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力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下列哪个物体被托起时所用的力最接近10 N ( )
【解析】选A。本题考查力大小的估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 N,托起一张报纸和一枚硬币的力更小,只有托起一只小白兔的力可能是10 N。故选A。
2.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1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判断。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故A正确,C不正确;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故B、D均不正确。故选A。
3.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解析】选B。本题考查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两个固定的相同的金属片受到的力的大小相同,力的作用点相同,力的方向不同,金属片弯折的方向不同,即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故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选B。
4.下面是小玲对力的一些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靠近的两个磁极没有接触,不会有力的作用
C.马拉车,车前进,说明马对车施加了力;马没有后退,说明车对马没有施加力
D.篮球撞击篮板时,篮板受到了篮球的作用力,同时篮球也受到了篮板的作用力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产生力的作用时必须存在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A说法不正确;靠近的两个磁极没有接触,但是仍然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B说法不正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马拉车,同时车也拉马,C说法不正确;篮球撞击篮板时,篮板受到了篮球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篮球也受到了篮板的作用力,D说法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8分)
5.现在各中小学都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课外活动在玩“造房子”游戏。小香同学单脚站立依次将“物块”踢进事先在地上画好的框内,完成造房任务。当“物块”被踢出时,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物块”本来静止,被踢出去运动了,表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运动状态
6.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请用力学知识说明其原因是 。
【解析】圆珠笔芯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7.巴西世界杯于2014年7月14日落下帷幕。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用头顶足球时(如图),足球向内凹陷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足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运动员用头顶足球时,足球向内凹陷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同时足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形状 运动状态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8.(3分)如图所示是在水平公路行驶的汽车,请画出汽车牵引力的示意图。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力的作用点可以选在汽车的中心,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所以以汽车的中心为起点水平向右画一个线段,再在线段末端标上力的符号F即为牵引力的示意图。
答案:
9.(3分)在图中作出地面对木箱支持力F的示意图。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木箱受到的支持力的作用点在木箱与地面接触的中心位置,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10分)
10.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实验室的长方体木块做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由(1)(4)说明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5)说明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6)说明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本实验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
(1)(4)保持了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点相同,而改变了力的大小,所以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的关系;(2)(5)保持了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改变了力的方向,所以是研究力的方向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3)(6)保持了力的方向和大小相同,而改变了力的作用点,所以是研究力的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这种控制其他量不变而只改变目标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答案: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控制变量法
【培优训练】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水火箭实验时,对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容积为2 000 mL的可乐瓶内装上不同体积的水,每次发射的角度均为20°,向瓶内打气直至橡皮塞从瓶口冲出,使水火箭向前射出。
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
容积:2 000 mL的可乐瓶
发射角度/° 20
装水量/mL 300 400 500 600 700
第一次距离/m 18.28 19.6 20.95 19.95 16.98
第二次距离/m 17.42 20.3 24.36 23.36 14.36
第三次距离/m 22.33 19.58 21.32 21.34 19.34
平均距离/m 19.34 19.83 22.21 21.55 16.89
(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可乐瓶容积、发射角度相同的情况下, 。
(3)可乐瓶内的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就向前飞出,这一现象说明了 。
【解析】(1)他们实验时,是在容积为2 000 mL的可乐瓶内装上不同体积的水,每次发射的角度均为20°,这样控制不变的因素有:可乐瓶的容积、发射的角度;改变的因素是可乐瓶内装的水的体积;所以实验探究的是水火箭飞行距离与装水量的关系(水火箭飞行距离与装水量有什么关系)。
(2)由实验数据中的平均值可知:装水量为300 mL时水火箭飞行距离为19.34 m;小于装水量为400 mL时水火箭的飞行距离19.83 m,更小于装水量为500 mL时水火箭的飞行距离22.21 m;而装水量为500 mL时水火箭的飞行距离22.21 m,大于装水量为600 mL时水火箭的飞行距离21.55 m,更大于装水量为700 mL时水火箭的飞行距离16.89 m;所以,装水量为500 mL时,水火箭飞行距离最远。
(3)可乐瓶内的水向后喷出,表示水向后施力,而水火箭得到了向前飞行的动力,所以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答案:(1)水火箭飞行距离与装水量的关系(水火箭飞行距离与装水量有什么关系)
(2)装水量为500 mL时,水火箭飞行距离最远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