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荷花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开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荷花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开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02 09:39:46

文档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荷花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开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向日葵的茎一般都向光生长。这说明生物体能够(  )
A.繁殖后代 B.由小长大
C.进行新陈代谢 D.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2.(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骆驼刺、梭梭等沙漠植物都具有庞大的发达根系,能吸收地下深处的水分,这说明(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3.(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晓琳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所观察到的物像如图,其中细胞甲是需要观察的对象。晓琳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
A.向左转动反光镜 B.向右转动目镜
C.向左移动玻片 D.向右移动玻片
4.(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下列与口腔上皮细胞基本结构相同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 B.细菌
C.酵母菌 D.神经元
5.(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地钱因叶状体像古代的钱币而得名,下列关于其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靠种子繁殖后代 B.由茎叶和假根构成
C.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D.属于孢子植物的一种
6.(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下图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器官
B.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 其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
C.C在根、茎、叶生长时,需要大量含氮的无机盐,在开花结果时,需要大量含钾的无机盐
D.E是由D中的子房发育而来
7.(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培养瓶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换将
① 2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20℃
② 2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0℃
③ 20 培养瓶底部的水将种子完全浸没 20℃
若探究“空气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需选取 ▲ 进行对照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种子的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为 ▲ 。
A.①②充足的空气 B.①② 适宜的温度
C.①③ 充足的空气 D.②③ 适宜的温度
8.(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如果将树皮剥去,树就会死亡,这主要是破坏了树的(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机械组织 D.营养组织
9.(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某同学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时,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装置(丙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先置于黑暗处3天,再置于适宜光照下9小时后,能从植物叶片中检测出淀粉的装置是(  )
A.只有甲 B.甲和乙 C.乙和丙 D.只有丙
10.(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在花的结构中,与果实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花托 B.雄蕊 C.雌蕊 D.雄蕊和雌蕊
11.(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某成年女性不孕,经查仅由双侧输卵管堵塞引起,则下列描述中该患者会出现的是(  )
A.不能产生卵细胞 B.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内无法结合
C.不能分泌雌性激素 D.月经不再出现
12.(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胚胎发育的正确顺序是(  )
①形成组织 ②受精卵分裂 ③形成胎儿 ④器官形成 ⑤分娩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④③②①⑤ D.②①④③⑤
13.(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到淄博撸串”成了近期的热门话题。下列有关“撸串”的生物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烤羊肉味道鲜美,但是在烤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不宜常吃
B.烤羊肉中的油脂在人体内需要胆汁、胰液、肠液中的消化酶参与才能被消化
C.利用黄豆制作的烧烤豆腐皮,内含丰富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D.高筋面粉做成的“小饼”,吃起来特别有“筋道”,是由于该面粉蛋白质含量高
14.(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下列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与②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浆糊→①号试管加入足量清水
②号试管加入足量唾液→同时放入37℃温水10分钟→同时取出,分别加入2滴碘液
A.①变蓝,②变蓝 B.①变蓝,②不变蓝
C.①不变蓝,②变蓝 D.①不变蓝,②不变蓝
15.(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鸡蛋在人体内消化的部位和最终产物是(  )
A.口腔和小肠,葡萄糖 B.口腔和小肠,氨基酸
C.胃和小肠,氨基酸 D.小肠,甘油和脂肪酸
16.(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红薯是一种健康食品,里面的膳食纤维在人体内(如图)经过的路线是(  )
A.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⑤⑦⑧⑨
C.②③⑤⑦⑧⑨ D.②③⑤⑥⑦⑧⑨
17.(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如图中所示为呼气过程,下列叙述与此过程无关的是(  )
A.膈肌舒张 B.肋骨间肌肉收缩
C.胸廓容积缩小 D.肺内气压增大
18.(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小明在进行肺活量测试,他三次测试的结果分别是4800、4400和4600。小明的肺活量是(  )
A.4800 B.4400 C.4500 D.4600
19.(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下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
B.箭头②所示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C.箭头②所示气体为氧气
D.血液经过此处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20.(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图甲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的视野,图乙是血液的分层现象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细胞对应图乙中的⑥细胞
B.若某人体内有炎症,明显增多的细胞是图甲中②
C.图乙中⑤为淡黄色液体,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将A型血输给O型血患者,⑦中细胞会凝集成团
21.(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图为小洲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下列关于小鱼尾鳍中三种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是静脉血管 B.乙中一定流静脉血
C.丙是动脉血管 D.甲乙丙中的血流速度都一样
22.(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小明的脚发炎,医生给他开了口服消炎药,请问药物要经过(  )次心脏到达发炎处。
A.1 B.2 C.3 D.4
23.(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下列关于献血与输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患有新冠肺炎、猴痘、肺结核等传染病的病人禁止献血
B.治疗严重贫血患者时,只需要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
C.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D.成分输血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可避免血液浪费
24.(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具有滤过作用
B.①是肾小球,④是出球小动脉
C.②中的液体成分与血浆都含有葡萄糖
D.正常人的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
25.(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如图为正常人体肾小管内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该物质是(  )
A.葡萄糖 B.无机盐 C.水 D.尿素
26.(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会发生显著变化。请问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D.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27.(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2022年4月,我国举办了“Brain Bee”脑科学大赛,该活动旨在鼓励学生认识、研究人类大脑,关注人类健康。下列关于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B.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元
C.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皮层
D.“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28.(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术前后,近视患者视觉感受器都是视网膜
B.植入的ICL晶体会使近视患者眼球的晶状体变凸
C.植入近视患者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术前,近视患者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未落到视网膜上
29.(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由于某种原因,部位4受损,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将会出现的现象为(  )
A.有感觉,不能运动 B.无感觉,能运动
C.无感觉,不能运动 D.有感觉,能运动
30.(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下列病症与可能病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病症 甲亢 脚气病 呆小症 贫血
可能病因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缺乏维生素A 幼年时期胰岛素分泌不足 缺乏维生素C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共40分)
