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件:第14课《乡愁》(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件:第14课《乡愁》(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8 10:1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导入新课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诗人余光中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突然他拿出一瓶酒,斟满酒杯。酒入愁肠,双眼矇眬,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 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乡愁 ··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感知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请同学们说出描写乡愁的诗,词,曲的名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4、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是“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二”。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祖籍 福建永春, 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 阅读诗歌的方法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语调、语速、
节奏、重音、押韵等;赏析诗歌:再现意境,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余光中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 愁小时候----邮票----母子之情
长大后----船票----夫妻之爱
后来-------坟墓----丧母之哀
现在-------海峡----恋国之思思 乡 爱 国 之 情,渴 望 祖 国 统 一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全诗以时间的 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四个人生阶段。 2.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乡愁
余光中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托物言志故乡之思逐层推进家国之情小时侯——求学在外思念母亲
长大后——新婚离别思念娇妻
后 来——生死隔绝哀思难抑
现 在——国土分裂忧思绵绵少年清愁夫妻离愁丧母哀愁思归浓愁生离之愁 家 愁国 愁死别之愁时 间 顺 序1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 自由 诗的 特点。《乡愁》这首诗的 结构美和 音乐美体现在 哪里呢?
2同一位置上 的词的 重复与 叠词的 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 ,一 唱三叹的 旋律,给全诗 营造一种 低回怅惘的 基调。
乡愁是凝重、浓烈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拓展讨论: 把乡愁浓缩于四个程度轻的对象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以小见大
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 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 的 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 强烈愿望。 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那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兄弟仇怨已成过往,而由此带来的五十多年的骨肉分离已经结束。看,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浅浅的海峡上已经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你认为应该怎样欣赏诗歌?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朱光潜意象 构思 语言 下面是 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根据分析现代诗的方法,
学习这首诗 ,并说说 两者之间的 同异。
故乡的 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同:诗人都是选择几个深意的形象或画面来表达同样的 主题,两篇都是通过创造性的比喻来书写心中的愁,两首都是抒情诗。异:余诗主要是通过形象来推进诗情,席诗主要通过画面和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余诗的思想深度比席诗要广和深;余诗的结构比较对称,在表达的情感上,席诗相对细腻和缠绵。 昨夜,/月光在沙上铺一条金路,/渡我的梦回到大陆。 (《舟子的悲歌》)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 《当我死时》)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乡愁四韵》)
我是神经导电的大陆/饮尽黄河水也不能解渴/扪着脉搏,证实有一颗心还没死去/还呼吸雷雨的空气/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中国是我 我是中国。
(《敲打乐》) 拓展阅读仿写练习仿照余光中的《乡愁》试仿写一段诗
(以乡愁为主题) 懵懂时 乡愁是一件温暖的毛衣 穿的人在这头 织的人在那头 上学后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小溪 我站在尽头 母亲在源头 成长中 乡愁是一首悠远的笛乐 他在那头吹 我在这头听 而现在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 看的人在这头 望的人在那头 乡愁同学们,假如让你离开故乡,故乡的哪些景物,哪些人和事会让你深深思念,请你以“我思念故乡的‥‥‥”为题,谈谈你的感受?想一想研讨与练习(P5)一、背诵这两首诗。思考“土地”与“乡愁”的含义。“土地”象征祖国,诗题“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
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首
诗抒发了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
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乡愁” 由个人
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二、欣赏《我爱这土地》,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对此应如何理解?
2.这首诗的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
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1.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2.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三、《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这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四、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乡愁》,席慕蓉。诗略)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比 较 阅 读余光中:乡愁-邮票、船票
坟墓、海峡
席慕蓉:乡愁-月夜的笛声
雾里的挥泪别离
没有年轮的树
余光中的诗:以时间的变化,选择几个具体的富含深意的形象来层层推进诗情的表达,最后将乡愁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高度。
席慕蓉的诗:用三个典型的画面和几个有独创性的比喻来抒写心中的乡愁,表达对故乡永远的怀念。余光中、席慕蓉《乡 愁》 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把非常抽象的乡愁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练 习一 、用诗的语言描写乡愁,要求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乡愁的内含:
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搜集有关“乡愁”的古诗句 。
三、背诵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