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课件(共21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课件(共21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3 17:2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0张PPT)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2024·宿州二模)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豆米儿粑
李美桦
①在我的家乡,人们说“豆米粑”时往往带点儿化音。那声拖得长长的“米儿”,把人们对这道美食的喜爱之情表露无遗。
②春天的风柔柔的,把天空擦洗得如同一面蓝汪汪的大镜子。酥麻麻的阳光洒落下来,就像奶奶温暖的手轻轻摩挲着大地。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绿油油的蚕豆一天天长高,开出一束束紫蝴蝶般的花朵,空气里弥散着蚕豆花特有的芬芳。要不了多久,那些花朵的颜色就会变深,结出一簇簇绿
茸茸的嫩豆荚。这些嫩豆荚吸吮着日月的精华,渐渐长得滚圆饱鼓,它们挤挤挨挨,争着赛着从墨绿的枝叶间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活像可爱的精灵。
③到了吃蚕豆的好时节,豆米儿粑成了家家桌上的美食。
④在我的孩童时代,吃豆米儿粑的日子是最舒心的。母亲要我们兄妹把饱鼓鼓的蚕豆荚摘回来,剥出白白胖胖的嫩蚕豆,脱掉表面白色的软壳,挤出玉石般圆润光泽的嫩豆米。母亲把豆米放在沸水锅里焯一下,将它盛出放凉后加入本地的糯米面,用熬制好的红糖水和成面团,切成片放在油锅里炸。厨房里炊烟袅袅,红红的火苗映照着母亲的脸庞,油锅里滋滋的声音犹如欢快的歌谣,撩拨着我们内心的欢悦和急切。
⑤刚下锅的豆米儿粑白白的,碧玉一样的豆米星星点点镶嵌在上面。火苗飞蹿,热气氤氲,在滋滋作响的煎炸声中,香气扑哧扑哧往外冒。母亲拿着筷子,神情无比专注,看煎炸得差不多了,给它轻轻翻过来炸另一面。豆米儿粑慢慢变得金黄,丝丝缕缕的甘甜馋得我们满口生津。
⑥豆米儿粑一上桌,满屋萦绕着甜滋滋的醇香。一口咬下去,独特的香味就在唇齿之间弥漫开来。满口是糯米面的细腻软糯、新鲜蚕豆米的清香绵软、红糖的温润甘甜。我们不管刚出锅的豆米儿粑烫不烫,争着夹起就往嘴里送。母亲总是笑着,让我们吃慢一点,不要烫着噎着。
⑦有一年“五一”假期,北京同学带着他的两个孩子到我老家做客。乡下到处是美景,苍翠的树林,潺潺的小河,红的樱桃,紫的桑葚,绿的李子,对都市的孩子来说是那样新奇。最让他们难以忘怀的,还是饭桌上母亲端出来的豆米儿粑。母亲到地里摘回新鲜的蚕豆荚,剥壳,焯水,和面,下锅,吃饭的时候端出一大盘酥香的豆米儿粑,两面金黄,格外诱人。两个孩子馋馋地尝了一口,就把满桌子的菜给忘了,只顾往盘子里夹豆米儿粑。他们吃了一块又一块,不断地感叹:“哎呀,这饼太好吃了!”
⑧豆米儿粑再好吃,吃多了同样不好消化。同学怕把孩子撑坏,连哄带劝,说留一点打包带回去。母亲笑着告诉他们,豆米儿粑讲究现做现食,趁热吃才有嫩豆米的清香。母亲放下碗筷,拿出提兜,说:“我去摘点绿蚕豆荚,舀点家里的糯米面给你们带回去,现做出来才好吃!”
⑨同学带着食材回京后,打电话来对母亲的盛情表示感谢。同学说他们照母亲教的方法做出了豆米儿粑,却做不出在我老家吃过的那种味道。母亲知道这件事后,捂着嘴笑开了:做豆米儿粑看似简单,多少也有讲究。母亲说,做豆米儿粑时有两样东西不能图多:糖放得太多,就会盖住嫩豆米的清香,失去糯米的绵软;油放得太多,看上去炸得酥黄,吃在嘴里就少了软糯细腻的滋味。更关键的是要有耐心,得小火慢煎,才能把豆米儿粑两面煎黄。
⑩母亲说出这番话,自然有她的道理。平底锅、烙饼锅、煎饼锅这些新式炊具受热均匀,不易粘连,随着它们的普及,做豆米儿粑更为便捷,但同样需要好的耐性。如今,豆米儿粑这道小吃做法不断翻新,不仅有了甜、咸等不同口味,还从寻常百姓家走进了宾馆饭店。吃着豆米儿粑,那份原汁原味的软糯绵绵,不光是舌尖上温馨的抚慰,更是春天里久违的家乡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 2024年4月24日,有删改)
1.【考点:内容、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门见山,交代写作对象,强调对豆米儿粑的喜爱,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B.第④段中的“撩拨”意为“挑逗、招惹”,传神地写出“我们”对豆米儿粑的渴盼。
C.母亲仔细讲解做豆米儿粑的细节,意在告诉人们,做人不能太贪,做事要有耐性。
D.这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脉络清晰又有变化,语言清新明丽,颇具韵味。
【解析】A.“开门见山”表述错误。文章开头是通过对“豆米粑”名称的描述以及春天的自然美景,点明豆荚的生长环境,进而引出写作对象豆米儿粑。
答案是A
2.【考点:内容概括】文章第②~⑥段描绘了三幅画面,请你为每幅画面拟写一个不超过6个字的名称。(3分)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示例:①蚕豆生长图;②豆米儿粑煎制图;③争吃豆米儿粑图。(一个1分。意思对即可)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嫩豆荚以人的动作和神态,并把“嫩豆荚”比作“精灵”,生动形象地写出嫩豆荚争相生长的可爱情状和勃勃生机,表达出作者对嫩豆荚的喜爱之情。(修辞手法2分,表达效果3分)
4.【考点:内容理解分析】文章写同学带两个孩子来“我”老家做客这一事情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①写出同学的两个孩子对豆米儿粑的喜爱,突出豆米儿粑的酥香味美。②侧面衬托出母亲的勤劳能干和热情好客。(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文章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6分)
①对豆米和豆米儿粑的喜爱之情。②对儿时温馨生活的怀念。③对春天家乡味道的眷念。(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大运河边的一碗面
简 默
①我家门前有条河,是大运河。
②台儿庄是大运河边的一座小城。早晨,天似亮非亮,像一幅水墨画,烟雾轻笼河面,汽笛藏在船舶的身体内,四下安静如历尽沧桑的老驳岸。从一碗面,台儿庄人开始了一天的烟火生活。这碗面叫黄花牛肉面。
③我第一次在台儿庄吃黄花牛肉面,是十几年前。面馆在马路边的一溜儿平房门市中。生意太好了,里面坐不下了,溢到了外面。门口摆开五张小方桌,清一色的马扎子,都坐满了人,还有一些人在旁边排队等候。据说天天如此。面端上来了,满满的一碗。浇在面条上的是掺着黄花菜和牛肉粒的牛大骨汤,撒以绿芫荽段,浇上红辣椒酱,瞧着就赏心悦目。
④去年秋天,我又到台儿庄,特意起早,就为吃上一碗黄花牛肉面。这是一家老店,一张张长桌一字摆放,食客坐着小孩儿高的小圆凳。黄花牛肉面是扎根民间的小吃,既为小吃,主要体现在经营规模小。这家店的老板姓沙,家中弟兄二人,他排行老二。同一条街上,相距500米,还有他哥哥开的另一家黄花牛肉面店。他说一人开店一个味,即使是弟兄俩,都来自其父亲的传承,也不例外。此刻,他的父亲老沙师傅就在我背后。他搬张马扎子,坐在墙角,木讷严肃,一言不发。
⑤老沙师傅将面馆交给儿子后,依旧天天来到面馆。早晨从家门口坐公交车到这里,先吃一碗儿子煮的黄花牛肉面,然后择一角落坐定,默默地看着来来往往的食客。坐上一会儿,他便起身回家。儿子理解他,他是从心里放不下黄花牛肉面这门手艺。
⑥我探访了另一家面馆。老板姓宋,只要在面馆,不卖面时他也在忙与面有关的活计,他一天的工作就是围绕着这碗面展开的。他天天早晨五点半钟来到面馆,捅开头天晚上封好的炉子,准备黄花菜和牛肉,一口气卖到下午一点半钟,接着熬上大骨头汤,回家休息,到晚上九点多钟再来加煤,往锅里添水,一直熬到第二天早晨他到面馆,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和忙碌。
⑦宋师傅和世居于此的老沙师傅一家一样,都是这儿的回族原住民。以前,只有北关的回族同胞在大年初一早晨吃面条,不论贫富,家家必吃。加了黄花菜,就叫黄花面条,也加羊肉,后加牛肉,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黄花牛肉面。
⑧宋师傅当过兵,复员后在台儿庄当时唯一的夜市卖了半年黄花牛肉面,后来搬到眼前这个店面,已经30年了。他是一个怀旧的人,面馆的厨房至今仍是水泥地,磨得光可鉴人,用坏的炊具也不舍得丢。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依然在坚守、传承和发展这门手艺。由于生态环保的要求,一些黄花牛肉面馆煮牛肉汤和面不再使用焦炭,而改用电,味道受到了一定影响。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的宋师傅,经过争取,得以用无烟煤炒牛肉和煮牛肉汤。这提高了经营成本,一碗面的定价却不敢轻易调整,最终咬咬牙上涨了点。在宋师傅看来,手艺总得有一些传统的支撑,总得挽留住一些东西。一直以来,他想的是如何用最朴素的食材做出最本真的味道。为此,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调味品,他一律弃而不用,仅用盐、酱油、醋和自己配制加工的纯植物调料,只为了将食材最本真的味道释放出来。
⑨许多孩子打小吃着宋师傅的面长大,到外地读大学了,放寒暑假回到台儿庄,第一站不是回家,而是先到宋师傅的面馆吃一碗他煮的面——这就是乡愁,从舌尖渐渐弥散开来的乡愁。是一碗面,让人与这片土地产生了奇妙而紧密的联系。
⑩黄花菜与黄牛肉在台儿庄的融合,是南北文化的融合,这碗面中藏着一条大运河。若想读懂大运河,找寻大运河的前世与今生,不妨来尝尝这碗面。
(选自《光明日报》 2024年4月5日,有删改)
1.【考点:内容、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的前两段采用聚焦的方法,将读者的目光由大运河过渡到台儿庄,再到一碗面。
B.第③段采用倒叙的方式,记述了第一次在台儿庄吃黄花牛肉面的情形,显得亲切自然。
C.第⑥段中“他一天的工作就是围绕着这碗面展开的”概括地表现出宋师傅的勤劳与忙碌。
D.宋师傅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坚持用无烟煤炒牛肉和煮牛肉汤,保证黄花牛肉面的品质。
【解析】B.第③段是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十几年前第一次在台儿庄吃黄花牛肉面的情形,而不是倒叙。
答案是B
2.【考点:内容理解分析】作者说“是一碗面,让人与这片土地产生了奇妙而紧密的联系”,如何理解这里的“奇妙”“紧密”?(4分)
宋师傅做的黄花牛肉面使外出读书的人回想起了儿时的生活(1分),体味乡愁的味道(1分),将人与故乡的土地关联起来了(2分),因此说吃了这碗面产生了“奇妙”“紧密”的联系。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他搬张马扎子,坐在墙角,木讷严肃,一言不发。
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搬”“坐”的动作和“木讷严肃”的神情,表现了老沙师傅对黄花牛肉面质量的认真与专注,表达了作者对老沙师傅的敬意和赞美。(描写方法2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4.【考点:文章线索】文章线索明晰,首尾呼应,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5分)
