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专题“月是故乡明”之《想北平》课件(19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专题“月是故乡明”之《想北平》课件(19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7 20:42:36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想北平老舍
基础知识要点
1、作者、作品
2、基础字音、字形、词义(见练习册)
注音组词:
脾 ( ) 脾气
稗 ( )稗官野史
裨( )将
俾( )俾众周知 脾 ( pí ) 脾气
稗 ( bài )稗官野史
裨( pí )将
俾( bǐ)俾众周知杜鹃啼血 杜鹃,又叫子规,传说,古代有个皇帝叫杜宇,由于被放逐到山中,一个人很孤独,很想念他的故国,就化做杜鹃鸟,日夜悲啼,叫声凄惨,啼至血出乃止 。常用“杜鹃啼血”形容哀痛之极。
而杜鹃鸟的啼叫声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又常用来表思乡之情,这里杜鹃啼血是用来表示对家乡极度的思念。 理清文章脉络(1--3) , (4--7) , (8)
(1--3)直抒胸臆,表达对北平强烈的思念之情。
(4--7) 具体写北平的特点,说明为什么想北平。
(8) 抒情结尾:真想念北平呀!动中有静 ——— 巴黎太热闹、太旷
(我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布置匀调 ——— 巴黎还差点儿
(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
物产丰富 ——— 美国包着纸的橘子
(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
接近自然 ——— 伦敦冒烟的工厂
(北平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特点对比、比喻1、指出 (4~7)关键词概括老舍眼中北平的特点 2、作者是用怎样的手法写的? 想 北平文章的题目是《想北平》,如何理解这个“想”字?(结合本文写作背景)
“爱北平”是“想北平”的前提,因“爱”而“想”。透过“想”字,可以看到老舍先生对于故乡北平的深沉的热爱与眷恋(老舍当时不在北平而在青岛),所以用“想”字点明了文章题旨。交流探讨: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北平热爱、思念的句子1、“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2、“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
3、“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4、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如何理解第2自然段中“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
运用了类比手法,把作者对北平说不出的爱比作对于“母亲的爱”,从而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对于北平之爱的朴素、真切与深沉。探讨:2、3段的四个“说不出”,如何理解?
运用反复,强调了作者对于北平之爱的深沉,深刻,不同寻常,已经难以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对于北平无尽的挚爱。
2、这“说不出”的爱,作者真的没有说出吗?
“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
“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一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赐给的”
3、作者通过这些想要表达什么?
表达作者和北平已经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表达了作者和北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切的爱与情感。细节描写
雨后韭菜叶上带着的泥点
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
运用细节描写,展现北平接近自然这一特点。1. 文章结尾“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句话的作用?
(1)与题目相照应,点明题意;前后呼应,照应了开头“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的说法,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结构)
(2)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于故乡北平热烈的挚爱与无尽的思念。(内容)
(3)表达了一位深爱北平和祖国的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内容:联系背景)
2.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叫文眼,它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北平有着怎样的感情?找出本文的文眼句。
感情:我真爱北平。 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文眼:可是,我真爱北平。因为“想”是源于心中的“爱” 。明确:全文主旨、抒情线索、语言特点
全文主旨:抒发了对家乡北京深切的眷恋、想念、热爱之情
抒情线索:北平的风物
语言特点:语言淳朴通俗、直白简洁、亲切感人,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多用北京方言,京腔十足,幽默诙谐。 如:“差点事儿”“挤得慌”“带霜儿的玉梨” “还不愧杀”不同位置的段落在文中所起的作用:议论抒情描写叙述开头结尾文字一起:一般是首尾呼应,深化主题等。
2.偌大的北平,可写的地方很多。故宫、长城、香山……可是你看,老舍偏偏挑一些不起眼的事物来写,你们能说说理由吗?
