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4 项目式探究 2025年中考生物学专题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题型04 项目式探究 2025年中考生物学专题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02 19:0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型四 项目式探究
题型解读
  新课标的项目式是实现核心素养的重要学习方式,设计思路以“创设主题情境——明确任务——探究过程——评价”为主线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应首先阅读资料,分析实验原理,与课本知识联系,抓住关键词,遵守单一变量原则、重复原则,设计实验解答问题。
情境:生物兴趣小组以山坡上的野生小黑枣树为砧木,进行黑枣树嫁接柿树的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采集接穗。在4月中旬左右选取无病虫害的1年柿树枝条,截成8厘米左右小段,留1~2个健壮芽。
任务二:砧木的选择。选择直径4厘米以下的黑枣树,在主干距地面10厘米左右处剪平。
【实验设计】
(1)处理接穗和砧木:从接穗断面处剖开,削成锐角,把略小的剖面去掉外面一部分树皮,砧木在距地面8厘米左右处剪断,从处剖开,削面和接穗一样。
(2)设计对照实验
组别 A组(20株) B组(20株)
处理 方法 将接穗和砧木接在一起,如果接穗粗度小,应将接穗往一边靠,使去掉树皮的位置紧挨在一起,用塑料膜扎好,然后用土将植株埋过接口处 将接穗和砧木绑扎起来,用塑料膜包好,然后用土将植株埋过接口处
实验 结果 成活19株 成活5株
①30天左右后观察嫁接植株成活情况,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是  。
②实验中的嫁接方式叫    接,还可进行    接。
③嫁接成活后的植株的果实是    。
【交流评价】
对学习嫁接的探究进行小组自评或分享汇报,掌握嫁接的方法可应用到家中花卉的嫁接,并用多种植物进行实践。
①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②枝 芽 ③柿子
(2023·广西)马铃薯是由地下匍匐茎膨大形成的。马铃薯芽眼萌发会产生毒素,致使马铃薯不宜食用。为了更好地储藏马铃薯,减少浪费,广西某中学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某种食用马铃薯储藏期的影响,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马铃薯数量/个 实验处理 芽眼开始萌发所需时间/天
A 20 25 ℃(常温) 12
B 20 4 ℃(低温) 22
【提出问题】
温度对马铃薯储藏期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  。
【制订并实施计划】
本实验的变量是    。选取马铃薯时,A、B两组数量、大小、品质、芽眼数相同;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并记录每个马铃薯上的第一个芽眼开始萌发所需时间,统计并计算各组的    ,得出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条件下马铃薯的储藏期更长,从呼吸作用角度分析,该条件下马铃薯储藏期更长的原因是    。
【进一步探究】
除温度外,影响马铃薯储藏期的因素可能还有    (答一点即可)。
(2024·临沂)在食品发酵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如何自制甜美的饮品,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实践活动。在自主报名的基础上,老师将学生分成三个项目组:酸奶项目组、米酒项目组、葡萄酒项目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项目实施:
①项目原理。各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均在    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或酒精,乳酸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区别于其他两组菌种的生殖方式是        。
②制作流程及分析。
A.制作培养基,三个项目分别使用牛奶、糯米和葡萄作为培养基材料;
B.各项目组对设计的装置进行高温消毒并冷却;
C.项目组各自将牛奶煮沸后冷却、糯米蒸熟后冷却、洗净晾干的葡萄榨成汁液后,分别放入甲、乙、丙装置内;
D.甲装置加入适量酸奶并均匀搅拌;乙装置将糯米与酒曲均匀搅拌、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丙装置加入酵母菌并均匀搅拌;
E.按照图示方式密封后,均放置在30 ℃恒温箱中。
流程分析:A步骤的目的是        ;D步骤,乙装置挖凹坑的目的是       ;E步骤,将装置均置入30 ℃的恒温箱中,原因是              。
甲 酸奶制作  乙 米酒制作
丙 葡萄酒制作
③结果及分析。(略)
(2)反思与总结:
①酸奶的制作可使用    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
②乙、丙装置设置橡皮管、排气口,可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并方便检测气体成分,检测的方式是           。
(2023·陕西)小秦所在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了“生物圈中的人”项目学习任务。图1 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是体循环或肺循环简图,其中①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图3是血液循环模型,其中①~③表示心脏的三个腔,④⑤表示血液流经的不同器官。请据图回答问题。
【调查发现】
小秦的午餐是米饭、清蒸鲈鱼和凉拌豆芽;第二天小秦在粪便中发现了完整的豆瓣,刷牙时出现了牙龈出血的现象。
【模型建构】
小组回顾了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输和代谢过程,复习了图1, 绘制了图2,制作了图3模型。
(1)结合图1写出“豆瓣”在小秦体内的“旅行路线”:① → ② → ③ →        →⑨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午餐中的淀粉和蛋白质最终在图1 中的⑦处分别被消化为    和氨基酸。
(2)氨基酸在图2中的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则图2中的①是图1 中的[ ]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部分氨基酸经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主要由    系统排出体外。 以上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的,该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3)图3模型用空心橡皮球、橡皮管、填充的液体和模拟瓣膜的材料等制成。挤压图3 中的②,液体经④流至③的过程可用图2表示,则图2是    循环。
【探究实践】
新鲜水果能为人体提供自身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
(4)参照午餐推测,小秦牙龈出血是由于维生素 C 摄入量    (填“过多”“适量”或 “不足”)。
(5)小组想了解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C 含量。查阅资料获知,家里几种常见水果的维生素C 含量如下表:
水果 梨 苹果 葡萄 桃 香蕉
每100克水果 中可食用部分 占比/% 82 85 86 89 59
每100克水果 中可食用部分 维生素C含量 /毫克 5.0 3.0 4.0 10.0 8.0
人们只食用水果的可食用部分。根据表中数据,估算并比较每100克可食用部分水果中 维生素C 含量,小秦可首选    食用,改善牙龈出血,做到合理营养。
(2024·广西)番茄是一种常见的果蔬。广西某初中学校学生在劳动实践园地种植番茄幼苗,有段时间忘记浇水,发现幼苗生长缓慢,部分甚至死亡。为此,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水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 别 每次实验番茄幼苗数(株) 在人工智能气候箱内培养时间(天) 实验 处理 单株番茄幼苗增加有机物的量(克)
A 12 20 定期浇水 3 4.98
B 12 20 干旱 2.46
注:人工智能气候箱是一种模拟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相关因素的实验设备。
(1)【制订计划】本实验的变量是    。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上述实验方案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答出一点即可)。
(2)【实施计划】为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研究小组根据实验方案进行了    
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3)【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干旱条件下番茄幼苗增加有机物的量    (填“少”或“多”)。原因之一是干旱会破坏植物细胞的叶绿体结构,使幼苗通过    过程合成有机物的量减少,导致幼苗生长缓慢。
(4)【进一步探究】若想进一步了解干旱条件下,番茄幼苗的哪种营养器官增加有机物的量最少,可以分别称取番茄幼苗中    的有机物的量并计算、比较。
【详解答案】
针对训练
1.【作出假设】
温度对马铃薯储藏期有影响
【制订并实施计划】
温度 平均值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低温 低温条件下细胞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得少
【进一步探究】
湿度(或光照)
2.(1)①无氧 分裂生殖 ②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 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充足的氧气 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2)①市售 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1)⑤→⑦→⑧ 葡萄糖
(2)[⑦]小肠 泌尿 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3)体 (4)不足 (5)香蕉
4.(1)水 在人工智能气候箱内培养时间相同
(2)重复 (3)少 光合作用
(4)根、茎、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