①文章以“一碗面”为线索贯穿全文(1分),文章先从大运河写起引出一碗面,然后重点写老沙师傅和宋师傅,最后写面与人的紧密关系(1分),井然有序,层次分明(1分)。②开头“我家门前有条河,是大运河”和结尾“若想读懂大运河……不妨来尝尝这碗面”相呼应(1分),结构完整,浑然一体(1分)。
5.文中老沙师傅和宋师傅有哪些共同的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出两点即可)(6分)
①手艺精湛:多年前老沙师傅的面馆生意红火,面做得赏心悦目;到外地读大学的人放假回来第一站是先到宋师傅的面馆。②精益求精:老沙师傅每天来面馆,就是放不下黄花牛肉面这门手艺;宋师傅不用各种调味品只用最朴素的食材做最本真的味道。(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2024·淮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父亲与山
谢光明
①父亲78岁了,身体尚好,每天还去附近的山上走走。“你在家哪里都不要去,不生病,没有意外就是帮我挣钱。”我如此反复说他,他总是“嗯嗯”答应着,可一会儿就不见人了。
②父亲走得并不远。大多时候,他是去看看茶园里的茶叶有没有发芽,竹园里的笋子有没有出头,油茶树结果多不多,然后顺便捡一些干柴回来。“家里这么多干柴,液化气都是满的,不需要你捡。”我说。父亲自恃年轻时长期从事伐木等重体力劳动,练就一个好身体,不服老。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他总要去凑热闹,想帮忙,人家看他年纪大,心意领了,帮忙则婉拒,请他去喝茶吃糕点。久而久之,他也觉得自讨没趣,便独自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望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和连绵不绝的层层青山。
③俗话说,靠山吃山。小时候的记忆里,每天一早,父亲就腰挂柴刀,手拿锯子或斧头上山去了。他总是穿一双草绿色的“解放鞋”,鞋子经常被露水打湿。肩膀上挎一个包袱,包袱里是中午的午饭。傍晚,等父亲收工回来,是我最期待的事。他带着一身浓浓的汗味而归,从饭盒里取出我梦寐以求的野果:春天的覆盆子,夏天的杨梅,秋天有毛栗、猕猴桃,冬天有野生的香菇与木耳。看见树林里白鹇长长的羽毛,豪猪尖锐的倒刺,他也会捡来插在家里作装饰。在我眼里,山上是神秘的,一年四季景色不同,还拥有数不清的“宝藏”。
④父亲一辈子几乎没离开过山,没见过大海和平原。他见过最平坦的地是自家一亩三分的水田,那块田比村小学的操场还大。“咱家有两头牛。”春暖花开的时候,父亲赶着水牛犁田,妈妈站在田埂上,搂着我调侃父亲。妈妈说,这坵大田,父亲一天就能把秧苗莳好,秋天同样一天把稻谷割好,村里人都佩服他,想请他帮忙做事。父亲从不让妈妈下田上山。
⑤我读初一那年,父亲把水牛卖了,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还说要把这块大田也卖了,为的是给妈妈看病。妈妈的病看不好了。整整一年,父亲都没干活,第二年才慢慢恢复过来,他向亲戚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生活还得继续。
⑥妈妈去世后,父亲一改常态,只要是放假,就把我带到山上去劳动,告诉我自家的山场四至,还教我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和草,辨别各种各样的野果。运气好的时候,能遇见一些野兽:虚张声势的麂子,悄无声息的林鹰,鲁莽的野猪和慌张的野兔。秋天,他带我上山捡苦槠籽和橡树籽,哪座山,哪棵树,他如数家珍。无论多高多粗的树,他都能爬上去,站在树冠上用力摇树枝,苦槠籽雨点般哗哗落下来,在寂静的森林里,像一首简单欢快的歌在飞扬。
⑦长大后,我在市区找了一份工作,租了一间房子,便连骗带哄,把他接到城里来。第一件事,我想让他像个城里人,首先将他的穿戴改变一下。可是西装夹克,他怎么穿怎么别扭。“你这是山里脚。”鞋店导购员拿着一双皮鞋,无可奈何地看着父亲的脚。39码的脚,41的鞋子穿不进去。父亲的脚背高高隆起,像两座山。鱼儿离不开河,父亲离不开山,待不了几天,他魂不守舍,抱怨睡不着觉,嫌街上太吵,像个孩子似的,催我带他回家。他是高山上的古树,生命早已融入山中,拒绝任何的生活移植。
⑧父亲去了哪儿?他肯定在村庄附近的山里。“喏,那不是你爸吗?”三婶用手指朝东边一指,指向山上的石板路。果然,石板路上,父亲的身影在移动。石板路的山坡上,是我妈妈的墓地,坟头一棵茶花树,已经有三十年了。
(选自《安徽日报》 2024年第26期)
1.【考点:内容、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写年老的父亲每天去山上走走,可见大山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B.文章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父亲与山的若干琐事,其中也隐含父亲对我的深厚感情。
C.第⑦段中父亲因城里生活的种种不适应而对我心生不满,父子间产生了隔阂。
D.结尾处父亲的身影、山间石板路、母亲坟头的茶花树等场景,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C.第⑦段中描述了父亲在城里的不适应,他抱怨睡不着觉,嫌街上太吵,并催促“我”带他回家。父亲的不适应主要是因为他习惯于乡村的生活和自然环境,而城市的喧嚣和陌生环境让他感到不适。这更多地体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和对自然的依赖,而非对“我”的不满或父子间的隔阂。
答案是C
2.【考点:梳理行文思路/情节】阅读②~⑦段,梳理文章情节。(4分)
父亲上山查看作物,帮忙被拒,独自看青山→ 5 5 5 5 5 5 5 5 →父亲不让母亲下田上山,卖牛为母亲治病→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我”接父亲到城里生活,父亲魂不守舍,坚持回山。
父亲去山里劳作,给
“我”带回各种野果
父亲带“我”上山劳动,教“我”识别树、草、野果
3.请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他总是穿一双草绿色的“解放鞋”,鞋子经常被露水打湿。(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
·
·
“总”指父亲一直穿草绿色的解放鞋下地劳动,表现出父亲的勤俭朴素(1.5分);“经常”写父亲上山次数多,暗指父亲上山的时间早,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1.5分)。
(2)苦槠籽雨点般哗哗落下来,在寂静的森林里,像一首简单欢快的歌在飞扬。(从修辞的角度)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苦槠籽比作雨点,苦槠籽落下的声音比作一首简单欢快的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苦槠籽落下的情景(1分),表达了对父亲勤劳能干的赞美之情(1分)。
4.有同学认为第⑤段可以删去,对此你有不同意见,请阐述你的理由。(4分)
不能删(1分),这一段丰富了父亲的形象(1分),通过写父亲不让母亲下田上山、为母亲看病等事件,刻画了一位勤劳朴实、心系家人、有责任有担当的父亲形象(1分)。同时也为下文写父亲的变化做铺垫,与结尾处相呼应(1分)。
5.本文在《安徽日报》副刊“人间百味”栏目中发表,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编辑这样安排的原因。(5分)
“人间百味”指向人生丰富的情感体验(1分)。《父亲与山》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有父亲对大山的依恋之情,有相濡以沫的亲情,有父母之间朴实温馨的爱情,有家人离世的悲情等(3分)。这百般滋味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与“人间百味”栏目主题定位相符(1分)。
第二讲 词、句、段的理解与鉴赏
涉及考点:
考点6 选词填空及语句还原(10年7考)    
考点7 词语理解与赏析(10年6考)
考点8 句子理解与赏析(10年7考)
考点9 句段作用(2018年考)
四、(2024·合肥瑶海区二模)同学们来到赤阑桥,看到了桥边跨越几千年的垂柳,感受到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准备以下文为脚本,拍摄一部宣传片,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以下任务。
①柳与桃,自古就是合肥的乡土树种。“蜀山盛开桃千树,淝水轻垂柳万条”,这是广为人知的(  )合肥新春物候的联语。桃花妖娆,柳丝窈窕,红绿掩映,年年岁岁装点出合肥的城市意态与生活图景。
②合肥地处江淮间,四季分明,沃野千里,是柳树的适生地。柳树向来就是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树种。十里长亭离别,宾主折柳相送,那里的柳树被唤作“长亭柳”;杭州清波门外,有一处柳荫路曲、流莺比邻之地,遂成了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西安灞河上的灞桥,是出入关中的必由之路,桥头遍植垂柳,由此“灞桥柳”就成了特殊的文化符号与情感标志。合肥也有这样的文化符号与情感标志,那就是植根南宋、立足赤阑桥畔的柳树,我们姑且称为“合肥柳”。
③“合肥巷陌皆种柳,秋风夕起骚骚然。”这是古代合肥市井的独特景观。而到了南宋,狼烟四起,“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时令虽然不好,却也(  )不了那一抹青青柳色,落寞与伤怀的小城悄然温暖着姜夔【注】的漂泊之心。
·
·
④青年时期的姜夔,初入合肥,虽以工词而闻名朝野,然终是布衣之身。正当其热忱满腔却报国无门之时,在赤阑桥畔偶遇知音,结识了多才多艺的歌女,“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同是天涯沦落人,共同的命运让姜夔与这歌女情愫相牵,歌声、笑声更荡尽满心的疲惫。山河破碎、岁月蹉跎之际,此种颠沛患难之交、风雨同舟之情,自然弥足珍重。以“清空”“骚雅”开一代词风的姜夔,把自己缠绵悱恻的情怀,加以冷处理,使之“结体于虚”,于是袅娜的合肥之柳,幻化为自己漂泊不得志时的知音。后人以三句话点化出姜夔、柳树、合肥三者之间的微妙关联:意结柳城,词赋柳品,调寄柳情,可谓风清月朗,柳暗花明。
⑤人生际遇,浊世凄清,经历了几十年的陵谷变迁,看够了无数鱼龙曼衍,最忘不了的,还是那“枝头香絮,是处人家”。吟柳、思柳、忆柳,伴其终身,直到他魂归西子湖畔,眼前所见,唯有赤阑柳色;心中所思,自是合肥伤别。
⑥赤阑桥畔,包河垂柳,随风摇曳,牵愁引恨。“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一萼红》)“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长亭怨慢》)姜夔以合肥柳(  )红颜知己,在文学史上,为后人留下了文情并茂的艺术形象,真情实感,横逸自然,千年之后,读之犹觉摄魂。
