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第三单元 诵文言名篇 咏士子精神-【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评一体化】第三单元 诵文言名篇 咏士子精神-【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2 10:2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诵文言名篇 咏士子精神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内涵丰富而深刻,有的论述人生的理性抉择,有的叙述不畏强暴的故事,有的描述少年求学的艰辛,有的则是不同时代的词人抒发的壮志豪情。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善于汲取思想精华,获取情感的激励,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同时学习本单元要注重把握古诗文的意蕴,领悟作者情感,并能够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还要注意在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积累常见文言词语。
《鱼我所欲也》是精读课文。孟子主张人性善,本文从这种理论出发,开篇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观点,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对比论证,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接下来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赋予了舍生取义以广泛的现实内涵,使这个观点更令人信服。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唐雎不辱使命》是自读课文。表现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文章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十分成功。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学习本文,应从对话中把握人物的性格。
《送东阳马生序》是精读课文。是作者宋濂送给同乡晚辈马君则的赠言。作者在文中叙述了自己求学生涯中的艰难经历和学习态度,旨在勉励马君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以期学有所成。本课除了重要文言词汇需要积累学习外,更以作者勤苦求学的意志成为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好教材。
《词四首》是精读课文。选取了四首脍炙人口的词,《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西部军中的感怀之作,描写了奇异的塞下秋景,抒发了守疆将士的忧国思乡之情。《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豪放词作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首先描绘出猎时“千骑卷平冈”的阔大场面,如此粗犷的场面激发起他的豪情,既而倾泻个人情感,抒发要为国杀敌立功的壮志。全词多用典故,使表达略显含蓄内敛,但张扬的词语中却充满了奔放、激越之情,很好地凸显出了作者的用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对梦境中战斗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辛弃疾收复失地、抗金卫国的远大理想,同时抒发了他在现实中壮志难酬的悲愤。《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的作者秋瑾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她有感于民族危机,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阅读这些古圣先贤的华美诗文,探寻他们的人生选择,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人无论面对怎样的生活处境,面对怎样的世事艰难,他们都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都堪称是中华民族的“大丈夫”。
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核心任务是基于选择与坚守及“士子”精神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这一核心任务最终指向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驱动学生积极参与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思辨与表达等语文活动,积累文言知识的同时,又能联系现实生活,将古诗文与当代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批判传承的能力。
【单元知识建构】
篇 目 教学内容
阅读 《鱼我所欲也》 1.抓住文章“舍生而取义”的重要论点,理解“舍生而取义”这一极端情境下的两难抉择,及孟子“义利之辩”的重要命题。
2.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区分道理论据、事实论据,明晰论证过程,把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
3.在八年级已学的《《孟子)二章》的基础上,体会孟子散文纵横驰骋气势恢宏的语言特色。
《唐雎不辱使命》 1.了解文章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理解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辱使命的精神。
2.把握文章对话体的特征,理解人物语言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
3.把握文章中对比与映衬、渲染与烘托等文学手法的运用,体会其对人物形象塑造所起的作用。
4.反复诵读,体会不同句式的不同语气,准确把握人物的心态、意向或情感。
《送东阳马生序》 1.把握赠序的文休特征,体会文章劝学的主旨。
2.梳理文章以作者求学经历为线索的结构安排,注意记叙、描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交错使用。
3.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并在写作实践中合理借鉴。
《词四首》 1.在把握大意、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了解词形式、抒情上的特点,体会词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2.在把握词的艺术表现规律的基础上,理解词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
3.结合本课四首词,了解词的起源、发展和流派,比较同一流派不同词人在创作风格上的差异。
写作 1.根据表达的中心,合理组织材料,安排文章的结构。
2.在通盘考虑布局谋篇的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
3.在具体写作时,能够根据需要修改完善写作提纲,完成写作。
【课标导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同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为文言文单元,在语言的形式上契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表达的内容上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并“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根据语境,借助工具书,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正确理解汉字的意思”,“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并“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学情分析】
首先,在文言文学习上,学生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基本能做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同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较为浓厚,愿意探究文章背后的写作背景、文史知识和思想内涵。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在内容学习上,文言文单篇讲解偏多,单元内多篇文本之间的联系少;在主题理解上,对文言文的理解浮于表面,很少进行主旨上的深度思考。因此,我们用大单元整合的方式达到教学效果。此外,在词作学习上,学生还较为陌生,可以通过掌握鉴赏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以期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和素养。
【单元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其意义、用法;以诵读的方式体会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2.了解古代诗文中常见的艺术表现方式,如对比、用典等,体会这些方式在作品表情达意等方面的作用。
二、思维目标
1.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下意义,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
2.运用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文章的论证或叙述思路,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
三、价值目标
学习本单元的经典作品,汲取思想精华,能够立足当代社会,在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与坚守。
【单元学习任务】
核心任务 课型安排 学习任务 课时安排
基于选择与坚守及“士子”精神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单元导读课 任务一:初读诗文,读准字音任务二: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1课时
单篇精读课 《鱼我所欲也》精读《唐雎不辱使命》精读《送东阳马生序》精读 6课时
整合联读课 《词四首》整合阅读 2课时
读写共生课 任务一:了解布局谋篇任务二:从课文学习布局谋篇任务三:布局谋篇方法训练 1课时
单元小结课 任务一:课文回顾任务二:探究思想内涵任务三:探讨现实意义任务四:分享独特感悟 1课时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读通课文,查阅资料书,了解文章及作者相关信息。
学习任务:
任务一:初读诗文,读准字音
任务二: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要真正了解先贤的思想,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读通其所著文章的内容。通过这些古代先贤的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深邃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初读诗文,读准字音
