重 ④刑法严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4.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着眼点在于( )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体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15.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16.穿越时空你已经来到秦始皇统治时期的秦朝,展开合理想象,你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情?( )
①看见旅店门口挂着小篆字体的招牌
②人们纷纷议论秦朝都城迁到了殷
③在集市使用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买了一匹布
④听说御史大夫家里宴请宾客,锣鼓喧天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A.促成了“开皇之治” B.促成了“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18.汉朝的建立者是( )
A、项羽 B、刘邦
C、刘秀 D、刘彻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某同学所作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读书笔记
班超出使西域,促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通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洛阳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西藏境内,再西行到安息和大秦,这就是横贯亚洲和非洲的“丝绸之路”。
(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读书笔记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错误: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
②错误: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
③错误: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
④错误: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匈奴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兴起于蒙古高原上,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迁徙。农 业也有一定的发展,手工业中冶铁业居于重要地位。
材料二: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材料三: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 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请回答:
(1)匈奴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材料二、三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3)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两位将领是谁 结果怎样
(4)哪一历史事件是汉匈两民族友好交往的佳话
2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与汉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大一统的时期。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
——摘自七年级历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秦汉时期,为推进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两位封建帝王?为加强思想控制,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分析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从秦汉时期起,国家的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综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2.材料一:北国风光,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书籍被毁坏,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三: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例如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宝玉器,多于京师”。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秦皇汉武”是谁?
(2)材料二的评价是“秦皇”的哪一措施?如何正确评价
(3)材料三反映了汉初的什么问题?“汉武”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4)两人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23.阅读材料
材料一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 翦伯赞盛赞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材料三 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建立西域都护,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张骞出使西域体现了什么精神?
(3)材料三中,西汉政府是哪一年设立西域都护的,西域都护的职能是什么?西域都护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A
6.C
7.A
8.C
9.D
10.A
11.C
12.A
13.B
14.D
15.A
16.D
17.D
18.B
19.
(1)①班超;张骞;②洛阳;长安;③西藏;新疆;④非洲;欧洲
(2)作用: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0.(1)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2)和战关系。(3)卫青、霍去病;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4)昭君出塞
21.
(1)秦始皇、汉武帝。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秦:郡县制;汉朝:颁发“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3)政治和文化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22.
(1)秦始皇汉武帝
(2)焚书坑儒在当时加强了思想统治,维护了统一局势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造成文化上的巨大损失(要答正反两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3)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4)加强了中央集权
23.
(1)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
(2)略(言之有理均可)
(3)公元前60年 政治、军事管理,保护商旅往来
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