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02 06:5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
1.关于我国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河流受地势的影响,向四周流
B.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西部内陆地区
C.非季风区内,河流以外流河为主
D.受夏季风影响,东部河流汛期多出现在春秋季节
下图是某校同学绘制的示意图。读图,完成2—4题。
2.图中示意的是我国( )
A.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B.地形与植被的关系
C.冬季风行进的方向 D.内陆地区资源分布
3.用该示意图可以解释我国( )
A.气温南北变化 B.资源开发深度
C.降水东西差异 D.漂流开发方向
4.有同学对示意图提出异议,下列对示意图正确的调整是( )
A.图中海拔的数值应分别标在第一、第二级阶梯面上
B.在阶梯间标注分界山脉,如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标注巫山
C.补全气候类型名称,“季风气候”应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注明示意图大致沿北纬 36°绘制
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北方。下图为顺义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完成5—6 题。
5.图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属于(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6.与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相符合的是( )
A.无结冰期 B.汛期短 C.含沙量大 D.流速快
读下图,完成7—8题。
7.关于①②两地降水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处于同一纬度,降水相同
B.①地降水比②地多
C.①地降水比②地少
D.无法判断两地降水多少
8.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季节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位置
9.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
①昆仑山 ②巫山 ③阴山 ④贺兰山 ⑤秦岭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10.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 华 北 平 原 黄土高原② 武 ③ 夷 山 脉 ④ 昆仑山脉
A.①地区是黄土高原 B.②地区为四川盆地
C.③在福建省 D.④地区内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中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水:河流)。 因此,以太阳光照产生的明、暗(阳、阴)为地名来命名的城市很多,且沿用至今。例如江苏省的江阴市位于长江南岸、陕西省的华阴市位于华山北麓。下图为山、河的南北两侧太阳光照差异与城市名称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在古代,绵阳因靠近绵山得名,资阳因临近资水(沱江)得名。甲、乙、丙、丁四城市能代表绵阳、资阳位置的是( )
A.甲—绵阳、丙—资阳 B.乙—绵阳、丁—资阳
C.乙—绵阳、丙—资阳 D.甲—绵阳、丁—资阳
12.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是因为我国大多数地区位于( )
A.秦岭以北 B.赤道以北
C.长江以北 D.北回归线以北
13.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属于阶梯界线山脉的有( )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祁连山下烽如月,无定河边阵是云
③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 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甲、乙、丙、丁四幅轮廓图”,完成14—15题。
14.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的省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某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三天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 “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夏季东西温差大 D.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17.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因为( )
A.深居内陆 B.海拔低 C.四周环山 D.多大风
18.根据年等降水量线判断,如图中①地可能属于(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19.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大体相同,但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而长江中下游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是因为
A.纬度位置的差异 B.海陆位置的差异
C.地形的差异 D.人口密度的差异
20.我国同时引进世界上的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你认为下列哪一地区能使这些动植物同时生存 ( )
A.长白山区 B.天山山区
C.横断山区 D.太行山区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60分)
21.(12分)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横线内。
盆地:A ,D 。
高原:C ,H 。
(2)A、B之间的分界线是 山脉。
(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面积最大的是 (填字母)。
(4)位于青、陇交界处的是 山;位于渝、鄂交界处的是 山,位于藏、新交界处的是 山;位于晋、冀交界处的是 山。
22.(12分)“驴友”出行记
材料一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车旅游悄然兴起,东起上海崇明岛、西连西藏友谊桥的318 国道则备受“驴友”的青睐。318国道绵延5476 千米,跨越了我国的三级阶梯,驾车旅游沿途可饱览祖国壮丽的河山,因而这条路被誉为西藏连接上海的“友谊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材料二 快放暑假了,上海的中学生马菁一家三口准备利用假期开车旅游。他们设计了a、b、c三条线路,如下图。
(1)马菁一家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该阶梯地形以 为主。
(2)假如马菁一家沿线路a旅游,他们将欣赏到 A 高原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的优美景色;若沿线路 b 旅游,目的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该阶梯地形以 为主;若沿线路c旅游,沿途依次经过我国的 平原和 平原。
(3)图中a、b、c三条线路中,与318国道相吻合的是 ,经过阶梯最少的是 ,到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是 。
(4)马菁一家沿318国道旅途中,发现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你能解释原因吗
23.(12分)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中1月均温低于0℃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地。
(3)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4)广东省广州市属于丙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广州市的降水主要是因为( )
A.受夏季风及台风的影响 B.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受冬季风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5)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丙图中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此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方面是 。
24.(12分)读表格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海拔/m 4 2895 1288 1302 2261 23 12
年降水量/ mm 559 966 61 1536 372 2045 975
年均温/℃ 12.2 6.6 11.7 17.2 5.5 24.1 24.3
(1)说出①②两地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①③两地纬度接近,但年降水量差异较大,请分析原因。
(3)④地的年降水量、年均温都远高于⑤地,请分析原因。
(4)⑥⑦两地海拔、年均温都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请分析原因。
25.(12分)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是 ,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的阶梯交界处,是因为 。
(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 。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流量 (大于或小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
(4)植被对河流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 mm,属于 区(干湿地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
(5)归纳总结:河流的特点,可以从 、水位、流量、 、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这些河流特点与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1. B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并在阶梯的交界处形成丰富的水能。我国非季风区内,河流以内流河为主;季风区内,河流以外流河为主。受夏季风影响,东部河流汛期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2. A 【解析】由图中的气候类型可判断上图示意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3. C 【解析】从该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山地阻挡季风深入内陆,造成我国降水东西差异显著。
4. D 【解析】图中海拔的数值分别标注在第一、二阶梯上是不对的,第一级阶梯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 000—2 000米之间,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米以下;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标注太行山;“季风气候”应写为“温带季风气候”。
5. D 【解析】从图上的信息来看,该地大部分位于海拔50米以下,地势平坦,属于平原地形。
6. B 【解析】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受地形、气候等影响,河流有结冰期,汛期较短,流速较慢,含沙量较小,故B正确。
7. B 【解析】图中①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较大,因而降水较多,而②地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所以降水较少。
8. D 【解析】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这反映了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9. C 10. C 11. C 12. D 13. D 14. A 15. B 16. A 17. C 18. B 19. B 20. C21.(1)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2)天山
(3)柴达木盆地 A (4)祁连 巫 昆仑 太行
22.(1)三 平原、丘陵 (2)青藏 二 高原、盆地 长江中下游 华北
(3)a c b (4)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河流大多自西向东
23.(1)甲 乙 (2)乙 (3)C (4)亚热带季风 A
(5)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十分有利
24.(1)①地的年均温大于②地。原因:虽然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较高,故②地年均温低于①地。
(2)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年降水量小于①地。(或①地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海洋水汽来源多,故年降水量大于③地)
(3)④地地处我国西南,受季风和位置、地形的影响,既可接受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也可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印度洋水汽;⑤地位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年降水量远高于⑤地。④地的纬度较⑤地低,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再加上⑤地的海拔比④地高,所以④地年均温远高于⑤地。
(4)⑥地位于面向太平洋的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多;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即雨影区,降水量较少。
25.(1)地势西高东低 水量集中、水能丰富 (2)纬度高,冬季气温低于0℃
(3)小于 (4)湿润 (5)流向 含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