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
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它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2.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公车上书后,严复等人在全国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3.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在创办近代工业的同时,洋务派还建立了新式海军
B.明治维新后,日本入侵台湾,使中国东南海疆危机加剧
C.1895年,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
4.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根据下表所示统编版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部分内容,可以整合和提炼出的大概念是
时间 事件
1905年8月 中国同盟会决定创办《民报》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
1912年3月11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5.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原因 结果
A 辛亥革命 出现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B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国民党的成立
C 北伐战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 国共合作 解放战争胜利
李华同学运用结构示意图的方式梳理了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重大史事,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救亡图存道路的新探索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人
7.如下示意图中,从1924年到1931年国共两党的情况可以归纳出该示意图的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C.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D.反“围剿”斗争取得胜利
8.根据下面卡片的关键词,判断它反映的是
竞猜卡毛泽东的军事主张被肯定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纠正“左”的错误 贵州境内
A.四渡赤水 B.八七会议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历经艰险,百折不挠,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从第三阶段的中国革命历程中可以提炼出
A.红船精神 B.八一精神 C.井冈山精神 D.长征精神
10.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通过画时间轴可以整体感知历史事件,培养时空观念。对于下方时间轴的描述准确的是
A.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第一阶段包含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国共两党内战
北伐战争的开始与红军长征都发生在第二阶段
D.第三阶段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并取得了胜利
11.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如图学习资源。由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
12.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13.可信史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历史信息,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对下列史料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一项是
辽宁是抗日战争的起始地
B.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C.辽宁是解放战争的转折地
D.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记录着东北人民的奋进征程
14.下图所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政策的两次调整,其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耕者有其田
中国革命的中心转移到农村 B.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决定
15.下列一组图片共同反映了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B.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程
C.近代通信事业的发展 D.近代中国各阶层的救国探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16题8分,17题9分,18题10分,19题13分,共40分)
16.纵观历史潮流,每个时代都造就了不同的英雄人物,每个时代都赋予人们不同的使命。某班同学制作了“时代·使命”的展板,请你参与完成。(8分)
请你从“人物篇”中任选一位人物,简述他被称为民族英雄的理由。(多答只评第一个,3分)
请参考示例,将“资料篇”中的著作或刊物按宣传的主张不同,放人相应板块。(3分)
示例:板块一 平均分配土地_A_ 板块二 民主革命 ______
板块三 民主与科学_____ 板块四 变法维新_______
根据“工业篇”中的图示,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1分)材料中“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1分)
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常常伴随着各种危机,应对和解决危机是世界性的课题。老师以“危机与应对”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9分)
(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4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_
任务二 【解读文献——感悟法治精神]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2分)
任务三 [建筑遗址-承载历史价值]
(3)历史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从以上两幅图片中任选一个历史建筑简要介绍其承载的历史价值。(提示:可以从以上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史实、结果、意义或影响等其中三个方面简述,3分)
18、编写历史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年表回答问题。(10分)
表一 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28年4月 ①________、②_______ 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1929年12月 ③_______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④ __________
———根据统编版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整理
(1)请将表一中①②③④处内容补充完整。(4分)
(2)表二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 (1分)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什么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1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人物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贡献。(2分)
19.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实物证史]
图一、图二共同记录了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1分)
[图像证史]
材料二:某学校内展出了两幅油画。
两幅油画所反映的史实表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分)
[文献证史]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史事。(写出两个即可,2分)这些史事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2分)
[论从史出]
材料四:
大事年表
时间 史实
1931 年9月 九一八事变
1935年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
1937年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1937 平型关大捷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 百团大战开始
1945年8月 日本天皇发布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4)请选择材料四中相互关联的史实,论证“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要求:运用至少两个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楚,6分)
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A C B B A A C D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D D D C A
非选择题
16.(1)林则徐: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邓世昌:在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军奋勇杀敌,最后壮烈殉国。他的英雄壮举,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捍卫了民族尊严。杨靖字: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2)ACDB
(3)艰难曲折。创办大生纱厂。
17.(1)求富 梁启超 同盟会 新文化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图一:1911年10 月10日武昌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
图二: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18.(1)朱德 陈毅 古田会议 瑞金
(2)人物:毛泽东。
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思想:毛泽东思想。
贡献:创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创建了新型人民军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等。
19.(1)中国共产党
(2)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巧渡金沙江;强度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写出两个即可)
精神: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4)观点: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选择的史事: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中国共产党于1935 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6年,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后,于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1938 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