31.(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读图分析题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2月22日,四川首例安装纯国产“火箭心”(第三代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的心衰患者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出院。心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当心衰进入终末期时,心脏移植与机械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是最后的治疗希望。由于潜在捐献者严重匮乏,等待移植的患者数量较多,人工心脏成为心脏移植以外治疗心衰最有效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一个人工制造的血泵与心脏并联,可以帮助患者虚弱的心脏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
(1)心脏主要是由   构成的。心脏昼夜不停的搏动为血液在血管中不断流动提供   ,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   ]   壁最厚。
(2)心脏四腔与其相连的血管中,与心房相连的d、g、c属于   (填动脉或静脉)血管,其中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   ,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心脏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静脉→心房→    →动脉
(3)为了让“火箭心”帮助患者虚弱的心脏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医生需要将“火箭心”植入到患者心脏的   心室壁。它代替或辅助该心室的功能,推动血液泵入[a]   ,进而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4)以下生活习惯不利于心衰患者恢复身体健康的是____。
A.均衡膳食 B.适量运动 C.高盐饮食 D.戒烟限酒
32.(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资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周末,生物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到李爷爷的农场参观考察。进入农场,同学们首先看到的是果园,里面有荔枝树、龙眼树、草莓、柑橘等。农场中心是鱼塘,里面有水草、田螺、罗非鱼、草鱼等生物。鱼塘旁边是一个小花园,一块农田和一块菜地。农田里是绿油油的水稻,菜地里有辣椒、西红柿、玉米等,同学们根据农田中生物间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很快绘出了农田部分生物间的食物网简图(图一)以及图一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有机物相对含量示意图(图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请写出材料中提到的生态系统   、   (至少写两个)。
(2)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是   。
(3)写出图一中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4)图二中,丙所处的营养级对应图一所示的生物是   。甲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
(5)如果给农田中的水稻喷洒某种难以分解和排出的农药,则图一中   的体内该农药的含量最高。
33.(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实验探究题
艾圣武同学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设计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无叶绿体)、黑纸片、打孔器、培养皿、吸管、适宜浓度的酒精、碘液、回形针等。
实验步骤:
①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环境中24小时。
②把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天竺葵植株的某一叶片的上半部的向阳面,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
③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A(黑纸片遮光的绿色部位)、B(未遮光的绿色部位)和C(未遮光的白色部位)各取一个叶圆片(如图所示)。
④把取下的叶圆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色后在清水中漂洗。
⑤将3个叶圆片放在培养皿中,然后用吸管吸取碘液,分别滴在3个叶圆片上,观察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主要是运用植物的   原理,将叶片中原有的   消耗或转运完。
(2)实验步骤④中将叶圆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   ,加碘液后便于观察颜色变化。
(3)叶片A处和叶片C处能否形成一组对照试验?   。
(4)B和C进行对照的目的:验证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该实验加碘液后,结果A和B均变蓝,请问该实验是第   步出现明显错误。正确做法是   。
34.(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综合应用题
小明妈妈回到家,先把米饭焖上,热油炒鸡蛋,炒得嫩嫩的盛出来,爆香了蒜末,放肉片,再放苦瓜丁,最后把鸡蛋倒回去,加点盐。米饭的香味混着苦瓜、鸡蛋和肉的气味,钻到鼻子里,让小明感到那么幸福。请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吃饭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被肠液消化的有 淀粉、   和脂肪。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一中的   (填序号)。
(2)完成图二中c、d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参与该活动的呼吸肌是   。
(3)被吸收的营养成分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三中的①,此时血液成分的特点是   。
(4)图四中④内的液体中有葡萄糖,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由于[   ]   的重吸收作用。
(5)小明每天都喝适量的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人体内   、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增强生物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向日葵的茎一般都向光生长,这是向日葵对光照刺激作出的反应,说明生物体具有应激性的特征,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答案】B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但环境不可能适应生物。沙漠地区干旱缺水,骆驼刺、梭梭等沙漠植物都具有庞大的发达根系,能吸收地下深处的水分,从而维持自身的生存,这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3.【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因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所以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图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细胞甲位于视野的右侧,要想取得最佳的观察效果,需要将图像向左移到视野的中央,则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向右移动玻片,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
4.【答案】D
【知识点】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成熟的红细胞属于动物细胞,但是没有细胞核;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机构,所以与口腔上皮细胞基本结构相同的是神经元,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5.【答案】A
【知识点】苔藓植物
【解析】【解答】地钱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为假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苔藓植物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故答案为:A。
【分析】苔藓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生殖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6.【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植物体的器官
【解析】【解答】A.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A种子、D花、E果实都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A正确;
B.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将来发育成根,B正确;
C.含氮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枝叶繁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因此C在植株生长时需要含氮的无机盐,而D在开花结果时需要大量含磷的无机盐,C错误;
D.植物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因此,D花中的子房将来发育成E果实,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A种子,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B种子萌发;C植株生长;D开花;E结果。
7.【答案】C
【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对照实验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余因素都相同。①和②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①和③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②和③变量不唯一,不能进行对照实验。 探究“空气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是空气,所以需要选取①和③进行对照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种子的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为充足的空气,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8.【答案】B
【知识点】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茎的结构
【解析】【解答】树皮主要由外侧的保护组织和内侧的输导组织(包括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含有筛管,筛管是植物体内负责从上至下运输有机物(如糖类)的管道。筛管细胞是活细胞,但没有细胞核,它们通过筛孔相互连接,使有机物能够从叶片运输到根部,为根部提供能量和营养。如果树皮被剥去,尤其是韧皮部受损,筛管的运输功能将被破坏,导致根部无法获得必要的有机物,从而影响树木的生存。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名称 分布 主要特征 功能
分生组织 分生区、形成层、芽的生长点 细胞核大、细胞壁薄、细胞质浓 分裂产生新细胞
保护组织 叶表皮、果皮、种皮 细胞排列紧密、整齐 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 果肉、叶肉、储藏根 细胞壁薄、液泡大 储存营养物质
输导组织 导管、筛管 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运输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 茎、叶柄、果皮处 细胞壁较厚 支持和保护
9.【答案】A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题图分析,乙中的植物得不到光照,丙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装置中二氧化碳,所以乙、丙装置中的植物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中没有淀粉生成;甲中植物既能得到光照,又能吸收到二氧化碳,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淀粉。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即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10.【答案】D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解答】植物完成传粉与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发育情况为:

可见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且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合称花蕊).
