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基础测试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基础测试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02 06:5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基础测试卷(一)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
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地形区和山脉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军1.武夷山脉的走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2.巫山东侧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某地区少数民族把格桑花视为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格桑在当地语里是幸福的意思,所以也叫幸福花。格桑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 000米以上的地区。据此完成3—4题。
3.这个地区的少数民族位于( )
A.第二级阶梯 B.第一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4.此区域是( )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青藏高原
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再加上位于季风区,水汽充足,冬季冰雪资源十分丰富。冰雪产业已成为推动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新动力,真正实现了“白雪换白银”。根据跟团游和自由行的预订数据,2020 年人气最高的传统冰雪旅游目的地依次是哈尔滨、海林、长春、沈阳、牡丹江、白山、大连、尚志、漠河、延吉。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2020年传统冰雪游人气目的地 TOP10中大部分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主要是因为我国冬季气温( )
A.南北温差不大 B.南北温差很大
C.南北普遍高温 D.自南向北气温逐渐升高
6.从温度带划分来看,2020年传统冰雪游人气目的地 TOP10中大部分位于( )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下图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年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图,读图完成7—8题。
7.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8.四城市中降水的季节分配最集中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人们的衣着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图为我国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①~④四地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冬季温和多雨 B.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 D.④地干旱、温差大
10.①地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作用的天气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下图为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拉萨与上海穿衣指数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口密度
13.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没有流向国外的河流都是内流河
B.我国外流河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C.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
D.怒江、澜沧江均流向国外,最后注入印度洋
春季,河流流量显著增大的现象称为春汛,河流出现春汛的原因是多样的。读“哈尔滨气候资料表”(此数据亦可代表我国东北地区整体气候特征)和“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完成14—16题。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17 —11.6 —2 5.9 14 17.7
降水(mm) 3.8 5.5 7.4 29 49.6 84.4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0.2 20.5 15.5 6.6 -5.4 —14.5
降水(mm) 104.3 134.4 56.7 22.7 13.8 5.7
14.哈尔滨气温的最低月份和降水最多的月份分别是( )
A.1月、7月 B.1月、8月 C.8月、1月 D.2月、8月
15.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关于哈尔滨附近的松花江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流量最大的季节与区域多雨期基本一致
B.冬季无结冰现象
C.流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D.冬季出现了断流现象
16.图中显示松花江出现了明显的春汛,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人工水库将冬季充沛的降水进行拦蓄,在5月初开闸放水
B.春耕未开始,农业用水量少
C.3月末雨季到来,大量降水补给河流
D.冬季及初春固态降水(雪)因气温低于0℃而长期累积,在3月末4月初融化
读“我国旱灾发生频次分布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地形区旱灾出现频次>30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18.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旱情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常受台风影响,可缓解旱情
B.乙地区位于干旱地区,旱情严重
D.三地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2021 年5 月22 日2时4分,青海省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6月11 日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3级地震。读“中国地震活动分布图”,完成19—20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海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活跃,多地震
B.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发地震
C.我国东北地区没有地震活动
D.平原地区发生地震的频率更高
20.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度最低的是( )
A.台风 B.滑坡 C.泥石流 D.崩塌
二、非选择题(共5 小题,60分)
21.(12分)读沿北纬32°纬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和我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b、c代表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2)图中的四川盆地,在图中对应的字母是 。
(3)图中,字母A、B、C、D所代表的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填字母)。
(4)山脉C是 ,此山脉南侧的地形区是 。该山脉还是我国地势第 阶梯与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
(5)高原E和F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但是它们所处温度带不同,E位于 带。
(6)H是 山脉,该山脉附近建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这里适宜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
22.(12分)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及漠河、海口气温、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气候类型图反映了我国气候特征之一是 。
(2)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大致以 为界线。
(3)有人把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你能回答原因吗
(4)漠河的气候特点是 ,海口的气候特点是 ,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它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5)气候特点影响民居风格,下面甲、乙两幅农村民居图,你认为出现在新疆的是 图。
23.(14分)“五一”期间,某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长江流域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根据图1、图2,帮助同学们解决其在研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 ,注入东海。
(2)结合图2,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从流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说明)
(3)第1 小组发现长江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4)第2小组考察并了解到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是:自然原因: 。
人为原因: 。
(5)第3小组通过对长江下游的水质检测发现,河水污染严重,原因是 。
(6)请针对本次研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治理长江的措施。
24.(10分)读材料和“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居民曾说过,“黄河河床已‘悬’在我家的房顶上了,说‘黄河之水房上流’一点也不过分”。据沿线水文站监测,黄河内蒙古河段在过去10年中“蹿”高了 2 米多,已成为继下游河南、山东段后又一“地上河”。
(1)主要支流:A ,B 。
(2)城市:C ,D 。
(3)水电站:E ,F 。
(4)在图中描出黄河干流内蒙古河段,内蒙古河段“黄河之水房上流”的成因是什么
(5)对于“地上河”河段,应采取什么治理措施
25.(12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泥石流的主要发生地区是从① (山脉)到② (山脉),经A 省的西部、四川、B省 (简称),到西藏东部一带。
(2)由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的第 (一、二、三)级阶梯。
(3)图中③是 高原, (河流)的中游流经该地形区。④ 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
(4)以下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做法,合理的有(双选)( )
A.突发地震时,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
B.突遇洪水时,要往低处地方疏散
C.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D.收到寒潮警报,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
第二章基础测试卷(一)
1. A 2. D 3. B 4. D
5. B 【解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6. A 【解析】从材料可以判断,2020年传统冰雪游人气目的地 TOP10中大部分位于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
7. D 【解析】读图中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数值,通过计算可知,广州气温年较差最小,哈尔滨气温年较差最大。
8. B 【解析】由图中我国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对比可知,四城市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的是北京。
9. D 10. C 11. B 12. C
13. B 【解析】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不一定都是内流河,如额尔齐斯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却属于外流河;怒江注入印度洋,澜沧江注入太平洋。
14. B 15. A 16. D 17. A
18. D 【解析】甲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受台风影响小;乙地区位于湿润区;丙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甲、乙、丙三地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灾。
19. B 【解析】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发地震;青海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少地震;我国东北地区有地震活动,只是较少;读图可知,我国西部高原山地发生地震的频率更高,东部平原较低。
20. A 【解析】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如我国西南地区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了地质灾害群发的特征,台风则与地震关联性低。
21.(1)a (2)G (3)A (4)昆仑山脉 青藏高原 一 二 (5)二 中温
(6)巫山 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22.(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秦岭—淮河
(3)长江以南地区受季风影响明显,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4)全年低温少雨 全年高温多雨 漠河适合发展滑雪、冰雕等旅游活动;海口利用热带风情开展旅游,发展冬季避寒游、水上乐园等项目。
(5)乙
23.(1)长江中下游平原 (2)长江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3)水土流失
(4)流经平原地区,泥沙淤积,降水丰富等。
围湖造田,破坏植被,乱砍滥伐等。
(5)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化肥的过度使用等。
(6)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水库,工业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24.(1)渭河 汾河 (2)河口 桃花峪 (3)小浪底 龙羊峡
(4)描图略。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内蒙古河段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5)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等。
25.(1)太行山 秦岭 湖北 云(滇) (2)二 (3)黄土 黄河 四川 (4)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