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01 植物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综合 2025年中考生物学专题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项01 植物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综合 2025年中考生物学专题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02 19:0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项一 植物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综合
  根据叶片的结构、蒸腾作用的“门户”——气孔,结合日常生活中移栽植物的一些做法考查蒸腾作用原理。结合图示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表达式、实质等内容,另外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是综合考查的重点内容,是中考的重点和热点,常以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综合分析题等形式考查,难度较大,需要深刻理解才能正确作答。
(1)三大作用关系图解
光合、呼吸、蒸腾、吸收、运输等示意图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归纳总结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实验验证: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水 剪断一片叶的叶脉,如图A、B两区对照 首先将盆栽阔叶植物的叶子取下1片,用酒精溶解去叶绿素,然后滴加碘液,叶子会变蓝,因为其中含有淀粉。然后将该盆栽置于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稍长一些,如2~3天),重复之前的步骤,叶子不变蓝,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淀粉
用氢氧化钠吸收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甲、乙装置对照 “课本128页实验”
续表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课本117页实验” 水 将煮熟、放凉的菠菜和干燥、新鲜的菠菜标上1、2,在温暖、黑暗环境中放置24小时后取出观察结果
“课本128页实验”
“课本123页实验”
“课本127页实验”
用银边天竺葵边缘白色部分与中间绿色部分对照
(2024·成都)在量筒中插入一枝正常生长的带叶枝条,将其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如图所示。24小时后,观察到整个装置重量明显减少。该装置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D.运输作用运走有机物
(2024·石家庄二模)如图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实验装置,实验时用黑布将整个装置遮盖起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用黑布遮盖的目的是排除蒸腾作用的干扰
B.实验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该实验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D.该实验说明植物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2024·保定二模)某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甲 乙
A.将甲装置放在光下,①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B.乙装置透明袋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用乙装置探究蒸腾作用,可改为用透明袋包住整个花盆并扎紧
D.乙装置进行暗处理后,挤压透明袋并打开阀门,②中液体变浑浊
研究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中,关于选叶遮光的操作,最科学、严谨的是选取 (  )
A.同种植物、不同植株上的叶片
B.同一植株上生长状况相近的叶片
C.同一植株同一叶片的某个部位
D.生长状况相近的两株不同植物
(2024·福建)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①  ②
A.①装有煮熟种子的装置中温度更高
B.②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氧气
C.③收集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④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不变蓝
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1)变量:      。
(2)银边天竺葵的特点:边缘白色部分    ,中间绿色部分    。
(3)实验步骤:类似“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4)实验现象:滴加碘液后,边缘白色部分     ,原来的中间绿色部分     。
(5)得出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2024·达州)番茄又名西红柿,鲜嫩多汁、酸甜可口,深受同学们喜欢。达州市某校生物学社团的同学在劳动实践基地采用大棚种植番茄,在种植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探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中,番茄叶片在上午9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字母)。
(2)为探究影响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因素,该社团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甲、乙进行对照,可探究      这一因素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经过暗处理、光照几小时后摘叶、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等操作,发现只有    (填图中所示标号)中的叶片会变蓝。
(3)社团的同学在大棚种植番茄的过程中,为提高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  )
A.白天适当升高大棚内温度
B.合理密植
C.晚上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D.在温室大棚中安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
(4)如图3为24小时内番茄叶片释放或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经分析,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    (填“>”“<”或“=”)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
【详解答案】
1.C 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从试管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进行光合作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去了。故该装置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蒸腾作用散失水分,C符合题意。故选C。
2.B 解析:A.实验时,用黑布将整个装置遮盖起来,不让光线透入,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钟罩内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实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C.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C错误。D.植物呼吸作用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但该实验只能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不能证明植物呼吸作用的场所,D错误。故选B。
3.C 解析:A.将甲装置放在光下,水绵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故①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A正确。B.乙装置的实验过程中,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凝结在透明袋内壁上形成小水珠,因此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B正确。C.用乙装置探究蒸腾作用时,不可改为用透明袋包住整个花盆并扎紧,因为这样不能确定塑料袋内的水珠是植物蒸腾作用形成的还是土壤蒸发的,C错误。D.二氧化碳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将乙装置进行暗处理,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呼吸作用,从而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用手挤压透明袋并打开阀门,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D正确。故选C。
4.C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研究光合作用条件的选叶遮光操作中,最科学、严谨的操作是选取同一植株同一叶片的某个部位。由此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5.D 解析:A.①装有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释放出热量,温度不会升高,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热量,温度会升高,A错误。B.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煮熟的种子装置中蜡烛不熄灭,而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了氧气,燃烧的蜡烛熄灭,②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B错误。C.金鱼藻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氧气能够助燃,所以③收集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错误。D.④叶片的遮光部分因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D正确。故选D。
6.(1)叶绿素(叶绿素的有无)
(2)无叶绿素 有叶绿素
(4)不变蓝 变蓝 (5)叶绿素
7.(1)ABC (2)二氧化碳 甲
(3)C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