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抓诗眼,析意象,悟感情
——第六单元课外诗词阅读联读
1.多种形式朗读诗词,读准字音、节奏
2.圈画“诗眼”,并简要说说理由。
诗词 “诗眼” 情感基础
《咸阳城东楼》 “万里愁” 愁绪空间之大
《无题》 “难” 两“难”,离愁别绪
《行香子》 “豪兴徜徉” 愉悦安闲
《丑奴儿》 “愁 ” 三“愁”,无处诉说
景色宜人,
色彩缤纷
大好春光、
生机勃勃
从近到远
动静结合;
白描
视觉、听觉
对田园春景的赞美、喜爱之情。
3.赏读《行香子》,理解作者情感
4.自由朗读《无题》《咸阳城东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圈画诗词中的意象,并分析其特点。
凋零衰败
(象征)
比喻双关
至死不渝
相思之苦
寄托心愿
(难以实现,惆怅伤感)
烟迷雾锁
萧条苍凉
(比喻)
虚实结合
时移世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不识,强说愁
识尽愁,欲说还休
5.理解诗词的情感。
凋零衰败
(象征)
比喻双关
至死不渝
相思之苦
寄托心愿
(难以实现,惆怅伤感)
全诗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书写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许浑在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诗人的忧愁思乡之情和吊古伤今之感袭上心头,交织在一起,于是即兴写下了七律七律《咸阳城东楼》。
写作背景
烟迷雾锁
萧条苍凉
(比喻)
虚实结合
时移世迁
诗人用云、日、雨、风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清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石壁上题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
词作背景
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阕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
词的下阕,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主旨归纳:
此词上阙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阕写出满腹愁苦去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