故选:D
【分析】一朵花是有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雌蕊有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雄蕊有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
11.【答案】B
【知识点】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 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二者结合形成受精卵。患者的双侧输卵管堵塞,则精子和卵细胞不能在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因而不孕。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12.【答案】D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和器官,逐渐发育成人形的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所以胚胎发育的顺序是:②受精卵分裂→①组织分化→④器官形成→③形成胎儿→⑤分娩,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胎儿发育成熟与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13.【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烤羊肉在烤制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因此不宜常吃,故A正确。
B.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它在脂肪的消化过程中起着乳化作用,将脂肪分解成更小的脂肪微粒,但胆汁中并不含有消化酶。脂肪的消化主要依赖于胰液和肠液中的消化酶,故B错误。
C.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利用黄豆制作烧烤的豆腐皮内含丰富的蛋白质,故C正确。
D.高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高,因此用高筋面粉做成的“小饼”,吃起来特别“筋道”,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其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可以不经消化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壁吸收,需分别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14.【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①号试管内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②号试管内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①变蓝,②不变蓝.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15.【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鸡蛋的主要营养物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成多肽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多肽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多肽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鸡蛋在人体内消化的部位有胃和小肠,鸡蛋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和小肠;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终产物: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和甘油。
16.【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但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所以膳食纤维在人体内经过的路线是:②口腔→咽→③食道→⑤胃→⑦小肠→⑧大肠→⑨肛门,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图中①唾液腺、②口腔、③食道、④肝脏、⑤胃、⑥胰腺、⑦小肠、⑧大肠、⑨肝门。
17.【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图中所示为呼气过程,则肋间肌和膈肌都是舒张的状态,此时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使得气体从肺内向外排出,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或舒张有关。
18.【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该同学的肺活量是三次测试中的最大值4800mL,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肺活量是指用力深吸气后再用力深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是反映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19.【答案】D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根据图示中箭头可以判定:①为氧气,②为二氧化碳,综上所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扩散的原理: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浓度相等为止。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液中氧的浓度,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肺泡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当人体吸入气体时,肺泡中氧气的含量大于血液中的氧的含量,氧气就扩散进入血液中,同理,由肺静脉运输来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含量,这样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
20.【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A.图乙⑥层主要包含白细胞和血小板。图甲中的①红细胞对应图乙中的⑦层的红细胞,A错误。
B.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若某人体内有炎症时,③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而非图甲中的②(血小板),B错误。
C.图乙中⑤是淡黄色半通明的血浆,主要成分是水,C错误。
D.输血时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发生危险,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⑦中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图甲中:①是红细胞,②是血小板,③是白细胞,④是血浆。图乙中: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溶液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因此图中⑤层中的物质是血浆、⑥层中的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⑦层中的物质是红细胞;⑥、⑦层的细胞总称为血细胞。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时,红细胞呈现为圆盘状,白细胞较大且有核,血小板则较小且形状不规则。血液分层现象中,上层为血浆,下层为血细胞,其中白细胞和血小板位于中间层,红细胞位于最下层。
21.【答案】A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根据血流方向,甲血管的血流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因此甲是静脉血管,A正确。
B、乙血管如果从主干流向分支,它是动脉血管,但血管内不一定流静脉血,B错误。
C、图丙中红细胞单行通过,所以丙是毛细血管,C错误。
D、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是不同的,动脉的血流速度最快,静脉次之,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最慢,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22.【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医生给小明开了口服消炎药,药物被吸收后,进入消化道毛细血管参与体循环,通过下腔静脉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再流入右心室,开始进行肺循环,然后流入左心房进入左心室,随着体循环到达病灶。具体路线为:全身小静脉(消化道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小动脉(脚上的毛细血管)。因此,药物被吸收后到达发炎处至少要经过2次心脏,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两部分,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3.【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A.患有新冠肺炎、猴痘、肺结核等传染病的病人禁止献血,容易造成传染,A不符合题意。
B.贫血是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的,临床上给贫血病人应输红细胞治疗,B符合题意。
C.失血时如果一次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所以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C不符合题意。
D.成分输血: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24.【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A.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肾小球外为肾小囊,肾小囊内壁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一样,也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血液透过这两层壁滤入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具有滤过作用,A正确;
B.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结合尿液形成示意图,①是肾小球,④是出球小动脉,B正确;
C.②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原尿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它包含葡萄糖、尿素、水、无机盐等;血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为水,还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所以②中的液体成分与血浆都含有葡萄糖,C正确;
D.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原尿的。如果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那通常说明肾脏的滤过功能出现了问题,如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所以正常人的尿液中是不含有蛋白质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④是出球小动脉。
(2)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5.【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尿素、葡萄糖、水、无机盐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图中某物质经过正常人体肾小管时含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所以该物质是葡萄糖,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6.【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动脉血和静脉血;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血液通过肾动脉(动脉血)进入肾脏,再通过肾静脉(静脉血)流出,参与体循环的过程。血液通过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尿素等小分子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尿液再通过输尿管等排出。所以,当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同时流出的静脉血中尿素减少,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27.【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 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其结构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是调节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能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负责调控心跳和呼吸等生命活动,A正确。
B. 大脑皮层位于大脑表面,又叫大脑灰质,负责处理复杂的认知、情感,语言和运动等功能。大脑皮层包含大量的神经元,数量约为140亿个,B正确。
C. 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主要位于脑干,而不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主要负责高级认知功能,C错误。
D. 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谈虎色变”依赖于语言和理解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2)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分为简单反射(也称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也称条件反射)。
28.【答案】B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上,无论手术前后,视网膜都是视觉信息的接收部位。故A正确。
B.ICL晶体植入手术的原理是通过植入的晶体来调整光线进入眼睛的路径,而不是改变晶状体本身的形状或曲度。故B错误。
C.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因此植入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故C正确。
D.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因此手术前,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ICL晶体植入手术是一种矫正近视的方法,通过在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类似于隐形眼镜的晶体,来改变光线进入眼睛的路径,从而改善视力。近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而不是直接落在视网膜上,造成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现象。
29.【答案】A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解: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图中4传出神经遭到损伤,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3传入神经传到5神经中枢,进而传到大脑皮层引起感觉,但不能通过4传出神经传到2效应器,所以破坏4传出神经,当受到外界刺激时,效应器无反应,大脑是有感觉.