课文 重点字词及读音 方法建议
《鱼我所欲也》 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
《唐雎不辱使命》
《送东阳马生序》
1.初读本单元的三篇文言文,了解课文内容,注意读准字音。记录下初读时未能理解的字词和自己的问题。
预设:
《鱼我所欲也》:
(1)通假字读音。
可以辟患者:辟(bì),同“避”,躲避。
不辩礼义:辩(biàn),同“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dé),同“德”,感恩、感激。
与(yú),同“欤”,语气词。
乡为生死而不受:乡(xiàng),同“向”,先前、从前。
(2)多音字读音。
死亦我所恶:恶(wù),讨厌,憎恨。
(3)辨析词义与用法。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于,介词,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于,介词,对。
②则不为苟得也:为(wéi),动词,做。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为(wéi),动词,做。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wèi),介词,为了。
为宫室之美:为(wèi),介词,为了。
③蹴尔而与之:与(yǔ),动词,给。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yú),同“欤”,语气词。
《唐雎不辱使命》:
怫然(fú) 唐雎(jū) 免冠徒跣(xiǎn) 韩傀(guī) 缟素(gǎo)
庸夫(yōng fū) 色挠(náo) 以头抢地(qiāng) 休祲(jìn) 寡人谕(yù)
《送东阳马生序》:
负箧(qiè) 被绮绣(pī qǐ) 叩问(kòu) 怠(dài) 缪称(miù)
缀(zhuì) 容臭(xiù)
2.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节奏清楚。
任务二: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1.自学:查阅资料书,了解文章作者相关背景信息或是文章出处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单。
课文 作者/出处 背景信息相关介绍
《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②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③
2.互学: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补充。
预设:
①《孟子》,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称为“亚圣”。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随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主要哲学思想是“人性本善”。
②《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订,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是一部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策士的游说活动和说辞,以及一些相关史实和历史人物。《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特点,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传统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书中不少篇章内容荒诞,缺乏历史依据,因此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文学作品,而这部分作品反因语言以及逻辑相当精彩,有较强的文学性。
③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三、课后延学
熟读《鱼我所欲也》。
第二课时 《鱼我所欲也》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1.抓住文章的主要论点,理解全篇内容。
2.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把握其论证方法。
学习任务:
任务一:疏通文意,体会文风
任务二:理清层次,把握论证
任务三:比较研读,加深理解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回顾《富贵不能淫》中对“大丈夫”的论述。
背诵原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能够坚守住“仁”“礼”“义”的人可以称得上大丈夫。
过渡:当坚守这些准则和保全生命不能兼顾时,我们该怎么抉择 接下来我们学习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看他是如何论述这个问题的。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疏通文意,体会文风
1.学生朗读课文。
2.画出句中停顿。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预设: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学生自读自译,小组互助解决难句。
预设: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假如人们所讨厌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祸患,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是只有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踏过给他(吃),乞丐也不肯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任务二:理清层次,把握论证
1.解读第1段,理清论证层次。
默读第1段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作者是怎样提出观点的 这样提出观点有什么好处
(2)作者是如何通过说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用自己的话说说“是心”的内涵。你是如何理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句话的 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中有何作用
预设:
(1)由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一生活中的选择,对生和义的选择问题进行类比推理,从而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两难处境中,可“舍生而取义”。这样写由具体到抽象,易于理解,且比较缜密。
(2)先用“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从正面论证,说明义比生命更珍贵,为了追求“义”,不苟活,不避死。再用“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从反面论证,阐述如果放弃追求“义”,则人们会无所不为、卑鄙无耻。
最后得出结论,“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贤者能勿丧耳”,论证在生与义不可兼得时,贤者能舍生取义。
(3)“是心”,即这样的心。代指上文中的“舍生而取义”之心,乃孟子所说的“羞恶之心”。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句话是对文章论点的补充说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表明作者“性善论”的普适性,即“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只有“贤者”能做到舍生取义,时时内省并保其本心,将这一信条贯穿于人生实践始终。这句话既在内容上总结前面所说,又在结构上引出第2段,表明要保持这种本心使之勿丧,须注重平时内省、修养。
2.解读第2段,理清其论证层次。
默读笫2段,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此段用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论证 这些事例的论证角度有何不同
(2)再为文章提供几则可以论证“舍生取义”观点的事例。
(3)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画出本文的论证结构图。
预设:
(1)用了“不食嗟来之食”和孟子辞齐回邹两个事例。第一个事例从正面论证即使像“行道之人”“乞人”也会为追求“义”而舍弃生命。第二个事例现身说法,从反面论证,有的人在穷困危急关头可以舍身取义,但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却利忘义。
出示补充材料一: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上下交征利”的时代。《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出示补充材料二:
据《孟子·公孙丑下》记载,孟子游齐,任客卿,但齐宣王始终不用孟子的为政主张。孟子晚年离开齐国到邹国。临行前,齐宣王以都城之屋和万钟之俸来挽留他,他却坚辞不受,并且说:“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 ”
孟子在此基础上向世人提出警告:是亦不可以已乎 应该终止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不要丧失自己的本心——即第1段中的“是心”(羞恶之心)。
(2)学生交流补充事实论据,师生评价。
预设:
①文天祥即将受刑,为绝笔《自赞》,系于衣带之间。其中写道:“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临刑之时,他神态自若地对刽子手说:“吾事毕矣。”
②《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叔齐二人“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
③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环境中,他仍持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
④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3)学生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教师补充讲解。
预设:
任务三:比较研读,加深理解
请学生找出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中与本文思想内涵一致的句子,与本文进行对比研读,加深对孟子思想的认识。
预设: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课堂小结
孟子的“四心说”是对其“性善论”主张的具体阐释,而“性善论”是其“仁政”主张的基础。孟子主张“性本善”,因而提出了对理想政治及理想君主的期待,即“仁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提出了对“内仁外义”这一理想人格的期望。“舍生取义”就是其思想的组成部分,但在后天环境中,有人会“失其本心”,故要善养“浩然之气”,保有“本心”,要在逆境中不断磨砺自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课后延学
