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2025年中考生物学专题复习(河北)(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讲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2025年中考生物学专题复习(河北)(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02 17:2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讲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考点一 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
生物的性状
(1)性状:生物体①    、②    和③    等特征的统称。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有的是④      (如双眼皮);有的是⑤       (如人的ABO血型);有的是
⑥      (如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惯用右手等行为)等。
(2)相对性状
a.概念:⑦    生物⑧    性状的⑨    表现形式。
b.判断依据:必须同时满足“两同一不同”,即同种⑩   、同一   、不同     。
c.生物的相对性状并不仅仅是同一性状的   种表现形式,也可以是   种表现形式,它们互为相对性状。
d.相对性状至少有两种表现形式。如某种植物的花有白色、黄色和红色三种颜色,则这种相对性状有三种表现形式。
互为相对性状的花色
e.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
比较亲代和子代的性状:在子代中“凭空    ”的性状和“无中生   ”的性状都是隐性性状。
利用比例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性状之比为3∶1,则占3的为   性状,占1的为   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
a.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
b.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        。
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示意图
c.过程:将        转入核未融合的受精卵内,再将受精卵注入代孕小鼠的    
内,生出个体较大的小鼠。
d.所用生物技术:    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e.转基因超级鼠性状表现为     。
f.结论: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2)由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推论,在生物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控制性状的    。
基因、性状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    ,但性状的表现,还受到    的影响,因此性状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算是无性生殖,或同一个体在环境因素影响下也存在    
(填“遗传”或“变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a.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   英文字母表示(如D)。
b.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   英文字母表示(如d)。
(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个体,其基因组成只有   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其基因组成有DD和   两种,其中基因组成为Dd中的d基因(隐性基因)虽然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是会   下去。
误以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达
当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中,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得到表达,表现为显性性状,但隐性基因也会遗传给后代。当成对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能表现出来。因此,不能说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达,而是要看具体情况,有时候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是隐藏了,暂时未表现出来。
(3)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图解
子二代的基因组成之比为DD∶Dd∶dd=  ∶  ∶  ,子二代的性状表现之比为高茎∶矮茎=3∶1。
(4)基因显隐性的判断
a.无中生有为  性。如亲代都是高茎,子代出现矮茎,则矮茎为隐性性状,高茎为显性性状,并且亲代的基因组成一定是Dd×Dd。
b.子代中相对性状的比例符合3∶1或1∶3,其中占3的为   性性状,占1的为   性性状。如某人利用豌豆杂交,培育出的种子长出的豌豆苗,高茎∶矮茎=3∶1,则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并且亲代的基因组成一定是Dd×Dd。
c.若亲代是一对相对性状(如亲代的基因组成是DD×dd),则子代全都是一种基因组成(   ),并且子代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d.利用逆推法判断亲子代的基因组成:隐性性状的个体基因组成必为两个   基因,并且这对基因一个来自   ,一个来自   ,故可推知其双亲各有一个   性基因,再根据亲代的性状表现,推出其基因组成。
亲代基因组成、生殖细胞类型与子代基因组成、性状表现及比例归纳
亲代基因组成 生殖细胞类型 子代基因组成及比例 子代性状表现及比例
AA×AA A A 全为AA 全为   性性状
AA×Aa A A、a AA∶Aa=1∶1 全为显性性状
AA×aa A a 全为Aa 全为显性性状
Aa×Aa A、a A、a AA∶Aa∶aa=1∶2∶1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 
Aa×aa A、a a Aa∶aa=1∶1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 
aa×aa a a 全为aa 全为   性性状
考点二 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DNA和染色体
基因 有     的    片段,在细胞里主要存在于    分子上。基因控制生物的    
DNA 生物体主要的    ,DNA分子主要存在于    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    的梯子
染色体 细胞核内容易被    染成    的物质,主要由      和      构成。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    和    都是一定的
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之间的关系
DNA、染色体、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区别 联系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2)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   决定的,基因存在于   上,   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通常一条染色体上只有   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2)每种生物都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基因也是   存在的 (3)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存在,基因也是   存在的
考点三 人的染色体组成及性别遗传
染色体的类型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都是  对,包括22对  染色体和1对  染色体。
(2)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女性的性染色体为  。
(3)男性产生  种精子,一种含有性染色体  ,一种含有性染色体  ;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含有性染色体  。
男女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比较
比较项目 女性 男性
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对常染色体+  (一对性染色体)   对常染色体+  (一对性染色体)