故选:A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3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2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据此解答.
30.【答案】A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导致的疾病;呆小症是幼儿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贫血是缺少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不足引起的;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31.【答案】(1)心肌/肌肉组织;动力;B;左心室
(2)静脉;瓣膜;心室
(3)左;主动脉
(4)C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健康的生活方式;动脉血和静脉血
【解析】【解答】(1)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中心,主要由心肌(肌肉组织)组成,心脏的跳动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完成,从而推动血液在血管和心脏构成的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所以心脏昼夜不停的搏动能为血液在血管中不断流动提供动力。心脏有四个腔:A左心房、C右心房、B左心室、D右心室,其中B左心室的壁最厚,这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
(2)心脏的四个腔都与血管相连,其中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具体为: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肺动脉,所以与心房相连的d上腔静脉、g下腔静脉、c肺静脉都属于静脉血管。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动脉开。所以,心脏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3)结合题干,心衰是指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利于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各处,所以为了让“火箭心”帮助患者虚弱的心脏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医生需要将“火箭心”植入到患者心脏的左心室壁。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火箭心”代替或辅助左心室的功能,推动血液泵入a主动脉,进而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4)心血管疾病是心脏和血管失调的一组疾病,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酗酒。为了心血管健康,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而高盐饮食易引起高血压,不利于心衰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a主动脉、b肺动0 脉、c肺静脉、d上腔静脉、e动脉瓣、f房室瓣、g下腔静脉。
32.【答案】(1)农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2)分解者
(3)水稻→鼠→蛇
(4)鸟或青蛙;生产者
(5)蛇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类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解答】(1)根据一定的标准,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又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等。材料中提到的农田、菜地属于农田生态系统,鱼塘属于淡水生态系统。
(2)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是分解者。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中的食物链有:水稻→鼠→蛇(共3个营养级)、水稻→蝗虫→鸟→蛇(共4个营养级)、水稻→蝗虫→青蛙→蛇(共4个营养级)。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应该是营养级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水稻→鼠→蛇。
(4)图二是有机物相对含量示意图,根据图二可知的食物链是甲→乙→丙→丁,与图一中相对应的食物链是:水稻→蝗虫→鸟→蛇或水稻→蝗虫→青蛙→蛇,因此丙所处的第三营养级对应图一所示的生物是鸟或青蛙。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甲位于食物链的起点,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
(5)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积累越多。农田生态系统中,蛇位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如果给农田中的水稻喷洒某种难以分解和排出的农药,则图一中蛇的体内该农药的含量最高。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33.【答案】(1)呼吸作用;淀粉
(2)叶绿素
(3)不能
(4)叶绿体
(5)②;把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天竺葵植株的某一叶片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步骤①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环境中24小时即暗处理,目的是运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或转运完。
(2)叶绿素是有机物,能被有机溶剂酒精溶解。酒精是易燃物,不能直接加热,所以要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后期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3)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处有叶绿体没有光照,C处没有叶绿体有光照,所以叶片A处和叶片C处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变量有两个。
(4)对照实验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结合题图可知,B处和C处进行对照,变量是叶绿体,所以实验目的是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叶片的正反面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该实验加碘液后,结果A和B均变蓝,原因是第②步出现明显错误。正确做法应该是把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天竺葵植株的某一叶片的一部分从正反两面遮住,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淀粉遇到碘变蓝色,我们经常用碘液来鉴定是否有淀粉存在。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漂洗后观察叶色。
34.【答案】(1)蛋白质;②、④
(2)呼吸运动;肋间肌和膈肌
(3)营养物质丰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4)⑤;肾小管
(5)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动脉血和静脉血;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1)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营养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小肠的肠液中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所以,饭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被肠液消化的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口腔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但没有吸收功能;咽和食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在胃内,可把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却没有消化功能。可见图一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②胃、④小肠。
(2)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图二中cd过程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这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肋间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呼气时肋间肌、膈肌舒张。
(3)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消化后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在小肠内通过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被吸收进入血液参与体循环,经血液循环后首先进入心脏的①右心房,此时①右心房内为静脉血,所以血液成分的特点是:营养物质丰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4)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是由于⑤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这样有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分析】图一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图二中①肺动脉,②肺静脉;cd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图三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图四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
1 / 1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荷花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开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向日葵的茎一般都向光生长。这说明生物体能够(  )