根据本文论证结构图,尝试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鱼我所欲也》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的论述风格和语言特色。
2.通过研读,了解孟子的观点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学习任务:
任务一:赏读,学习说理艺术
任务二:研读,思考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背诵课文。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赏读,学习说理艺术
1.对比研读,说说改句与原句的区别,把握本文论述风格。
(1)第一组:
原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改句:生、义,皆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第二组:
原句: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改句: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
(3)第三组:
原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改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预设:
(1)第一组:
孟子善用“比附”说理。比附,即譬喻、比喻。汉代王符在《潜夫论·释难》中说:“夫譬喻也者,生于直告之不明,故假物之然否以彰之。”《孟子》中如“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揠苗助长”等就是运用“比附”来说理的经典例子。此处原文同样如此,是一个精彩的比喻论证。以“鱼”比喻“生”,以“熊掌”比喻“义”;以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比喻生与义“不可得兼”。这样说理,化抽象为形象,将感性比喻与理性说理融合在极为凝练的语句中,可以在瞬间引人注意,令人深思,推论效果立竿见影。
(类似的用法:八年级下册《礼记·虽有嘉肴》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第二组:
原句中“弗得则死”强调了食物对于行道之人及乞人的重要性,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即使是“行道之人”和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乞人”,也仍能保持羞恶之心,不食嗟来之食,进一步论证了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在造成羞辱的程度上有递进的趋势,从而突出了施舍者的颐指气使与盛气凌人,强化了不可规避的两难处境中对“舍生而取义”的坚守。“得之”——“弗得”,“呼尔”——“蹴尔”,“行道之人”——“乞人”这种对举的表达给人一种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感受。
(3)第三组:
孟子善用排比,往往采用一连串结构相同的句式,对于同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说明,有如千流万壑,一时俱下,形成滔滔万里不可阻挡之气势。铺陈排比不是简单重复,原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原因,“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是由物到人,“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是由家人到外人,既表现不管因何种原因我们都不能取“不义”,又加强了文本气势,突显作者义正严辞和理直气壮。同时,也使前后对比更加强烈,从而鲜明地表达出作者对于这些人“失其本心”的痛心与批判。
小结:
孟子以“善辩”著称,他自己曾经万分感慨又不无得意地说过:“予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善于运用精妙的比喻、精当的对比、精彩的排比,对同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语言纵横驰骋,气势恢宏,如大江大河,滔滔直下,横行无阻,富有穿透力和鼓动性。
2.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比喻论证,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学习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
任务二:研读,思考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做人准则,如文天祥、秋瑾、李大钊等;但在当今社会,我们又常听老师、家长说,不要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见义勇为。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在今天,我们还需要“舍生取义”吗
预设:
首先,生与义,这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是在一种不可规避的两难情境中做出的选择,即“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其次,根据当今社会的生活情境和伦理取向,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要求“存天理,灭人欲”抹杀人的一切欲望及求生本能。
第三,“义”是需要去分辨的,有“甚于生”的“义”,如家国大义,也有莫甚于生的“义”,如一时之输赢,前者我们应该倡导“舍生取义”,而后者就不能一味强求了。如2020年初的这场波及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无数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战士、志愿者不顾自身安危,奔赴疫区,战斗在抗疫第一线,这便是“舍生取义”的当代表率;而遇上我们没有能力解决的危机,舍生取义并不可取,我们更倡导见义智为、见义巧为。总之,无论在孟子的时代,还是在今天,“舍生取义”都是有条件的,受具体的社会情境制约。
三、课堂小结
身处和平年代,我们可能很难面对“舍生取义”的两难情境。然而,我们却时常要面对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公益、国家大义中舍谁取谁的选择。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如何做出有益于社会、国家,不负自己人格的选择,应是我们每个人要想清且付之于行动的事。唯有如此,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
四、课后延学
拓展阅读《孟子》的其他篇章。
第四课时 《唐雎不辱使命》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理解本文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把握本文对话体的特征,理解人物语言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
学习任务:
任务一:自读文本,了解文章大意
任务二:概括文意,梳理情节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刘勰《文心雕龙》中说,“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在特定情境中,得体、睿智的言语具有强大的力量。战国时代,就有这样一个用言语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唐雎。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自读文本,了解文章大意
1.解题。
结合课文注释,说说课文标题的意思。
明确: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任务。辱,辱没、辜负。
2.学生交流,了解《战国策》和本文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预设:
《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在记事上,《战国策)摆脱史料束缚,添加了虚构成分。在艺术特色上,《战国策》叙事生动形象,人物刻画鲜明,说理论辩,言辞犀利,善用比喻夸张。
唐雎是魏国著名策士。当时,秦国已经“灭韩亡魏”,安陵作为魏国附属的小国,已无独存的希望。然而,安陵君不甘束手就擒,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代表安陵国与秦王展开了一次可歌可泣的外交抗争,暂时阻止了秦王吞并安陵国的野心。虽说在历史上这种胜利是短暂而有限的,但唐雎大义凛然的气概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却始终流传青史,令人敬佩。
3.朗读文本,把握文中对话。
(1)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学生在全班展示读,师生一起纠错后,全班齐读。
(2)分角色朗读,感知人物说话语气。
①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
角色:旁白、安陵君、秦王、唐雎。
讨论明确:联系日常生活经历,明确三个人物的语言须以不同语气朗读,如读旁白时应缓慢洪亮、平稳中和;读安陵君时应小心谨慎、柔中带刚;秦王先倨后恭,应读出变化;读唐雎时应镇定从容、大义凛然。
②注意下列几组句子的语气。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反问语气)
B.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陈述语气)
C.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反问语气)
D.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疑问语气)
E.与臣而将四矣。(陈述语气)
任务二:概括文意,梳理情节
1.整理文中实词和虚词。
小组合作,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常用虚词”整理文中实词和虚词。小组梳理后,老师小结。
预设:
(1)通假字。
①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
②轻寡人与(“与”通“欤”,语气词)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青色)
④寡人谕矣(“谕”同“喻”,明白,懂得)
(2)词类活用。
①请广于君(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扩大,补充)
②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③天下缟素(缟素:名词活用作动词,穿戴丧服)
④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
⑤且秦灭韩亡魏(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
(3)一词多义。
①使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是“派遣”,后一个是“出使”)
②虽
A.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转折连词)
B.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假设连词)
③徒
A.免冠徒跣(光着)