(1)这是作者最熟悉的事物,它们蕴含了作者最深、最真的情感,也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2)以小见大。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地融入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
(3)(平民意识)作者出身贫寒,更加熟悉这一切,也有更深的感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 点拨提升 本文借写北平的凡人琐事,抒发对故乡思念之情,语言质朴而感情浓郁,试着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与真情,写一处你生命中最难割舍的地方,试着用上一种本文用到的表现手法,不少于150字。 写作体验·流淌思想1、字形:摇篮 篮球 蓝天 府邸 府第 沧桑 苍凉 厄运 夙愿 隐蔽 狐裘 蕴藏 序曲 永诀 过滤 琴键 般配/班配 渊源 陶冶 草坪 清凌凌 奏鸣曲 博大精深 心荡神驰 一张一弛 玲珑剔透 一去不返 粉妆玉琢 亭亭玉立 不容置喙 不解之缘
2、字音:痕(hén)迹 心弦(xián) 旋(xuán)律 踱(duó)步 草垛(duò) 窒(zhì)息 掳掠(lǔ lüè)排筏(fá)磐(pán)石 钟磬(qìng) 罄(qìng)竹难书
3、多音字:供 处 量 铛 肖邦故园1、字形:惦念 踮脚 掂量 拈花惹草 篇幅 辐射 幅员辽阔 一副对联 一幅画无奈 激流 急流勇进 震撼 撼动 遗憾
2、字音:抛锚(máo) 闪烁(shuò) 震古烁今 众口铄金 砂砾(lì)
迁徙(xǐ) 前方1、A
A 中都读“lù”
B中“背负”“背黑锅” 中读“bēi”,其余的都读“bèi”
C中“鲇鱼” “粘合剂”读“nián”,其余的都读“zhān”
D中“杜甫”“辅车”读“fǔ”,其余的读“pǔ”。)
2、D(A中“东蓠”应为“东篱”;B中“既使”应为“即使” C中“风景名圣”应为“风景名胜”,“欧州” 应为“欧洲”。)
3、D
“何况”,连词,用在反问句中;“况且”,连词,表示更进一层。
“不免”指客观上免不了;“未免”实在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
空闲:闲暇时间;清闲:清净闲暇。4、B
A 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事物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C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说出。
D 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 乡的人终究要回到本乡。
B 枝枝节节:比喻有关的但次要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其字面意。
5、D(D中将“院子与树”后面的分号改为逗号。)
6、C
教学主题
想北平
一、教材分析
《想北平》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一的一篇散文,本文属老舍先生的抒情之作,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平文人对故乡深切的眷恋与热爱在文中尽情展现,这里有动情的追忆,有对故乡风物的信手描摹,抒发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乡土之恋。文章篇幅不长,行文脉络清晰,文字平实生动。高一学生完全可以在一课时披文入情,用已掌握的方法解读文章。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实现了初中生到高中生身份的转变,对散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了解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价值观也开始慢慢的建立,情感体验也慢慢开始变得丰富,这时候十分适合进行相应的价值观引导教育。引导学生品读这一课文,应努力指导他们循着文章的笔触感受浓浓的乡情、乡韵,聆听游子的心声,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主题阅读,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作者从平凡小事入手书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直观教学:音乐导入,播放旭日阳刚《故乡》,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情景。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培养学生美读和感悟能力,训练学生找关键词语和领悟情感的能力。通过看PPT课件、图片、视频、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等方法,让学生走进老舍,品味本文平时生动的语言。
2、自主学习:让学生网络搜集整理有关老舍的生活材料,利用百度百科弄清“俊伟“”清福”等词语的含义,明确字音,进一步了解老舍,利用课件,展示文章主要内容,加深对老舍情感的领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信息素养。
3、合作交流: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学生自己的资料积累,深入领悟作者对故乡北平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深情导入,感悟乡情
歌曲导入:通过旭日阳刚的《故乡》,引导学生进入情景,领会学生产生对故乡的情感。
文字导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人生的出发点,也是一个人的精神归宿。每个人都对故乡有割舍不掉的情感,特别是离开故乡的人。老舍也曾漂泊在外,他对故乡北平是怎样的情感呢?
通过注释了解老舍的经历及作品:老舍生于北京,长于北京,一生67年有42年在北京度过,对北京有着独特的情感。写了大量反映北京风情的作品。
王旭[旭日阳刚]-故乡.mp3
【百度百科】老舍资料http://wenku.baidu.com
初读课文,朗读思考
1、?结合背景,体悟情感。
2、?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3、?4-7段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北平的特点。这几段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北平特点的?
1、了解写作背景。2、朗读课文,完成相关问题
想北平课件用.ppt
深读课文,交流研讨
1对北平的热爱、想念之情2、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是几乎想说而说不出。
?? 好了,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
3、动中有静????
?? 布置匀调?????
?? 物产丰富?????
?? 接近自然??
? 运用对比和比喻,还有细节描写
交流、评价
多媒体课件
???????????????????????????
深入探讨、归纳整理
1、语言特点
2、不同位置段落的作用: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
整理归纳记忆,掌握有关的答题术语和答题模式。
?幻灯片展示
不同位置段落的作用
明确特点、点拨提升
选取熟悉的事物,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来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枝一叶总关情。学以致用,掌握记叙文选材的方法。
?幻灯片展示
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学习《想北平》选材的平凡性和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来表达真情实感。
本文借写北平的凡人琐事,抒发对故乡思念之情,语言质朴而感情浓郁,试着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与真情,写一处你生命中最难割舍的地方,试着用上一种本文用到的表现手法,不少于150字。
?
?幻灯片展示作业
评价
师生共同评价
订正评价
评价量规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运用歌曲导入,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自然激发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高一学生多数刚离开家来上高中,对故乡的情感和老舍一样,都有种说起就想落泪的情感,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2、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加大了课堂容量,使教学环节更合理,更有计划性。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从多方面了解了老舍,从而对老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产生了阅读老舍作品的兴趣,激发了语文学习兴趣。
3、问题的设置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合理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选取平凡小事,以小见大来表现主题。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