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03 40篇文言文梳理 2025年中考语文部编版古诗文专题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模块03 40篇文言文梳理 2025年中考语文部编版古诗文专题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3 13:3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模块三 40篇文言文梳理
原文、译文、重点词语解释严格依据课本及课下注释、《教师教学用书》,请放心使用。原文刷灰底词语上方的对话框中,蓝色部分为课下注释词语解释,黑色部分为非课下注释重点词语解释。
一 咏雪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世说新语》,著有《幽明录》等书。《世说新语》,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咏雪赞赏谢道韫的聪明才智
本文通过写谢太傅在家中与小辈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赞美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露出古人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一、字词解释
1.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儿女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1) 今义:儿子和女儿
因 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2) 今义:因为
2.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1)
俄而 俄而雪骤 (2)
似 白雪纷纷何所似 (3)
差 撒盐空中差可拟 (4)
未若 未若柳絮因风起 (5)
3.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与 与儿女讲论文义 (1)
何 白雪纷纷何所似 (2)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倒装句)

2.未若柳絮因风起。

(2024·湖南)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谢公①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②。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丙】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③,便唱④使还。太傅神情方王⑤,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 ”众人即承响⑥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谢公:指谢安,死后追赠为大傅。②局:这里指棋局。③遽(jù):惶恐。④唱:叫喊。⑤王(wàng):同“旺”,指兴致高。⑥承响:应声附和。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俄而谢玄淮上信至”中的“俄而”与“俄而雪骤”中的“俄而”意思相同,都表示“不久,一会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中的“差”是“大体”的意思,与成语“差强人意”中的“差”意思相同。
C.“徐向局”“公徐云”与《周亚夫军细柳》中“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中的“徐”,都有“缓慢”的意思。
D.“色”有“面部表情、气色,颜色,品类”等义项,“意色举止”“色并遽”中的“色”都是“颜色”的意思。
2.借助下面的知识卡片,将短文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说:1.shuō ①解释,说明;②主张,学说 2.shuì劝说,说服 3.yuè同“悦”,喜悦,高兴 去:①离开;②距,距离;③前往;④过去的