B.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④夫
A.此庸夫之怒也(fū,名词,成年男子)
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fú,发语词,无义)
(4)常用虚词。
①以
A.以头抢地耳(介词,用)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词,凭借)
C.徒以有先生也(介词,因为)
D.以大易小(介词,用)
②于
A.受地于先王(介词,从)
B.请广于君(介词,让)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介词,到)
D.仓鹰击于殿上(介词,在)
2.概括文意。
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预设:
本文记叙了秦王以易地为名妄图夺取安陵,安陵君不甘屈服,派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面对面斗争,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主权的故事。
3.梳理情节。
思考:唐睢的使命因何而起 他是如何完成使命,折服秦王的
学生先自己梳理,教师补充、小结。
明确:
《战国策》记事摆脱史料束缚,增加了虚构成分。本文可以当成“小说”来读,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除很少几句串场的叙述,本文几乎全是对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
第1段,通过秦王使者和安陵君的对话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起因——秦王假意“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第2段,是唐雎和秦王面对面斗争的第一个回合:面对秦王的威胁和狡诈,唐雎强调“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沉着应对。(发展)
第3段,是唐雎和秦王面对面斗争的第二个回合:唐雎以“士之怒”机智、勇敢地应对秦王的“王之怒”,“挺剑而起”,令秦王胆寒。(高潮)
第4段,是唐雎和秦王面对面斗争的第三个回合:秦王“长跪而谢”,对唐雎言行表示敬佩。(结局)
三、课堂小结
金圣叹称本文“俊绝、宕绝、峭绝、快绝”。通过个人朗读、全班齐诵、分角色读,学生对文中的三个人物形象已感知一二。
四、课后延学
熟读课文。
第五课时 《唐雎不辱使命》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1.把握本文对话体的特征,理解人物语言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诵读课文,注意表现不同人物的语气和神情。
学习任务:
任务一:分析对话,感受外交辞令艺术
任务二:赏析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
任务三:课本剧演绎,深度解读文本
任务四:拓展阅读,对比思考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唐雎是如何战胜秦王,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 本节课继续深入探讨。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分析对话,感受外交辞令艺术
1.探讨交流:在这场外交交锋中,唐睢是如何与秦王斗智斗勇,最后折服秦王、不辱使命的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明确。
预设:
第一个回合:面对秦王咄咄逼人的反问,以“否,非若是也”来应对,一定程度缓和了秦王怒气,使对话得以继续,同时清楚表明立场,不卑不亢;以“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的“守”字表明坚守遗业的决心和御敌之心;同时用“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这一反问句,十分有力地表明安陵国根本不愿意易地,因为安陵君明白秦王的“易”即是“抢”的同义语。
第二个回合:面对秦王“天子之怒”的恐吓,针锋相对,不落下风,以“布衣之怒”直面“天子之怒”,正气凛然。面对秦王的轻蔑,立即驳斥,以“士之怒”进行回击,同时列举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三个史实进行渲染,直刺秦王贪生怕死的软肋。“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暗示自己将效法三位勇士,刺杀秦王,直接威胁秦王。以“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呼应秦王所言“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同时以挺剑而起的实际行动,直接震慑秦王。
第三个回合:秦王“色挠”屈服,跪身道歉,唐雎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2.小结:唐睢的语言有三个特点。
(1)言之有“节”:以“守地”表明并非故意违背秦王意愿,而是要忠于先王遗业,捍卫国土完整,宁“守”不“易”,不为利诱,坚守国土,坚持原则,维护“道义”,充满气节。
(2)言之有“据”:唐雎以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三个史实警告秦王吸取历史教训,同时“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暗示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震慑秦王,有根有据。
(3)言之有“力”:倘若唐雎只用文战,不辅以武攻,秦王必会存侥幸心理,绝不会轻易折服。以行证言,就能使“言”更富于摄敌的威力。唐雎辅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动,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真实性和尖锐性,这就从根本上彻底打破了秦王的一切幻想,迫使秦王不得不“长跪而谢之”。
任务二:赏析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
1.文中有两种人物、两种思想和行为的对比,试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并体会对比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小结。
预设:
(1)作者紧紧抓住秦王和唐雎之间生死不容、唇枪舌剑的斗争,对比刻画这两个人物。秦王作为大国国君,先是盛气凌人,质问威胁,后被唐雎慷慨激昂的气势压垮,直身道歉;而唐雎作为弱小之邦的使者,从容镇定,据理力争,丝毫不被秦王威胁所屈,最终取胜于秦王。一个先倨后恭,一个先恭后倨,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之下,秦王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形象和唐雎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的伏虎英雄形象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2)秦王在事件全过程中的态度变化“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是另一种相反相成的对比。先倨,是他认为自己是强国,有恃无恐;后恭,是迫于眼前处境,不得已而为之,本性并未改变。一倨一恭,更有利于突出秦王凶恶而虚伪的人物形象。
2.俗话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请想想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衬托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小结。
预设:
安陵君的刻面衬托出唐雎勇敢机智。安陵君是君,唐雎是臣,他的态度决定着唐雎的态度,他不失为明君,但却比唐雎软弱,大敌当前,他有见识,会应对,却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唐雎出使秦国,面对秦王,一开口便胜安陵君一筹。“否,非若是也”,不卑不亢;接下去则一句比一句更有锋芒。他看透了秦王的色厉内荏,只要掌握时机,就能一举而战胜之。但反过头说,没有安陵君的支持信任,唐雎纵然浑身胆识,怕也难有用武之地。两个人物,两种性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任务三:课本剧演绎,深度解读文本
根据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进行课本剧演绎。注意把握秦王和唐雎前后情绪变化。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预设:
1.秦王先倨后恭的具体表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劈头即自称寡人,轻慢安陵君)
“安陵君其许寡人!”(副词“其”活现出盛气凌人)
秦王不说(骄横)“轻寡人与 ”(质问,不可一世)
秦王怫然怒,……“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自称“天子”,全然不把一个小国及其使者放在眼里)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表现出对百姓的轻蔑)
色挠,长跪而谢之(色厉内荏)
2.唐雎先恭后倨的具体表现: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沉着明朗,坚定有力)
“臣未尝闻也。”(沉着冷静,按兵待敌)“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反唇相讥,寸步不让)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决剑而起。(大义凛然,勇敢无畏)
3.安陵君柔中带刚的具体表现: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辞虽卑而气不馁,柔中带刚)
任务四:拓展阅读,对比思考
1.将下面文言文选段和课文进行比较阅读,思考文后问题。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 曰:‘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因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注:晏子,字平仲,原名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
(1)晏子和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维护国家的利益在方式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
同:巧妙的说话艺术。
异:唐睢靠他的有勇有谋,临危不惧,不畏强暴,有胆有识和凛然正气;而晏子则主要靠他的聪明机智,敏锐的洞察力,敏捷的思维,超强的应变能力。
(2)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使者 请结合他的言语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机智幽默、善于辞令、勇敢地维护国家权益。
2.春秋战国时期有个特殊的群体,叫做“士”。这个群体里有策士、勇士、谋士等。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结合课文和以上材料中对“士”的描写,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在精神方面具有哪些共同点
