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练01 古诗词鉴赏 2025年中考语文部编版古诗文专题复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精练01 古诗词鉴赏 2025年中考语文部编版古诗文专题复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3 10:4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精练一 古诗词鉴赏
一 古诗词对比鉴赏
1.(2024·辽宁改编)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乙】送边将
[唐]李频
防秋戎马恐来奔,诏发将军出雁门。
遥领短兵登陇首,独横长剑向河源。
悠扬落日黄云动,苍莽阴风白草翻。
若纵干戈更深入,应闻收得到昆仑。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诗分别描写了饯别时、临别时以及送别后的雪景,三次描写巧妙地转换了时空。
B.乙诗中的“出”“登”二字展现了边将接到诏书后踏上征途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C.两首诗都描写了黄昏之景,又分别借助意象“暮雪”“白草”和“黄云”“白草”勾画雪景。
D.两首诗都是送别诗,甲诗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乙诗表达对边将得胜的期待。
2.(2024·临夏)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乙】秦州杂诗①(其一)
杜 甫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②夜,山空鸟鼠③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注释】①秦州:甘肃天水古称。安史之乱后,杜甫弃职携眷西行,客居秦州三个月,写下著名的《秦州杂诗二十首》。甲诗也写于秦州。②鱼龙:指鱼龙川,今名北河。③鸟鼠:指鸟鼠山,位于今甘肃渭源县。与“鱼龙”指代秦州境内山水。
(1)安史之乱使杜甫弟兄分散,甲诗从        两个感官角度描写了笼罩着悲凉气氛的边地秋夜之景,乙诗则借        两个地名来表现秋的肃杀凄凉,暗示秦州也不是乐土。
(2)两首诗创作背景相同,请简要说说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情感。


3.(2024·江西)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新 笋
朱 松
春风吹起箨龙①儿,戢戢②满山人未知。
急唤苍头③斫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咏新荷
蔡 楠
朱阑桥下水平池④,四面无风柳自垂。
疑似水仙⑤吟意⑥懒,碧罗笺⑦卷未题诗。
【注释】①箨(tuò)龙:竹笋的别名。②戢(jí)戢:象声词。风吹竹笋声。③苍头:仆人。④水平池:水与池面相平。⑤水仙:水中女神。⑥吟意:吟诗的兴趣。⑦罗:丝织品。笺:精美的纸张,供题诗、写信等用。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笋》前两句写出了竹笋在春风中迅速成长的景象。
B.《新笋》后两句想象仆人冒雨砍笋的情景,流露出担忧之情。
C.《咏新荷》前两句写新荷的生长环境,后两句写新荷的特点。
D.《咏新荷》末句把尚未舒展的荷叶,比作卷着的空白绿色罗笺,极富想象力。
(2)从内容或写作技巧的角度,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共同点。