3.短文乙、丙均出自《雅量》篇。任选一则,根据其中谢公的表现,说说将其归入《雅量》篇的
原因。


4.在《晋书·谢安传》中,短文乙的故事有另外一个结尾:谢安下完棋,往屋里走,因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过门槛时不小心把木屐上的齿踢断了。你觉得这个结尾好不好,为什么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
见一《咏雪》的作家作品。
陈太丘与友期行做人要守信明礼
本文通过记述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赞扬了陈元方维护自己和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同时也表现出元方年纪虽小但明事讲礼、聪慧过人的品质。
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有礼貌。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不 尊君在不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日 日中不至 (1)
寒雪日内集 (2)
3.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期 期日中 古义:(1) 今义:预定的时日;日期
委 相委而去 古义:(2) 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引 下车引之 古义:(3) 今义:引导
顾 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4) 今义:注意;照管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惭 友人惭
5.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 (1)
至 过中不至 (2)
尊君 尊君在不 (3)
家君 君与家君期日中 (4)
6.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与 陈太丘与友期行 (1)
乃 去后乃至 (2)
而 相委而去 (3)
之 下车引之 (4)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着箄①,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 ”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着箄,饭今成糜③。”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释】①着箄:放置蒸饭用的竹制盛器。②馏:蒸饭。③糜:粥。④更相易夺:互相更正补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俱委而窃听:
(2)大人与客语:
(3)尔颇有所识不: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元方兄弟“饭今成糜”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 《论语》十二章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十二章勤奋自勉 谦虚好学 修养身心
本文通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等方面给人启示。内容深刻,富有哲理,对后世的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和做人方面的论述启迪青少年: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定、理想远大。同时,阅读《论语》,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说 不亦说乎 (1)
有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知 人不知而不愠 (1)
温故而知新 (2)
从 七十而从心所欲 (3)
择其善者而从之 (4)
3.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水 饭疏食,饮水 古义:(1)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可以 可以为师矣 古义:(2) 今义:表示许可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时 学而时习之 (1)
日 吾日三省吾身 (2)
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
饭 饭疏食,饮水 (4)
5.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愠 人不知而不愠 (1)
君子 不亦君子乎 (2)
省 吾日三省吾身 (3)
谋/忠 为人谋而不忠乎 (4)
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5)
惑 四十而不惑 (6)
逾矩 不逾矩 (7)
罔 学而不思则罔 (8)
殆 思而不学则殆 (9)
堪 人不堪其忧 (10)
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1)
川 子在川上曰 (12)
逝 逝者如斯夫 (13)
夺 三军可夺帅也 (14)
匹夫 匹夫不可夺志也 (15)
笃 博学而笃志 (16)
切 切问而近思 (17)
仁 仁在其中矣 (18)
6.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而 学而时习之 (1)
人不知而不愠 (2)
温故而知新 (3)
博学而笃志 (4)
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5)
夫 逝者如斯夫 (6)
以 可以为师矣 (7)
则 思而不学则殆 (8)
且 不义而富且贵 (9)
于 于我如浮云 (10)
焉 必有我师焉 (11)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省略句)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倒装句)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博学而笃志:
(2)切问而近思:
(3)军于城父:
(4)君子固穷: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3.乙文中孔子在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时,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这体现了孔子“            ”的观点。(用乙文中的句子回答)回想你学过的初中课文,孟子的“                ”也体现了这一观点。(用课文原句回答)
四 诫子书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诫子书谆谆教诲 无限期望
这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强调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
一、字词解释
1.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学 夫学须静也 (1)
非志无以成学 (2)
2.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宁静 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1) 今义:(环境、心情)安静
险躁 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2) 今义: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
慢 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3) 今义: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跟“快”相对)
3.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广 非学无以广才 (1)
成 非志无以成学 (2)
远 非宁静无以致远 (3)
4.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诫/书 诫子书 (1)
修 静以修身 (2)
明 非淡泊无以明志 (3)
致 非宁静无以致远 (4)
淫慢/励 淫慢则不能励精 (5)
险/治 险躁则不能治性 (6)
驰 年与时驰 (7)
去 意与日去 (8)
5.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之 夫君子之行 (1)
以 静以修身 (2)
则 淫慢则不能励精 (3)
何 将复何及 (4)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②,嶷然有声③。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④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⑤,忘寝食,必欲并辔⑥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③嶷(yí)然有声:形容有很高的声望。④簏(lù):竹编的盛物器具。⑤赜(zé):精微,深奥。⑥并辔(pèi):两匹马并排前进。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意与日去:
(2)幼敏悟过人: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母 郑 守 节 自 誓 亲 诲 之 学
4.乙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诸葛亮所说的“非志无以成学”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五 狼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本文记叙了一个屠户归家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表现了人的智慧与力量,说明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
面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应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一、字词解释
1.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止 一狼得骨止 (1)
止有剩骨 (2)
意 意暇甚 (3)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
敌 恐前后受其敌 (5)
盖以诱敌 (6)
前 恐前后受其敌 (7)
狼不敢前 (8)
2.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洞 一狼洞其中 (1)
隧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
犬 其一犬坐于前 (3)
3.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缀 缀行甚远 (1)
从 一狼仍从 (2)
驱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
窘 屠大窘 (4)
顾 顾野有麦场 (5)
积 场主积薪其中 (6)
弛 弛担持刀 (7)
少时/去 少时,一狼径去 (8)
瞑 目似瞑 (9)
暇 意暇甚 (10)
寐 乃悟前狼假寐 (11)
黠 狼亦黠矣 (12)
变诈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3)
4.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以 投以骨 (1)
以刀劈狼首 (2)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
其 恐前后受其敌 (4)
场主积薪其中 (5)
屠乃奔倚其下 (6)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7)
之 复投之 (8)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9)
久之,目似瞑 (10)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11)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2)
而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13)
于 其一犬坐于前 (14)
乃 乃悟前狼假寐 (15)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屠惧,投以骨。(倒装句)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
事②,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③,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④。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⑤!然野心不过遁逸⑥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⑦,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⑧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畜:养。②厅事:住所的堂屋。③俟(sì):等待。④革:皮。⑤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诬,虚假、虚妄。⑥遁逸:逃跑,隐藏。⑦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⑧贻患:留下祸患。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一狼洞其中:
(2)屠自后断其股:
(3)闻群犬呜呜作怒声:
(4)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3.甲、乙两文都写了狼性的狡猾,请分别从两文中找出表现狼狡猾的句子。
甲文:
乙文:
4.乙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六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穿井得一人凡事认真思索、不轻信传言
本文通过叙述一家人因打水井而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却被传播成打井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尊重事实,注重调查,不要凭主观臆断妄下结论,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也不要做无稽之言的传播者。
告诉人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更不能以讹传讹,要有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一、字词解释
1.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国人 国人道之 古义: 今义:本国的人
2.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闻 闻之于宋君
3.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穿 穿井得一人 (1)
溉/汲 家无井而出溉汲 (2)
及 及其家穿井 (3)
道 国人道之 (4)
对 丁氏对曰 (5)
4.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之 宋之丁氏 (1)
有闻而传之者 (2)
求闻之若此 (3)
而 家无井而出溉汲 (4)
有闻而传之者 (5)
于 闻之于宋君 (6)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7)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8)
其 及其家穿井 (9)
者 有闻而传之者 (10)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乙】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 ”担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 ”曰:“然。”乃酬①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②惜其金,惟恨③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值十倍矣。
(选自《太平广记》,有删改)
【注释】①酬:付,出。②遑:闲暇。③恨:遗憾。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3)请加倍,乃与之:
(4)过买凤之值十倍矣:
2.翻译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我 闻 有 凤 凰 久 矣 今 真 见 之 汝 卖 之 乎
4.“谣言止于智者”,从这两则寓言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七 杞人忧天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杞人忧天庸人自扰
文章通过记叙杞人担心天崩地坠、身无所寄而寝食不安的故事,讽刺了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不必为了没意义、无根据、不可能发生的事而愁苦担忧;对事物要有全面的认识。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舍 舍然大喜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中 终日在天中行止 (1)
有所中伤 (2)
3.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中伤 亦不能有所中伤 古义: 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4.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亡 身亡所寄 (1)
晓 因往晓之 (2)
积 天,积气耳 (3)
屈伸 若屈伸呼吸 (4)
崩坠 奈何忧崩坠乎 (5)
躇步跐蹈 若躇步跐蹈 (6)
5.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之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1)
因往晓之 (2)
其 其人曰 (3)
奈何忧其坏 (4)
何 奈地坏何 (5)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3.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①。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②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③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坐:同“座”,座位。②反:同“返”,返回。③宁(nìnɡ):副词,宁可、宁愿。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一处)
郑 人 有 欲 买 履 者 先 自 度 其 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何不试之以足