明确:热爱国家,勇敢无畏,以天下为己任,敢担当、责任感强。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卑不亢、敢于斗争的古代外交家唐雎。言语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一次言语战争的胜利,竟可以免去一国可能要遭受的战争苦难。在生活中,当遇到冲突时,我们也应该多学习运用语言技巧化解冲突,做到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四、课后延学
背诵课文。
第六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1.把握赠序的文体特点,体会本文“劝学”主旨。
2.梳理常见文言词汇及特殊句式。
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题并了解背景资料
任务二:朗读文章,初步感知
任务三:疏通文意,讨论释疑
学习过程:
一、课堂导入
老子曾向孔子赠言:“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责,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古人有临别写赠文,表达祝愿或劝勉的习惯,这些临别时的赠文称为赠序,有许多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一篇经典赠序《送东阳马生序》。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解题并了解背景资料
1.思考并交流:标题“送东阳马生序”是什么意思
预设:
作者写给同乡后学——青年太学生马君则的一篇赠别之序。生,长辈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
2.学生交流课前所查作者生平、作品创作背景及“序”的相关资料,教师补充小结。
预设:
宋濂(1310-1381),明初散文家。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文学顾问、江南儒学提举,并替太子讲经。他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
本文选自《宋濂全集》,写作这篇序文时作者69岁。洪武十一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去京都朝见明太祖。正在太学学习的东阳马生前来拜访他,并说自己将回乡探亲。宋濂了解他是个“善学”的人,便写了这篇序勉励他。本文是一篇赠序,等同于临别赠言。这类赠序体散文,在古代一直与诗书的序跋体合为一类。宋以后,赠序才逐渐成为单独的赠别文体。赠序在惜别伤离、劝勉激励的同时,常表达作者的一些感慨或见解。在行文风格上,往往集叙事、说理、抒情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任务二:朗读文章,初步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
预设: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概括之后,教师补充明确。
预设:
通过讲述自己年轻时勤奋学习的经历,作者勉励同乡后学马君则刻苦学习,有所成就。
任务三:疏通文意,讨论释疑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1)辨析“即”与“既”
①余幼时即嗜学
②既加冠
解析:“即”,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一个人面对食器准备吃饭,意为靠近。
“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一个人坐在食器前扭头的样子,表示吃饱了,意为完成。
(2)辨析“以”的用法。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解析:①中的“以”表目的,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来”;②中的“以”是介词,第一个“以”表原因,相当于“因为”,第二个“以”介绍动作“借”的对象,解释为“把”。
2.小组合作梳通文意。
预设: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忧虑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交往。曾经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脸色略变得温和一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辩解的话;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大雪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旅舍中的仆役拿了热水来洗濯,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现在我虽然年老,没有什么成就,犹且有幸参与到君子行列里,而承蒙皇上的恩宠眷顾,跟随公卿大人后面,每天在皇帝座位旁边侍奉,准备接受询问,四海之内也错误地称道我的姓名,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太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没有挨饿受冻的忧虑了;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去询问而不告诉、去请教而得不到指导的情况了;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有没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东阳县的书生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人十分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见面礼,言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谈论事理,言辞谦和,脸色平易。自己述说少年时用心学习很勤奋。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他将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我把过去求学的艰苦告诉了他。说我勉励乡人学习,是我的本意啊;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而在同乡面前表示骄傲,是不理解我啊!
3.整理归纳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现象和特殊句式。
预设:
(1)通假字。
被绮绣:“被”同“披”,披着。
四支僵劲:“支”同“肢”,肢体。
与之论辨:“辨”同“辩”,辩驳。
(2)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形容词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3)一词多义。
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来)
以衾拥覆(介词,用)
以中有足乐者(连词,因为)
俯身倾耳以请(连词,相当于“而”)
(4)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是热水,今义是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
右备容臭:臭,古义是气味,今义是难闻的气味。
(5)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如“弗之怠”中“之”是“怠”的宾语,前置了,应该是“弗怠之”。
状语后置句。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于”引导的状语应该在谓语“假借”之前,应该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省略句。如“既加冠”前省略了主语“余”。
三、课堂小结
学习文言文,须培养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文意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四、课后延学
梳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背诵课文前两段。
第七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并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合理借鉴。
学习任务:
任务一:梳理文章层次结构,把握作者思路
任务二:品读细节,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任务三:浏览全文,体会对比中见精神的写法
任务四:任务四:研读文本,深入理解主旨
学习过程:
导入 新课
背诵课文前两段。
任务开展
任务一:梳理文章层次结构,把握作者思路
1.请学生自读文章,理清文章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第1-2段):以叙事起笔,回忆自己“嗜学”的故事和求学的艰苦。
第二部分(第3段):由回忆转到现实,写当前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
第三部分(第4段):点明文章主旨。
2.默读第一部分。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因难 他是如何克服的
遇到的困难 克服的办法
预设:
遇到的困难 克服的办法
致书之难 作者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
求师之难 作者用不畏严寒跑远路、诚恳拜名师、谦恭求教的办法来克服
自然环境严酷
物质条件匮乏 作者以充实的内心、坚强的意志来克服
任务二:品读细节,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1.作者是如何描写求学过程之难的 说说你感触最深的细节。
预设: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抄书之苦;
“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写谦恭请教老师之态;
“四支僵劲不能动”,写受冻之状。
用“被”“戴”“腰”“佩”“备”等一系列动词描写“同舍生”的穿着佩戴,反衬出作者的苦寒之状。
2.品析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1)除记叙、描写外,本文还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请在文章中找到议论抒情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预设:
本文中的议论集中在第3段,都是在叙事基础上自然生发出来的,辞意不迫,却颇能引人深思。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道出学习中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本文的抒情语句虽然不多,但很有特点。一是蕴含在叙述之中,如第2段开头“当余之从师也……”,结尾“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在叙述中表露出浓厚的感慨、叹息意味;二是潜藏在议论中,如文章结尾的“余之志也”“岂知予者哉”,在议论中表明自己的心志意向。
(2)体会本文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赠序特点。
原 文 表达方式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仲”“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四支僵劲不能动”“被”“戴”“腰”“假”“ 备 ” 描写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 议论
