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信息窗5—小猴跳水
教学内容:
课本42页的信息窗5—小猴跳水
教学目标:
1.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两步计算。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到花果山去玩玩,看看花果山上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师:我们有很久没到小猴子家玩了,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课件:花果山)
师:看小朋友和小猴子们玩的多高兴啊!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你能把你看到的给其他小朋友讲讲吗?(讲给其他同学听听吗?)
(让学生大胆地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产生学习欲望。)
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1. 小组合作并交流刚才花果山画面中的数学故事。
师:哪个小朋友有问题要问?(听了刚才的故事,你能提个问题吗?)(让学生大胆地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2. 班内交流,并板书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1)一共有几条鱼?
(2)一共有几只青蛙?
(3)河边有几个同学?
(4)共有几只小猴?
3. 师:小朋友们提的问题可真多啊!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同桌交流)
4.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集体交流)
师把交流的结果写在每一个问题的后面,并且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注意算法的多样化。)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探索出连加的计算方法: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a. 一共有几条鱼?
2+2+3=7(条)
3+2+2=7(条)
2+3+2=7(条)
b. 一共有几只青蛙?
1+3+2=6(只)
2+3+1=6(只)
2+1+3=6(只)
c. 河边有几个同学?
2+3+4=9(个)
4+3+2=9(个)
3+2+4=9(个)
d. 共有几只小猴?
2+2+1=5(只)
1+2+2=5(只)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连加的计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老师给学生创设一个非常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角度的观察、发现问题,并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大家合作,解决其他的问题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树上还剩几只猴子没有跳下水 你们能帮老师个忙吗 (在这里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或是教师能引导学生说出来的,就放手让学生说。重点在于向学生渗透连减的意义。)
(老师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实践应用
课本45页第五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几种颜色的猫,然后再独立做出练习。做完之后,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进一步挖掘出本题所包含的其它数学信息。
五、总结反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小朋友们说说!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