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题型四 实验探究(有答案)2025年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01 题型四 实验探究(有答案)2025年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02 11:3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轮 题型专题
题型四 实验探究
类型1 光学实验
1.[2024锦州模拟]如图1,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 实验时,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有和两种厚度的玻璃板,应选取____的玻璃板实验效果会更好。
(3)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拿一支与蜡烛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白纸上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4) 接下来的步骤是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步骤(3)相同的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保持蜡烛静止,将玻璃板向蜡烛靠近时,则蜡烛的像大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 如图2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2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会通过平面镜成像在如图2乙中______位置。
2.[2024安庆模拟]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丽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转动。
(1) 实验中,小丽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了多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则根据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
入射角
反射角
(2) 如图乙所示,小丽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将纸板沿剪开,把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的__(选填“上”或“下”)半部分没有看到反射光线,这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3.[2024长沙模拟]如图所示,小刚用焦距为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高度如图所示时,适当调节____的高度后便可开始实验;
(2) 当蜡烛距凸透镜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承接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根据该成像规律制成的;
(3) 此时再把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物距始终大于,则应将光屏____凸透镜,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类型2 热学实验
4.[2024长沙模拟]小刚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 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调整实验器材后,小刚继续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判断烧杯中水沸腾的依据是____(选填序号)。
A.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B.温度计的示数已经达到了
C.温度计的示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D.温度计的示数不变后还需要继续加热
(3) 待水温上升至时每隔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将记录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5.[2024黑龙江牡丹江]早春季节小丹去雪乡游玩,发现迎着阳光的屋顶上积雪开始熔化,屋顶积雪熔化的速度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小丹还想知道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 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
(2) 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要记录的数据有____和____。
(3) 判断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3湖南模拟]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用两个规格不同的加热器加热,该过程中忽略液体蒸发且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液体吸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图像。
(1) 前,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情况如图丁所示,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____(选填“ ”“ ”“”或“无法比较”)。
(2) 甲液体比热容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
(3) 利用酒精灯加热甲杯中液体,假设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能被液体吸收,要使甲杯中液体温度升高(忽略液体蒸发),则至少需燃烧质量为__的酒精。(酒精的热值为)
类型3 力学实验
7.[2024济南模拟]在“测量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的活动中。将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如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 为了选择合适的纸锥进行速度测量,要先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在如图乙、丙两个方案中,应该选择如图__所示的位置下落,比较纸锥落地的先后即可。
(2) 应选择其中后落地的纸锥进行测量速度实验,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只有刻度尺和秒表,请你设计提出了两种测量速度的方案:
方案一:先选定一段时间,测量纸锥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距离。
方案二:先选定一段距离,测量纸锥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为了方便测量,你认为小华选用方案__比较合理。
(4) 下列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图丁中纸锥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
A. B.
C. D.
8.[2024长沙模拟]长沙盛产花岗岩。小航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花岗岩的密度。
(1) 如图甲所示,小航用已调节好的天平进行称量,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小航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图乙、丙、丁所示,则花岗岩的密度为____。
(3) 如图丁所示的操作中,小航发现花岗岩上附着一些气泡,则所测得的花岗岩的密度会偏__。
9.[2024湖南模拟]兴趣小组同学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操作如下。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调节。
(2) 小明测出空烧杯质量为,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华用相同的烧杯进行实验,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后,准备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发现烧杯中的盐水总体积超过了量筒的量程,因此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读出体积,为测得盐水密度,接下来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华用以上数据正确计算出盐水密度。
(4) 本次实验过程中,同学____测得的盐水密度更准确。
10.[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 每次都让同一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相同。
(2) 若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速度减小得最__。
(3) 伽利略通过类似的实验分析并推论:如果小车不受阻,那么小车将做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运动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11.[2024辽宁模拟]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我们经常会用到如图甲、乙、丙所示的装置。
(1) 在探究二力平衡时,“二力”指的是左右对物体的两个拉力,所以对实验结果有干扰的主要是____力;
(2) 图甲、乙、丙中,摩擦力最大的是图__,因为物块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
(3) 摩擦力最小的是图__,它减小摩擦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装置甲、乙、丙中都用到了定滑轮,在本实验中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2.[2024长沙模拟]小呼在学习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想在家里验证结论。如图所示,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运动鞋在橡胶垫上沿水平方向运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 小呼拉着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弹簧测力计拉力____滑动摩擦力,来测出运动鞋在橡胶垫上的滑动摩擦力。
(2) 小呼采用向鞋里放置数量不同的相同规格的钩码、更换桌面上垫片的材料、改变鞋的运动速度等方法,进一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收集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①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次数 垫片材料 放置钩码的个数 速度/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
1 橡胶垫 0 0.1 2.8
2 橡胶垫 1 0.1 3.0
3 橡胶垫 2 0.1 3.1
4 毛巾 3 0.2 3.2
5 毛巾 4 0.2 3.4
6 毛巾 5 0.2 3.5
② 小呼发现第4、5、6三次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都比第1、2、3三次的大,他认为这是因为毛巾表面比橡胶垫粗糙,你认为这个结论是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23湖南模拟]某同学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进行了“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1) 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 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该同学将小桌和砝码按如图丁所示放在木板桌面上,发现木板没有发生明显形变,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______(选填“ ”“ ”或“”)。
14.[2023湖南模拟节选]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形管中装有染色的清水。
(1) 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所示,可以采用________(填字母)的方法,使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 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
15.[2024襄阳模拟]某物理社团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将同一物体分别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1) 物体所受重力为____。