“当余之从师也”“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余之志也”“岂知于者哉” 抒情
任务三:浏览全文,体会对比中见精神的写法
1.学生浏览全文,填写下面表格。
对比内容 宋濂求学条件 太学生求学条件






预设:
对比内容 宋濂求学条件 太学生求学条件
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衣 缊袍敝衣处其间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行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无奔走之劳
住 寓逆旅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书 无从致书以观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师 无硕士名人与游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宋濂当年学习条件恶劣,太学生们求学条件优越。
2.文中还有其他对比吗
明确:“乡之先达”的倨傲粗暴,与作者的谦卑恭敬形成对比。
3.这些对比在文章的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预设:
本文多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不同方面,或彰显矛盾,或揭示道理,鲜明而有说服力。如“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和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这些“反比”可以突出作者内心的强大和专心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作者的“嗜学”与马生的“用心于学”的对比,抄书时“手指不可屈伸”与访学归来“足肤皲裂”的对比,这样相同或相关的“正比”,可以造成一种同类叠加的效果,使文意前呼后应,相得益彰。
任务四:研读文本,深入理解主旨
1.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明确:
这是一篇劝学之作。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勉乡人以学"。意在强调: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
2.文章为什么最后才点出赠别的主旨
明确:
首先,这是文章立意决定的。作者现身说法,用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讲述要想学业有成就要吃苦耐劳、专心致志。作者没有板着面孔讲道理,而是情意恳切,语重心长,使人备感亲切。
其次,这也是赠序类文章的一个特点。赠序毕竟不是写给对方的书信,不是对一个人说的话。作者多借题发挥,阐发某些观点。
再次,这样写可以不受“临别赠言”的具体情境的束缚,因而能放开笔墨,尽情抒写自己的所思所想。这种写法也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期待,起到了曲终奏雅、画龙点睛的作用。
3.从整篇文章来看,你觉得作者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预设: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许多优秀的精神品质:勤奋好学,不怕艰苦;虚心求教,学业有成;粗食敝衣,乐在其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关心后学,谆谆教诲。
三、课堂小结
宋濂靠着勤奋苦读,最终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与宋濂求学之境遇相比,今日我们求学条件优越,相信在求学路上的我们会深受启发,“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求学路上,强调的是一个人的专注、勤奋。
四、课后延学
1.古人勤奋求学的故事还有哪些 请搜集相关故事。
2.背诵课文。
第八课时 《词四首》整合联读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
2.把握词的内容,结合创作背景,初步体会词中蕴含的情感。
学习任务:
任务一:知人论世
任务二:研读词意
任务三:赏读品评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是每个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文化基因”。说到“词”这种文学体裁,你能想到哪些常识?
预设:
学生能回忆起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相比于唐诗能更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等。
教师补充:
关于体裁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又称“诗余”,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 “曲词”或者“曲子词”,是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因句式长短不一,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段数、句数、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与诗相比,音乐性更强,押韵、平仄、对仗等更灵活。
词风流派
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两大派。因明人张延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
婉约词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其中抒写爱情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反映在封建礼教统治下,人们对爱情的炽烈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遭到迫害,受到挫折时的悲愁和哀怨。婉约词修辞委婉,用含蓄慰藉的方法表现情绪,风格绮丽、婉约、缠绵。这方面的代表词人当推温庭筠、柳永、李清照等人。这些天才的词人既有文学素养,又都通晓音律,每填一阕,往往锤字炼句,审音度曲,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表情达意,又悦耳动听,具有超人的艺术魅力。婉约词注重情感的表达,但相对于唐诗的奔放,婉约词的情感往往隐藏在阴柔的景象中,和情景融为一体,让读者意会其韵味无穷。婉约词善于表达愁肠欲断、含蓄内敛、温柔平和,具有“婉、隐、曲”的特点,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诗抒情言志的传统,既强调作者的真情流露,又注重情感内收的含蓄美。词人在创作中注重表现真情真意,但往往并不直抒其情,而是借景抒情。他们常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和要表达的思绪,寄托在具体的艺术情境或虚幻的幽境之中,以此动人的情感唤起读者的联想与共鸣。
豪放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豪放派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甚或涉于狂怪叫嚣。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是成为了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知人论世
自学: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搜集四位作者的生平事迹相关信息,了解创作背景,完成学习任务单。
篇目 作者信息 背景
《渔家傲·秋思》 ① ②
《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 ④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 ⑥
《满江红(小住京华)》 ⑦ ⑧
预设:
①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工于诗词散文,其文章多指陈时弊,直抒怀抱。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②北宋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了重内轻外的政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松,武备松弛。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任后,他一方面加紧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暂时稳定下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
③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诗、文、词、书、画等领域,均取得了极大成就。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诗文集《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等传世。代表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④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熙宁八年(1075),密州蝗旱灾害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又不断袭扰边境。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近不惑仍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驰骋疆场,为国效力。这首词是这年冬天苏轼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⑤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他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意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善用典故,托古喻今,多用比兴手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使宋词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作品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⑥本词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1143—1194),名亮,婺(wù)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他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寄给他的。