⑦姜夔留下的这些合肥词,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艺术画图,而这幅画图的背景,正是淝水两岸轻垂的合肥柳。千门柳色连淝水,三径桃花入蜀麓,桃红柳绿,既是一个城市的世俗情味,亦是一方乡土的绝美色调。
⑧每一棵合肥柳,都是一阕传之千古的宋词,是合肥独特的风景与诗意。
(有删改)
【注】姜夔(kuí):南宋词人,曾住赤阑桥畔。
1.【考点:选词填空】小语发现拍摄文本中丢失了几个词,请你帮他补全。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描绘  遮挡  暗喻
B.描绘  遮掩  隐喻
C.描述  遮掩  暗喻
D.描述  遮挡  隐喻
【解析】描绘:描画。描述:形象地叙述;描写叙述。第①段括号处,根据上下文,这里是在描写合肥柳树的特点,用“描绘”更合适。遮挡:遮蔽阻拦。遮掩:遮蔽;掩盖。第③段括号处,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并非实指遮挡了柳色,用 “遮掩”比较合适。暗喻:意思是隐晦的比喻,常用比喻词“是”“就是”“变成”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隐喻: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结合第⑥段括号处的语境,姜夔以合肥柳为自己的红颜知己,将其与自己漂泊不得志时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巧妙地连接两个不同的事物,应用“隐喻”。故选B。
答案是B
2.小语想把宣传片的片名定为“合肥柳”,请你为他阐述两条理由。(4分)
“合肥柳”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合肥柳”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对象;作者提到了许多与“合肥柳”有关的诗词,用此题目富有诗意,增添文学色彩;“合肥柳”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暗含着合肥这座城市的风景与诗意。(每点2分。任答两点,意思对即可)
3.【考点:词语赏析】小文选择下面句子作为宣传片的旁白,请结合上下文,从修辞手法、词性变化两个角度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落寞与伤怀的小城悄然温暖着姜夔的漂泊之心。
·
·
“温暖”一词在修辞上,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合肥这座城市人的情态;从词性上看,动词的运用增添了动态感,让词人姜夔在凄凉萧瑟的城市中感觉到温暖如春,安放了他漂泊的心灵。(每个角度2分。意思对即可)
4.【考点:句段作用】后期剪辑时,小语和小文在对第②段文本理解时产生了分歧,你同意谁的观点?请简述理由。(5分)
小语:对“长亭柳”“西湖柳”和“灞桥柳”的介绍不重要,应删除。
小文:对“长亭柳”“西湖柳”和“灞桥柳”的介绍很重要,应保留。
示例:我同意小文的观点,应保留。作者运用类比手法,“合肥柳”与“长亭柳”“西湖柳”“灞桥柳”一样,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交代了“长亭柳”“西湖柳”“灞桥柳”成为文化符号和情感标志的原因,为下文写姜夔与“合肥柳”之间的关联做铺垫;丰富文章内容,营造诗意的氛围,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意见1分;理由每点2分,任答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若答“同意小语的观点”,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5.【考点:句子理解】“每一棵合肥柳,都是一阕传之千古的宋词,是合肥独特的风景与诗意”,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该句中“风景与诗意”的理解。(5分)
合肥的柳树是城市的新春物候,装点出合肥的城市意态与生活图景,是一方水土的绝美色调与风景(2.5分);柳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合肥的文化符号与情感标志,合肥柳曾温暖过词人姜夔的心,词人姜夔也终身怀念合肥柳并留下不少佳作,增添了合肥的诗意(2.5分)。
五、(2024·天津改编)阅读《小巷有花守流年》一文,回答问题。
小巷有花守流年
陈 莉
①回乡下老家看母亲。驱车行进在弯曲的省道上,而后下坡,翩然落入小村的臂弯里。
②小巷蜿蜒,似一条安静的小溪,我们在小溪上从流飘荡。转个弯,一片花丛扑入眼帘,有鸡冠花、江西腊、太阳花。轻纱般的烟霭中,这片花仿佛是小巷眉心的一点朱砂痣。
③儿时的小村,也有这样曲折的小巷,人家的房前屋后也开着五彩的花朵。那时,我家门口的柴垛上,爬满了红的、紫的牵牛花,密密地结成一张网,牢牢地网住人的视线;邻居家门口的紫茉莉,白天紧紧抿着小嘴,直到傍晚才张开,纤小娇弱,却吐着幽幽的香气。还有石竹、波斯菊、大丽花……都是好养活的草花,在乡下恣意地开着,虽粗陋简朴,却有鲜丽的花影相守,有爱花种花的人相伴,这样的小村,就是人间好风景。
·
·
·
·
·
④最难忘的是流水落花图。村南的半山坡上栖着几户人家,门前绕着一条水渠,水渠旁团团开着一棵美丽的粉红月季。我和几个小伙伴跟着母亲,端着脸盆,从远远的家里走来,蹲在水渠沿上洗衣裳。流水清凉,笑语盈盈。忽然,一片粉红的花瓣从上游飘来,顺着水势,轻盈地旋转着,灵巧地滑过我们的指尖。又一片滑过,有人眼疾手快,一下子就把一瓣粉红捉在掌心。更多的花瓣顺流而下,我们便纷纷扔下衣服,去奔跑,去追逐,感觉自己也变成了娇俏的花朵,与微风嬉戏,和乡村相拥。偶一回头,看到母亲年轻的脸上,正开着一朵褐红色的花,那是被太阳光抚触过的颜色,是被泥土亲吻过的颜色,健康、动人……
⑤我们长大了,我们的父母却老了;我们星散四方,我们的父母却留在了原地。离开的和留下的,每颗心都守在故乡身旁。
⑥后来的某一天,父亲去了,母亲一夜之间仿佛矮了一截。她说:“我不去你们家,我要守在这里,我离不开土。”
⑦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夕阳西下,母亲站在家门口,向我挥手告别,虽面容沧桑,却眼神坚定。秋风飘起她额前的几根银丝,舞起她身后的一丛花影,我的眼前逐渐模糊起来。随着时光行走,这一幕,已经藏在我记忆深处,剪影一样,越来越清晰。
⑧今年春天,母亲在家门口移栽了一棵蜀葵花,说是在田里干活时捡到的,不知是哪里的风携了谁家的种子,萌芽在母亲的田埂上。夏天时,蜀葵开了几串通红的花,为整条小巷温柔地点亮一盏灯,照着我回家的路。
⑨再回家时,那棵蜀葵已经老去,开不出美丽的花了,我略感失望。母亲懂我的心思,莞尔一笑,转身回屋,用纸托着两包黑色的花籽出来:扇贝形的,是蜀葵花籽;地雷样的,是紫茉莉花籽。
⑩“这个是从咱家摘的,那个是从别家摘的。满街都是花,不愁明年没花看。”母亲说。
这时我才明白,花开是短暂的,她们像海浪一样,哗啦一声,撞在小村的胸口,然后无声地退去;她们又是恒久的,一代代繁衍生息,不卑于渺小,不惧怕风雨。你来,她们在;你走,她们仍旧在。
如今,每次回老家看母亲,走在静静的小巷里,看到人家门前的重重花影,总感觉旧时光里的花草之魂纷纷穿越而来,唤起心中久违的亲切和感动。
我知道,在每一片花影身后的院墙内,定然有人在忙碌着什么,心里在坚守着什么。他们像这些花儿一样,甘为小巷添一分妩媚,增一缕暗香;与小村共饮一杯烟火,共度一段流年。虽无言,却执着……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考点:词语理解】第③段中加点的“这样的小村”指的是有鲜丽的花影相守、有爱花种花的人相伴的小村。
B.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动作描写,描画出“我”和小伙伴们追逐水渠中的花瓣的欢乐场景。
C.本文将记叙、描写、抒情等有机结合,语言清新雅丽,感情真挚动人,读来富有感染力。
D.第⑦段,“我的眼前逐渐模糊起来”是因为“我”与母亲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故而视线变得模糊。
【解析】D.结合第⑦段可知,“我”是因为告别母亲、远离小村而不舍、难过,泪水模糊了双眼,故而视线变得模糊。
答案是D
2.【考点:语句还原】将下面一段文字还原到文中,最合适的位置在哪两段之间?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4分)
烟霭薄薄的,流淌在四周的群山间,流淌在小村的梦里。我也化为薄烟,在小村的梦里流淌,恍惚又回到儿时的故乡。
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之间。这段文字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烟霭中小巷花丛景象的描绘;引出下文对儿时故乡生活的回忆,为下文抒发情感做铺垫。(判断正确1分,理由阐述3分。意思对即可)
3.【考点:句子赏析】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4分)
邻居家门口的紫茉莉,白天紧紧抿着小嘴,直到傍晚才张开,纤小娇弱,却吐着幽幽的香气。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茉莉俏皮可爱的情态和纤小娇弱、香气幽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3分。意思对即可)
4.请结合第④段分析,为什么“流水落花图”最令“我”难忘。(4分)
这幅图景中有故乡美好的田园风光,温馨和谐的乡村生活;有追逐流水落花自由快乐的趣事;有母亲年轻、健康、动人的容颜;有难忘的亲情和友情的相伴。(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文章题目“小巷有花守流年”有哪些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6分)
小巷中的花一代代繁衍生息,装点着家乡的美景;母亲也如花般守护着故土,守望着一份浓浓的亲情;还有执着坚守的家乡人,为了美好的生活而辛勤忙碌着,默默奉献着;母亲与家乡人对故土的坚守,让心系故乡的游子有了情感归宿和精神家园。(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意思对即可)
六、(2024·淮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沈从文
①我最喜欢天上落雨,一落了小雨,若脚下穿的是布鞋,即或天气正当十冬腊月,我也可以用恐怕湿却鞋袜为辞,有理由赤脚在街上走路。但最使人开心的事,还是落过大雨之后,街上许多地方已被水浸没,许多地方阴沟中涌出水来,在这些地方照例常常有人不能过身,【甲】若河中涨了大水,照例上游会漂流有木头、家具、南瓜同其他东西,就赶快到横跨大河的桥上去看热闹。桥上必已经有人用长绳系定了自己的腰,在桥头上待着,注目水中,有所等待。看到有一段大木或一件值得下水
的东西浮来时,就踊身一跃,骑到那树上,或傍近物边,把绳子绑定,自己便快快地向下游岸边泅去。另外几个在岸边的人把水中人援助上岸后,就把绳子拉着,或缠绕到大石头大树上去,于是第二次又有第二人来在桥头上等候。【乙】
②若在四月落了点小雨,山地里田塍上各处都是蟋蟀声音,真使人心花怒放。在这些时节,我总得想方设法上山去捉蟋蟀,一整天方捉回两只小虫。城头上有白色炊烟,街巷里有摇铃铛卖煤油的声音,【丙】约当下午三点左右时,赶忙走到一个刻花板的老木匠那里去,很兴奋地同那木匠说:
③“师傅师傅,今天可捉了大王来了!”