4.(2024·东营)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甲】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乙】恭诵左公西行甘棠①
[清]杨昌浚②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注释】①左公:左宗棠,湖南人,领兵平定新疆战乱,被誉为“民族英雄”,征战时曾率部在千里戈壁植树造林。甘棠:功德。②浚:一作“濬”。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A.甲诗开端写景,以黄河和万仞山为“孤城”搭建戍边背景;乙诗前两句叙事,表现平乱部队的浩大气势。
B.两诗后两句通过共同的“杨柳”“春风”“玉门关”意象,描绘了大致相同的画面,也营造了类似的诗歌意境。
C.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习,因此两首诗按题材都可归类为送别诗。
D.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用语巧妙,一“怨”一“引”,形象可感,丰富了诗歌意蕴。
(2)甲诗既有作者对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    ,更通过“何须怨”三字表达对他们的    。乙诗化用“春风不度玉门关”为“引得春风度玉关”,借以表达作者对左公的    、  
之情。
5.(2024·眉山)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①(其一)
[清]王士禛
日暮东塘正落潮,孤蓬泊处雨潇潇。
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吴枫第几桥。
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其二)
[清]王士禛
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注释】①西樵、礼吉为王士禛两位兄长的别号。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日暮东塘正落潮”,诗人傍晚泊船东塘,既点明时间和地点,同时也渲染了凄清的氛围。
B.“孤蓬泊处”与“万里送行舟”都写到了客行之船,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书写离别。
C.“潇潇”与“萧条”,一写夜雨,一写枫叶,都通过描写萧索之景来抒发感怀,寄情深远。
D.两首诗都写到寒山寺的钟声,诗人夜半难眠,钟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又更添夜的清寒。
(2)这两首诗寄寓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 课外古诗词鉴赏
1.(2024·武汉)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从 军
[唐]刘庭琦
朔风吹寒塞,胡沙千万里。
阵云出岱山,孤月生海水。
决胜方求敌,衔恩本轻死。
萧萧牧马鸣,中夜拔剑起。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通过描绘凛冽的北风和无垠的黄沙来表现边塞自然环境的恶劣。
B.颔联中涌动的层云和孤悬的明月烘托出战斗场面的宏大与战况的惨烈。
C.颈联通过边塞将士的主动求战和舍身忘死来凸显他们的勇敢与忠诚。
D.尾联中将士们保持警觉随时准备应战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昂扬斗志。
2.(2024·兰州)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过友人隐居
戴叔伦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①,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②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注释】①石濑:水被石激形成的急流,这里指石潭。②虚:空。
阅读全诗,梳理内容,完成填空。
眼前景 友人 隐居 处的 环境 景象 特点 思考:诗歌中“(2)    ”最能体现意境
庭院外 清溪绕门而过、(1)        、藤萝掩映着林间小屋 宁静 清幽
庭院内 林鹿栖息庭院、猿猴下树饮水
心中情 结尾以用典、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3)                     之情
3.(2024·贵州)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①
[宋]卢炳
莎②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 。绿水千畦。惭愧③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馌④妇耕夫。画作今年稔⑤岁图。
【注释】①选自《全宋词》。减字木兰花,词牌名。②莎:同“蓑”。③惭愧:难得,侥幸。④馌(yè):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⑤稔(rěn):谷物成熟。
(1)下列场景与原词内容最相符的一项是 (  )
A.草蓑竹笠湿   B.田间稚子嬉
C.风雨麦已黄 D.寒风雪又至
(2)词中“ ”处,有人推测是“时”字,有人推测是“急”字,你赞同哪种观点 请联系全词内容阐述理由。




4.(2024·湖北改编)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则批注。
章台①夜思
韦 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②,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③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①章台:章华台,在今湖北境内。②楚角:楚地的号角声。③殊:尚,还。
这首诗先写“夜”,后写“思”。
(1)批注一:立象尽意。首联、颔联借“清瑟”“孤灯”“    ”“    ”等意象,写尽孤凄悲凉。
(2)批注二:炼字传情。尾联“又”字写出了
  。
5.(2024·福建)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发渝州却寄韦判官
司空曙
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
平明分手空江转,惟有猿声满水云。
(1)这是一首赠别诗,请写出分别的时间、地点和赠别的对象。


(2)分别前后诗人的情感有明显变化,请简要概括。


6.(2024·湖南)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农 家
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①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注释】①羸(léi)牛:瘦弱的牛。
这首诗后两句与李绅《悯农》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7.(2024·成都)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成都竹枝词(节选)
吴好山
鲜鱼数尾喜无穷,分付烹煎仔细烘。
九眼桥头凉意足,邀朋畅饮一楼风。
(选自《成都诗览》)
(1)除“烹煎”的“鲜鱼”外,还有什么让诗人“喜无穷” 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