A.繁殖后代 B.由小长大
C.进行新陈代谢 D.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增强生物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向日葵的茎一般都向光生长,这是向日葵对光照刺激作出的反应,说明生物体具有应激性的特征,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骆驼刺、梭梭等沙漠植物都具有庞大的发达根系,能吸收地下深处的水分,这说明(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答案】B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但环境不可能适应生物。沙漠地区干旱缺水,骆驼刺、梭梭等沙漠植物都具有庞大的发达根系,能吸收地下深处的水分,从而维持自身的生存,这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3.(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晓琳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所观察到的物像如图,其中细胞甲是需要观察的对象。晓琳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
A.向左转动反光镜 B.向右转动目镜
C.向左移动玻片 D.向右移动玻片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因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所以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图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细胞甲位于视野的右侧,要想取得最佳的观察效果,需要将图像向左移到视野的中央,则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向右移动玻片,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
4.(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下列与口腔上皮细胞基本结构相同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 B.细菌
C.酵母菌 D.神经元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成熟的红细胞属于动物细胞,但是没有细胞核;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机构,所以与口腔上皮细胞基本结构相同的是神经元,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5.(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地钱因叶状体像古代的钱币而得名,下列关于其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靠种子繁殖后代 B.由茎叶和假根构成
C.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D.属于孢子植物的一种
【答案】A
【知识点】苔藓植物
【解析】【解答】地钱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为假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苔藓植物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故答案为:A。
【分析】苔藓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生殖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6.(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下图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器官
B.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 其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
C.C在根、茎、叶生长时,需要大量含氮的无机盐,在开花结果时,需要大量含钾的无机盐
D.E是由D中的子房发育而来
【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植物体的器官
【解析】【解答】A.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A种子、D花、E果实都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A正确;
B.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将来发育成根,B正确;
C.含氮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枝叶繁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因此C在植株生长时需要含氮的无机盐,而D在开花结果时需要大量含磷的无机盐,C错误;
D.植物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因此,D花中的子房将来发育成E果实,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A种子,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B种子萌发;C植株生长;D开花;E结果。
7.(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培养瓶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换将
① 2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20℃
② 2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0℃
③ 20 培养瓶底部的水将种子完全浸没 20℃
若探究“空气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需选取 ▲ 进行对照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种子的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为 ▲ 。
A.①②充足的空气 B.①② 适宜的温度
C.①③ 充足的空气 D.②③ 适宜的温度
【答案】C
【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对照实验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余因素都相同。①和②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①和③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②和③变量不唯一,不能进行对照实验。 探究“空气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是空气,所以需要选取①和③进行对照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种子的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为充足的空气,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8.(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如果将树皮剥去,树就会死亡,这主要是破坏了树的(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机械组织 D.营养组织
【答案】B
【知识点】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茎的结构
【解析】【解答】树皮主要由外侧的保护组织和内侧的输导组织(包括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含有筛管,筛管是植物体内负责从上至下运输有机物(如糖类)的管道。筛管细胞是活细胞,但没有细胞核,它们通过筛孔相互连接,使有机物能够从叶片运输到根部,为根部提供能量和营养。如果树皮被剥去,尤其是韧皮部受损,筛管的运输功能将被破坏,导致根部无法获得必要的有机物,从而影响树木的生存。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名称 分布 主要特征 功能
分生组织 分生区、形成层、芽的生长点 细胞核大、细胞壁薄、细胞质浓 分裂产生新细胞
保护组织 叶表皮、果皮、种皮 细胞排列紧密、整齐 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 果肉、叶肉、储藏根 细胞壁薄、液泡大 储存营养物质
输导组织 导管、筛管 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运输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 茎、叶柄、果皮处 细胞壁较厚 支持和保护
9.(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某同学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时,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装置(丙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先置于黑暗处3天,再置于适宜光照下9小时后,能从植物叶片中检测出淀粉的装置是(  )
A.只有甲 B.甲和乙 C.乙和丙 D.只有丙
【答案】A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题图分析,乙中的植物得不到光照,丙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装置中二氧化碳,所以乙、丙装置中的植物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中没有淀粉生成;甲中植物既能得到光照,又能吸收到二氧化碳,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淀粉。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即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10.(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在花的结构中,与果实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花托 B.雄蕊 C.雌蕊 D.雄蕊和雌蕊
【答案】D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解答】植物完成传粉与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发育情况为:

可见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且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合称花蕊).
