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诗经》WWW.K**S*858$$U.COM中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B.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C.黍和稷是商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2. 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
3.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①牛耕 ②花楼机(花机) ③翻车 ④水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古人一直运用它来安排农事。由此可以说明影响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地理环境 C.地质特点 D.生产经验
5.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把都江堰视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
A. 大禹 B. 郑国 C. 李冰 D. 王景
6.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
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7.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是
A.江南手工作坊生产 B.筒车用于山地灌溉
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江南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
8.司马迁引《周书》的话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抑商
9. “经济”一词于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已正式使用,古文中的解释是以“经世济世”“经纶济世”“经世济民”为主要含义的。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刀耕火种是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 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带有封闭性
C.西汉长安“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10.《汉书》记载:“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下列对当时商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草市”成为重要的地方商业中心
C.到处都有便利的客舍、邸店和车坊 D.繁华商业中心成为交易活动的平台
11.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客舍墙壁上张贴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B.北京前门商业区灯火连昼
C.在开封城中见到“今朝半夜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的现象
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
12.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诏令:“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这一材料反映出当时
①城市已形成繁华的商业街 ②唐代实行坊市制度
③原有城市格局已有突破 ④政府严厉打击商业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类似王家“以商贾兴”的商人群体的出现,是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的一大特色。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是最著名的商帮 B.商帮主要指相同行业商人结成的商人群体
C.商帮的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D.商帮以会馆、公所为联络、计议之所
14.一位听书人,身穿暖和的棉布衣 ( http: / / www.21cnjy.com )服,手里把玩着粉彩蝴蝶鼻烟壶,吃着鲜嫩的熟玉米,津津有味地倾听评书《三国演义》。请推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5. “客行野田问,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
A.战乱人口大量逃亡 B.农村萧条土地荒芜
C.国家推行重商政策 D.农村出现经商热潮
16.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裕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17.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关关有税”;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 重农抑商 B. 抑商、禁海
C. 禁止走私贩运 D. 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18.“明代海禁政策的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推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必须要求
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19.清代陶煦的《租核 推原》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0.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格便宜 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各地自由经商
C.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抗衡D.中国关税低有利于外国商品倾销
21. “国人倡用国货,热度日高。我公司近来销场过大,供不给求。”“我公司”可能是
A.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洋务派军事企业
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22.观察下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两类资本都在不断扩大,差距有所缩小
B.民族工业早于外国人所办工业产生
C.外国资本一直占有优势,两类资本差距在不断扩大
D.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压制,发展十分缓慢
23. 阅读1937、1942 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4.4% 7.3%
1942年 58% 78% 49%
表中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抗日战争的影响 B. 抗日根据地扩大
C. 国际援助的增多 D. 民营工业的发展
24.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WWW.K**S*858$$U.COM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25.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 B.中国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D.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26.在中国近代WWW.K**S*858$$U.COM经济结构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因素是
A.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27..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采用机器生产。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②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③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展壮大④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条件w.w.w.k.s.5.u.c.o.m【来源:21cnj*y.co*m】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8.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统治
29.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租 ( http: / / www.21cnjy.com )佃暂行条例》19条,规定“缴租最高限度应不得超过当年正产物收获额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并“禁止包租、预租和押金”。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A.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 B.以法律确认农民土地所有权
C.改造乡村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D.减轻农民负担刺激生产发展
30.右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较快发展、萎缩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3分,第33小题13分, 共40分)
31.(14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 ( http: / / www.21cnjy.com )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材料三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午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稳定小农”的思想指导下,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6分)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6分)
32.(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横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今天下之人不为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寡矣。士之读书将以商禄,农之力作将以商食,而工而隶而释氏而老子之徒,孰非商乎!吾见天下之人,不商其身,而商其志者,比比而然。
——(明)邱浚《重编琼台稿》
材料二 道光时的《徽宁会馆碑记》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地,而繁华过他郡邑。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多有,而盛镇尤汇集之处也。”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
明清时期,各地商人纷纷建造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馆,这些会馆结合家乡建筑特色,结构考究形式精美,从不同程度反映了各不相同的建筑文化。各地商帮还直接从事各种民俗活动,每年正月举办的灯会习俗以徽商承办的灯会最有气派,而民俗活动又是促销的绝佳时机。
——《徽商研究》
材料三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全史·商贾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商帮兴起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帮活动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商帮衰落的原因。(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烟台是环渤海湾的重要港口城市。1858年根据《天津条约》被开辟为通商口
岸,开埠通商后,1862年以英国为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15国列强先后在烟台设领事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商的增多,烟台的涉外活动也逐渐增加,银行、洋行陆续开业,进出口额逐年上升。外商运走的是花生、大豆等土特产,运来的是工业品,受此影响,农民逐渐走向通商之路。
材料二 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但是,后来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以下是该公司1896一1917部分年份大事记。
1896年 从欧洲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采用欧洲现代科学技术酿造出中国第一批优质葡萄酒。
1912年 孙中山先生到张裕酿酒公司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5年 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4枚金质奖章,这也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
1917年 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留下诸多墨宝手迹。
材料三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纸企业之一。1937年11月禾丰造纸厂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而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抗战胜利后,禾丰被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一直不景气,处境奄奄一息;1948年,禾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张裕公司在烟台的创办有哪些客观有利条件 (3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张裕公司在最初的二三十年里取得成功的原因。(3分)
(3)材料三中,“禾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 ( http: / / www.21cnjy.com )0亿元”的实质是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禾丰造纸厂“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的原因有哪些 (3分)
(4)从张裕公司的发展和禾丰造纸厂的结局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C A B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D D D B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A D A A B C D B
31.(14分):
(1)重农抑商。(2分)
(2)特点: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农户个体经营;“男耕女织”(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6分,若答出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等,应酌情给分,但本问总分不能超过6分。)
(3)表现: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4分)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分)
32. (13分)
(1)原因:道路交通的畅达;商人地位的上升;商品流通活跃(商品经济发展)。(6分)
(2)影响:促进城镇化;发展地域文化;丰富民俗生活。(3分)
(3)原因:积累财富未用于商业投资;富而入仕观念强烈;政府盘剥;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冲击。(4分)
33. (13分)
(1)烟台是重要港口城市,交通便利;开埠较早,与外商接触多;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提供了市场,劳动力等条件。(3分)
(2)原因:实业家实业兴邦(实业救国)的理想;引进优良品种,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得
到政府和社会名流的支持;积极参加国际博览会,创立国际品牌。(任答3点,得3分)
(3)实质:恶性通货膨胀。(2分)
原因:官僚资本的压迫.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和美国的经济侵略。(3分)
(4)认识: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行不通。(答案不拘泥于此,意思相近也可以得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