(2)风、花、雪、月等是宴饮类古诗常写到的景物,如果把诗歌末句改为“邀朋畅饮一楼月”有何不妥 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8.(2024·甘肃)赏析下面的唐诗,完成对话。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 参
老人七十仍沽①酒,千壶百瓮花门②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注释】①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②花门: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
小文: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抒情小诗。诗人来到凉州城中,看到了(1)“        ”的春色和老人(2)“       ”的场面。
小逸:此情此景堪称盛唐时期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的风俗画。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边塞百姓
(3)    的生活。
小文:最有情趣的是,诗人与卖酒老翁开玩笑:(4)               
小逸:诗人是“戏问”,你觉得老翁会如何“戏答”呢
小文:我想,老翁会说:(5)           
【详解答案】
一 古诗词对比鉴赏
1.A 解析:甲诗中有四处提及“雪”,分别是送别之前的雪景、饯别之时的雪景、临别时刻的雪景,以及送别之后的雪景。四次描写巧妙转换了时空,用画面展现了不可直观的别情。
2.(1)视觉、听觉 鱼龙、鸟鼠
(2)两首诗都抒发了杜甫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饱受艰难困苦的忧虑关怀之情,对身处战乱、兄弟离散的忧虑、牵挂和思亲之情,对自身辗转漂泊、老病无成的伤感之情,以及渴望安宁、向往和平的愿望。
3.(1)B 解析:《新笋》后两句意为:“急忙唤起奴仆上山在那烟雨之中挖掘竹笋。不然的话,竹笋明天就会被春风吹得变成高高低低的绿色竿子。”由此可知,作者想象的是第二天竹笋长成竹子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对新生竹笋的珍视和喜爱之情。本项“想象仆人冒雨砍笋的情景,流露出担忧之情”有误。
(2)示例一:两首诗都是写新生事物,所写景物清新而充满生机,富有情趣。
示例二:两首诗写物都发挥想象,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4.(1)A D 解析:B项,两首诗虽然都涉及“杨柳”和“玉门关”的意象,但它们的意境并不相同。甲诗中的“杨柳”和“玉门关”更多的是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边疆荒凉环境的感慨;而乙诗中的“新栽杨柳三千里”则是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预示着边疆的安定和繁荣,与甲诗的意境大相径庭。C项,两首诗虽然都涉及“杨柳”这一意象,但它们的题材并不相同。甲诗是一首边塞诗,主要描绘了戍边将士的孤寂生活和思乡之情;而乙诗则是一首歌颂英雄的诗篇,主要赞颂了左宗棠等湖湘子弟平定边疆叛乱、保卫国家安宁的英勇事迹。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两首诗都归类为送别诗。
(2)同情 劝慰 敬佩 赞美
5.(1)B 解析:“孤蓬泊处雨潇潇”意思是:夜泊枫桥,形单影只,在一只船上,听外面潇潇雨声。此句写景,描绘的是诗人自身的处境,写的是孤单,没有写离别,也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万里送行舟”则写长江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远游,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此“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书写离别”理解错误。
(2)这两首诗歌,既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又写出了世态沧桑之后的万千思绪。
二 课外古诗词鉴赏
1.B 解析:颔联描绘了涌动的层云从岱山升起,孤悬的明月从海上升起的景象。这种景象更多是为了渲染一种壮阔而神秘的气氛,描述的是从军环境,而非烘托战斗场面的宏大和战况的惨烈。
2.(1)急流发出悦耳声音 (2)桃源 (3)对友人清静、闲逸、超脱的隐居生活的艳羡
3.(1)C 解析:A项,“草蓑竹笠湿”:用草编制的蓑衣和竹子做的斗笠是潮湿的。原词中未提到蓑衣斗笠潮湿这一细节,不符合原词内容。B项,“田间稚子嬉”:在田间有小孩子玩耍嬉戏。原词主要描写的是农忙场景,没有关于小孩子在田间玩耍的表述,不符合原词内容。C项,“风雨麦已黄”:描绘了在风雨之中麦子已经变黄,即将成熟的景象。与原词中“麦欲黄时寒又至”所表达的麦子将要变黄的情景相符。D项,“寒风雪又至”:指寒冷的风和雪再次到来。原词只是说天气又变冷,并未提及下雪,不符合原词内容。
(2)示例:赞同“急”字。“急”字能展现出农民劳作的辛勤,也能凸显出农忙时节的紧张气氛。
4.(1)楚角 残月 绕弦 风雨(任意写出两项即可)
(2)漂泊之久、思乡之苦
5.(1)分别的时间:平明。分别的地点:渝州津亭。赠别的对象:韦判官。
(2)分别前:畅快。分别后:惆怅。
6.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刻同情和理解。颜仁郁诗中的“时人不识农家苦”与李绅《悯农》中的“谁知盘中餐”,都指出了社会上很多人并不了解农民劳作的辛苦,对他们的辛勤付出缺乏认识和感激。两首诗都强调了粮食的来之不易。颜仁郁诗中的“将谓田中谷自生”与李绅《悯农》中的“粒粒皆辛苦”都揭示了每一粒粮食背后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不同点:表达方式上,颜仁郁的诗通过描绘具体的农家生活场景——半夜起床耕作、瘦弱的牛艰难前行,更直观地展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而李绅的《悯农》则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粮食来源的思考。情感色彩上,颜仁郁的诗更侧重于描述和揭示农民的苦难,情感更为沉重。而李绅的《悯农》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和敬意,情感上带有一种赞美和倡导节约的意味。
7.(1)凉爽的天气,欢聚的友情。
(2)①破坏了整首诗的押韵,让音韵不再和谐。②不能间接写出朋友欢聚时谈笑风生的热烈气氛。③不能与第三句的“凉意足”形成呼应。
8.(1)(道旁)榆荚巧似钱 (2)(七十仍)沽酒 (3)安乐(幸福、美好) (4)(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榆钱也是钱,用榆钱换你的酒可以吗 ) (5)示例:请你一壶又何妨!(你的钱是假钱,我的酒可是真酒。)(符合语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