⑦秋瑾(1875—1907),字璿(xuán)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豪侠,工诗文,好骑马击剑。她积极投身革命,后被捕,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⑧《满江红》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当时作者与丈夫寓居北京,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却无动于衷。中秋节,秋瑾与丈夫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后虽由友人出面调解,但秋瑾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第二年,她便东渡日本留学。
展学:小组汇报展示,其余小组交流。
2.初读感知
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
任务二:研读词意
1.这四首词上阕一般叙事、写景,下阕多是抒情或议论。请分别用一个字或词概括这四首词所描绘的画面特点和初读时的情感。请你自由朗读并思考,完成学习任务单。
词篇 画面特点 情感初体会
《渔家傲·秋思》 异
《江城子·密州出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豪壮悲慨
《满江红(小住京华)》
2.词人的生平与词的创作背景,我们已然知晓,并且记录下了初读之时的感受。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会如我们所读到的那般吗?小组讨论,深入解读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设:
《渔家傲·秋思》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重内轻外的愤懑不平。
《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写出猎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为朝廷效命的决心,并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描写军中的生活和战斗的场景,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满江红(小住京华)》这首词写了作者秋瑾在中秋佳节之时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表达了作者思乡思亲、渴望报国却又身不由己的无奈情感,以及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迫切心情。
任务三:赏读品评
仿照示例,从课文中另选几处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点评。
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一句,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点评:
三、课后延学
背诵四首词。
第九课时 《词四首》整合联读
学习目标:
1.了解用典手法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内容。
2.体会用典在诗词创作中表情达意的效果,理解作者在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学习任务:
任务一:巧用典故,以典达情
任务二:对比探究,情感解读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完成了对词的初步诵读,感受了其韵律和音韵之美。然而,词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在
形式,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现在,我们将深入探索四首词的内在,尝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表达他们的感情。
知识链接:
用典的概念:
用典既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写作手法。指的是在文章中引用典故、成语、名言、史实等,来表达作者的意思,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为写作手法,用典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技巧,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丰富作品的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使用典故,作者可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增加作品的深度和韵味。
分类和形式:
用典主要分为语典(用语)和事典(用事)两类。用语则是引用或化用前人诗词,加深诗词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形式上有明典、暗典和翻典三种。明典是令人一望即知其用典;暗典是于字面上看不出用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方能体会;翻典是反用以前之典故,使产生意外之效果。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巧用典故,以典达情
本课的四首词都有用典,在有限的词文中展现更为丰富的情感内涵,使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请完成《词四首》用典明细梳理表。
词篇 词句 释义 用典 表达情感
《渔家傲·秋思》 燕然未勒归无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 亲射虎,看孙郎 要像孙权一样,亲自骑马射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西北望,射天狼 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词中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八百里分麾下炙
马作的卢飞快
《满江红(小住京华)》 四面歌残终破楚
青衫湿
任务二:对比探究,情感解读
四首词中有忧伤,有无奈,有悲凉,有知音难觅的孤独。有共性主题,但也有不同。在思想感情的呈现方法上,我们需多加体味,请根据表格已有的提示,对比阅读,完成学习任务单。
自学:四首词情感异同对比学习单
词篇 异同对比
异 同
《渔家傲·秋思》 ① 爱国情感:这四首词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感,无论是思乡的愁绪还是对国家的忧虑,都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感情。豪情壮志:词中都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他们渴望报国,希望为国家作出贡献,同时也对个人的遭遇和命运感到无奈和悲叹。
《江城子·密州出猎》 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
《满江红(小住京华)》 ④
互学: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展学:小组汇报展示,其余小组补充。
预设:
①《渔家傲·秋思》的情感表达较为含蓄内敛。词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出思乡之愁和忧国之情。情感表达较为隐晦,需通过读者对词中意象的感受与理解来共鸣。
②《江城子·密州出猎》则更注重直接抒发豪情壮志。词人以豪迈的气概描述出猎的场景,直抒胸臆地表达对英勇、豪情和报国之志的赞美。情感表达较为奔放热烈,给读者以激励和振奋。
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来表达情感。词人通过对过去战斗场面的回忆,以及与陈同甫的壮词相呼应,表达出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情感表达既有豪放的激情,又带有一些悲壮的色彩。
④《满江红(小住京华)》则采用了描写与叙述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词人通过对京华风光的描绘,以及对自身身世的叙述,表达出对忠愤之情和报国之志的抒发。情感表达既具有深沉的个人情感,又融入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与忧虑。
课后延学
有人认为《词四首》中“征夫泪”“鬓如霜”“可怜白发生”“青衫湿”等充满愁情的词句,削
弱了这四首豪放词的英雄气概,请结合诗句和创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
《词四首》中的“征夫泪”“鬓如霜”“可怜白发生”“青衫湿”等词句,确实表达了一种愁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削弱了这四首豪放词的英雄气概。相反,这些词句在特定的创作背景下,更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豪放与柔情并存的艺术美感。
首先,这些充满愁情的词句所表达的情感,是诗人在豪放的外表下隐藏的深情。例如,“征夫泪”描绘的是守边将士们的苦难和思念,是对家国情怀的深深忧虑;“鬓如霜”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年老力衰、时光荏苒的无奈感慨。这些情感与豪放的气质并不矛盾,反而使豪放的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其次,从创作背景来看,这些词人都是身处乱世,他们身负报国之志,但同时也深受现实困境的困扰。他们的愁情,正是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是对国事民生的深深关切。这种愁情与他们的豪情壮志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他们的诗歌主题。
总的来说,这些充满愁情的词句并没有削弱《词四首》的英雄气概,反而使诗人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它们既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又展现了诗人的柔情和深思。在豪放与愁情的交织中,我们看到了诗人们的真实情感和他们对时代、对国家的深深关切。这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表达,正是这四首词的魅力所在。
第十课时 读写共生课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对材料进行梳理,并拟出材料框架。
2.在材料框架的基础上,学习拟写写作提纲,并能根据实际所需修改提纲。
3.培养布局谋篇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任务:
任务一:了解布局谋篇
任务二:从课文学习布局谋篇
任务三:布局谋篇方法训练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烹饪出理想的菜肴,我们一般先要看自己拥有哪些食材,选择主材、辅料,并对材料进行搭配、组合。同时,还要讲究食材使用的先后顺序与火侯,这样烹饪起来才能井然有序,得心应手。
作文如烹饪,若缺少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会言之无物;若对材料不加梳理,则会堆砌材料、言之无序、费力不讨好。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了解布局谋篇
1.自由阅读教材写作“布局谋篇”,了解“布局谋篇”的基本内容。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布局谋篇?
(2)怎样才能更好地布局谋篇?
(3)在布局谋篇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预设:
(1)什么是布局谋篇?
布局谋篇是在审题立意、选材之后,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
(2)怎样才能更好地布局谋篇?
