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枣儿》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枣儿》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3 09:5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枣儿》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认真阅读戏剧剧本,把握戏剧冲突,理解人物形象。
2、品读戏剧台词,深入理解主题,思考如何把自己对剧本的感受与理解在舞台上表现出来。
3.自选合适的剧本,组织剧组,明确任务,分工准备,合作排练。
【学习目标】
1.了解剧本形式上特点,把我戏剧情节;
2.通过台词、舞台说明等,把握剧本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自身特点;
3.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剧本情节等,体会“枣儿”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4.了解剧本的社会意义,对剧本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有自己的见解。
【重难点】
1.了解剧本形式上特点,把我戏剧情节;
2.通过台词、舞台说明等,把握剧本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自身特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拿出准备好的一袋枣儿和一盒巧克力,问:你会选择什么?学生会选择巧克力。继续问:若是爷爷奶奶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选择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19课《枣儿》。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初读剧本,整体感知
问题导航:
剧本围绕什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讨论后明确:剧本围绕“枣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四、精读剧本,把握冲突
精读剧本。分组探讨。问题导航:
1.戏剧是一种以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舞台艺术。可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戏剧冲突,表现人与人、人与环境、人物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没有矛盾就没有戏剧。那么《枣儿》这出戏剧,写了那些人物?围绕人物展开了哪些矛盾冲突?矛盾的双方和焦点各是什么?(六人小组讨论)
(1)老人的等待,儿子的不归;
(2)男孩的期盼,父亲的冷落;
(3)男孩的“走”,老人的“留”;
2.每个小组,生1读老人,生2读男孩,生3读舞台提示,分角色阅读,小组间的成员相互评价,体会人物形象(品味人物)。
提示:从语气语调情感等方面明确:生1读出老人孤独寂寞的心情,生2读出了男孩天真而又无奈的心情,生3将人物的动作神态读得惟妙惟肖。从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他们对亲情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再读舞台提示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你看到老人和孩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老人:善良和蔼、热爱家乡
孩子:天真可爱 好奇懂事
老师小结:看来无论是从人物对白,还是从舞台提示,都可以认识剧本中的人物。(即从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中体会人物性格。)
五、品读剧本,探究主题
问题导航:
1.思考一下文中的“枣儿”有哪些象征意义?作者想借“枣儿”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亲情,老一辈对故乡的深厚乡情,青壮年离开家乡,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2.剧本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但出现的方式不同。结合童谣两次出现时的情境,说一说:童谣在剧中起什么作用?两次出现时的表现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内涵。
主题总结:
借亲情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老一辈的深厚乡情,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表现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六、作业设计
1.各个学习小组,请从剧本中自选几个典型情节, 依照剧本进行排练,注意仔细阅读剧本,熟背台词,熟悉舞台说明,注意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反复练习,熟练之后,进行展示。
2.联系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上出现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写出一篇300字左右的习作。
七、板书设计:
(
儿子(枣儿)
) (
老人
)
(
情亲
故乡 传统
精神家园
) (


) (
父子
) (
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