形成的卵细胞或精子的染色体组成 22  常染色体+  染色体 22   常染色体+X染色体或22   常染色体+  染色体
受精卵染色体组成 22  常染色体+  (一对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  (一对性染色体)
人的性别遗传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每对染色体都是   来自父方,   来自母方,染色体数又恢复到原来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从而保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子代同时也具有了父方和母方各一半的   。
(2)染色体或基因数目变化
体细胞2n→生殖细胞  →受精卵 
(3)人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父亲     母亲
  体细胞  23对     23对
  生殖细胞 23条 23条
  受精卵        
(4)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    ,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恢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人的性别决定
二十三对染色体,人体细胞获专利。
二十二对共具有,只有一对分男女。
有Y定是男子汉,两种精子数无异。
一双X是女子,卵子种类很单一。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女性只产生一种生殖细胞——含  染色体的卵细胞。
(2)男性可产生两种精子,一种是含  染色体的精子,另一种是含  染色体的精子,两者数量    ,与卵细胞结合机会   。
(3)精子(X)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X)发育成   ;精子(Y)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Y)发育成   。XX∶XY=1∶1,所以生男生女机会   。
(4)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其   ,Y染色体一定来自其   ,女孩的X染色体一条来自其   ,一条来自其   。
(5)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由   传给   ,   传给   ,因此Y染色体上留下了基因的族谱。
生男生女是随机,精子类型来决定;
X精子先“撞线”,胎儿娩出必是女;
Y型精子游最快,婴儿是男莫怀疑;
胎儿性别莫鉴定,两性比例1∶1。
考点四 遗传病和禁止近亲结婚
遗传病
(1)常见的遗传病
a.色盲:红绿色盲患者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区分   和   ,有的色盲患者甚至完全没有   。
b.先天性智力障碍:先天性智力障碍患者天生智力   。
c.血友病:血友病患者缺乏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在遭遇创伤出血时,血液不能   ,最终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d.白化病:眼、   、毛发等部位色素减退或缺失。
(2)伴性遗传——红绿色盲
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的原因
一般认为,红绿色盲取决于   染色体上的    基因。男性仅有    染色体,因此只需一个红绿色盲基因就表现出   。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需有   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表现异常。一个正常女性与一个红绿色盲男性婚配,父亲的红绿色盲基因可随X染色体传给他们的   ,而不能传给儿子,女儿再把父亲传来的红绿色盲基因传给她的   ,这种现象称为交叉遗传。因而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
b.遗传图解
禁止近亲结婚
(1)近亲:与自己有较近血缘关系的亲属,具体是指   血亲和   以内的   血亲。
(2)近亲关系图
(3)我国民法典规定:    血亲或者    以内的    血亲禁止结婚。
(4)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血缘关系越近,基因组成越    ,如果携带致病基因,这种致病基因重组的可能性就越大,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就    。
考点五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特点
(1)普遍性:生物性状的变异是    的。
(2)不定向性:变异是     的,不是所有的变异都对      有利。
变异的类型
(1)按照       划分,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
变异类型 引起变异的原因 特点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    或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会遗传给后代
不遗传的变异     因素或后天因素,     没有改变 不会遗传给后代
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的根本区别在于     是否发生改变。
误认为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都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如果环境的变化影响了生物的遗传物质,使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这样的变异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例如,普通甜椒的种子进入太空后, 环境的变化使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培育出了太空椒。
(2)按照对   是否有利划分,分为有利变异与不利变异。
变异类型 对生物的影响 结果
有利变异 使生物更加   环境,提高生活能力 利于生物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不利变异 使生物不适应环境,降低生活能力 不利于生物生存,逐渐被  
区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的关键:是否对该生物     生存发展有利,而不是是否对
    有利。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无论哪种育种方法,其原理都是通过生物、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变生物体内的      ,使后代的性状发生改变。
常见的育种方法:
人工选 择育种 利用生物自然变异现象,通过    将有利于    的新品种选择出来的方法,如人工选择繁育高产奶牛
育种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高产抗倒伏小麦
诱变 育种 通过    或药物处理等方法诱导    突变,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如太空椒
实 验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提出问题】花生果实大小与什么有关
【作出假设】花生果实大小既与    有关,又受    因素影响。
【制订并实施计划】
(1)取材:    抽取大、 小两个品种的花生果实各30粒。
(2)测量:测量时,可用圆规的两个支腿量出花生果实长轴的长度,然后在直尺上读出数据,单位精确到毫米。
(3)统计:四人为一组,其中两人测量选取的大花生,另外两人测量选取的小花生,测量并记录好每粒花生果实长轴长度并分别计算出大花生和小花生长轴长度的    。
(4)绘图:绘制曲线图,水平轴为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纵轴为花生的个数,依据两数的相交点,连成曲线。
【得出结论】
(1)两个品种的花生长轴长度的平均值存在差异,这是由于      的不同引起的变异,且这种变异能遗传给后代。
(2)同一品种的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也存在差异。同一品种虽然遗传物质相同,但不同个体受
    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变异,但这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
(1)实验中取花生果实要做到    ,样品数量要足够    ,原因是
   。
(2)测量果实长轴的长度,测量结果要以    为单位。
(1)选取粒大饱满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可能结出小花生的原因是
           。如果将结出的小花生再种下去,所收获的果实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小花生。
(2)实验材料拓展:由大小差异不明显的花生换成大小差异明显的番茄会更形象直观,实验中的长度测量可改为使用电子秤测量番茄的    。