3.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八 孙权劝学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兼及经济、文化。
孙权劝学
本文叙述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赞扬了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不断学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有所长进。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邪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当 当涂掌事 (1)
但当涉猎 (2)
见 见往事耳 (3)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
3.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孤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1) 今义:单独;孤单
博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2)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往事 见往事耳 古义:(3) 今义:过去的事情
4.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当涂 卿今当涂掌事 (1)
辞/务 蒙辞以军中多务 (2)
涉猎 但当涉猎 (3)
益 自以为大有所益 (4)
及/过 及鲁肃过寻阳 (5)
非复 非复吴下阿蒙 (6)
刮 即更刮目相待 (7)
5.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 (1)
自以为大有所益 (2)
乃 蒙乃始就学 (3)
与 与蒙论议 (4)
更 即更刮目相待 (5)
何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
而 结友而别 (7)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省略句)

2.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谕吕蒙读书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①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②以来,省③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④当不为乎 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
武⑤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⑥邪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陈⑦三策。肃拊⑧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注释】①宜:应该。②统事:指掌管吴国事务。③省:察看。④宁:岂,难道。⑤光武:指东汉开国皇帝刘秀。⑥勉勖:勉励。⑦陈:陈述。⑧拊(fǔ):抚摸。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吾 谓 大 弟 但 有 武 略 耳 至 于 今 者 学 识 英 博 非 复 吴 下 阿 蒙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权谓蒙及蒋钦曰:
(2)卿今并当涂掌事:
(3)孰若孤:
(4)笃志不倦:
(5)手不释卷: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吕蒙为什么能为鲁肃“陈三策” 请结合选文回答。


5.如果从文中选择一人加入你的微信读书群,你会选择谁 请结合选文和《孙权劝学》说明理由。


九 卖油翁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卖油翁熟能生巧
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的对答和对卖油翁酌油经过的描写,阐释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
告诉人们“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尔 但手熟尔 (1)
杓 徐以杓酌油沥之 (2)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射 尝射于家圃 (1)
尔安敢轻吾射 (2)
3.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善 陈康肃公善射 (1)
轻 尔安敢轻吾射 (2)
4.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自矜 公亦以此自矜 (1)
释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2)
睨/去 睨之久而不去 (3)
颔 但微颔之 (4)
知 汝亦知射乎 (5)
熟 但手熟尔 (6)
忿然 康肃忿然曰 (7)
覆 以钱覆其口 (8)
徐 徐以杓酌油沥之 (9)
5.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以 以此自矜 (1)
以钱覆其口 (2)
以我酌油知之 (3)
而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4)
康肃笑而遣之 (5)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 ”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 ”杖之,碎其金鱼⑤。
(有改动)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及守荆南回:
(2)杖之,碎其金鱼: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


