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必修2 专题六 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1.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2.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3.体会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知识结构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重点解析】
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调整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私人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造成一系列危机,迫使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2)二战的促进,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国家干预经济奠定了基础。
(3)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证明,单靠私人垄断和市场调节无法缓解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资金和有效管理,超出了私人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效干预。
2.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第一,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再是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结合起来。政府主要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调节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趋于缓和。
第二,在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高、社会财富巨大增长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充足的物质条件改善各个阶层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干预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在利润巨额增加的同时,缩短职工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以缓和阶级矛盾。而且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
第三,产业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需求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升级。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三大产业的比例有了变化,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低,而金融商业和服务等部门的比重不断提高。
第四,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新经济”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3.战后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及其特点。
(1)模式:①美国的“新经济”模式;②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③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④法国的指导型经济模式;⑤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2)特点:①利用国家政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如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改革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制定指导型经济计划,对经济进行规划和指导。②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在所有制方面,通过股票分散化,出现了人民资本主义,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的全部所有权;另一方面,由于经营者革命,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③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难点突破】
1.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1)条件:①科学技术的进步;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①第三产业成为国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②第三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例,开始超过直接物质生产部门。
(3)影响:①促进了经济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力的提高;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2.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具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紧密结合的特征。
(2)原因:①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②战争的特殊作用也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国家都要对大量工业部门进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之需,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③经济危机呼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④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
(3)发展概况: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于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各国为了尽快摆脱危机,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40年代一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4)主要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国有企业的发展;②国家财政开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升高;③实行中央银行国有化,加强中央银行对国家金融的干预和调节作用;④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作用。
(5)作用:虽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二战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垄断资本的有限性以及它同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问题得到缓解,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减轻经济危机,促进生产的发展。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矛盾进一步加强,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
3.关于“福利国家”的综合认识
(1)含义:“福利国家”的概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则是20世纪的产物,它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共的高标准社会福利。
(2)形成原因:20世纪3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身。
(3)形成经过:①罗斯福新政采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4)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5)实质: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
(6)评价:福利制度使低收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起到了缓解矛盾、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但它加大了政府的开支,增加了国家财政赤字。同时“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也不利于刺激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英、法等国家都开始缩小福利规模。
【易混易错】
1.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二战”后资本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就可以避免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采取了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发展社会福利等干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压力,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性质未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不会消除,经济危机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再次发生既是证明。
2.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是后来的“混和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所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3.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所谓“福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关系,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承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因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完善的福利制度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工人阶级的地位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福利国家”并非由国家承担所有社会保障,而是采取由个人、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构成。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4.二次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第三产业得到迅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第三产业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将继续提高;新经济源于美国,但新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着全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它不可能只属于美国,在亚洲和欧洲已经看到了“新经济”的模式。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6.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课堂自测】
1. 二战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施
C.战争的促进作用
D.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解析】B二战期间,联邦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并投资兴建了大批企业,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二战后,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到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2.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凯恩斯主义的体现
B.与里根政府的措施完全相同
C.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
D.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相结合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将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相结合,故选D项。
3.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起创立“货币理论”,认为“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米尔顿·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
A.与亚当·斯密的主张完全一致
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
C.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D.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凯恩斯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而材料中的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的主张与其相反,故答案为C。
3.下列示意图正确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轨迹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解析】A 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二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初期,美国经济稳定发展;20世纪70年的,受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陷入“滞涨”困境;20世纪80年,里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美国经济复苏;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对照示意图,课得出A正确。,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思想称为“凯恩斯主义”,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国( )
A.积极推进新科学革命的开展
B.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竭力谋求建立经济的区域集团
D.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凯恩斯主义”思想的含义,就是国家干预经济。战后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故选B项。
5.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该表反映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扩大政府开支 B.发展基础工业
C.改善交通条件 D.建立国营经济
5.【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判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从材料信息不难看出,战后发达国家采用了建立国营经济的方式发展经济,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重要方式。故选D项。
6.二战后的美国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推行国有化政策
6.D A.B.C三项是美国与西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排除。D项只符合西欧。美国依靠的是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故D项正确。
7.1946年,法国政府成立计划总署,莫内负责制定了第一个七年计划(1947~1953),重点是发展煤、电力、钢、水泥、运输、农机等基础部门,以此来刺激法国经济的恢复、发展。1954年开始实施第二个计划(1954~1957)。此计划增加了制造业的现代化与发展这一新的内容,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生产率为目标。这说明 A.法国实行计划经济 B.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经济
C.法国实行政府主导型经济 D.法国实行混合市场经济
7.B 从材料中可知,政府加强了对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的干预,但并不能说明就是计划经济。法国实行的是计划指导型经济,英国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经济。
8.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政策”,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规定职工代表有权参与企业多方面事务,上述材料说明
A.德国经济模式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B.德国国家垄断趋势加强
C.二战后德国政治民主趋势加强 D.德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趋势加强
8.B 从材料中“政府”、“宏观管理”等信息可判断B项正确。A、D两项存在史实性错误,排除。材料中只体现职工参与企业事务,未反映政治民主化程度,排除C项。
9.德国德意志电视二台最近进行了一项名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伟大的德国人”的调查。根据公布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荣获这一称号。那么,他的贡献主要是为德国经济确立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 )
A.混合市场经济 B.社会市场经济
C.计划指导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
9.【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联邦德国的经济模式是社会市场经济,形成于阿登纳政府时期。故选B项。
10.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均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他们的经济类型是不同的。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 )
A.法国——政府主导型经济
B.日本——混合市场经济
C.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D.英国——计划指导型经济
10.【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再现能力。二战后,英国建立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建立计划指导型经济,联邦德国建立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经济体制,故选C项。
11.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女首相,素有“铁娘子”之称。她曾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下列各项与其政策相符的是
A.国有企业私有化 B.实行通货膨胀 C.增多社会福利 D.扩大政府开支
11.A 撒切尔夫人信奉货币主义政策,反对国家过分干预企业的自由。故选A。
12.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
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
12.【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概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福利国家”制度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福利制度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消费。根据所学知识其主要目的应该是政治上稳定统治的需要,所以应该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