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2 21:3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胡萝卜
黄瓜(胡瓜)
核桃(胡桃)
蚕豆(胡豆)
我们姓

大家好!我们都来自西域!
导入新课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
与经营西域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关史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知道西汉管理西域的相关措施,学习张骞、班超等人持之以恒,敢于冒险的精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路线。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目标导学一:张骞通西域
【时空观念】阅读教材,描述西域的地理位置。
西域: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目标导学一:张骞通西域
【史料实证】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78思考,匈奴与西域各国、西汉的关系如何?
材料一: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后汉书》
西域的小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材料二: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目标导学一:张骞通西域
【史料实证】基于上述关系汉武帝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招募使者出使西域,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陛下!郎官张骞,愿出使月氏!
目标导学一:张骞通西域
结合视频及课本P78-79,归纳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史实。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目的
成果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
与乌孙结盟;
加强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促进了汉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汉书·张骞传》
【历史解释】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
空,谓孔,引申为道路。凿空,即开通道路。
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被称为“凿空”。
目标导学一:张骞通西域
学史崇德
张骞被扣留后,匈奴想尽办法留住他,为他娶妻,企图断除他前往大月氏的念头。然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使命,两次被抓,两次逃出,历尽艰辛才得以回到长安。张骞“持汉节不失”的精神和坚决克服困难的意志为后人传颂。
【家国情怀】你能从张骞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品质?
不畏艰险、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勇于探索、报效祖国。
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一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开始形成。它就是丝绸之路。
目标导学二:丝绸之路
【时空观念】阅读课本81页《丝绸之路示意图》,说说陆上丝绸之路途经地区。
开拓者:张骞
路线: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北非
目标导学二: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有哪些物品传到了西域,西域又有哪些物品传入了中国?
【历史解释】结合下列内容说一说丝绸之路是一条____________之路
经济商贸
物种传播
文化交融
科技交流
通过上述学习说一说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目标导学二:丝绸之路
【时空观念】海上丝绸之路有几条?请结合海上航路图说一说它们的路线是什么?
海上
丝绸之路
向北
向南
山东半岛→黄海→朝鲜、日本
东南沿海→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欧洲地区
目标导学三: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通过上述学习可知,西域的开拓者是张骞。为了管理西域汉朝是如何做的?
结合教材P82内容,将表格信息补充完整。
机构
时间
长官
职责
管辖范围
意义
西域都护府
公元前60年
西域都护
颁行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
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西域都护府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时空观念】阅读教材P82,归纳东汉王朝加强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目标导学三: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派甘英
出使大秦
西域各国与汉朝重新建立联系。
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班勇再次出使西域
改西域都护府为
西域长史府
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
投笔从戎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课后活动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
【历史解释】丝绸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的认识。
“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中国,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用开放的胸襟,为世界联动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认识:有利于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2024·四川自贡·2)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写道:“无数铃声遥过碛(qì;沙漠),应驮白练到安西。”诗歌采用以声传影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运送丝绸的画面。这一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2、(2024·黑龙江绥化·2)西汉时,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的人是(  )
A.蒙恬 B.班超 C.张骞 D.甘英
B
C
3、(2024·福建中考·4)琵琶源于西亚,现代维吾尔语称琵琶为“巴比特”(bartbit),与古波斯语对琵琶的称呼“巴波特”(barbot)十分相似。这一现象应缘于(  )
A.丝绸之路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隋大运河的开通 D.郑和下西洋
4、(2024·四川泸州·2)“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采用以声传影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前往西域的画面。这一画面反映的是(  )
A.蒙恬北击匈奴 B.丝绸之路贸易 C.玄奘西行天竺 D.甘肃行省设置
课堂练习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