故选:D
【分析】一朵花是有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雌蕊有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雄蕊有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
11.(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某成年女性不孕,经查仅由双侧输卵管堵塞引起,则下列描述中该患者会出现的是(  )
A.不能产生卵细胞 B.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内无法结合
C.不能分泌雌性激素 D.月经不再出现
【答案】B
【知识点】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 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二者结合形成受精卵。患者的双侧输卵管堵塞,则精子和卵细胞不能在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因而不孕。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12.(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胚胎发育的正确顺序是(  )
①形成组织 ②受精卵分裂 ③形成胎儿 ④器官形成 ⑤分娩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④③②①⑤ D.②①④③⑤
【答案】D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和器官,逐渐发育成人形的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所以胚胎发育的顺序是:②受精卵分裂→①组织分化→④器官形成→③形成胎儿→⑤分娩,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胎儿发育成熟与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13.(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到淄博撸串”成了近期的热门话题。下列有关“撸串”的生物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烤羊肉味道鲜美,但是在烤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不宜常吃
B.烤羊肉中的油脂在人体内需要胆汁、胰液、肠液中的消化酶参与才能被消化
C.利用黄豆制作的烧烤豆腐皮,内含丰富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D.高筋面粉做成的“小饼”,吃起来特别有“筋道”,是由于该面粉蛋白质含量高
【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烤羊肉在烤制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因此不宜常吃,故A正确。
B.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它在脂肪的消化过程中起着乳化作用,将脂肪分解成更小的脂肪微粒,但胆汁中并不含有消化酶。脂肪的消化主要依赖于胰液和肠液中的消化酶,故B错误。
C.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利用黄豆制作烧烤的豆腐皮内含丰富的蛋白质,故C正确。
D.高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高,因此用高筋面粉做成的“小饼”,吃起来特别“筋道”,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其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可以不经消化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壁吸收,需分别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14.(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下列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与②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浆糊→①号试管加入足量清水
②号试管加入足量唾液→同时放入37℃温水10分钟→同时取出,分别加入2滴碘液
A.①变蓝,②变蓝 B.①变蓝,②不变蓝
C.①不变蓝,②变蓝 D.①不变蓝,②不变蓝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①号试管内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②号试管内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①变蓝,②不变蓝.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15.(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鸡蛋在人体内消化的部位和最终产物是(  )
A.口腔和小肠,葡萄糖 B.口腔和小肠,氨基酸
C.胃和小肠,氨基酸 D.小肠,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鸡蛋的主要营养物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成多肽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多肽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多肽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鸡蛋在人体内消化的部位有胃和小肠,鸡蛋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和小肠;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终产物: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和甘油。
16.(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红薯是一种健康食品,里面的膳食纤维在人体内(如图)经过的路线是(  )
A.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⑤⑦⑧⑨
C.②③⑤⑦⑧⑨ D.②③⑤⑥⑦⑧⑨
【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但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所以膳食纤维在人体内经过的路线是:②口腔→咽→③食道→⑤胃→⑦小肠→⑧大肠→⑨肛门,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图中①唾液腺、②口腔、③食道、④肝脏、⑤胃、⑥胰腺、⑦小肠、⑧大肠、⑨肝门。
17.(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如图中所示为呼气过程,下列叙述与此过程无关的是(  )
A.膈肌舒张 B.肋骨间肌肉收缩
C.胸廓容积缩小 D.肺内气压增大
【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图中所示为呼气过程,则肋间肌和膈肌都是舒张的状态,此时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使得气体从肺内向外排出,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或舒张有关。
18.(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小明在进行肺活量测试,他三次测试的结果分别是4800、4400和4600。小明的肺活量是(  )
A.4800 B.4400 C.4500 D.4600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该同学的肺活量是三次测试中的最大值4800mL,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肺活量是指用力深吸气后再用力深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是反映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19.(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下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
B.箭头②所示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C.箭头②所示气体为氧气
D.血液经过此处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答案】D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根据图示中箭头可以判定:①为氧气,②为二氧化碳,综上所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扩散的原理: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浓度相等为止。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液中氧的浓度,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肺泡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当人体吸入气体时,肺泡中氧气的含量大于血液中的氧的含量,氧气就扩散进入血液中,同理,由肺静脉运输来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含量,这样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
20.(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图甲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的视野,图乙是血液的分层现象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细胞对应图乙中的⑥细胞
B.若某人体内有炎症,明显增多的细胞是图甲中②
C.图乙中⑤为淡黄色液体,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将A型血输给O型血患者,⑦中细胞会凝集成团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A.图乙⑥层主要包含白细胞和血小板。图甲中的①红细胞对应图乙中的⑦层的红细胞,A错误。
B.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若某人体内有炎症时,③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而非图甲中的②(血小板),B错误。
C.图乙中⑤是淡黄色半通明的血浆,主要成分是水,C错误。
D.输血时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发生危险,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⑦中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图甲中:①是红细胞,②是血小板,③是白细胞,④是血浆。图乙中: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溶液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因此图中⑤层中的物质是血浆、⑥层中的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⑦层中的物质是红细胞;⑥、⑦层的细胞总称为血细胞。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时,红细胞呈现为圆盘状,白细胞较大且有核,血小板则较小且形状不规则。血液分层现象中,上层为血浆,下层为血细胞,其中白细胞和血小板位于中间层,红细胞位于最下层。
21.(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图为小洲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下列关于小鱼尾鳍中三种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是静脉血管 B.乙中一定流静脉血
C.丙是动脉血管 D.甲乙丙中的血流速度都一样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根据血流方向,甲血管的血流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因此甲是静脉血管,A正确。
B、乙血管如果从主干流向分支,它是动脉血管,但血管内不一定流静脉血,B错误。
C、图丙中红细胞单行通过,所以丙是毛细血管,C错误。
D、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是不同的,动脉的血流速度最快,静脉次之,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最慢,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22.(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小明的脚发炎,医生给他开了口服消炎药,请问药物要经过(  )次心脏到达发炎处。
A.1 B.2 C.3 D.4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医生给小明开了口服消炎药,药物被吸收后,进入消化道毛细血管参与体循环,通过下腔静脉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再流入右心室,开始进行肺循环,然后流入左心房进入左心室,随着体循环到达病灶。具体路线为:全身小静脉(消化道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小动脉(脚上的毛细血管)。因此,药物被吸收后到达发炎处至少要经过2次心脏,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两部分,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3.(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下列关于献血与输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患有新冠肺炎、猴痘、肺结核等传染病的病人禁止献血