3.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十 陋室铭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著有《刘梦得文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体制短小,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陋室铭
本文通过对所居陋室主人、事物、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个人应该做到不慕名利、安贫乐道。
一、字词解释
1.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鸿 谈笑有鸿儒 古义:(1) 今义:鸿雁;书信
形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2) 今义:形状
2.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名 有仙则名 (1)
乱 无丝竹之乱耳 (2)
劳 无案牍之劳形 (3)
3.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灵 有龙则灵 (1)
馨 惟吾德馨 (2)
白丁 往来无白丁 (3)
调 可以调素琴 (4)
丝/竹 无丝竹之乱耳 (5)
陋 何陋之有 (6)
4.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之 无丝竹之乱耳 (1)
何陋之有 (2)
则 有仙则名 (3)
何 何陋之有 (4)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庐山草堂记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②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至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③。
一旦蹇剥④,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匡庐:庐山。②远行客:远行的人。③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④蹇(jiǎn)剥:时运不济。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乐天既来为主:
(2)俄而物诱气随: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仰 观 山 俯 听 泉 傍 睨 竹 树 云 石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2)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4.先找出描述草堂选址原因的句子,并结合《陋室铭》,体会居室主人身处其间的愉悦心情,说说他们有怎样不同的精神追求。


十一 爱莲说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周敦颐集》等。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本文“借花喻人”,是一篇借物咏志、讥讽世俗的散文,选自《周敦颐集》。
爱莲说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文章借“莲”阐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制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制力弱,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容易“近墨者黑”。
一、字词解释
1.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植 亭亭净植 古义:(1) 今义:栽种
宜 宜乎众矣 古义:(2) 今义:合适
2.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蔓/枝 不蔓不枝 (1)
远 香远益清 (2)
3.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蕃 可爱者甚蕃 (1)
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
濯 濯清涟而不妖 (3)
清 香远益清 (4)
鲜 陶后鲜有闻 (5)
4.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之 水陆草木之花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
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
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
者 花之富贵者也 (5)
何 同予者何人 (6)
二、重点句子翻译
1.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判断句)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省略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鸭沼观荷(节选)
余生甫里,即以唐陆天随而得名。天随隐居不仕,自号甫里先生。殁后,亮节高风,里人思之不置。以先生生平固喜鸭,乃凿池沼,于池畔另辟鸭舍,方塘如鉴,一水潆洄。蓄白鸭数头,修洁可爱。红衣翠盖间,点缀以白羽翩跹,亦复不俗。中央筑一亭曰“清风亭”,东西通以小桥,四周环植榆柳桃李,盛夏新绿怒生。碧阴覆檐际,窗棂四敞,凉飙飒然。
池种荷花,红白相半,清芬远彻,风晨月夕,烟晚露初,领略尤胜。每岁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祝生日。观荷之约,以花开为始,三日一会,肴核以四簋为度,但求率真,毋侈华靡。甫里本属水乡,多菱芡之属。沉李浮瓜,调冰雪藕之外,青红错杂,堆置盘中,亦堪解暑。
余定莲为君子之花,具有四德:香清,韵远,品洁,色纯。乃不解阿谀者流,以高人静士之容。
(作者:王韬。有改动)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领略尤胜:
(2)多菱芡之属: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四周环植榆柳桃李,盛夏新绿怒生。


3.联系周敦颐的《爱莲说》,说说作者为何称“莲”为“君子之花”。




十二 活板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著有《梦溪笔谈》。
活板
本文是一篇精要的说明文,对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制作过程、印制效果、主要特点做了清晰的说明,还简要交代了此前雕版印刷的历史和此后“活板”的下落。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板 活板 (1)
已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2)
镕 药稍镕 (3)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就 持就火炀之 (1)
瞬息可就 (2)
为 唐人尚未盛为之/每韵为一帖 (3)
皆为板本 (4)
又为活板 (5)
每字为一印/不以木为之者 (6)
3.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奇 有奇字素无备者 古义:(1) 今义: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
殊 殊不沾污 古义:(2) 今义:特别;特殊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板 板印书籍 (1)
火 火烧令坚 (2)
火 用讫再火令药镕 (3)
帖 则以纸帖之 (4)
木格 木格贮之 (5)
5.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布衣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 (1)
钱唇 薄如钱唇 (2)
砥 则字平如砥 (3)
布 一板已自布字 (4)
具 则第二板已具 (5)
更互 更互用之 (6)
和/冒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7)
兼 兼与药相粘 (8)
讫 用讫再火令药镕 (9)
宝藏 至今宝藏 (10)
6.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以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以一平板按其面/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1)
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2)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3)
若 若止印三二本 (4)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持就火炀之。

