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填空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填空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02 18:1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是四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苏教版)——填空题(内蒙古)
1.(24-25·内蒙古通辽·期中) 可以让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让运动的物体 ,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和 。
2.(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鱼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
3.(23-24·内蒙古通辽·期末)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 的力叫作 。
4.(23-24·内蒙古通辽·期末)矿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骨科医生用 来固定骨折病人的患处的。
5.(23-24·内蒙古通辽·期末)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 ,它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 越大。
6.(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哺乳动物是一种( )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是,它们的( )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7.(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期末)哺乳动物是一种( )、脊椎动物。不管外界环境的温度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的( )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8.(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期末)电视机使用的电是 , 手电筒使用的电是 。
9.(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期末)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 )。
10.(21-22·内蒙古乌兰察布·期末)用(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1.(23-24·内蒙古乌兰察布·期末) 组成地球的外壳; 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2.(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期末)花岗岩由三种矿物构成,分别是粉红色颗粒的 ,半透明颗粒的 ,黑色颗粒的 。
13.(21-22·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14.(22-23·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15.(23-24·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遇到碘酒颜色变蓝的食物,说明含有( )。
16.(23-24·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食物在口腔里被初步消化时,起作用的除了牙齿还有( )和( )。
17.(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我们一般用 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 ,用字母“ ”表示。
18.(23-24·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橡皮筋驱动小车利用的是橡皮筋产生的( ),用气球驱动小车是利用气球喷出气体产生的( )。
19.(23-24·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写出下图测量的结果是( )。
20.(22-23·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用来切割食物的牙齿是 、用来撕碎食物的牙齿是 。
21.(22-23·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耳朵结构分为 、中耳、 。
22.(18-19·内蒙古通辽·期末)思考: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 轻轻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说明声音的强弱与( )有关。
23.(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 )动物和( )动物两大类。
24.(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 ;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签等物品,不容易导电,被称为 。
25.(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用 、导线、 可以组成一个电路检测装置,来检测电路暗箱。
26.(20-21四年级下·内蒙古通辽·期末)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作( )。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 )。
27.(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花岗岩通常由( )、石英、( )三种颗粒构成。
28.(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归类题(把下列物体的运动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
(1)苹果落地 (2)跳远 (3)风车转动 (4)乘电梯
( )是直线运动 ( )是曲线运动
29.(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常见的脊椎动物有鱼类,如( );( )类,如麻雀;还有( )类,如牛等。
30.(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鱼的身体表面覆盖有( ),并分泌黏液,起( )作用,用( )可感知水流,测定( )。
31.(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 )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 )。
32.(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 )种以上的运动方式,这就是复合运动,如( )、( )。
33.(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物体运动的方式按轨迹可分为( )和( )两类。
34.(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同一物体高度越高,下降到同一平面的速度( ),则冲击力也( ),所以不能( )。
35.(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有些物体运动时,不同部位会有( )的运动方式,如易拉罐滚动时,它的边缘在做( )运动,而它的中心则是在做( )。
36.(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 动物。这类动物属于 (填“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
37.(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8.(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像鲫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 。
39.(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我国 多样, 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40.(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所以说运动是 的,静止是 的。
41.(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苹果从树上垂直下落,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把它叫做( )。
42.(22-23·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运动的物体会有 的路线。(填“相同”或“不同”)
43.(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速度等于物体在( )时间内通过的( )。
44.(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和( )。
45.(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 动物和 动物。
46.(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哺乳动物是一类( )动物,当环境( )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 )。
47.(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 )另一个物体的( )有没有发生变化。
48.(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参照物的 和 来描述。
49.(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运动可以分为( )运动和( )运动。
50.(20-21·内蒙古赤峰市·期末)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 ),速度越( )。
51.(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我国自然环境( ),动物资源( )。
52.(19-20·内蒙古通辽·期末)空气中( )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
53.(22-23·内蒙古通辽·期末)当蒸发的面积( )、温度( )、有( )时,蒸发的速度就快。
54.(21-22·内蒙古通辽·期末)物体冷热的程度叫( ),测量它的仪器叫做( )。
55.(21-22·内蒙古通辽·期末)液体和气体受热( ),遇冷( ),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
56.(22-23·内蒙古通辽·期末)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 ),遇冷时体积会( ),这种现象叫作( )。
57.(22-23·内蒙古通辽·期末)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声音是以 形式传播的。
58.(20-21三年级上·内蒙古通辽·期末)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 )和( ),它们是我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59.(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绿色食品是指( )的安全、优质、( )类的食品。
60.(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吃饭时,食物从口腔经过( )、( )、( )、( ),从肛门排出体外。
61.(22-23·内蒙古通辽·期末) 和 是整理信息常用的方法。
参考答案:
1.力 停止 方向 快慢
【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所以力可以让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让运动的物体停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2.头 躯干 尾
【解析】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呈梭型中间大两头小;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3.形状 弹力
【解析】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了弹性形变,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弹力。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4.石膏
【解析】石的性质不同,其用途也不相同。岩石的用途非常广泛,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生产生活资料。矿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如石膏可以用来制造水泥、模像,骨科医生还用石膏来固定骨折病人的患处的。