④那木匠便故意装成无动于衷的神气,仍然坐在高凳上玩他的车盘,正眼也不看我地说:“不成,要打得赌点输赢!”
⑤我说:“输了替你磨刀成不成?”
⑥“嗨,够了,我不要你磨刀,你哪会磨刀!上次磨凿子还磨坏了我的家伙!”
⑦这不是冤枉我,我上次的确磨坏了他一把凿子。不好意思再说磨刀了,我说:
⑧“师傅,那这样,你借给我一个瓦盆子,让我自己来试试这两只谁能干些好不好?”我说这话时真怪和气,为的是他以逸待劳,若不允许我还是无办法。
⑨那木匠想了想,好像莫可奈何才让步的样子:“借盆子得把战败的一只给我,算作租钱。”
⑩我满口答应:“那成,那成。”
于是他方离开车盘,很慷慨地借给我一个泥罐子,顷刻之间我就只剩下一只蟋蟀了。这木匠看看我捉来的虫还不坏,必向我提议:“我们来比比,你赢了我借你泥罐一天;你输了,你把这蟋蟀输给我,办法公平不公平?”我正需要那么一个办法,连说“公平,公平”。于是这木匠进去了一会儿,拿出一只蟋蟀来同我的斗,不消说,三五回合我的自然又失败了,他的蟋蟀照例却常常是我前一天输给他的。 那木匠看看我有点沮丧,明白我认识那匹小东西,担心我生气时一摔,一面赶忙收拾盆罐,一面带着鼓励我的神气笑笑说:
“老弟,老弟,明天再来,明天再来!你应该捉好的来,走远一点。明天来,明天来!”
我什么话也不说,微笑着,出了木匠的大门,空手回来了。这样一整天在为雨水泡软的田塍上乱跑,【丁】回家时常常全身是泥,家中当然一望而知,于是不必多说,沿老例跪一根香,罚关在空房子里,不许哭,不许吃饭。等一会儿我自然可以从姐姐方面得到充饥的东西。悄悄地把东西吃下以后,我也疲倦了,因此空房子中即或再冷一点,老鼠来去很多,一会儿就睡着,再也不知道如何上床的事了。
1.【考点:语句还原】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是( )(3分)
我却赤着两脚故意向深水中走去。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我却赤着两脚故意向深水中走去”写的是“我”在下雨天同其他人不一样的行为。【甲】处前说街上许多地方被水浸没,很多人不能过身,与所给句子相联系,放在此处合适。【乙】【丙】【丁】三处均与所给句子前后衔接不紧密。故选A。
A
2.文章写了关于下雨天的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3分)
第一件事: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第二件事: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第三件事: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在桥上看人们捞河里的物件。
捉蟋蟀。
与木匠斗蟋蟀。
3.【考点:句子赏析】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6分)
(1)那木匠便故意装成无动于衷的神气,仍然坐在高凳上玩他的车盘。(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
·
·
·
“无动于衷”指不被眼前事物所感动(1分),这里指木匠对“我”捉来的蟋蟀故意装出毫不动心、没有兴趣的样子(1分),表现了木匠的狡黠(1分)。
(2)那木匠看看我有点沮丧,明白我认识那匹小东西,担心我生气时一摔,一面赶忙收拾盆罐,一面带着鼓励我的神气笑笑说……(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运用了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手法(1分),将木匠眼中的“我”输了之后的神态,木匠欲要安慰“我”的心理,以及担心“我”发泄情绪,收拾保护自家盆罐的动作描写了出来(1分)。表现了木匠虽多次赢“我”但又不忍“我”沮丧难过而安慰“我”的情态(1分)。
4.文中以大段对话写“我”和老木匠之间发生的事情,有什么用意?(5分)
将老木匠和“我”对斗蟋蟀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老木匠重在结果的输赢,而“我”则重在“斗”的过程(2分)。更加表现了“我”享受斗蟋蟀之“斗”的乐趣,而不在结果,凸显了“我”的天真与自然(3分)。
5.请为本篇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并阐述理由。(4分)
示例一:我喜欢的下雨天。文章开篇表达了“我”对雨天的喜爱,之后通过雨天里发生的故事来验证自己对雨天的喜爱。示例二:雨中的趣事。文章记叙了发生在雨天的三件不同的趣事,生动活泼。(标题1分,理由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第三讲 写作特点分析
涉及考点:
考点10 表达方式(2022年考)     
考点11 表现手法(拓展考点)
考点12 详略安排(2021年考)
考点13 叙述顺序(2022年考)
考点14 叙述人称及叙述视角(2017年考)
七、(2024·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松花江上
王统照①
两条名字异常美丽,且富有诗意的江水,偏在东北。我们想起鸭绿就会联想到日人的耀武,想起松花就有俄人的暗影。风景的幽清,自来是战血洗涤成的。人类原不容易有真正的爱美的思想,那只是超乎是非利害无关心的一时的兴趣的冲发,及至将他们的兽性尽情发散的时候,哪里还管什么风景、文化?人类的全历史呢,物与物相竞,说是利用弱肉强食的公例,人并不能比物类超出多少,人们在不自知中用此公例彼此相斫,所以到处是血洗的山河!
偶然来到这北方之上海东方之莫斯科的滨江;偶然在这四月中的晴和天气在松花江畔流连,看着那一江粼粼的春水与横亘江面的三千二百尺的铁桥,水上拍浮着的小木筏子,以及江岸上的烟突人语。我同王张两君立在几个洗衣妇女的旁边,岸上的短衣沾土的中国苦力,破褴,无聊,仿佛到处寻觅什么似的白俄,与偶尔经过的日本人,掺杂的言语与奇异的行动,点缀着这江面的繁华。我们几次想乘小火轮到江对面的太阳岛去看看那边的海水浴场,与俄人的生活,江流迅急,当中有一段漩流,虽然坐了小木筏也一样过得去。大家却都不肯冒险。问了几次小火轮又没有过江去的。末后我们只好雇了一只木筏放乎中流。究竟没有渡
过江去。在江边停着许多中国的小轮都是往松江下游各县去的,正如长江边的扬州班、芜湖班一样。其实松花江的水比著名的扬子清丽得多,或者两岸小沙土的缘故,也许是船行较少不挟着很多的泥沙。当此初春,四望微见嫩黄的柳枝与淡碧的小草,在这“北国”中点缀出不少的生趣。
这条铁桥虽没有黄河铁桥长,然而背景太好,不是茫茫的土岸、童山,这里是繁盛街市之一角的突影。由许多雄伟建筑物迤逦②着下拢来的清江,像一段碧玉横卧在深灰淡红色的旧时的绮罗层中,古雅中不失其鲜艳。而且因为地带上富有国际趣味的关系,容易使人联想到旧的残灭与新的发展。从这边溯上或沿流而下可以浏览这“北国”最美丽的沿岸的风物。
以这里特有的气候与特有的自然风物,以及近代的都市文化之发展,与俄罗斯的气氛之浓重,形成一种异常的氛围。我在江中的筏子上感到轻盈也感到雄壮,比起在柔丽的西子湖边荡舟的心情来迥然不同。人所可贵的是联想,而联想乃由环境的不同刺激而成,为各别的异样。是在“北国”的松花江上,这里没有黄河两岸的风沙、童山、土室,也不像扬子江两岸的碧草杂树与菜圃、农家。然而近代生活的显映在岸上的建筑物与人民的服装中可以看得出。再往远处去,塞外的居民,雄奇的山岭,浩荡与奇突雄壮的景象,是有它自己的面目的。
初暖的春阳,微吻着北国的晴波,
黧面筏手高唱着北满的歌相和。
远来,远来,浮动着现代都市的噪音,
飘过,在活舞着双臂的劳人心中起落。
包头跣足彳亍③着过去异国的流亡者,
他是愤怒,惭悔,希冀对望着旧的山河!