(2024·河北)同学们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模型,如下图所示。其中a表示的是 (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DNA D.基因
(2024·乐山)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圆白菜),在北京栽培,长成的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普遍增加,最大的竟达到6.5千克。这说明对结球甘蓝性状表现起作用的是 (  )
A.环境 B.基因
C.海拔 D.基因和环境
一位单眼皮妈妈通过手术获得了双眼皮,其生下的孩子仍然是单眼皮。原因是
  。
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他们的爱情悲剧令人唏嘘。从科学的角度看,宝玉和黛玉    (填“适合”或“不适合”)结婚,因为他们是表兄妹,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会    。
命题点一 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
(2024·齐齐哈尔)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猫的短毛与狗的长毛
B.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C.小刚的A型血和小明的A型血
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2024·牡丹江)科学家用生物技术的方法将两种基因转入水稻,使水稻种子的胚乳中富含有胡萝卜素,这种大米呈现金黄色。这里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是 (  )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杂交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2024·湖南)果蝇的长翅、残翅受一对基因控制,如图甲、乙所示。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选用一只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果蝇作为亲代,进行多次杂交,得到的子代(子一代)全为长翅。再让子一代长翅果蝇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子二代)果蝇的性状和占比如图丙所示。请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为    性状。
(2)亲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
(3)图丙中,子二代果蝇的长翅与残翅的数量比是    ,其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
(4)从子二代中任取一只长翅果蝇,与多只残翅果蝇杂交。若其子代的长翅与残翅的比例约为    ,则该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若其子代    ,则该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
(5)研究发现,将刚孵化的残翅果蝇幼虫放在31 ℃的环境中培养,会得到一些翅长接近长翅果蝇的成虫,这些成虫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又都是残翅果蝇。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命题点二 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024·成都)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重要结构,它与蛋白质、DNA、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多个DNA分子
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段
D.细胞中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2024·眉山)基因在细胞里存在于遗传物质——DNA分子上,而DNA又大多集中在染色体上。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基因 B.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
C.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蛋白质分子 D.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2024·牡丹江)如图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 ]是染色体,包括[2]    和[3]    。
(2)[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含有许多遗传效应的片段,这些片段是    。
命题点三 人的染色体组成及性别遗传
(2024·福建)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母亲的卵细胞类型决定孩子性别
B.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C.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D.女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44+XY
(2024·云南)下图为某女孩家庭的性别遗传示意图,如果女孩的一条X染色体来自奶奶,另一条X染色体来自外公的可能性为(  )
A.1/2 B.1/4 C.1/8 D.0
(2024·聊城)如图表示人的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子代体细胞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
B.子代细胞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C.子代体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
D.男孩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
(2024·绥化)有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他们想再生一个女孩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命题点四 遗传病和禁止近亲结婚
(2024·宜宾)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下图是小明(9号)家族白化病(基因用A、a表示)的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既体现了生物遗传又体现了生物变异的特性
B.图中每代都有患者,说明白化病是显性遗传病
C.第一代3、4号和第二代5、6号的基因组成均为Aa
D.第二代8号携带致病基因的基因组成概率为2/3
(2023·随州)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有一男孩患了该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来自(  )
A.外公 B.外婆 C.爸爸 D.妈妈
命题点五 生物的变异
(2024·成都)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通过近视矫正手术使视力恢复正常
B.长期户外工作使皮肤晒成了小麦色
C.经常打乒乓球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
D.一对右利手夫妻生出了左利手孩子
(2023·宜昌)人工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等育种方式蕴含的相同原理是(  )
A.直接改变了生物体的某些性状
B.使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相应改变
C.生物体发生的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D.生物体定会产生有利变异
【详解答案】
教材考点·深度梳理
①形态结构 ②生理 ③行为
④形态结构特征 ⑤生理特性
⑥行为方式 ⑦同种 ⑧同一 ⑨不同
⑩生物 性状 表现形式 两
很多 消失 有 显性
隐性 鼠个体的大小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输卵管
转基因 生长速度快,个体大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
控制 环境 基因 环境
变异 大写 小写 dd Dd
遗传 1 2 1 隐 显
隐 Dd 隐性 父亲 母亲
隐 显 3 1 1 1
隐 遗传效应 DNA
DNA 性状 遗传物质
细胞核 螺旋形 碱性染料
深色 DNA 蛋白质 形态 数目 基因 DNA
染色体 基因 DNA DNA
一个 成对 成对 成单
成单 常 性 23 常
性 XY XX 两 X Y
X 22 XX 22 XY
条 X 条 条 Y 对
XX 22对 XY 一条
一条 基因 n 2n