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3.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4.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被动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蔡侯纸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选自《后汉书·蔡伦传》,有删减)
【注释】①秘剑:皇家用的刀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缣:双丝的细绢。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持就火炀之:
(2)瞬息可就:
(3)帝善其能:
(4)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3.甲、乙两篇选文中,甲文毕昇制作活字的材料是     ,乙文蔡伦造纸的原料是     。与雕版印刷和沉重的简牍、昂贵的帛书相比,活版和蔡侯纸的共同优点是         。
4.读甲、乙两篇选文,你从古人的发明创造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十三 三峡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撰《水经注》。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阙 略无阙处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绝 沿溯阻绝 (1)
绝多生怪柏 (2)
哀转久绝 (3)
素 素湍绿潭 (4)
可以调素琴 (5)
清 回清倒影 (6)
清荣峻茂 (7)
3.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至于 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1)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沿 沿溯阻绝 古义:(2) 今义:顺着(江河、道路或物体的边)
响 空谷传响 古义:(3) 今义:发出声音;响亮;声音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奔 虽乘奔御风 (1)
清 回清倒影 (2)
霜 每至晴初霜旦 (3)
5.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略无 略无阙处 (1)
蔽 隐天蔽日 (2)
亭午 自非亭午夜分 (3)
曦 不见曦月 (4)
襄 至于夏水襄陵 (5)
溯 沿溯阻绝 (6)
间 其间千二百里 (7)
御 虽乘奔御风 (8)
疾 不以疾也 (9)
湍 则素湍绿潭 (10)
荣 清荣峻茂 (11)
旦 每至晴初霜旦 (12)
肃 林寒涧肃 (13)
凄异 属引凄异 (14)
6.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其 其间千二百里 (1)
虽 虽乘奔御风 (2)
之 春冬之时 (3)
则 则素湍绿潭 (4)
者 故渔者歌曰 (5)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024·云南)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崭然露芒角。水声锵然鸣两峰间,心始异之,又盘山行十许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①、环而卫者。嘉木奇卉被之,葱茜浓郁。又行数里,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②。洑③出石罅④,激而为迅流者焉。阴木荫其颠⑤,幽草缭其趾⑥。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节选自麻革《游龙山记》)
【注释】①提:同“揖”,拱手行礼。②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发现一股泉水,水深而清澈,聚为池塘,缓缓流动。③洑(fú):同“伏”,水伏流地下。④罅(xià):缝隙。⑤颠:上方。⑥趾:岸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略无阙处:
(2)至于夏水襄陵:
(3)心始异之:
(4)环而卫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3.甲文描写三峡秋季景色却不见“秋”字,作者是如何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



4.甲、乙两文所描绘的山的形态有哪些共同特征 请简要分析。


十四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其文章内容丰富,条理分明,写景语言精练、清新明快。有《陶隐居集》。
答谢中书书沉醉山水 愉快得意
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作者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一、字词解释
1.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颓 夕日欲颓 古义:(1) 今义:衰败;萎靡
歇 晓雾将歇 古义:(2) 今义:休息
2.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辉 五色交辉 (1)
奇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
3.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入/见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1)
交 五色交辉 (2)
时 四时俱备 (3)
晓 晓雾将歇 (4)
乱 猿鸟乱鸣 (5)
竞 沉鳞竞跃 (6)
欲 实是欲界之仙都 (7)
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
4.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之 实是欲界之仙都 (1)
以 自康乐以来 (2)
其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
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省略句)

2.实是欲界之仙都。(判断句)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陶弘景,秣陵人也。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读书万余卷,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①为务。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及发,公卿祖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②。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也。
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昔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性好著述,顾惜光景,老而弥笃。尤明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医术本草。著《帝代年历》,又尝造浑天象。
高祖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逾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③。
(节选自《梁书·陶弘景传》,有删改)
【注释】①披阅:展卷阅读。②填咽:(行人车马)拥挤。③冠盖相望:官吏往来不断。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断三处)
乃 中 山 立 馆 自 号 华 阳 隐 居 遍 历 名 山 寻 访 仙 药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咸云宋齐以来:
(2)故谓之茅山:
(3)老而弥笃:
(4)书问不绝: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4.阅读文言文,要关注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一句朗读,你准备选用怎样的语气 请说明理由。
A.陶弘景,秣陵人也。
B.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也。