诗的趣味,画的搜求,在这里一切付于寥廓,
沉着——烘露出,吟啸出这铁的力量的链索。
(有删改)
【注】①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作家、诗人。作品主要表现“美”与“爱”的理想。本文创作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兴起。②迤逦:曲折连绵。③彳亍:小步走,走走停停的样子。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二段描绘了松花江岸上中国苦力形象,短衣破烂,贫穷无依。
B.文中将松花江与黄河、扬子江进行类比,赞美东北自然风光。
C.这是一篇游记散文,联想丰富,写法自由,读来能增广见闻。
D.文章匠心独运,风物与人物、现实与历史交织,富有哲思与诗意。
【解析】B.根据第四段可知,文中将松花江与黄河、扬子江进行类比,目的是表现“联想乃由环境的不同刺激而成,为各别的异样”,而非“赞美东北的自然风光”。
B
2.【考点:表达方式——抒情、议论】文章第一段多处运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感情渗透在议论中,耐人寻味。请举一例简要分析。(3分)
示例:“风景的幽清,自来是战血洗涤成的”,在议论中饱含对侵略战争的愤怒与谴责,对美景所在地不能免于战祸的痛心与无奈。(举例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3.【考点:表达方式——描写】下面文中画横线句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当此初春,四望微见嫩黄的柳枝与淡碧的小草,在这“北国”中点缀出不少的生趣。
点染出松花江畔初春的美丽和生机;暗示主题:沦陷区还有收复的希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下面文中画横线句中的喻体“深灰淡红色的旧时的绮罗层”,生动新颖。请写出其本体,并分析两者的相似性。(4分)
由许多雄伟建筑物迤逦着下拢来的清江,像一段碧玉横卧在深灰淡红色的旧时的绮罗层中,古雅中不失其鲜艳。
本体是江边老建筑物倒影(1分),喻体是指有历史感的华贵的丝织物(1分),两者都有古雅之美(2分)。
5.文章以新诗作结,形式独特,意蕴丰厚。请简要分析。(6分)
①关于“形式独特”:自创新诗作结,遥接开头“诗意”,由文入诗,把情感推向高潮,新颖别致。②关于“意蕴丰厚”:前四句表达了对沦陷区人民的挚爱与赞美;后四句抒发了对侵略者的愤怒、对有心无力的自责,以及对收复东北的寄望与信念。(“形式”分析2分,“意蕴”分析4分。意思对即可)
八、(2024·自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百战百胜
刘白羽
战斗结束了。在附近一丛丛树林内的村庄里,王海清走在部队最前头。他一声不响听着背后战士们热情的纷纷谈论,笑声——他打过无数次胜仗,享受过无数次胜利的幸福,但,只有这一次,他感受了真正的胜利的愉快,愉快得有一滴眼泪从他眼边上要落下来,他赶紧伸手抹去了。村庄里充满一种和平的气氛,战争如同黑色旋风似的旋卷过去了。西下阳光把村边树林、田野照得通红,鸡在悠然的啼着,老乡们从村外
牵回自己的牲口。王海清脸也不揩一把,走来走去,在战士群中挤着,最后在一家贫穷的农民房间里,他看见一小群战士蹲在灶火前面,火光熊熊照着他们的脸,他们注意力集中的在听中间一个抱着枪的战士讲什么——那战士慢吞吞的说:“你记住!——火线上,到了节骨眼上,你就往前,愈往前跑得快就能活下来,你愈跑得快,子弹打你的机会就愈少,敌人要打死你,可是你上去把他打死,你就活了……”这人是李百海,他眉飞色舞,坐在火光的红影里。王海清站在那里,任何人都没注意他,大家都陶醉在战后的谈话里。他笑了,他悄悄转过身走出来。
第三天,他到营部,营长脸上漾着微笑,把一张油印的火线报纸推到他面前,诚恳地说:
“你看!报纸上奖励你们有勇敢有战术。”
回到连部以后,他与指导员研究了一番,把李百海的战场动作报告给团部了。经过战士们的讨论,李百海成为战斗英雄,当了班长。
一九四七年冬季,冰天雪地里,经过几次残酷作战。营长升了团长,王海清升了营长,指导员因为合作得非常好,升了教导员了。不过两年多,十几次战火的锻炼,王海清已经成为一个熟练的指挥员了——他带出一个非常出色的连队,这连队有勇猛素质,又有了机动、灵活、打战
术的优点。现在团里作战斗部署时,总愿意掌握这个营,在紧要关头,去完成艰巨任务。可是到现在为止,他总没忘记沙山子那一次血的教训,因此每次战斗以后,他和教导员仍然不顾疲劳,进行严格的检讨,把每一个战士的伤亡都提到战术原则高度,提到自己指挥问题上来。最近一次作战以后,夜晚,王海清望望教导员,听一听开会倒在炕上睡着了的副营长和副教导员的鼾声,他说:“把他们弄醒吧!”“弄醒!?——打了一天仗太疲劳了,让他们睡睡吧。”王海清坚持说:“可是天一亮也许又打上啦,指挥员多辛苦一点,战士就少受些苦……”检讨完了后,他按着嘴打了个呵欠,他的眼珠红了,他却走了出去。
屋外不知何时落了雨,雨点打湿了他。这时整个村庄寂静无声,在一棵树下,他突然遇到站岗的战士,他看清,立刻想起这战士是两个月前从后方补充来的,也想起白天他是怎样在火线上作战的,因为白天他自己就在突击连的位置上,于是笑着谈起来:
“你是松江省的阿城人吗?好,现在你是个好战士了,这回,你打得不坏。”
战士坦然回答:“不坏,这不是我还在站岗吗?我打死了三个……”
“对,你冲上去,十分勇敢,他们怕你了,是不是?——你冲上去,你活了,他死了,可是你通过麦子地,动作还不够好,你不应该直线跑,你应该迷惑敌人——让敌人瞄准了第一枪,第二枪又找不到你了。”
那战士严肃的听着营长的指示,笑了。突然王海清问:
“你们排长是哪个?”
“李百海。”
“哦——二排的,二排有好作风,有勇敢传统……李百海怎么样?”
“跟着排长没亏吃。”
王海清笑了。
等不到天亮,营长跟一个哨兵关于战术动作的谈话就流传开了,战士们热心的讨论起来,他们通过一个决议:“下次给咱们突击机会吧,咱们打个更漂亮的仗。”
当那满纸歪歪扭扭战士笔迹的信拿到教导员手里时,王海清问:
“他们说什么?”
“他们打上劲儿了。”
“因为他们知道打仗并不一定就非死,倒是打死敌人。”
教导员沉思一下抬起头:“对,从前我常想,我们为什么就这样能打胜仗,现在我明白了——不管怎样,我们的进步是大的,我们从每次血的教训里学得东西,老王,用不到你拿枪托子到火线上去擂了。”
王海清兴奋的说:“沙山子以后,我一次也没擂过,现在更用不到我擂了。”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开篇写王海清“一声不响听着”等一系列行为,表现了他打胜仗后的愉快和自傲。
B.小说没有对战争场面进行直接描写,而是聚焦于描写战斗后的反思等,视角独特。
C.“一九四七年”“血的教训”等词语表明,小说创作背景是残酷的解放战争时期。
D.小说塑造了王海清、李百海、哨兵等形象,表现了人民军队在战争中成长的主题。
【解析】A.“表现了他打胜仗后的愉快和自傲”曲解文意。结合第一段可知,小说描述了王海清战斗结束后沉浸在胜利的氛围中,他专注地倾听战士们的谈话,体现了他对战士的尊重,并没有“自傲”的意思。
答案是A
2.【考点:表现手法】小说多处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示例:第一段“敌人要打死你,可是你上去把他打死,你就活了……”与第九段“你冲上去,你活了,他死了”属于前后照应。上述两处内容表现了勇敢精神在战士们身上的传递,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揭示了战争百战百胜的原因。(找出例句1分,表达效果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3.揣摩下面句子的含义。(3分)
村庄里充满一种和平的气氛,战争如同黑色旋风似的旋卷过去了。
这句话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结束后村庄里恢复和平的景象。战争像黑色旋风一样席卷过去,给村庄带来了混乱和破坏,但现在和平已经回归,村庄恢复了宁静和生机。(景象1分,含义2分。意思对即可)
4.结合下面句子,从描写角度分析人物形象。(3分)
他按着嘴打了个呵欠,他的眼珠红了,他却走了出去。
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展现了王海清战后疲劳但又强撑精神检查战士伤亡并反思战术的形象,突显了他认真负责、关心战士的品质。(描写方法1分,形象分析1分,人物品质1分。意思对即可)
5.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写到“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王海清带领的部队也是“这样的英雄”。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这支英雄部队能“百战百胜”的原因,并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5分)
原因:①他们拥有勇敢无畏、团结协作的战士。例如,李百海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成为战士们的榜样,他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应对战斗中的困难。②他们有一位出色的指挥官——王海清。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更在战后对战士们的伤亡进行严格的检讨,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部队的战术水平和作战能力。(2分)
启示示例:①一个团队的成功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只有团结一致、互相支持,才能共同面对挑战并取得胜利。②成功的团队需要有一位出色的领导者,他能够带领大家明确目标、制订计划,并在关键时刻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支持。③我们需要从每次的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3分)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海上夜渡
徐荣木
①那是一个秋日晌午,在外执勤的舰艇接到军令,立即赶赴东山岛执行一项重要任务。
②西斜的阳光洒在辽阔的海面上,洁白的鸥鸟像海天精灵迎风翱翔。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一艘艘满载金翅银鳞的渔船乘风回港。
③港湾愈来愈远了,我披着厚实的棉军大衣,站在高高的驾驶台上,全神贯注地监视着正前方。多年来的航海生涯,使我养成了航行中不轻易下驾驶台的习惯。
④夜深了,一轮明月经过一天的沐浴,悄悄地从海面爬出,抖落一身鲜亮的水滴,悬挂在海天之上。
⑤霎时,海面变作灰色的静默,只有舰艇劈波斩浪的“哗哗”之声传入耳际,空灵、单调,机械地重复着。
⑥夜色愈来愈沉,舰艇要从一片狭窄的海域穿过。月下的海面,灰蒙蒙一片,远处渔火点点。偶尔,从一只只渔家轻舟上不时地传来几声吆喝。
⑦突然“嘎”地一声,舰艇停在了原地。
⑧我心里咯噔一下,糟糕!一直提心吊胆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艇艉螺旋桨被渔网缠住了。瞬间失去动力的舰艇,随着潮流向远海缓缓飘去。
⑨危机,正在步步逼近。严峻的态势,考验着艇上的每一位官兵!必须立即派人下潜,清掉渔网,恢复动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⑩“我下!”敦厚的枪帆兵利索地脱掉水兵服,取出一把水手刀,准备潜入海中去解渔网。
“不!我下!我是枪帆长,你得服从命令!”小个子枪帆长不容分说,穿上潜水服,抢过水手刀。凭借月光的映照,他顺着缆绳下去,就像一只海豹灵活地潜入海中。艇上,官兵焦虑地期待着,心弦绷得紧紧的,谁也不多说一句话。
钟表“滴答滴答”地响着,一分钟,一分半钟,二分钟……这已超出常人能坚持的憋气时间,咋没一点动静?
枪帆长是否会发生意外?抑或他也被渔网缠住了?
我虽然忧心如焚,为稳军心,此时必须沉着。在这磨人的期待中,艇艉海面泛起一团水花,随之,一颗黑乎乎的脑袋终于露出水面,枪帆长激动地说:“成功了!”
好样的!我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枪帆长被缆绳拉了上来,只见他脸如纸白,冷得浑身颤抖,双手被长在螺旋桨上的海蛎子划出了一道道血口。一颗颗血珠顺着手指尖往下滴。
甲板上,两位水兵把枪帆长扶进了舱室。
这时,只听“轰隆隆”一声响,主机启动。恢复了动力的舰艇,缓缓地退出渔网阵,小心翼翼地寻觅新的航道。
海上静悄悄的,艇艏犁开海面的破浪之声清晰地传来,在海空间回荡。
“艇长,这片海域潮流急,舵老偏!”航海班长报告。
“测一下流速流向!”
“流速5节,流向东南!”
“好厉害的潮流,舵角修正5度!”
“是!”
舰艇大约航行了一个小时,还是偏离了海图上标记的计划航线。
“你艇偏航,立即修正……”岸上指挥所从海岸观察通信站雷达上发现目标,发来急电。
我一看,不禁大吃一惊,立即修正航线。
潮水在艇底“哗哗”地流动,舵角流压修正后,舰艇才慢慢地恢复到原定的航线上!