B.治疗严重贫血患者时,只需要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
C.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D.成分输血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可避免血液浪费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A.患有新冠肺炎、猴痘、肺结核等传染病的病人禁止献血,容易造成传染,A不符合题意。
B.贫血是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的,临床上给贫血病人应输红细胞治疗,B符合题意。
C.失血时如果一次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所以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C不符合题意。
D.成分输血: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24.(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具有滤过作用
B.①是肾小球,④是出球小动脉
C.②中的液体成分与血浆都含有葡萄糖
D.正常人的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
【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A.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肾小球外为肾小囊,肾小囊内壁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一样,也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血液透过这两层壁滤入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具有滤过作用,A正确;
B.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结合尿液形成示意图,①是肾小球,④是出球小动脉,B正确;
C.②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原尿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它包含葡萄糖、尿素、水、无机盐等;血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为水,还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所以②中的液体成分与血浆都含有葡萄糖,C正确;
D.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原尿的。如果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那通常说明肾脏的滤过功能出现了问题,如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所以正常人的尿液中是不含有蛋白质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④是出球小动脉。
(2)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5.(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如图为正常人体肾小管内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该物质是(  )
A.葡萄糖 B.无机盐 C.水 D.尿素
【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尿素、葡萄糖、水、无机盐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图中某物质经过正常人体肾小管时含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所以该物质是葡萄糖,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6.(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会发生显著变化。请问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D.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动脉血和静脉血;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血液通过肾动脉(动脉血)进入肾脏,再通过肾静脉(静脉血)流出,参与体循环的过程。血液通过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尿素等小分子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尿液再通过输尿管等排出。所以,当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同时流出的静脉血中尿素减少,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27.(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2022年4月,我国举办了“Brain Bee”脑科学大赛,该活动旨在鼓励学生认识、研究人类大脑,关注人类健康。下列关于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B.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元
C.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皮层
D.“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 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其结构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是调节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能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负责调控心跳和呼吸等生命活动,A正确。
B. 大脑皮层位于大脑表面,又叫大脑灰质,负责处理复杂的认知、情感,语言和运动等功能。大脑皮层包含大量的神经元,数量约为140亿个,B正确。
C. 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主要位于脑干,而不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主要负责高级认知功能,C错误。
D. 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谈虎色变”依赖于语言和理解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2)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分为简单反射(也称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也称条件反射)。
28.(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术前后,近视患者视觉感受器都是视网膜
B.植入的ICL晶体会使近视患者眼球的晶状体变凸
C.植入近视患者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术前,近视患者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未落到视网膜上
【答案】B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上,无论手术前后,视网膜都是视觉信息的接收部位。故A正确。
B.ICL晶体植入手术的原理是通过植入的晶体来调整光线进入眼睛的路径,而不是改变晶状体本身的形状或曲度。故B错误。
C.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因此植入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故C正确。
D.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因此手术前,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ICL晶体植入手术是一种矫正近视的方法,通过在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类似于隐形眼镜的晶体,来改变光线进入眼睛的路径,从而改善视力。近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而不是直接落在视网膜上,造成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现象。
29.(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由于某种原因,部位4受损,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将会出现的现象为(  )
A.有感觉,不能运动 B.无感觉,能运动
C.无感觉,不能运动 D.有感觉,能运动
【答案】A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解: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图中4传出神经遭到损伤,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3传入神经传到5神经中枢,进而传到大脑皮层引起感觉,但不能通过4传出神经传到2效应器,所以破坏4传出神经,当受到外界刺激时,效应器无反应,大脑是有感觉.
故选:A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3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2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据此解答.
30.(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下列病症与可能病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病症 甲亢 脚气病 呆小症 贫血
可能病因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缺乏维生素A 幼年时期胰岛素分泌不足 缺乏维生素C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导致的疾病;呆小症是幼儿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贫血是缺少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不足引起的;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二、综合题(共40分)
31.(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读图分析题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2月22日,四川首例安装纯国产“火箭心”(第三代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的心衰患者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出院。心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当心衰进入终末期时,心脏移植与机械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是最后的治疗希望。由于潜在捐献者严重匮乏,等待移植的患者数量较多,人工心脏成为心脏移植以外治疗心衰最有效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一个人工制造的血泵与心脏并联,可以帮助患者虚弱的心脏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
(1)心脏主要是由   构成的。心脏昼夜不停的搏动为血液在血管中不断流动提供   ,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   ]   壁最厚。
(2)心脏四腔与其相连的血管中,与心房相连的d、g、c属于   (填动脉或静脉)血管,其中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   ,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心脏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静脉→心房→    →动脉
(3)为了让“火箭心”帮助患者虚弱的心脏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医生需要将“火箭心”植入到患者心脏的   心室壁。它代替或辅助该心室的功能,推动血液泵入[a]   ,进而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4)以下生活习惯不利于心衰患者恢复身体健康的是____。
A.均衡膳食 B.适量运动 C.高盐饮食 D.戒烟限酒
【答案】(1)心肌/肌肉组织;动力;B;左心室
(2)静脉;瓣膜;心室
(3)左;主动脉
(4)C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健康的生活方式;动脉血和静脉血
【解析】【解答】(1)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中心,主要由心肌(肌肉组织)组成,心脏的跳动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完成,从而推动血液在血管和心脏构成的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所以心脏昼夜不停的搏动能为血液在血管中不断流动提供动力。心脏有四个腔:A左心房、C右心房、B左心室、D右心室,其中B左心室的壁最厚,这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