5.快慢 路程 速度
【解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路程÷时间。在相同时间内,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6.恒温 体温
【解析】哺乳动物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哺乳;胎生.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兽直接产出胎儿,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胎儿。哺乳动物是一种恒温动物、脊椎动物。不管外界环境的温度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不会随着外界冷热发生变化。
7.恒温 体温
【解析】哺乳动物是一种恒温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他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就是外界的温度不管发生什么变化,温度变高或者温度变低,这些恒温哺乳动物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8.交流电 直流电
【解析】我们在做实验时用的电是直流电,家里用的电是交流电,220V的电是足以引起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电视机使用的电是交流电,手电筒使用的电是直流电。
9.力
【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10.速度
【解析】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计算速度的方法,速度=路程/时间。
11.岩石 矿物资源
【解析】覆盖在地球上的坚固部分称为岩石。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矿物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12.长石 石英 黑云母
【解析】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使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花岗岩中每种颜色的颗粒代表一种矿物:花岗岩中的粉红色颗粒是长石,半透明颗粒是石英,黑色颗粒是黑云母。
13.振动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14.氧气 二氧化碳
【解析】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15.淀粉
【解析】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有的食物滴上碘酒会变蓝,说明这种食物含有淀粉。
16.舌头 唾液
【解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物在口腔里消化时,除了牙齿之外,还需要舌头、唾液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舌能将食物在口腔里进行传送和搅拌,食物在咀嚼的过程中被唾液浸湿变软。
17.弹簧测力计 牛顿 N
【解析】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我们一般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科学上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18.弹力 反冲力
【解析】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具有恢复原来形状的弹力,拉长的橡皮筋具有弹力。用橡皮筋做动力时,是利用橡皮筋的弹力驱动小车的。反冲力是指在一个物体喷出气体、液体或者固体时,被喷出的物体就会产生一个反方向的推力。用气球驱动小车时,是利用气球喷气时产生的反冲力驱动小车的。
19.2.6N
【解析】在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 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2N过三个小格,读数是2.6N。
20.门齿 臼齿
【解析】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我们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门齿有切割食物的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的作用;犬齿有撕扯食物的作用。
21.外耳 内耳
【解析】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是引起振动,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向大脑报告信息。
22.大 强 小 弱 物体的振动幅度
【解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轻轻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
23.脊椎 无脊椎
【解析】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有无脊椎,将它们分为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像蚊虫、蜗牛、水母、河蚌、蚯蚓等是无脊椎动物,像青蛙、猴、鲨鱼、鸟等是脊椎动物。
24.导体 绝缘体
【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碳棒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胶木、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纯净的水、空气等。
25.小灯泡 电池
【解析】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用小灯泡、导线、电池可以组成一个电路检测装置,来检测电路暗箱,如果被检测的两点灯泡亮,就说明这两点是接通的。
26.弹性 弹力
【解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27.长石 黑云母
【解析】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 石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28.1、4 2、 3
【解析】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①苹果落地、④乘电梯是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②跳远、③风车转动是曲线运动。
29.金鱼 鸟 哺乳
【解析】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常见的脊椎动物有鱼类,如金鱼、鲤鱼,鸟类,如麻雀、大雁,哺乳类,如牛、狗等。
30.鳞片 保护 侧线 障碍物
【解析】鱼的身体表面的特点和作用:皮肤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鱼身体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是一种保护色;身体表面有黏液,利于游动,减小游泳的阻力;鱼两侧有侧线,可以感知周围水流和障碍物的情况。
31.哺乳动物 相对稳定
【解析】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体内有膈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高级动物类群,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32.一 汽车车轮 鸟飞行
【解析】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叫复合运动。如车轮,一方面自己做着旋转运动,另一方面又随着车体做直线运动;鸟类飞行,翅膀做往复运动,又做直线运动。
33.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解析】物体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运动轨迹分,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运动方式分,可以分为移动和转动、滚动、摆动等,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34.越快 越大 高空抛物
【解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同一物体高度越高,下降到同一平面的速度越快,则冲击力也越大,容易对地表附近的人或物造成伤害,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所以不能高空抛物。
35.不同 直线 转动
【解析】根据物体的运动根据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根据不同的运动方式将物体的运动分为平移运动,旋转运动等。有些物体运动时,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易拉罐滚动时,它的边缘在做直线运动,而它的中心则是在做转动。
36.哺乳 脊椎动物
37.速度
【解析】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速度的方法,速度=路程/时间。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8.鱼类
【解析】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39.自然环境 动物资源
【解析】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
40.绝对 相对
【解析】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1.直线运动
【解析】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苹果从树上垂直下落,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把它叫做直线运动。
42.不同
43.单位 距离
【解析】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大。
44.状态 形状
【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的力作用效果可能不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5.脊椎 无脊椎(可互换)
【解析】具有脊椎的是脊椎动物;没有脊椎的是无脊椎动物。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46.恒温 温度 稳定
【解析】在动物界中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温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为恒温动物。哺乳动物是一种恒温脊椎动物。不管外界环境的温度发生怎样的变化,它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47.相对 位置
【解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48.方向 距离
【解析】运动是物体位置不断改变的现象。通常指一个物体和其他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对两个运动物体的相对位置进行描述,要选择其中的一个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描述另一个物体的相对运动。
49.直线 曲线
【解析】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50.长 快
【解析】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51.多样 丰富
【解析】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等。
52.支持燃烧 21
53.大 高 风
54.温度 温度计
55.上升 下降 对流
56.增大 缩小 热胀冷缩
【解析】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增大,遇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许多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物体吸热升温之后,体积会膨胀;当物体受冷之后,体积会缩小。
57.振动 声波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击起水花),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形成声音的“波浪”,像水波可以向远方传播一样被称为声波,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58.维生素 矿物质
59.无污染 营养
60.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61.排序 分类
【解析】排序和分类是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根据需求不同用不同的应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