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鉴真与玄奘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① 都生活在唐朝 ② 都有百折不挠的毅力
③ 都是去天竺取经 ④ 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3.下图是唐朝“大雁塔进士题名拓本”,“雁塔题名”的荣耀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实行?(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三省六部制 B.推恩令
C.车同轨、书同文 D.科举制
4.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 )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6.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
①都是隋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
A.善于军事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8.“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9.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是在( )统治时期。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10.下列属于唐朝农民发明的生产工具是( )
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水排
11.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12.藏族的祖先是( )
A.吐蕃 B.契丹 C.女真 D.党项
13.“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14.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朝 B.康朝 C.明朝 D.清朝
15.我国由隋代开创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推举制
16.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17.“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18.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前期的哪些思想认识?这些思想认识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2)材料二中的“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
(3)概括材料二诗中反映的社会景象。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这种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
20.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实验初中七年级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小虎同学设计的板报。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制度篇】
(1)下图所示制度最初创立于隋朝,唐朝时得以完善,请写出这种制度的名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盛世篇】
(2)唐太宗统治时,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作什么?
【民族篇】
(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开明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文学篇】
(4)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高度发展的时期,这一现象出现的政治因素是什么?
【感悟篇】
(5)综上所述,唐朝的繁盛给后人什么历史启示?
21.阅读材料:
材料一:他是唐朝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皇帝,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毛泽东评价唐朝一位皇帝:“她的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也有人说她任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而她的石碑上却没有刻字,功过是非让后世去评说。
材料三: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
请回答:
(1)材料中描述的皇帝分别是谁?他们的统治分别称为什么?
(2)材料一皇帝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哪些原则?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她”。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的这首《忆昔》诗,描绘了大唐盛世的富庶景象,为开创这一盛世,材料三中的“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2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从下图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3)“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对右图的描述,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是 。
(4)短暂的隋朝还创立了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选官制度,它是什么制度?
23.阅读下列材料:某班拟举办一场主题为“经济发展与对外关系”的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唐朝时期的中国,同亚非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国家有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不仅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而且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唐朝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请回答:
(1)请你将图1中的A和F补充完整,并指出西亚的安息古国在丝绸之路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2)观察材料二的表格649年至741年唐朝人口数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与当时的亚洲国家进行密切的文化交往的两例史实。说说经济发展对外交往的关系。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C
6.A
7.C
8.A
9.D
10.C
11.D
12.A
13.D
14.A
15.C
16.D
17.A
18.B
19.
(1)思想认识: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重农思想(以农为本思想)(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开明对待少数民族。
政策措施:与民方面: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劝课农桑的政策(休养生息政策),发展农业生产的举措。
对待少数民族方面:设置机构(管辖突厥,管辖新疆,安西都护府);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册封颉利可汗);与吐蕃和亲(嫁文成公主入藏)。
(2)唐玄宗
(3)景象:人口增加、农业发展(粮食丰实)、社会安定。
原因:要注意以史为鉴;重视经济发展;要有开明的民族政策;要不断调整国家政策;要进行制度创新等等
20.
(1)三省六部制
(2)贞观之治
(3)文成公主入藏(或金城公主入藏)
(4)唐玄宗以诗赋为科举考试内容
(5)不断创新、民族团结、关注民生、发展文化等
21.(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
(2)吸取隋亡的教训,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3)评价历史人物一定不能脱离当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环境;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后世所起的作用;一分为二的原则等。(4)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财政、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
22.(1)大运河南北起点、四段名称、洛阳中心、沟通几大河等。
(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的交流,影响深远;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3)赵州桥;
(4)科举制;
23.(1)A: 长安F:大秦; 转运;
(2)上升 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
(3)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积极有效的外交活动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