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涉县索堡中学2015-2016学年中考一轮复习物理导学案《第5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比热容》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邯郸市涉县索堡中学2015-2016学年中考一轮复习物理导学案《第5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比热容》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3-30 07:0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校:邯郸市涉县索堡中学 科目:九年级物理 授课时间: 课时数: 学生姓名: 班级:
 课题 第5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比热容 ②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离开热传递,通常用“吸收”、“放出”等词修饰,不能用“有”、“含有”、“物体的”等词修饰.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过程③内能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物体的”、“物体有”等词修饰.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考点三 比热容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装置实验设计比较水和沙子吸热能力的方法:①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________多少;②升高相同温度,比较________多少探究方法实验时应控制水和沙子的________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或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①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吸收的热量多,说明水的吸热能力______;②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质量多少、升高的温度有关比热容物理意义比热容是描述物质吸热本领的物理量定义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和升高的________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公式c=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________水的比热容及意义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水的比热容的应用制冷剂、散热剂、调节气候补充吸热公式:Q吸=cm(t-t0)(2)放热公式:Q放=cm(t0-t).其中c表示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0表示初温,t表示变化后的温度即末温(3)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的高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提示】 在常见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但并非所有的跟水有关的应用都应用了水比热容大的这一特性.  
学习目标 考查内容:分子动理论,温度、内能和热量三者的关系,改变内能的方式,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物质吸放热的计算,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学习过程(含前置性作业、课堂学习、随堂练习、提升性作业等)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一切物质的______都在________地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力和______力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______,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________对方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________影响因素扩散现象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______示例闻香气【提示】 分子是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凡是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小物体(如灰尘、花粉等)都不是分子.考点二 内能内能及其改变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____与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影响因素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改变方式热传递做功实质内能的________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____示例煮饭、热水袋取暖钻木取火、搓手取暖说明①条件:物体间存在________;②规律: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_____,温度______;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_,温度______做功改变内能的两种情况: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_______;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_______联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是等效的,没有看到改变内能的具体过程,就无法判断物体内能改变的原因热量概念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单位焦耳(符号:________)说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①温度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是”、“物体的”等词描述.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不一定是吸了热
课后反思
批阅时间
  1.(多选)(2015·石家庄桥西区模拟)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B.掀锅盖时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热量,分子间距离增大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燃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D.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造成的2.(2015·烟台)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3.(2015·宜昌)如图,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K10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K10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K109.TIF" \* MERGEFORMATINET A.给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C.给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D.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4.(2015·茂名)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图是()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K11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K11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K11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K11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K11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K111.TIF" \* MERGEFORMATINET A.探究萘的熔化规律B.压缩气体点燃棉花C.内燃机压缩冲程 D.水蒸气将木塞冲出5.(2015·石家庄长安区一模)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c水=4.2×103 J/(kg·℃)]()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K11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K11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K112.TIF" \* MERGEFORMATINET A.5.04×105 J B.4.2×105 J C.2.52×105 J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6.(2015·黄石)一个质量为2 g的烧红的铁钉,温度为600 ℃,若它的温度降低到100 ℃,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J;若这些热量全部用于加热100 g常温的水,则水温将升高________℃.[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7. (2012·河北)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个酒精灯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1)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和煤油比较,________吸热能力强.(3)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温度升高了4 ℃,则水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c水=4.2×103 J/(kg·℃),c煤油=2.1×103 J/(kg·℃)](4)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尝试用图像表示这个实验情况,正确的图像应该是________.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E11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E11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E11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E1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E1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火线100\\2016\\光盘\\河北转稿\\E120.TIF" \* MERGEFORMATINET (5)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Δt/℃加热时间t/min水10.110220.2104煤油30.110140.2102①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________温度升高得多.④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C.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课后反思
批阅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