海面一片寂静。这时,艇艏方向突然冒出了一团黑沉沉的影子,紧贴在海面上,莫非海上长出一个岛屿?眼下能见度太低,难以分辨,但这条航线上绝不会有岛屿。
大家手心里攥着一把汗。那黑沉沉的影子究竟是何物?一时众说纷纭,迷雾一团。
舰艇不得不减低航速。约莫过了半个小时,舰艇渐渐地靠近了那黑影。原来是一片低坠的乌云,像恐怖电影中的巨魔,在海面上游来荡去,迷惑航海人。
好悬!舰艇继续在海上穿行,夜凉如水,艇员们瞪大双眼,坚守在战位上。艇抵漳州海域时,把舵的航海班长突然叫了一声:“看!远方隐约有一片亮光。”
这喊声,打破了夜的静寂。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眺望,远处果然白茫茫的连成一片,毋庸置疑,闪烁亮光的地方即东山岛!
顿时,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考点:叙述顺序】小说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插叙了“我”的身份——具有多年航海经验的舰艇驾驶员。
B.第 段画横线句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出小个子枪帆长勇敢、有担当的形象。
C.【考点:详略安排】小说详写遇到的多次危险,略写危险的解决过程,突出了海上夜渡的危险,烘托出紧张的气氛。
D.当看到枪帆长在水下一直没有上来时,“我”心弦绷紧,忧心如焚,开始变得慌乱。
【解析】D.“开始变得慌乱”理解错误,结合第 段“我虽然忧心如焚,为稳军心,此时必须沉着”可知“我”很沉着。
答案是D
2.舰艇在海上夜渡时都遭遇了哪些意外?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内容。(4分)
环境 意外
夜色愈来愈沉 ①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海上静悄悄的 ②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海面一片寂静 艇艏方向突然冒出了一团黑沉沉的影子
艇艉螺旋桨被渔网缠住
舰艇在航行过程中遇到湍急的潮流,偏离航线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夜深了,一轮明月经过一天的沐浴,悄悄地从海面爬出,抖落一身鲜亮的水滴,悬挂在海天之上。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夜晚海面上的美丽景象,展现了安静祥和的场景,与后文紧张、危急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海面形势的变化无常。(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3分。意思对即可)
4.【考点:叙述人称及叙述视角】这篇小说是以“我”这个亲历者的角度来叙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我”是“海上夜渡”这一事件的亲历者(1分),以“我”的角度来叙事,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2分);“我”是文中的线索人物,文中大量描写“我”的情感变化,易于引发读者共鸣(2分)。
5.小说结尾“顿时,一股暖意涌上心头”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示例:官兵们在航行过程中,虽然经历了重重危机和困难,但他们凭借勇敢、冷静、团结,最终看见远方闪烁亮光的东山岛,由此心生“暖意”;这股“暖意”既来自官兵们克服困难后的转危为安,也体现了官兵们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内心的喜悦;“暖意”也暗含着作者对官兵们勇敢无畏、保家卫国的崇高敬意与无限感激。(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第四讲 人物分析
涉及考点:
考点15 把握人物形象(10年2考)    
考点16 人物心理及情感态度(10年3考)
考点17 次要人物的作用(拓展考点)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沉 淀
明前茶
①“我还管不了你了,我是你老子!”
②“你一年十个月在外头打工,一没管过我功课,二没管过我吃喝,一回来就数落不休,你倒是有理了?”
③就在父子俩用目光顶牛时,来家访的老师推门而入。老师心平气和地招呼学生:“我要跟你爸谈一谈,你先去做功课。”
④老师和孩子的父母一起去了门廊上,一面散漫交谈,一面将玉米棒子剥去包衣,一个一个用绳子串联起来。干着活儿,父亲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老师才建议说:“孩子正在叛逆期,千万不要跟他硬杠。你瞧,大家一同干活时,谈话的氛围才会变好。所以,我建议你可以拉着孩子做点吃食,最好是那种需要发酵或者沉淀的,费工费时的,让他看到细心、耐心还有责任心,怎么从手上长出来。这比你跟他说一万句大道理,可能都管用。”
⑤父亲陷入了沉思,隔了两天,他主动跟儿子搭话:“你奶奶一直在为给你做夜宵的事头疼,这次我回来,想多做一些橘香葛根粉,留着给你当夜宵。”父亲强调说,“所有的材料都在山里面,要爬山采摘小青柑,再掘挖野生葛根才能做得成,明天周六,你跟我一起进山去?”儿子有点吃惊,父亲竟没有唠叨他的功课和排名,犹豫片刻,终于点头。
⑥山里到处都是圆润的鸟鸣,像一把把彩色玻璃弹珠一样,被一双无形之手一股脑儿抛向天空。四伯娘背着大竹篓在前面带路,她解释说人工太贵,自家个头小点的青柑都没人摘,“你们不来,多半这些果子也烂在山里了” 。
⑦回到家,父亲削了趁手的小竹刀,示范给儿子看,怎样在一压一转间,将小青柑的果肉旋掉。成篮的小青柑果壳,要在溪水中漂洗数遍,将柑汁淘尽,然后,沥干水分,灌入绿豆。
⑧所有这些活计做起来可都太解压了,可以放空脑袋,什么都不想。父亲淡淡地解释了一句:“灌满绿豆,可以保证小青柑的壳在晾晒的过程中不会变形。”
⑨紧接着,父子俩再次出发,上山挖葛根。儿子吃惊地发现,每一枝葛根都要刨地九尺,才能挖出来。儿子与父亲轮流使用镢头,出了一身汗。
⑩挖回来的葛根,洗净表面的泥土,斩成小段,放入独木舟般的舂槽里,父子俩轮流上阵,从下午捣到黄昏,才将葛根舂碎,获得葛根的浆液与纤维。父亲将它们一股脑儿舀入一个大水缸中,又在水缸中注入清水。父亲将袖管挽起,反复在水中挤压,让葛根的粉浆从麻丝状的粗纤维中洗出。接着,他在另一个大水缸上搁一个竹匾,竹匾上铺白纱布,将葛根粉浆连同纤维一同舀入纱布中,他一丝不苟地拧转纱布包,使出浑身的力气,挤压出其中的粉浆,最后,将白布袋里的纤维倒出来。此时,儿子发现,葛根的纤维摸上去是刺手的,滑溜溜的黏浆不见了,这说明葛根粉已经全部滤出,一点也没有浪费。
儿子不免感慨:“早知做葛根粉这么麻烦,不如上网去买。”
父亲笑道:“网上买的葛根粉,哪如自家做的吃得放心,再说,这材料都是大山给的,咱们只是费了一点人工而已。”此时,水缸里的葛根粉浆还是灰褐色,别急,父亲说了,这是因为葛根粉浆中含有少量的纤维没有析出,而山上有贯众,这种药性植物的根富含胶质成分,可加速葛根纤维的析出。
果然,捶打并过滤出贯众根的汁液,加入水缸里,搅拌,并沉淀一晚,缸底的葛根湿粉便脱胎换骨、雪白如玉,它再也不是从山里挖出来时,曲里拐弯、灰头土脸的模样。父亲探身巨缸,手持铲刀,把比豆腐还要丝光水滑的湿粉取出来,晒到七成干,准备装填小青柑。
盛满葛根粉的小青柑,在连续的晴日下充分晒干,父亲也将返回城里的工地。临行前,父亲没有再检查儿子的作业,也没有对儿子的行为举止进行打压,他牢记老师的话:“如果教育孩子时,我们充满了怒气与质问,那就相当于不停地去搅动那一缸浑水,孩子的心永远定不下来。我们多给一点耐心,等他去沉淀,也许,某天,孩子就脱胎换骨。”
家里的葛根粉小青柑,收在儿子的书房抽屉里。小青柑中的芬芳物质可预防葛根粉的氧化,同时使葛根粉拥有一种明亮的柑橘清香。父亲相信,在自己离开的日子里,儿子冲饮葛根粉,就能解除烦躁,脸上红肿的痘痘也能由此收敛。也许,在沸水冲粉的那一刻,儿子会想起自己与他一起,上山寻贯众、摘青柑的日子,想起他一把推开儿子,将山上的蛇挑落在灌木丛中的场景,想起父子俩挖出半筐葛根,躺在大山深处,被清亮稠密的鸟鸣包围的日子。
在那一刻,他们不再是管教与被管教、命令与反抗命令的关系,他们是两个山野中的赤子,不着一言就能明白对方的部分心思,那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情谊。多年父子,在那一刻,终于有了兄弟般的默契。
(选自《青年文摘》 2024年第7期,有改动)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前两段“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描写父子激烈争吵的画面,富有情境,引人入胜。
B.第⑥段首句是景物描写,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儿子进山后自由放松的心情。
C.加工后的小青柑果壳,之所以要灌入绿豆,是为了防止其晾晒过程中变形。
D.父亲精心制作葛根粉小青柑,主要目的是治疗儿子脸上红肿的痘痘,体现了深沉的父爱。
【解析】D.父亲精心制作葛根粉小青柑,主要目的是解除儿子的烦躁情绪,改善父子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治疗儿子脸上红肿的痘痘。此项“主要目的是治疗儿子脸上红肿的痘痘”理解有误。
答案是D
2.文章第 段画横线句连用三个“想起”,请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达上的作用。(4分)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1分),高度概括了父亲与儿子一起劳动,制作葛根粉的经历(1分),突出了父亲利用和儿子一同摘青柑、挖葛根来教育儿子达到了好的效果(1分),为下文父子关系的转变做了铺垫(1分)。
3.【考点:把握人物形象】请结合全文,分析“父亲”的形象。(6分)
父亲听取老师的建议,与儿子共同参与劳动,从而增进双方的理解,可见父亲知错就改,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父亲在做葛根粉的过程中,亲自示范,以此来教育儿子,可见父亲责任感强,有耐心;在山上遇到危险时,父亲不顾自身安危,只为保护儿子,可见父亲关心爱护孩子。(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4.【考点: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老师”在文中的作用。(4分)
老师的家访,打破了父子间对峙的僵局,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老师的话对父亲的行为有启发作用,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要有耐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本文标题“沉淀”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分析。(5分)
①指葛根湿粉沉淀一晚,便雪白如玉;②指细心、耐心、责任心;③指父子间的关系通过劳动这一沉淀过程而转变。(①表层含义1分;②③深层含义各2分)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对面的碗
王若冰
①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已经盛满米饭的碗。碗面上是一只腾飞的金凤凰,碗的边缘是一圈金色,与凤凰交相辉映。骨瓷,薄,剔透,泛着凝白的光芒。小路看了好一会儿,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碗。
②老人将一块牛肉放到小路的碗里:“你尝尝,这是我小火三个小时炖出来的。”
③老人的话听起来漫不经心,似解释,又似自言自语。
④小路的眼睛湿润了。她想起了已经过世的母亲。母亲短暂的一生,都在与贫穷与命运抗争。还没能等到小路大学毕业,母亲就永远地走了。她曾经答应过带母亲去看天安门,去看长城的。那一刻,小路才深刻地感受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与悔。
⑤小路与老人相识于偶然。那天,她到这座楼里看房子,因租金太高而放弃。高楼之外的天空,秋阳飘散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有限的楼距间飘荡。小路想起家与父母,想到在都市里打拼的艰辛,不由落泪。
⑥老人就是在那个时刻出现的。她身穿圆领黑毛衣,搭一条酒红色披肩,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戴一副金丝花边眼镜,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⑦在听到小路要租房的时候,她笑着说:“要不,你看看我那房子是否满意?”