5.阅读全文,结合具体内容,说说陶弘景为什么令高祖“恩礼逾笃”。


十五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记承天寺夜游悲凉苦闷 豁达乐观
本文描写了作者与友人月夜漫步的情形,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同时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要有豁达的心态,不能被世俗名利所牵绊,要学会感悟自然,淡然处事。
一、字词解释
1.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空 庭下如积水空明 (1)
撒盐空中差可拟 (2)
起 欣然起行 (3)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4)
未若柳絮因风起 (5)
少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
少时,一狼径去 (7)
下 庭下如积水空明 (8)
友人惭,下车引之 (9)
思君不见下渝州 (10)
2.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念 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1) 今义:想念;念头;读
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2) 今义:但是
3.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步 相与步于中庭
4.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欲 解衣欲睡 (1)
户 月色入户 (2)
欣然/行 欣然起行 (3)
至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
寝 怀民亦未寝 (5)
中庭 相与步于中庭 (6)
空明 庭下如积水空明 (7)
交横 水中藻、荇交横 (8)
5.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与 念无与为乐者 (1)
于 相与步于中庭 (2)
盖 盖竹柏影也 (3)
何 何夜无月 (4)
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省略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臣自颍移①扬州,过濠、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②如云。臣每屏去③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催积欠,胥徒④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⑤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⑥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 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节选自《苏轼文集》)
【注释】以上文字节选自苏东坡上奏朝廷的奏表。①移:到。②麻麦:麻和麦子。③屏去:屏退。④胥徒:官府小吏。⑤讫:完毕。⑥殆:大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皆有忧色:
(2)苛政猛于虎: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

3.选文先      (表达方式)了作者去扬州为官时的所见所闻,接着引用孔子的话进行
      (表达方式),最后连用反问,强烈地表达了对百姓能否       、对朝廷能否
          的忧虑之情。
4.林语堂曾评说“苏东坡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请依据选文说说他这样评价苏东坡的原因。




十六 与朱元思书
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zhā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与朱元思书淡泊名利 寄情山水
本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信的一部分。文章用诗意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富春山水图,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
之中。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转 蝉则千转不穷 (1)
反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
猿则百叫无绝 (2)
上 负势竞上 (3)
横柯上蔽 (4)
百 一百许里 (5)
猿则百叫无绝 (6)
3.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古义:(1) 今义:允许,许可
戾 鸢飞戾天者 古义:(2)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 经纶世务者 古义:(3) 今义:整理过的蚕丝,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东西 任意东西 (1)
奔 猛浪若奔 (2)
轩邈 互相轩邈 (3)
净 风烟俱净 (4)
5.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共色 天山共色 (1)
从 从流飘荡 (2)
缥碧 水皆缥碧 (3)
甚 急湍甚箭 (4)
竞 负势竞上 (5)
激 泉水激石 (6)
穷 蝉则千转不穷 (7)
息 望峰息心 (8)
横柯/蔽 横柯上蔽 (9)
交映 疏条交映 (10)
6.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则 蝉则千转不穷 (1)
者 鸢飞戾天者 (2)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句)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顾章书
吴 均
仆去月谢病①,还觅薜萝②。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③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④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注释】①仆去月谢病:我上个月因病辞官。②还觅薜萝:正准备隐居。③幽岫(xiù):幽深的山穴。④英英:同“嘤嘤”,象声词。
1.下列题目中加点的“书”,和《与顾章书》中的“书”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答谢中书书》    B.《诫子书》
C.《观书有感》 D.《与朱元思书》
2.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3.作者喜欢石门山的原因是什么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十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kē),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本文出自《公孙丑下》(另外两章分别出自《滕文公下》和《告子下》)。题目是编者加的。
施行仁政
本文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条件是是否施行了“仁政”,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畔 亲戚畔之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利 天时不如地利 (1)
兵革非不坚利也 (2)
3.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城 三里之城 古义:(1) 今义:城市(跟“乡”相对)
池 池非不深也 古义:(2) 今义:池塘
委 委而去之 古义:(3) 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亲戚 亲戚畔之 古义:(4)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
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
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5.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郭 七里之郭 (1)
环 环而攻之而不胜 (2)
兵/革 兵革非不坚利也 (3)
去 委而去之 (4)
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
险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6)
得道 得道者多助 (7)
至 寡助之至 (8)
顺 天下顺之 (9)
6.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之 三里之城 (1)
环而攻之而不胜 (2)
寡助之至 (3)
攻亲戚之所畔 (4)
以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
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 (6)
夫环而攻之 (7)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③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节选自《孟子·离娄上》)
【注释】①桀、纣: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为,替。③尔:而已,罢了。④圹(kuàng):旷野,原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亲戚畔之:
(3)所恶勿施:
(4)兽之走圹也: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3.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这个句子是:“
  。”
4.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 请说说你的理解。


