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第三章 第一节 亚铁盐和铁盐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驱动式】第三章 第一节 亚铁盐和铁盐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2-02 21:4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铁的多样性
第一课时 亚铁盐和铁盐
【课标要求】: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通过聚焦铁元素,初步认识实验室中的含有铁元素的物质,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初步建立含有铁元素的物质与其应用的联系。该节内容以建立无机物性质的研究角度和思路为能力主线,首先通过实验探究亚铁盐和铁盐的性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角度,——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然后应用建立的方法去自主学习铁单质、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最后让学生构建含有铁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且运用转化关系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检验。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但缺乏系统性。进入高中后又学习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的规律,初步具备了绘制和运用价类二维图的能力,为本节内容的实验探究,奠定了基础。学生有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认识新物质的迫切需求,有学以致用的强烈渴望。
【单元目标】:
基于元素的价态和物质的所属类别,完整有序地写出含有铁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
2、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研讨,掌握铁单质、氧化亚铁、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亚铁盐、铁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典型实验现象、能书写主要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知道含有铁元素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Fe3+的检验方法,建立含有铁元素的物质的性质、实验现象、应用之间的联系。
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规律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含有铁元素的物质性质及物质之间的转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4.利用含有铁元素的物质和转化关系,设计制备、分离、检验等简单任务的方案,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角度说明物质的转化路径。
5、分别根据含有铁元素的物质性质,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检验、线路板废液的回收利用等。
【课时目标】:
1、通过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规律,预测实验现象并实验探究FeSO4和FeCl3的性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素养。
2、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建立从两个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认知模型,培养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
3、通过总结Fe2+与Fe3+的转化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强化变化观念和培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重难点】:
1、通过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规律,预测实验现象并实验探究FeSO4和FeCl3的性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素养。
2、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建立从两个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认知模型,培养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
【评价任务】:
通过任务1和任务2来评价目标1和目标2.
通过任务3来评价目标3.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用“水写红字”的魔术,引入新课。
二、引导学生利用价类图去总结本节内容中涉及的含铁的物质,完成任务1。
板书:任务1、总结本单元中的含铁的物质。
三、实验探究。
板书:任务2、实验探究FeCl3、FeSO4的性质。
以氯化铁、硫酸亚铁为例,通过实验探究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
实验用品
溶液,溶液,溶液,酸性溶液,氯水,(硫氰酸钾)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稀硫酸,铁粉,锌片,铜片;试管,胶头滴管,镊子。
探究活动1:实验探究铁盐的性质(以FeCl3为例)
类别 预测性质 选取试剂 预测现象 实际现象 结论及离子方程式
FeCl3 盐的性质 NaOH溶液 红褐色的沉淀 红褐色的沉淀
氧化性 铁粉 黄色变为浅绿色 黄色变为浅绿色
板书:氯化铁的性质1、盐的性质:Fe3++3OH-=Fe(OH)3↓
2、氧化性: 2Fe3++Fe= 3Fe2+
2Fe3++2I-= 2Fe2+ +I2
2Fe3++Cu= 2Fe2+ +Cu2+
3、特性:Fe3++3SCN-=Fe(SCN)3 红色物质
对应训练1:
下列反应中Fe3+离子表现氧化性的是(  )
A.FeCl3溶液能使KI淀粉试纸变蓝
B.FeCl3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铁粉消失
生活中的化学问题1:
为什么在电子工业中,人们常用FeCl3溶液腐蚀覆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四、任务3、归纳总结认知模型
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预测性质——设计方案——选取试剂、预测现象、实验验证——解释现象、得出结论。
五、根据认知模型进行探究活动2:实验探究亚铁盐的性质(以FeSO4为例)
类别 预测性质 选取试剂 预测现象 实际现象 结论及离子方程式
FeSO4 盐的性质 NaOH溶液 白色的沉淀 白色-灰绿
氧化性 铁粉 浅绿色消失 浅绿色消失
还原性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退去 紫色退去
对应训练2:
证明某溶液中只含Fe2+而不含Fe3+的实验方法是( )
A. 只滴加KSCN溶液
B. 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 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 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D. 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生活中的问题2:
为什么实验室在保存FeSO4溶液的时候,试剂瓶底会有少量的固体粉末或者铁钉呢
板书:FeSO4的性质1、盐的性质:Fe2++2OH-=Fe(OH)2↓
2、氧化性: Fe2++Mg=Fe+Mg2+
Fe2++Zn=Fe+Zn2+
3、还原性:KMnO4、双氧水、O2被还原
2Fe2++Cl2=2Fe3++2Cl-
4、检验:先加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 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六、课堂小结:
七、当堂检测:
1.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 )
A.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B.苹果汁含有Cu2+
C.苹果汁含有OH- D.苹果汁含有Na+
2.人体中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中毒,服用维C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氧化剂
C.维C将Fe3+转换成Fe2+ D.亚硝酸盐被氧化
八、作业布置:
1、课本 91页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