(2)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
(3) 通过比较______三幅图,物理社团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
(4) 通过比较B、C、D三幅图,物理社团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深度有关”的结论,对此结论你认为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根据已有条件,请你求出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取,
16.[2024绥化模拟]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甲、乙、丙所示,将、、三个钢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木块被撞出一段距离后停下。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选填“木块”或“钢球”)的动能。
(2) 实验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撞出后__________的长短,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
(3) 比较______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探究钢球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4) 比较甲、丙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探究钢球动能大小与____有关。此探究过程中两球刚好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7.[2023湖南模拟]如图所示,小明正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物体上升 高度 拉力 绳端移动 距离 机械 效率
1 1 0.1 0.6 0.3
2 0.1 1.0 0.3
3 4 0.1 1.8 0.3
(1)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是图__(选填“甲”或“乙”)。
(2) 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____(选填“匀速”“减速”或“加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3) 第二次实验中,物重是____。
(4) 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5)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6) 若在第三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
类型4 电磁学实验
18.[2024湖南]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保持定值电阻不变,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验。
(1) 连接电路前,电流表有示数,应该对电流表进行____;
(2)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状态;
(3) 连接完电路,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______端;
(4) 某次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示数为____A;
(5) 实验测出五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为了找到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种方法即可)。
数据序号 1 2 3 4 5
电压 1.2 1.6 1.8 2.0 2.4
电流 0.12 0.16 0.18 0.20 0.24
19.[2024岳阳模拟]某实验小组为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阻、两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及导线若干。
(1) 将图甲中的实物连线时,开关应该____。
(2) 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本次测得的阻值为____ 。
(3) 实验过程中,小组需要测量电阻多组电压和电流数据,目的是________。
A.寻找普遍规律 B.求电阻平均值,减少误差
(4) 他们又对实验进行了拓展,利用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阻值已知为的定值电阻、电压表、开关等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按下列实验步骤操作:
①闭合开关,断开,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②闭合开关和,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则待测电阻的阻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得量的字母表示)
20.[2024四川宜宾]某探究小组要测量一个标有“”字样的小灯泡在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连接了如图1所示的部分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1)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
(2)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3) 若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且较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将滑动变阻器的下接线柱A端接入电路,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滑片向__(选填“左”或“右”)滑动时,小灯泡变亮。
(5) 在移动滑片的过程中,应该观察____表的示数,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6) 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 。
(7) 完成实验后,小组又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测量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定值电阻,为单刀双掷开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将开关拨到触点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____。
②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再将开关拨到触点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并记为。
③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表示)。
21.[2024永州模拟]张强、李刚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用来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透明的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封空气温度的变化。
(1) 张强将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如图甲,他是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的关系。
(2) 李刚设计的两容器中的电阻丝电阻一样大,并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并联了一个电阻丝,如图乙。他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后____(选填“左瓶”或“右瓶”)内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
(3) 让图乙实验装置冷却到初始状态,把右瓶并联的两根电阻丝都放入瓶内,接通电源比较两瓶内电阻丝发热多少。此时该装置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___的关系,一段时间后电阻丝产生的热量____(选填“左瓶”“右瓶”或“两瓶一样”)多。
(4) 实验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出来的。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使用了____法。
22.[2023湖南模拟]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实验中:
(1) 开关闭合后,小磁针的指向如图所示,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______极。(已知小磁针的黑色表示极)
(2) 将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线对调,小磁针的指向也改变了,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____方向有关。
23.[2024长沙模拟]某实验兴趣小组做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
(1)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相同的漆包线和铁钉绕制成电磁铁A和B,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后,电磁铁A、B下端都吸引大头针。实验中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物理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闭合开关通电,电磁铁A的上端是______极。
(2) 如图乙所示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保持蹄形磁体不动,若使金属棒沿____方向运动,则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发生偏转。
第二轮 题型专题
题型四 实验探究
类型1 光学实验
1.(1) 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 3
(3) 等效替代法
(4) 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5) 不变
(6)
2.(1)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上
3.(1) 蜡烛
(2) 照相机
(3) 远离
类型2 热学实验
4.(1) 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2) A
(3) 98
5.(1) 环境温度(合理即可)
5.(1) 秒表
(2) 雪的状态变化; 时间; 温度
(3) 若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有熔点),则是晶体。或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改变(没有熔点),则是非晶体
6.(1)
(2)
(3) 12
类型3 力学实验
7.(1) 乙
(2) 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3) 二
(4) A
8.(1) 用手直接拿砝码
(2) 2.61
(3) 小
9.(1) 左
(2)
(3)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4) 小华
10.(1) 速度
(2) 小; 慢
(3) 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11.(1) 摩擦
(2) 甲; 静摩擦力(或滑动)
(3) 丙; 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4) 改变力的方向
12.(1) 等于
(2) ① 压力
② 不可靠; 没有控制压力、速度保持不变,变量不唯一
13.(1) 海绵的凹陷程度
(2)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3)
14.(1) B
(2) 增大
15.(1) 4
(2)
(3) A、D、E
(4) 错误; 改变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时,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5) 3.2
16.(1) 钢球
(2) 滑动距离; 转换法
(3) 甲、乙
(4) 质量; 相等
17.(1) 甲
(2) 匀速
(3) 2
(4)
(5) 越大
(6) 1.08
类型4 电磁学实验
18.(1) 调零
(2) 断开
(3)
(4) 0.1
(5) 分析电压与电流之比(或画图像并观察图像的特点)
19.(1) 断开
(2) 5
(3) B
(4)
20.(1)
(2)
(3) 滑动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4) 左
(5) 电压
(6) 10
(7) 2.5;
21.(1) 电阻
(2) 电流; 左瓶
(3) 电阻; 左瓶
(4) 形管两管液面高度差; 转换
22.(1)
(2) 电流
23.(1) 转换法;
(2) 左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