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与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关系
产品如何分配
生产关系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授课人:
时间: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农业工具
PART 1
1.耕作工具的变化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青铜器农具
(数量有限)
骨、木、石、蚌质农具
铁制农具
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
出现以灌钢法
制作的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
南北朝时期
石器时代
(旧、新)
新石器晚期
材质:
工艺:
趋势:
骨、木、石、蚌 → 青铜 → 铁
生产效率逐步提高
打制 → 磨制 → 冶炼,铸造
金石并用
原始社会
铁器时代
(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
(前15-14世纪,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
位于小亚细亚的卡帕多细亚,富含丰富的矿产,比如铁,铜,银等,所以这里的赫梯人最先发明了冶铁技术,由此还制作出了大量的铁器。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使用并推广,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铁器推广的原因:
①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
②熔炉(冶金工具)的进步。
赫梯
【思考】西亚的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的原因?
①赫梯王国铁矿资源丰富;
②靠近海边,利用海风吹动鼓风机,将温度提升到冶炼铁矿石的程度。
距今约1万年前
原始农业出现时
距今七八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中期
距今五六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晚期
犁耕出现
刀耕火种 → 石器锄耕 → 铁犁牛耕
2.阅读p20【历史纵横】概括我国耕作方式的演进历程
结合【历史纵横】 梳理铁犁牛耕的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
汉朝以后:成为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唐朝: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
二牛三人
直辕犁;二牛一人
曲辕犁;一牛一人
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耕作方式变革,推动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极力推行井田制,形成耒葬、沟池、耦耕相结合的农业形态。随着铁犁与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樊篱被突破,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建立。农业生产主要由个体农户经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较高,他们对农具进行改进,并发明了新的农具。新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在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发明、创制出来,并在那里推行开来。北方更适合直辕犁等形制犁的使用,而南方水田更适合曲辕犁的使用。随着金属铸造技术的成熟,工程技术和制造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认识的 提高和相关知识的不断积累,人们也会将其应用到农具的发明和创制过程中。
——摘编自胡泽学《试论中国犁耕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归纳影响中国犁耕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更迭;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人口的增长与迁移;农业生产环境的差异,相关行业技术的进步。
原始社会末期
三国时期
唐代
春秋时期
宋代
2.灌溉工具的变化
翻车(马钧改进)
桔槔
筒车
高转筒车
思考点: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发展的?
①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②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③扩大了农耕区域,加速了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变化特征:
明清
风力水车
①灌溉装置日益复杂;
② 从人力到自然力
陶器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汉代陶猪圈
弓箭、网(捕捉动物)
马鞍
马槽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3.畜牧工具的变化:
(1)豢养驯化禽畜的古代畜牧业,也有其自身的工具设施。
(2)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不少工具设施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
耕作工具 灌溉工具 畜牧
中国 原始社会 ①新石器早期 ②新石器中期 ③新时期晚期 ----小件青铜器 陶器
圈厩
马槽
弓箭
网
先秦 战国铁农具推广 桔槔----杠杆原理
秦汉-明清 南北朝----灌钢法 唐朝----曲辕犁(标志耕犁基本定型) ①东汉末----翻车 ②唐朝 ----筒车
世界 ①青铜农具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 ②小亚细亚率先冶铁 古埃及----杠杆原理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趋势
①以耕作工具为主。 ②诸文明各有特点,自成系统。
③灌溉工具富有特色。④持续改进,沿革清晰。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手工业工具
PART 2
约3万年前
骨 针
(缝制兽皮)
新石器晚期
陶纺轮
(纺线)
(一)纺织工具的进步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新石器时代的陶纺轮
汉代
纺 车
(纺纱)
元朝以后
织布机
(织布)
汉朝纺车纺纱场景
汉代提花机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衣服的主要原材料,富贵者是丝,平民百姓则以麻、葛为主。至唐代,在广大内地,棉布还是稀有之物。元朝时,闽广广泛种植棉花,“纺织为布”;“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推动了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展。1289年,元朝政府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设置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棉布十万匹;1296年,又颁布江南税则,规定棉花和棉布为夏税征收的实物。到了清代,“天下无不衣棉之人,无不宜棉之土”。
元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影响:进一步推动棉花作为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税收的来源,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各阶层广泛使用棉织物,丰富了衣着的材质。
原因:棉花的广泛种植;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政府重视,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将棉花和棉布作为税收的内容。
时 期 工具 用 途
新石器时代晚期
南 朝
唐 宋
最初用泥条盘筑的方式制造陶器
坯车
匣钵
支钉
制坯
防止污损坯件
防止粘连
早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南朝
唐宋时期
(二)陶瓷业工具的进步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1世纪,我国制瓷技术传到波斯,后又传到阿拉伯等地。1470年传播到意大利威尼斯,欧洲各地才开始生产瓷器。
(三)金属冶炼工具的进步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南北朝的灌钢法: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共同加热至生铁融化而灌入熟铁中去,反复锻打至成分均匀,成钢材。
水排:冶铁鼓风工具
冶金方式 冶金 工具 作用
锻打 (小型)
铸造 (大型)
东汉
土炉
熔化金属原料
锤
打击金属原料
锉
磨平金属
坩锅
熔化金属
范
定型,商周时制作青铜器
定型,战国后制作铁农具
水排
冶铁鼓风工具
工欲成其事 必先用其器
劳作方式
PART 3
类别 劳作方式 特点 典型代表 影响
农业 集体劳作 生产力水平低;工具简单; 春秋晚期之前 商周井田制; 有利提高工效;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 家庭式 劳作 ①以家庭为单位,分散性;②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封闭性);④脆弱性 ①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②古希腊罗马的家庭劳作 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②有利于赋役征发,社会稳定;③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在近代阻碍社会进步。
思考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农业家庭式劳作是封建社会重要的劳作方式。它保证了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也为国家提供了税源;推动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以提高产量;将人们固定在土地上,减少人员流动,有利于社会稳定。但农业家庭式劳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难以产生技术突破,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转型。
一、农业劳作方式
积极:①保证了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有利于社会稳定,也为国家提供了税源。
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发展。
消极:②阻碍商品经济,难以产生技术突破;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在封建社会后期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低
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以家庭为单位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思考: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p23【学思之窗】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分散性:
封闭性:
落后性:
脆弱性:
局限
一、农业劳作方式
类别 劳作方式 特点 典型代表
农业 庄园式 劳作 ①生产力不够发达;②割据势力强;③生产的市场化程度低;④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⑤集中劳作,生产力低下。 ①罗马共和国的奴隶制庄园。
②欧洲中世纪的庄园。
③中国魏晋时期的坞堡。
青瓷坞堡
三国时期的青瓷坞堡,是一件能充分反映当时地主庄园经济缩影的典型器物。长方形。由围墙、前门楼、四隅角楼、左右厢房和四个盖钵式谷仓组成。门楼内站立一个武士俑,周边一圈有回廊栏板。
一、农业劳作方式
(二)手工业劳作方式
经营 形态 出现 时间 生产经营 模式 产品及 流向 流通 方式 地位
官营 手工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西周
春秋
战国
春秋
战国
政府直接
经营,集
中的大作
坊生产。
民间私人
经营
家庭副业
官府专用
和皇帝私用
民间消费
的产品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不在市场流通
主要在市场流通
剩余部分出售
明中叶前,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最高水平;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社会稳
定的重要因素,
到近代破产。
注: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明中叶后,在一些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孕育雇佣劳动关系
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特点: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往往是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元朝:“诸色户计”)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农业与手工业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5)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