(2)心脏的四个腔都与血管相连,其中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具体为: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肺动脉,所以与心房相连的d上腔静脉、g下腔静脉、c肺静脉都属于静脉血管。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动脉开。所以,心脏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3)结合题干,心衰是指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利于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各处,所以为了让“火箭心”帮助患者虚弱的心脏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医生需要将“火箭心”植入到患者心脏的左心室壁。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火箭心”代替或辅助左心室的功能,推动血液泵入a主动脉,进而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4)心血管疾病是心脏和血管失调的一组疾病,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酗酒。为了心血管健康,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而高盐饮食易引起高血压,不利于心衰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a主动脉、b肺动0 脉、c肺静脉、d上腔静脉、e动脉瓣、f房室瓣、g下腔静脉。
32.(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资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周末,生物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到李爷爷的农场参观考察。进入农场,同学们首先看到的是果园,里面有荔枝树、龙眼树、草莓、柑橘等。农场中心是鱼塘,里面有水草、田螺、罗非鱼、草鱼等生物。鱼塘旁边是一个小花园,一块农田和一块菜地。农田里是绿油油的水稻,菜地里有辣椒、西红柿、玉米等,同学们根据农田中生物间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很快绘出了农田部分生物间的食物网简图(图一)以及图一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有机物相对含量示意图(图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请写出材料中提到的生态系统   、   (至少写两个)。
(2)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是   。
(3)写出图一中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4)图二中,丙所处的营养级对应图一所示的生物是   。甲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
(5)如果给农田中的水稻喷洒某种难以分解和排出的农药,则图一中   的体内该农药的含量最高。
【答案】(1)农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2)分解者
(3)水稻→鼠→蛇
(4)鸟或青蛙;生产者
(5)蛇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类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解答】(1)根据一定的标准,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又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等。材料中提到的农田、菜地属于农田生态系统,鱼塘属于淡水生态系统。
(2)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是分解者。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中的食物链有:水稻→鼠→蛇(共3个营养级)、水稻→蝗虫→鸟→蛇(共4个营养级)、水稻→蝗虫→青蛙→蛇(共4个营养级)。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应该是营养级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水稻→鼠→蛇。
(4)图二是有机物相对含量示意图,根据图二可知的食物链是甲→乙→丙→丁,与图一中相对应的食物链是:水稻→蝗虫→鸟→蛇或水稻→蝗虫→青蛙→蛇,因此丙所处的第三营养级对应图一所示的生物是鸟或青蛙。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甲位于食物链的起点,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
(5)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积累越多。农田生态系统中,蛇位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如果给农田中的水稻喷洒某种难以分解和排出的农药,则图一中蛇的体内该农药的含量最高。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33.(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实验探究题
艾圣武同学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设计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无叶绿体)、黑纸片、打孔器、培养皿、吸管、适宜浓度的酒精、碘液、回形针等。
实验步骤:
①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环境中24小时。
②把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天竺葵植株的某一叶片的上半部的向阳面,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
③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A(黑纸片遮光的绿色部位)、B(未遮光的绿色部位)和C(未遮光的白色部位)各取一个叶圆片(如图所示)。
④把取下的叶圆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色后在清水中漂洗。
⑤将3个叶圆片放在培养皿中,然后用吸管吸取碘液,分别滴在3个叶圆片上,观察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主要是运用植物的   原理,将叶片中原有的   消耗或转运完。
(2)实验步骤④中将叶圆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   ,加碘液后便于观察颜色变化。
(3)叶片A处和叶片C处能否形成一组对照试验?   。
(4)B和C进行对照的目的:验证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该实验加碘液后,结果A和B均变蓝,请问该实验是第   步出现明显错误。正确做法是   。
【答案】(1)呼吸作用;淀粉
(2)叶绿素
(3)不能
(4)叶绿体
(5)②;把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天竺葵植株的某一叶片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步骤①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环境中24小时即暗处理,目的是运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或转运完。
(2)叶绿素是有机物,能被有机溶剂酒精溶解。酒精是易燃物,不能直接加热,所以要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后期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3)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处有叶绿体没有光照,C处没有叶绿体有光照,所以叶片A处和叶片C处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变量有两个。
(4)对照实验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结合题图可知,B处和C处进行对照,变量是叶绿体,所以实验目的是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叶片的正反面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该实验加碘液后,结果A和B均变蓝,原因是第②步出现明显错误。正确做法应该是把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天竺葵植株的某一叶片的一部分从正反两面遮住,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淀粉遇到碘变蓝色,我们经常用碘液来鉴定是否有淀粉存在。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漂洗后观察叶色。
34.(2024八上·高州开学考)综合应用题
小明妈妈回到家,先把米饭焖上,热油炒鸡蛋,炒得嫩嫩的盛出来,爆香了蒜末,放肉片,再放苦瓜丁,最后把鸡蛋倒回去,加点盐。米饭的香味混着苦瓜、鸡蛋和肉的气味,钻到鼻子里,让小明感到那么幸福。请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吃饭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被肠液消化的有 淀粉、   和脂肪。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一中的   (填序号)。
(2)完成图二中c、d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参与该活动的呼吸肌是   。
(3)被吸收的营养成分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三中的①,此时血液成分的特点是   。
(4)图四中④内的液体中有葡萄糖,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由于[   ]   的重吸收作用。
(5)小明每天都喝适量的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人体内   、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答案】(1)蛋白质;②、④
(2)呼吸运动;肋间肌和膈肌
(3)营养物质丰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4)⑤;肾小管
(5)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动脉血和静脉血;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1)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营养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小肠的肠液中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所以,饭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被肠液消化的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口腔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但没有吸收功能;咽和食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在胃内,可把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却没有消化功能。可见图一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②胃、④小肠。
(2)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图二中cd过程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这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肋间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呼气时肋间肌、膈肌舒张。
(3)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消化后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在小肠内通过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被吸收进入血液参与体循环,经血液循环后首先进入心脏的①右心房,此时①右心房内为静脉血,所以血液成分的特点是:营养物质丰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4)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是由于⑤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这样有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分析】图一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图二中①肺动脉,②肺静脉;cd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图三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图四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