十八 富贵不能淫
见十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作家作品。
富贵不能淫大丈夫
以“女子出嫁”为例,通过言“礼”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否定了景春的观点,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国家民族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女 往之女家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戒 戒之曰 (1)
必敬必戒 (2)
得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
得志,与民由之 (4)
3.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居 居天下之广居 (1)
冠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2)
淫 富贵不能淫 (3)
移 贫贱不能移 (4)
屈 威武不能屈 (5)
4.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诚/大丈夫 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1)
惧 一怒而诸侯惧 (2)
熄 安居而天下熄 (3)
命 父命之 (4)
往 往之女家 (5)
夫子 无违夫子 (6)
顺/正 以顺为正者 (7)
居 居天下之广居 (8)
由 与民由之 (9)
独/行 独行其道 (10)
5.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而 一怒而诸侯惧 (1)
焉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
以 以顺为正者 (3)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省略句)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判断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
齐大饥①,黔敖②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④来。黔敖左奉⑤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节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①饥:饥荒。②黔敖:齐国贵族。③蒙袂(mèi)辑屦(jù):用袖子遮着脸,趿拉着鞋。④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⑤奉:同“捧”。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安居而天下熄 居无何(《周亚夫军细柳》)
B.以顺为正者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C.从而谢焉 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D.以待饿者而食之 三里之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破中有立,孟子首先反驳了景春的观点,然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具体标准。
B.甲文中孟子的观点为人们广泛认同,后代无数仁人志士,可视为这一观点的践行者。
C.乙文中曾子认为,一个快要饿死的人被人无礼呼唤时,可以拒绝嗟来之食,但当别人道歉后,他就可以去吃这些食物。
D.乙文中黔敖能为饥民准备饭食和汤水,可见他是一个为饥民着想、尊重饥民的人。
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

(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4.请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曾子认为“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请说说这个观点与孟子“贫贱不能移”的看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十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见十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作家作品。
居安思危
本文先列举六个由卑微到显赫的人物的事例,再讲其中的道理,由人及国,最后得出结论,说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才能获得成功。
要想成才,一定要先经历磨难,只有经历了磨难,才会有所作为;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养尊处优,耽于安乐,而应该有忧患意识,要有所作为。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曾 曾益其所不能 (1)
衡 衡于虑 (2)
拂 入则无法家拂士 (3)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1)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
3.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所以 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苦 苦其心志 (1)
劳 劳其筋骨 (2)
饿 饿其体肤 (3)
动/忍 所以动心忍性 (4)
5.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畎亩 舜发于畎亩之中 (1)
举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
举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3)
市 百里奚举于市 (4)
任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
乱 行拂乱其所为 (6)
曾益 曾益其所不能 (7)
过 人恒过,然后能改 (8)
困/虑/作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9)
征/色 征于色,发于声 (10)
敌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1)
亡 国恒亡 (12)
6.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
困于心,衡于虑 (5)
其 必先苦其心志 (6)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省略句)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省略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 ”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諠: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人恒过:
(2)而后喻:
(3)其母引刀裂其织:
(4)以此诫之: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3.阅读甲、乙两文,说说两文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二十 愚公移山
见七《杞人忧天》的作家作品。
愚公移山
这则寓言故事通过描写愚公在“移山”这件事上的思想和行动,告诉人们要与困难坚决斗争,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困难,争取胜利。故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
只要下定决心,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奋斗,再大的困难都终将被克服。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反 始一反焉 (1)
惠 甚矣,汝之不惠 (2)
陇 无陇断焉 (3)
2.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指 指通豫南 古义:(1) 今义:手指头
曾 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 古义:(2) 今义:曾经
阴 达于汉阴 古义:(3) 今义:不见阳光的地方
荷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古义:(4) 今义:莲
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 古义:(5) 今义:休息
3.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面 面山而居 (1)
险 吾与汝毕力平险 (2)
箕畚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
4.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塞 惩山北之塞 (1)
迂 出入之迂也 (2)
室/谋 聚室而谋曰 (3)
毕/平 吾与汝毕力平险 (4)
许 杂然相许 (5)
献疑 其妻献疑曰 (6)
置 且焉置土石 (7)
投 投诸渤海之尾 (8)
率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9)
叩 叩石垦壤 (10)
龀 始龀,跳往助之 (11)
易/节 寒暑易节 (12)
止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3)
年 以残年余力 (14)
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15)
长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 (16)
固/彻 固不可彻 (17)
若/弱子 曾不若孀妻弱子 (18)
穷匮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19)
苦 何苦而不平 (20)
亡/应 河曲智叟亡以应 (21)
闻 操蛇之神闻之 (22)
已 惧其不已也 (23)
诚 帝感其诚 (24)
厝 一厝朔东 (25)
断 无陇断焉 (26)
5.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而 面山而居 (1)
聚室而谋曰 (2)
而山不加增 (3)
且 年且九十 (4)
且焉置土石 (5)
焉 且焉置土石 (6)
始一反焉 (7)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