首先,要围绕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对材料做全面的梳理,拟出全文的框架。框架合理,文章的层次结构才会清晰,材料的使用才能各得其所,即所谓“言之有序”。
其次,在拟定框架之后列出写作提纲。列提纲是在写作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简要的文字明确文章的全貌,包括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部分怎样展开、如何承接与过渡等,要尽可能考虑清楚。
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①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②主要内容和中心。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③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ɑ.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
b.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
c.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和结尾,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d.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e.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在提纲中简单标注。
(3)在布局谋篇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①撇开中心,横生枝节。常常是在围绕一个中心写作时,中途岔出别的话题。
②思路不清,逻辑混乱。事先没有通盘考虑,写一段想一段,写到哪算哪,缺乏条理性。
③层次不清,分段失当。三段式屡次出现,结构不合理。
④缺乏过渡,忽视照应。表现为内容转换过程中不会用过渡性语句;前面提到的问题后面没有解决,后面出现的内容不见前面有铺垫、伏笔。
⑤剪裁不当,头重脚轻。表现为主次不分,平均用力,或者是开头浓墨重彩,后面无尾而止。
任务二:从课文学习布局谋篇
揣摩《送东阳马生序》的结构大纲图,说说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明确:
作者采用夹叙夹议手法,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将“劝学”主旨娓娓道来。文章从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经历写起,所选材料“致书难、求教难、外出求学难”都是跟主旨紧密相关之事。作者先写自己,再写太学生,后写马君则;写自己引出了写太学生,写太学生又引出了写作为太学生之一的马君则。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则是提供反面的教训,这一切都围绕勉励马生主旨而展开。全文前后勾联,关合紧锁,结构非常紧密,可见作者布局谋篇之精妙。
任务三:布局谋篇方法训练
以教材“写作实践”第一题为例进行布局谋篇训练。
古老的建筑、独特的物产、美丽的传说……这些都可能是你家乡的名片。试以《家乡的名片》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1.梳理材料,草拟材料框架。
(1)猜家乡。
说出家乡名片,让其他同学猜猜你的家乡在哪里。
指导:“家乡的名片”即足以代表家乡某种文化、风貌或精神的载体(或景点,或物产,或名人,或民风民俗)。
(2)说说家乡名片。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家 乡 的 名 片 家乡
天安门、故宫、长城、乌巢、水立方、四合院、烤鸭、庙会、京剧、景泰蓝、香山 …… 北京
糖油粑粑、臭豆腐、毛泽东、湘绣、安化黑茶、张家界、花鼓戏、凤凰、衡山、岳阳楼、岳麓书院、君山银针、湘剧…… 湖南
乌镇、小桥流水、夫子庙、秦淮河、洞庭碧螺春…… 江苏
外滩、城隍庙、豫园、黄浦江、沪剧、石库门、鲁迅、南京路、中共一大会址、东方明珠、徐家汇 …… 上海
兵马俑、凉皮、肉夹馍、秦腔、古城墙、壶口瀑布、剪纸、腰鼓、信天游、窑洞、茯茶 …… 西安
麻辣烫、川剧、蜀绣、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三星堆文物 …… 四川
…… ……
(3)拟出材料框架图。
2.列写作提纲
在材料框架基础上,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明确文章全貌。
方法指导:
①以人物为线索布局谋篇。
②以事物为线索布局谋篇。
三、课堂小结
写作提纲拟写要求
①清晰表现文体特点。不同文体的写作提纲,拟写时侧重点有区别。记叙文重在列出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议论文重在列出论点是什么,如何引出论点、进行论证、作出结论;说明文重在列出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哪些特点,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说明等。
②标示文章线索。须使线索串联文中材料,在文中一贯到底,保证思路通畅。
③标示容先后、详略。根据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标示出文章的层次与段落、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
④语言简明清楚,可直接写出中心句和开头段、结尾段、过渡段中的关键语句。
第十一课时 单元小结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梳理本单元各篇文章蕴含的主要思想内涵,谈谈作者在人生征途中有怎样“选择与坚守”。
2.运用历史眼光审视先贤的思想精华,感悟其在当代求学与人生成长路途上的意义。
3.畅谈自己面对人生挑战的“选择与坚守”,或倾吐自己的成长期许,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学习任务:
任务一:课文回顾
任务二:探究思想内涵
任务三:探讨现实意义
任务四:分享独特感悟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我们差不多学完了,文有尽但学无穷。先贤的思想智慧不仅是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瑰宝,也是我们当代人求知成长路上的财富。今天,我们来回顾这一单元的学习,尝试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审视这些经典作品,汲取先贤的思想精华。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课文回顾
自学:课文内容与中心梳理。
课文内容与中心梳理卡①《鱼我所欲也》是孟子论述人性的重要篇章,在文中孟子将利与义的冲突置于一个两难抉择的境地,从而阐明了“舍生取义”的道理。这篇文章所体现的向善的伦理主张,“舍生取义”的倡言,与孟子所推崇的大丈夫气概,所高扬的“浩然之气”在本质上是相通的。②《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 魏策》的最后一篇,记述了唐雎在安陵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出使秦国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虽然一直存疑,但是唐雎身上所体现出的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精神,一直为后世所称道。③《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开国文臣宋濂的一篇劝学之作。作者把自己的求学之苦,学习之乐娓娓道来,劝勉后辈乡人刻苦学习,进德修业,彰显了一代大儒的风范。④《词四首》都属于豪放之作,虽然四位词人有的镇守边塞、有的被贬荒僻、有的无奈归隐、有的寓居京华,但是无论身处何方,拳拳爱国之心一直不曾改变。
任务二:探究思想内涵
梳理本单元各篇文章蕴含的主要思想内涵,谈谈他们在人生征途中选择的是什么,坚守的又是什么?完成学习任务单。
自学:先贤的选择与坚守
互学: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展学:小组汇报展示,其余小组补充。
预设:
①义 ②士 ③智勇双全 ④忠君爱国 ⑤学
⑥坚韧刻苦 ⑦尊师重道 ⑧志 ⑨豪情壮志
任务三:探讨现实意义
①这些先贤的思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如何形成的?其思想精华对于当时的社会有何影响?
②在当代社会,这些先贤的思想精华是否仍然具有价值?为什么?
(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任务四:分享独特感悟
对于个人来说,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与坚守。学完本单元,相信你肯定收获了一些独特的感悟,未来的自己也会感谢现在认真求学的你。请你结合单元学习收获,给未来的自己的写一封信。可以畅谈自己对人生挑战的“选择与坚守”或倾吐自己的成长期许,600字左右。
三、课后延学
完善修改写给未来的自己的信。
示例:
亲爱的未来的自己:
写下这封信的时候,我现在正在人生的学习阶段,正在不断地求知,探索世界,也在努力为自己的未来铺路。我不知道未来的你会身处何方,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但我相信,你一定会比我现在更加成熟、睿智。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你能一直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记住,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学习都是我们的重要任务。请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接纳新的知识和经验,愿意不断修正自己的观念和理解。
我也希望你能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世界会变,人会变,但我们的内心,我们的信念和价值,应该是坚如磐石的。无论面临何种困难,都请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知道你会遇到很多我现在无法预见的事情,但我相信,只要你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你一定能够克服所有的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我想对你说,无论未来如何,都要珍惜现在,珍惜这一刻的你自己。因为每一个瞬间,都是构成未来的重要部分。未来是由现在构成的,所以,请珍视每一刻,活在当下。
愿你在未来的日子里,知识更加丰富,人生更加精彩。我相信你,未来的自己。
×××
×月×日
选择与
坚守
生死
选择
义利
选择
④___
不畏
强暴
⑥___
谦虚
向学
⑦___
忠心
报国
《送东阳马生序》
⑤_____________
⑨___
③___
《词四首》
⑧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
①___________
《唐雎不辱使命》
②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