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测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
读图,完成1—3题。
1.太行山脉的走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南北走向
2.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成都平原
3.我国三大平原按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C.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
读“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构成图”,完成4—6题。
4.在我国的地形构成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山地
5.图中反映了我国地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形结构单一
C.地势东高西低 D.地势平坦开阔
6.山区地面崎岖,最不适宜发展( )
A.林业 B.种植业 C.采矿业 D.旅游业
7.某校组织学生到山区进行研学旅行,下面是部分同学对贫困山村提出的建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山地坡度较大,耕种水稻有利于保持水土
B.农业可以侧重发展林果业
C.山村地表崎岖,应集资修路改善交通,以拉动经济
D.在山里大力发展旅游业、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
读“我国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8—9题。
8.从图示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D.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9.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10.下列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我国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几乎处处可建水电站
B.使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C.有利于我国发展种植业
D.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读“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南北气温都较高 B.南北气温差异大
C.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D.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12.据图可知,拉萨的气温在( )
A.24~28℃ B.16~24℃ C.8~16℃ D.8℃以下
13.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日平均气温 B.年平均气温
C.气温日较差 D.气温的南北差异
14.根据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下列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 )
A.乌鲁木齐、西安、台北、武汉 B.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
C.台北、西安、武汉、乌鲁木齐 D.台北、乌鲁木齐、武汉、西安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示意“我国首批16 个海绵城市分布”。 读下图,完成15—16题。
15.首批“海绵城市”大多分布在( )
A.半湿润区 B.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16.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①增加城市雨水下渗 ②增加城市地表水量
③增强城市蓄水能力 ④增强城市净水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类型单一
C.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D.海洋性气候显著
18.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下面四图中,与北京气候相符的是( )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 10℃以下算作冬季。读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完成19—20题。
19.影响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不同地区冬始日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分布
C.纬度 D.光照
20.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 25 日
B.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
C.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因此不存在季节更替现象
D. 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差不多
二、非选择题(共5 小题,60分)
21.(12分)读中国部分地形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盆地:A ,D 。
高原:C ,H 。
平原:K 。
山脉:E ,F ,F 。
(2)A、B之间的分界线是 山脉;A、C之间的分界线是 山脉。
(3)C高原的景观特征是 。
22.(12分)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网上模拟长江漂流活动,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阴影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该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是 高原,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
(2)图中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 A 是 山脉,B是 山脉,A山脉属于 走向,B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 。
(3)漂流兴趣小组在模拟漂流时,发现长江在阴影部分的河段漂流难度最大,试分析其原因。
(4)C、D两处比较,漂流比较平稳的是 处,最适合建水电站的是 处。
(5)沿长江漂流到入海口处的海洋是 海。
23.(12分)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冬季,漠河的气温在 以下,海口的气温在 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2)从a→b,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这说明我国气温深受 的影响。
(3)纬度大致相同的c与d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原因是 。
(4)哈尔滨、北京、上海、海口四城市中,1月份气温在( 以下的有 ,农作物一年三熟的是 ,位于中温带的是 ,位于亚热带的是 。
24.(12分)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我国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在 (山脉)、 (河流)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该线与我国1月份的 ℃等温线大体一致。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由东向西依次经过 (山脉)、兰州、 (城市)附近,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3)我国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主要集中在 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在 地区。
(4)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5)图A、B、C三种房屋建筑形式,适宜我国海南地区的是 ,适宜东部沿海地区的是 ,适宜西北内陆地区的是 。这些建筑形式的不同与当地的 情况有关。
25.(12分)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1月均温低于0℃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甲、乙两地,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地。
(3)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4)广东省东莞市属于图丙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东莞市的降水主要是因为 。(填字母)
A.受夏季风及台风的影响
B.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受冬季风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5)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图丙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此类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影响是 。
第二章测试卷
1. A 2. C 3. C 4. D 5. A 6. B
7. A 【解析】山地坡度较大,发展耕作业种植水稻容易引发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不利于水土的保持。
8. A 9. B 10. D 11. A 12. C 13. D
14. B 【解析】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四城市的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序是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
15. B 【解析】读图可知,首批“海绵城市”大多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即湿润区。
16. C 【解析】材料中的“渗水、蓄水、净水”可帮助我们找到答案,建设“海绵城市”不会增加城市地表水量。
17. A 【解析】我国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我国没有热带草原气候。
18. B
19. C 【解析】由图可知,第三级阶梯冬始日期分布基本与纬线平行,纬度越低,冬始日期越晚,所以影响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
20. D 【解析】根据日期的变化规律,C地入冬日期在 12 月 1 日以后;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是受海洋的影响;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季节更替现象是存在的;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相近,都在 10月15日左右。
21.(1)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东北平原 秦岭 太行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天山 昆仑 (3)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2.(1)一 青藏 4 000 (2)横断 巫山 南北 长江中下游平原
(3)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峡谷多,水流急。(4)C D (5)东
23.(1)-28℃ 16℃ 南北温差大 (2)越来越低 纬度因素
(3)c c地海拔高 (4)哈尔滨、北京 海口 哈尔滨 上海
24.(1)秦岭 淮河 0 ((2)大兴安岭 拉萨
(3)东南 西北内陆 (4)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5)B C A 降水
25.(1)甲 乙 (2)乙 (3)C (4)亚热带季风 A
(5)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