2.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旬朔③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悔前所为;而聪明⑤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
终⑥,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滑稽:诙谐戏谑。③旬朔:十天、一个月。④惩艾:惩戒。⑤聪明:听力和视力。⑥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数次。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一 见 辄 能 诵 暗 疏 之 亦 不 甚 失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2)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3.请结合课文《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精神,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劝勉。



二十一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约前145—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本文通过写汉文帝巡视、慰问细柳军的场面,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及其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被 军士吏被甲 (1)
式 改容式车 (2)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军 周亚夫军细柳 (1)
至霸上及棘门军 (2)
上自劳军 (3)
使 使人称谢 (4)
使持节 (5)
诏 天子之诏 (6)
诏将军 (7)
3.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节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古义:(1) 今义: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壁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古义:(2) 今义:墙;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
先驱 天子先驱至 古义:(3) 今义: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介胄 介胄之士 (1)
军 军霸上 (2)
诏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3)
5.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入 匈奴大入边 (1)
劳 上自劳军 (2)
彀/持满 彀弓弩,持满 (3)
无何 居无何,上至 (4)
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5)
驱驰 军中不得驱驰 (6)
揖 将军亚夫持兵揖 (7)
士 介胄之士不拜 (8)
动 天子为动 (9)
6.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之 不闻天子之诏 (1)
称善者久之 (2)
以 以备胡 (3)
请以军礼见 (4)
乃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5)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6)
为 天子为动 (7)
且 天子且至 (8)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2.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3.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亚夫破吴
孝景三年①,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②轻,难与争锋。愿以梁③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④,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⑤。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⑥,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⑦。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后吴奔壁东南陬⑧,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
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
有郤⑨。
(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孝景三年:公元前154年。②剽:勇狂。③梁:梁地。④荥阳:现河南郑州荥阳大部分地区。⑤深壁而守:深沟高垒坚守不出。⑥便宜:有利。⑦后食道:后方粮道。⑧后吴奔壁东南陬:后来吴军朝汉军军营东南角奔来。⑨郤:仇怨。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愿以梁委之:
(2)上许之:
(3)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
(4)乃引而去:
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断三处)
吴 兵 乏 粮 饥 数 欲 挑 战 终 不 出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


(2)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4.选文中的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十二 桃花源记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著有《陶渊明集》。
桃花源记理想社会
文章通过写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意思
要 便要还家
2.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舍 便舍船,从口入 (1)
屋舍俨然 (2)
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
寻向所志 (4)
寻 寻向所志 (5)
未果,寻病终 (6)
3.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意思
无论 无论魏晋 古义:(1)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2)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3)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 芳草鲜美 古义:(4)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交通 阡陌交通 古义:(5) 今义:运输事业
间隔 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6) 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俨然 屋舍俨然 古义:(7) 今义:形容很像
外人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古义:(8) 今义:没有亲友关系的人;某个范围或组织以外的人
仿佛 仿佛若有光 古义:(9) 今义:似乎,好像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异 渔人甚异之 (1)
前 复前行 (2)
志 处处志之 (3)
果 未果 (4)
语 此中人语云 (5)
5.重点实词
词语 例句 意思
缘 缘溪行 (1)
缤纷 落英缤纷 (2)
穷 欲穷其林 (3)
通 初极狭,才通人 (4)
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
阡陌 阡陌交通 (6)
闻 鸡犬相闻 (7)
黄发/垂髫 黄发垂髫 (8)
怡然 并怡然自乐 (9)
具 具答之 (10)
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1)
辞 停数日,辞去 (12)
扶/向 便扶向路 (13)
及 及郡下 (14)
诣 诣太守 (15)
规 欣然规往 (16)
问津 后遂无问津者 (17)
6.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用法、含义
之 忘路之远近 (1)
渔人甚异之 (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
具答之 (4)
闻之,欣然规往 (5)
其 欲穷其林 (6)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7)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8)
乃 乃大惊 (9)
乃不知有汉 (10)
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1)
不足为外人道也 (12)
与 遂与外人间隔 (13)
何 问今是何世 (14)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