⑧说罢,老人不等小路的回答,径直走向电梯对面的门。那扇深棕色的门一打开,房子内部就展现在小路的眼里了。她一看,刚迈进的一条腿又缩回来,很不好意思地对老人说:“阿姨,我还是不看了。我,租不起。”
⑨老人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先进来看看吧。”
⑩房子是中式风格,含蓄婉约中透着特有的美感。墙上挂着山水画,客厅的博古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碗。美术系毕业的她,非常喜欢这样的风格与氛围。
可是越看就越觉得是在做梦。
老人说:“两个房间,一个朝南,一个向北。你随便选择,价格都是一个月600元。”
小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黄金地段啊!
老人笑着说:“价格便宜是因为我有要求,你每天下班回来都得帮我带一瓶牛奶。”
小路听后,感激地说了无数声“谢谢阿姨”。
搬入的第二天下班,小路发现老人坐在餐桌前,对面摆放着一只盛满米饭的碗。老人不经意地说:“我的朋友原本要过来吃饭,结果临时有事来不了。要不,一起吃?”
小路不好推辞。闲聊中,她得知,老人退休前是美术学院教授,老伴早在十多年前就病逝了。女儿已定居加拿大多年;对儿子,老人却一带而过。此后,小路注意到,每次谈到儿子,老人的脸上都会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复杂表情。
小路不好问,她总是尽力地多做些事。除了每天回来帮老人带牛奶外,还非常勤快地打扫厨房与客厅的卫生,倒垃圾,入睡前检查家里的门窗与厨房里的水电、煤气等。老人总是对小路笑笑,很优雅地说着谢谢。
时光如沙,在指间无声地滑落。一晃,小路已经在老人家里租住半年了。
因为忙,她下班的时间并不固定,跟老人的交流也很少。可每次到家,她都会发现老人坐在餐桌前,就像专门在等她一样。小路注意到自己面前的那只碗,每次都不一样:带凤凰的、印孔雀的、玫瑰花的、梅花盛开的、水中睡莲的、绿竹的、菊花朵朵的,精致考究,又颇有情趣。若不是亲眼所见,她根本不相信这是一个70岁的老人所为。老人似乎看出了小路的疑惑,笑呵呵地说:“我那些学生和朋友都很有个性,喜欢用不同的碗吃饭。”
小路听后,虽依旧不解,但并没有太多地放在心上。
最近,小路时常出差,她已经很久没有与老人一起晚餐了。这天,她出差回来是下午三点多。进门后,却听到了老人房间里传出的抽泣声,那声音里夹杂着压抑的悲凉。她一惊,老人低吟的哭诉声声传来:老伴啊,你在那边还好吗?要不是等林子出狱,我真想快点去找你啊!你倒是一了百了了,留下我一个人青灯孤影相伴。我做梦都怀念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情景,哪怕一句话也不说,心里也觉得有家,有人的温暖。我每天看着对面那只饭碗,都觉得是你或者孩子坐在那里跟我一起吃饭一样……
小路震惊,她转身悄然地退出房门,坐在与老人相遇的楼梯口,心情异常沉重,情不自禁地给远在大别山的父亲打了一个电话。直到华灯初上,她才进了门。她发现老人已经坐在餐桌前,表情凄凉。
“阿姨,我想跟您商量件事儿。”
老人抬头看着她:“你,要搬走?”
“不是,我很喜欢您做的菜,更享受跟您一起吃饭的感觉,就像跟妈妈一起一样,温暖、安全。我妈妈已经去世5年了,见到您,我觉得很亲切,我想像对母亲那样,有时间能陪陪您,以弥补我自己的缺憾。不知道您……”
·
·
·
·
话还没有说完,老人颤抖着站起来,双手把她搂进怀里,泪水长流。
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那盛满了米饭的碗,饭香弥漫;那凝白剔透的碗面之上,绚丽的花朵怒放,春意盎然。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提到的小路母亲去世的情节很有必要。正因为小路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经历,对老太太的孤独与寂寞才更加感同身受,因此在结尾自告奋勇提出要陪伴老人。
B.老人低价位出租给女孩位于黄金路段的房子,是因为自己年老行动不便,想让女孩每天帮自己买牛奶,顺便照顾自己的生活。
C.老人的哭诉伤感动人,小说借此巧妙地交代了老人的家庭情况,展现出了老人的内心世界,揭开了关于“碗”的故事谜底。
D.一个看似平淡的故事,却被作者表现得毫不平淡。生活的磨合,心灵的碰撞,悬疑的手法,使平淡的故事变得曲折有致。
【解析】B.根据文章分析,老人低价位出租给女孩位于黄金路段的房子,一是因为老人看到小路没有租到房子,同情她,另一方面是希望能有个人陪伴自己。
答案是B
2.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高楼之外的天空,秋阳飘散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有限的楼距间飘荡。
运用环境描写(1分),对秋天萧瑟景色的描写烘托了在都市里打拼的女孩因租金太高而无法租房的失落心情(2分)。
3.【考点:人物心理】结合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揣摩人物心理。(4分)
她转身悄然地退出房门,坐在与老人相遇的楼梯口,心情异常沉重,情不自禁地给远在大别山的父亲打了一个电话。
·
·
·
·
小路无意听到了老人藏在心底的秘密,出于保护老人自尊心悄然出门(2分),对老人的遭遇产生了同情,并也由此触发了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之情(2分)。
4.【考点:把握人物形象】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老人的形象。(6分)
①生活讲究:老人穿着考究;使用的餐具精美;房子的布置摆设含蓄婉约中透着美感。②心地善良:低价出租房子给小路,又不伤害小路的自尊心;等待小路吃饭,善待小路。③温雅内敛:希望让小路陪她吃饭,但又不明说;自己内心痛苦,却不对外人流露;小路帮她做家务,总是优雅地说谢谢。(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5.读完这篇小说,小语和小文进行了一番讨论,请你根据文意,将对话补充完整。(6分)
小语:小说中多次出现“碗”,甚至以“对面的碗”为题,我觉得结合老人的哭诉可以发现,“碗”在小说中不仅仅指老人家里吃饭的碗,还指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
小文:嗯,有道理。我认为,“碗”不仅有深刻的含义,还在情节上起到了 5 5作用。
小语:对于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我们是不是还要考虑到它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呢?
老人心中
渴望盛满亲情的碗
串联
小文:是的,我可以尝试分析其中一方面: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文中多次写到精致的“碗”,表
现出老人讲究生活品味的特点,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或小说以“碗”为中心讲述了老人和小路相互关心帮助的故事,富有生活气息,赞美了人性的美好)。
第五讲 深入理解,拓展探究
涉及考点:
考点18 标题的理解与分析(10年3考)     
考点19 把握主旨情感(10年2考)
考点20 拓展表达(10年2考)
十二、(2024·东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赴 远
张建春
①眼前黑得很,续和躺在冰冷的床板上,周身疼痛。疼是从骨头里传来的,拉扯着血疼、肉疼、筋疼,似乎身上的每一寸皮肤都疼。或许正因为这疼,续和才知道自己还活着,活在牢房里。
②续和咬了下自己的舌尖,用力咬咬出了血来,依然不疼,此处的疼被大疼掩盖住了。续和忍不住呻吟了几声,但随即咬紧牙关,将铺天盖地的疼吞咽了下去。
③疼是刑具和掌控刑具的人留下的。大刑一夜,把天都疼亮了。施刑的人在愣怔中放下了鞭子,续和像破被絮一样被扔进了不辨昼夜的牢房。
④破被絮是没人问的,续和在牢房里感到孤寂,漫天的孤寂。续和把前前后后的事想了一遍,得出的结论是没留下任何破绽。续和是在庐西名为“掠影书店”的暗房里,销毁了所有文件和同志们留下的蛛丝马迹后泡了一杯绿茶,小口地啜饮着,坦然被捕的。
⑤被捕、坐牢,续和经历过不止一次,加上这一次,三次了。第一次侥幸逃脱,第二次在受尽酷刑后,被同志们营救出了。现在,竟然又一次落入敌手。续和苦笑了一声,苦笑声不大,却震落了牢房顶的蛛尘。
⑥续和恢复得快,一算时间,踏进牢房二十天了。二十天里除了一次用刑审问,再也没人过问。敌人忘了吗?续和心里想。
⑦续和的身份早暴露了,是挂了号的。一名共产党的要员,被逮住了,许多人弹冠相庆,庆功会都开了好几次。敌人认定续和是不会开口的。如若他会开口,第一次、第二次被逮住时,还不“竹筒倒豆子”?
⑧孤寂是难熬的,比疼痛还痛苦,续和心里有数。一场心理战开始了,就看谁熬得过谁吧!
⑨敌人沉不住气了。第二十一天敌人从牢房门的窗口扔进了一沓白纸,还有一支笔。续和明白,这是让他写呢。
⑩续和的笔头子好着呢,曾化名写过小说、散文、诗歌,当然都是宣传革命的。纸和笔对续和充满了诱惑。续和喜欢文字,他有过打算革命成功了做一名作家。
写什么呢?写信吧,给母亲写,给妻子写。
时间有的是,信写得长。写给母亲的信内容多是问安,回忆些小时的事。写给妻子的信柔和。续和爱妻子,妻子也深爱续和。
牢房里的信是没私密性的,如发在报纸上的文章,谁愿看谁就瞅上几眼。敌人是会研究的,是要在字里行间探索秘密的。
续和写信上瘾了,天天写,跟母亲和妻子就有那么多的话。好几年没见母亲和妻子了,憋了一肚子的话自然话多。写多了,续和又有了想法——给信编了号,比如“与妻信十五”“与母亲信十六”等。在写“与母亲信二十”后续和意外地收到了母亲的回信。
无疑这是敌人的一种策略。
收到母亲的回信,续和就像过节。续和从母亲娟秀的字迹上,闻到了母亲的体味,也看到了母亲心疼的颤抖——信上有泪渍,洇染在字里行间。一种愧疚油然而生。
妻子的信也来了。妻子的信告诉续和,母亲是如何变卖家产,四处打点,在营救他。续和突然狂躁起来——营救得了吗?