23对 减半 X X Y
一样多 均等 女孩 男孩 均等 母亲 父亲 母亲
父亲 父亲 儿子 儿子
孙子 红色 绿色 色觉
低下 凝固 皮肤 X
一对 一条X 色盲 一对
女儿 儿子 直系 三代
旁系 直系 三代 旁系
相似 越大 普遍存在
不定向 自身发展 是否能够遗传 重组 环境 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 后代 适应 淘汰
个体自身 人类 遗传物质
人工选择 人类 杂交
射线照射 基因
科学探究·拓展创新
实验
【作出假设】
品种 环境
【制订并实施计划】
(1)随机 (3)平均值
【得出结论】
(1)遗传物质 (2)环境
实验拓展
(1)随机取样 多 随机取样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样品足够多,才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毫米
拓展创新
(1)花生的果实大小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不一定
(2)质量
真实情境·学科实践
1.B 解析: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A不符合题意。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B符合题意。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C不符合题意。D.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D 解析:有些性状是否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西藏与北京结球甘蓝的基因相同,但两地的环境不同,导致甘蓝的叶球大小不同,D符合题意。故选D。
3.通过手术获得的双眼皮是后天人为改变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4.不适合 增大
拓宽视野·中考体验
1.D 解析:A.狗和猫是两种生物,因此猫的短毛与狗的长毛不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B.棉花的细绒与长绒是两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C.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相同表现形式,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D符合题意。故选D。
2.A 解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其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培育新品种。科学家用生物技术将两种基因转入水稻,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A符合题意。故选A。
3.(1)显性 (2)③ (3)3∶1 ①或②
(4)1∶1 全为长翅 (5)基因和环境
4.B 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作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A正确。通常,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细胞中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错误,D正确。通常,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C正确。故选B。
5.D 解析:通常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A错误,B错误。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蛋白质分子,C错误。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正确。故选D。
6.(1)1 蛋白质 DNA
(2)3 基因
7.B 解析:A.人的性别决定于性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孩子的性别由父亲的精子类型决定,A错误。B.男孩的性染色体是XY,其中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B正确。C.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C错误。D.女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44条常染色体+XX,D错误。故选B。
8.A 解析: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该女孩XX性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由题意可知,来自父亲的X染色体来自奶奶;而母亲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外婆,也可能来自外公,并且机会均等,即X染色体来自外公的可能性为50%(1/2),A符合题意。故选A。
9.B 解析:一条染色体上一般有一个DNA分子,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基因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和卵细胞,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所以子代体细胞核中的每一对基因、DNA和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C、D正确。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B错误。故选B。
10.B 解析: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有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而受精时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即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都是50%。因此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他们想再生一个女孩的概率是50%,B符合题意。故选B。
11.B 解析:A.图中第一代3号和4号正常,生的孩子中,7号和8号分别是患病和正常,既体现了生物遗传的特性,又体现了生物变异的特性,A正确。B.3、4号正常,却生了一个7号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肤色正常是显性性状,白化病是隐性性状,B错误。C.第一代1号正常,基因组成是AA或Aa;2号患病,基因组成是aa,2号肯定会传给后代5号和6号一个隐性基因a,5号和6号表现正常,因此5号和6号的基因组成都是Aa。第一代3、4号正常,生了一个7号患白化病的孩子,7号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第一代3、4号都有一个隐性基因a,基因组成都是Aa,C正确。D.第一代3、4号的基因组成都是Aa,遗传图解如图:
可见,第二代8号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比例是AA∶Aa=1∶2,因此,第二代8号携带致病基因的基因组成概率为2/3,D正确。故选B。
12.C 解析: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Y染色体来自爸爸,并且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妈妈传递给男孩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同时外婆和外公传递给妈妈的性染色体均是X染色体。综上分析可知,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有一男孩患了该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来自爸爸,C符合题意。故选C。
13.D 解析:通过近视矫正手术使视力恢复正常、长期户外工作使皮肤晒成了小麦色、经常打乒乓球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这些变异都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遗传的变异,A、B、C不符合题意。一对右利手夫妻生出了左利手孩子,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D符合题意。故选D。
14.B 解析:人工选育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生物,诱发其产生基因突变的育种方法。转基因技术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可见,人工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等育种方式蕴含的相同原理是使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相应改变,B符合题意。故选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