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五年级上册5.1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五年级上册5.1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03 09:1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建立一个整体(单位“1”)的概念,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二、教学重难点
建立一个整体(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具等
学生准备:铅笔(偶数支)、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师: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师:下面哪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来表示?
说一说你的理由。
生:第三个图形是平均分的...
师:前面两个图形的阴影部分为什么不能用来表示?
生:第一个第二个图形都没有平均分,只有第三个图形是平均分的。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前提。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板书-分数的再认识)
师: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在学习单上表示出,并说一说
表示什么?
师:我们来听一听这同学的想法。
生1: 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可以用 表示。
生1: 画了4个相同的三角形,其中的3个可以用表示。
生1: 圈起来的骨头占总数的。
生1: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可以用表示。
生2:汇报展示
师:这些方式都可以表示,那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图一是把一个正方形(纸)拿来平均分;图二是把4个相同的三角形拿来平均分的;图三是把12根骨头拿来平均分的;图四是把一条线段拿来平均分的。
师:也就是说,它们平均分的东西不一样。在数学上,我们将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它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师:下面这些题中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
生1:一个蛋糕
师: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4组,其中的一组是。
生2:全班同学
师: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表示什么吗?
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可以用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可以用表示。
师:你还能像这样说出其它分数的含义吗?
生1: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5份,可以用
表示。
生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可以用
表示。
师:这里,我们把平均分成的份数用若干份来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用一份或几份来表示,这些都是分数,我们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当我们知道了整体的数量与部分数量,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当我们知道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是部分的数量)),我们也能表示出整体的数量。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活动二画一画,来找一找它们之间的关系。一个图形的是 ,画出这个图形。
师: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这样的两个小正方形(或长方形)
师:原图形是由几个“ ”组成的?
生:4个
师:请你画出这个完整的图形。
师:我们来听一听这几位同学的想法。
生1:展示汇报
生2:展示汇报
生3:展示汇报
师: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它们的形状不同,但都是由4个“ ”组成的。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师: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拿出你铅笔总数的。
师:你们拿出的铅笔数量一样多吗?
生:拿出的铅笔数量不一样。
师:拿出的铅笔数为什么会不一样多呢?
生:每个人铅笔的总数量不一样,总数的也不一样。
师:看来,同一个分数,整体量不同,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这就是分数表示数量多少的相对性。
师:拿出的不一样,为什么还都是呢?
生:都是把铅笔的总数量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师:分数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几道题。
五、巩固应用
教材64页练一练2小题
例: 奇思有50元,50元的是10元。
妙想有10元,10元的是 6 元。
10>6奇思的捐的钱比妙想捐的多。
答:不一定,可能奇思的零花钱总数比妙想的多。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再次认识了分数,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