难得有一天,续和没给母亲写信。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给妻子写信,写来写去,就围绕着两个字:赴远。续和告诉妻子,他要赴远方去,意已决,停止无意义的营救。
第二天,续和又正常了。先是给母亲写信,大约是写到童年的趣事,竟呵呵地笑了起来。续和家是庐西大户,他在家可是四少爷呢。续和不做少爷,做革命者,是续和家天大的事,唯母亲默许。续和爱母亲,敬重母亲。
妻子来信了,告诉了续和家中发生的事——五弟生了个儿子,哭声很是嘹亮。续和高兴,但又遗憾,妻子怎不写他们的儿子?可能妻子认为续和不配为父亲——儿子出生后,续和仅见过一面。
续和打破常规,给未见过面的侄子写信。想了半天,不知侄子的名字,抬头如何写?最终决定,写“赴远吾侄”。信洋洋洒洒,可这信侄子能看懂估计得是十年后的事了。十年后是什么样的世界?续和有所向往,就把这向往写进去了。
写给侄子的信没有编号。一沓纸写完了,给母亲、妻子的信编号到了八十五号,续和在牢里已度过了一百零五天。
是春天了,敌人决定下毒手。
“赴远”的一天到了。续和整整衣襟,迈着大步走向刑场。到了刑场续和忽觉心中略有欠缺,便招手,对行刑的人说:“纸笔。”行刑的人有些迟疑,有人摸了摸口袋,掏出烟盒。烟盒里尚有一根烟他点着了,将空烟盒递给续和。
续和展平烟盒写下:“教育吾儿继承我志;勿告母亲,替我收尸。”想了想,又添上一行字:“与妻信之八十六。”
枪声响了,血汩汩地流。正是红花开时,花一路向前开,流动着赴远。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你班准备将上面的小说拍成微电影,参加学校清明节“致敬先烈”微电影展评。你作为导演,需要完成下列任务。
【导演说戏】
1.【考点:标题的理解与分析】说剧本。请你向演职人员解释续和给侄子取名“赴远”与“‘赴远’的一天到了”中“赴远”的不同含义,并说明小说以“赴远”为题的作用。(4分)
给侄子取名“赴远”是希望侄子能奋勇前行,过上革命胜利的美好生活(1分);“‘赴远’的一天到了”中“赴远”的含义是牺牲的日子到了(1分);以“赴远”为题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象征革命之路漫长,突出了文章的主题(2分)。
2.说角色。为让演员全面、准确把握所饰角色,请你概括“续和”人物形象,并作简要分析。(4分)
①意志坚定、坚贞不屈:续和被捕,面对严刑拷打他也咬牙坚持。②谨慎小心、从容淡定:续和销毁了所有文件和同志们留下的蛛丝马迹后坦然被捕。③大无畏的革命者:续和面对死亡毫不畏惧。(每点2分,写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电影拍摄】
3.请举例说明本文的几种叙述方式,并从小说技巧角度简述其综合运用的作用,以利于微电影分镜头的交错拍摄。(4分)
第①~④段是倒叙,第⑦段是插叙,第⑨段到结尾是顺叙(1分)。综合运用倒叙、插叙、顺叙的方式,使故事跌宕起伏,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和表现力(1分)。通过不同的叙述方式,更好地展现了续和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发展脉络(1分),同时也更好地传达了作品对革命者顽强不屈、不怕牺牲精神的赞美之情(1分)。
【后期制作】
4.请完成附加镜头和片尾配乐工作。(4分)
(1)【考点:拓展表达】)小说结尾言犹未尽。你认为在微电影结尾处,应补上一组镜头来照应“花一路向前开,流动着赴远”。请根据示例,利用所学历史知识,联系现实生活,把这组镜头描绘出来。(控制在60字以内)(2分)
示例: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大庆铁人率石油人会战正酣,滚滚石油喷薄而出;西北荒漠上,原子弹、氢弹相继爆炸,蘑菇云腾空而起……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
红花盛开,染红了天空
人们载歌载舞,欢天喜地地庆祝革命的胜利
儿子长大了,带着十岁的侄子站在街头手拿小国旗挥动双手迎接胜利的队伍
(2)班委会提供了歌剧《江姐》插曲《红梅赞》和《祖国不会忘记》两首歌曲,作为微电影结尾的配乐。请你选择其一并说明理由。(2分)
【链接】《红梅赞》歌词: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祖国不会忘记》歌词: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示例:选择《红梅赞》。理由:“千里冰霜”“三九严寒”象征革命遇到的艰难险阻,“一片丹心”是革命者顽强不屈、一心向党的一颗红心。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希望的田野上
侯发山
①花珠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在实习的问题上与妈妈桂兰产生了分歧。花珠在上海读的大学,桂兰希望花珠能在上海找个单位实习,将来有机会留在上海。花珠呢,却想回河南老家。
②花珠说:“妈,上海这地方,大学生多了去,显不着咱,还不如回去。”
③桂兰心里荡漾了一下,她知道花珠的心思,担心自己一个人在家孤单。花珠四岁那年,她爸出车祸走了,是自己累死累活把她养大的,她比一般的孩子更懂得感恩和孝顺,说的话就很顺耳,像个痒痒挠,挠的尽是痒痒处。但是,当父母的,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像雄鹰一样飞出去,能飞多远就飞多远,能飞多高就飞多高。想到这里,桂兰稳定了一下情绪,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傻闺女,好不容易走出去了,咋能再回来呢?”
④“妈,人往高处走,其实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其实海能纳百川。您一辈子没走出村,不也是过了大半辈子?”
⑤“别跟妈贫嘴!妈吃的苦你知道?脸朝黄土背朝天,风里来雨里去……”
⑥“妈,都是老黄历了,我的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就别再提了。”
⑦桂兰不再吭声。
⑧花珠说:“妈,现在不种地了,家也没啥事,您可以出去转转啊。”
⑨“我天天转,天天看,还不花钱。”桂兰说着把手机的摄像头对准桌子上的地球仪,这个还是花珠上初中时她给买的。
⑩花珠“扑哧”笑了。
大前年,村里的土地都流转给了希望,每亩地希望给大伙儿八百元的租金。这比种地还划算。家里有六亩地,自己不用操心,一年还白落四千八百元。
花珠说:“妈,希望哥租一千多亩地,都弄啥哩?”
桂兰说:“啥子观光农业园,说是种菜都不用土,嗨,妈也搞不明白。需要钱不?妈给你转。今年的地租,希望前天转给我了。”
花珠说:“妈,我在大学勤工俭学,有奖学金,用不着。我跟您说正经的,您没事了出去转转。”
“妈听你的,出去旅游。但你也得听妈的,就在上海实习,不要胡思乱想。”
“好,好,好。”花珠忙不迭地答应了。
一星期后的一个晚上,花珠跟桂兰视频聊天。桂兰看到花珠是在火车的卧铺车厢里,忙问:“闺女,你这是去哪儿?”
“妈,我在火车上实习。”
“啊?你学的是农业,咋在火车上实习?”
“妈,你不是让我留在上海吗?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只好找了个在火车上实习的机会,乘务员,也不是很累……不过,白天忙,不能聊天,只能晚上。”
“好,好,好,妈天天晚上跟你聊。”
就这样,每天晚上,花珠和桂兰都视频聊天。桂兰看到,每一次,花珠都是在火车的卧铺车厢里,这倒也好,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不过,实习结束后干啥呢?总不能当乘务员吧?桂兰想从花珠的话里套出话来,可是,花珠说话每次都是断断续续的,像吝啬鬼发红包似的,一次说一点,一次比一次的信息量少。
桂兰在家闲着无事,就到希望的农业园找了个事,干保洁,每月四天休息时间,一千八百元的工资。上班的第一天,大约是上午十一点,桂兰正在农业园的草坪里捡拾垃圾,忽然接到花珠微信视频聊天的请求,她忙挂断了。桂兰看了看周围,有了主意,跑到水泥站台上,两边停放的都是火车——希望买的几截报废的火车车厢,简单装修了一下,让员工以及来这里拓展训练的客人当宿舍用。桂兰抻了抻衣服,又拍打了两下裤腿。之后,她接通了跟花珠的视频聊天。
“妈,您干啥呢?”花珠还是在火车的卧铺车厢里。
“你不是说让我出去旅游嘛,瞧,我在站台上。”桂兰说罢,用手机的摄像头照了照身前身后的火车。
“妈,您这是要到哪儿旅游?”
“北京,妈还没去过北京呢。”
“妈,您是不是上错站台了?”
“没有啊,就在县城的火车站,巴掌大的小站我还能上错?”
花珠忍住笑,说:“妈,您转身看看您身后的站牌。”
桂兰扭头一看,只见后边竖着的站牌上写着“希望站(起点)——幸福站(终点)”,她不自然地笑了,然后对着手机说:“花珠,这是希望的现代农业园,我来这里真长见识了,大棚里的豆角两米多长,吊在架子上像蛇……听希望说,他这里来了一个科班院校的实习生,之前就是人家给谋划的。”
“妈!”花珠推开“车厢”的门下来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她的脸蛋如花朵般绽放。
桂兰又惊又喜,似乎什么都明白了。
(节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巧设悬念,既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又激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B.花珠因为没有在上海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所以回到老家的农业园里实习。
C.文章以母女二人对话的形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叙事更加紧凑、连贯。
D.【考点:标题的理解与分析】标题中“希望”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承包土地的希望,又指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解析】阅读全文可知,花珠回老家农业园实习,一是想回老家陪伴母亲,二是想用所学建设家乡。故B项表述有误。
答案是B
2.本文主要叙述了花珠和桂兰之间的故事,第 段似乎与之无关,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4分)
不能删去。该段采用插叙的记叙顺序,交代希望承包村里的土地发展农业园,解释了上文情节(桂兰不用种地),为下文桂兰到农业园干保洁、花珠到农业园实习等情节做铺垫。(表态1分,插叙1分,作用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若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修改,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5分)
【原句】桂兰看了看周围,有了主意,跑到水泥站台上。
【改句】桂兰的心怦怦直跳,她快速地东张西望了一番,急中生智,跑到水泥站台上。
改句更好(1分)。改句中“桂兰的心怦怦直跳”对桂兰的心理进行了细致刻画(运用心理描写)(1分),“她快速地东张西望了一番”对桂兰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摹(运用细节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兰接到花珠视频通话请求时慌乱的情态(1分);原句中“看了看周围”对桂兰的动作进行了粗线条描写,读来较为平淡,难以传达紧张的气氛(1分)。
4.【考点:拓展表达】小语认为本文的结尾不完整,应补充上桂兰“明白”的内容。你赞同她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4分)
示例一:不赞同。结尾写花珠从“车厢”里开门下来,桂兰“似乎什么都明白了”,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