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四章 三角形
线段、角、相交线和平行线
第16讲
考点通关
素养通关
知识通关
线段与角
线段与角
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
线段、角是平面图形中的基本元素,是必考知识点,其中线段的中
点、角的平分线考查的频次较高,往往都是融入到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
定中综合考查.相交线与平行线考查的频次比较高(10年8考),多以选
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呈现,与角的和差运算、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和
等知识结合起来考查,2024年平行线与方位角结合考查,属于第一次,
也是中考命题稳中有变的导向.
考点 1 线段的相关概念
例1 已知点A,B,P在同一条直线上,给出下列等式:①AP=BP;
②BP= AB;③AB=2AP;④AP+PB=AB. 能判断点P是线段
AB的中点的有( A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A
对于图形问题,题目中如果没有图,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
形,紧扣定义便能解决问题,也可以利用逆推的思路来画出图形,然后
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意.对于判断类的题目,建议做出判断后在试卷上
做标记,比如①是正确答案,就在
①上画“√”,在错误的答案上画
“×”,这样便于后期检查,也能
降低出错的概率.
跟踪训练 已知线段MN,点P是直线MN上的一点,MN=10 cm,
NP=6 cm,点E是线段MP的中点,则线段ME的长为( C )
A. 2 cm B. 4 cm
C. 2 cm或8 cm D. 4 cm或8 cm
C
上述方法的数学依据是( B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线段中点的定义 D. 两点间距离的定义
B
例2 小明在设计黑板报时,想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笔直的参照线,由于尺
子不够长,他想出了如下方法:
①在一根长度合适的毛线上涂满粉笔末;
②由两名同学分别按住毛线的两端,并绷紧;
③捏起毛线后松开,便可在黑板上弹出一条笔直的参照线.
本题主要区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用
法,准确区分它们之间的作用即可解决本题.
跟踪训练
(2024吉林)如图,从长春站去往胜利公园,与其他道路相比,走人民
大街路程最近,其蕴含的数学道理是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考点 2 利用相交线的性质求角度
例3 (2022河南)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CD,垂足
为O. 若∠1=54°,则∠2的度数为( B )
A. 26° B. 36° C. 44° D. 54°
B
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平角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
关键.
跟踪训练 (2023河南)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
80°,∠2=30°,则∠AOE的度数为( B )
A. 30° B. 50° C. 60° D. 80°
B
跟踪训练
变式训练 (2024北京)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OC.
若∠AOC=58°,则∠EOB的大小为( B )
变式训练
A. 29° B. 32° C. 45° D. 58°
B
考点 3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角度
例4 (2021河南)如图,a∥b,∠1=60°,则∠2的度数为( D )
A. 90° B. 100° C. 110° D. 120°
D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邻补角的概念.既考查了同学们是
否能准确记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邻补角等概念;又考查了同
学们数形结合的能力.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与图形一一对应
就能解决此类问题.
跟踪训练 (2024赤峰)将一副三角尺(厚度不计)按如图所示摆放,
使有刻度的两条边互相平行,则图中∠1的度数为( B )
A. 100°
B. 105°
C. 115°
D. 120°
跟踪训练
B
变式训练 (2024陕西)如图,AB∥DC,BC∥DE,∠B=145°,
则∠D的度数为( B )
A. 25° B. 35° C. 45° D. 55°
变式训练
B
1. (2024深圳)如图,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平面镜后反射,若入射光线
与平面镜的夹角∠1=50°,则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4的度数为
( B )
A. 40° B. 50° C. 60° D. 70°
【解析】本题融合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由
平行线的性质推出∠1=∠3,由反射定律,得到∠3=∠4.
B
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断.熟悉它们的特征是
解题的关键.
素养落地 逻辑推理、几何直观、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 (2024达州)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
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如图所示),图中∠1=80°,∠2=40°,
则∠3的度数为( B )
A. 30° B. 40° C. 50° D. 70°
【解析】本题融合光的折射,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平行线的性质
定理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解即可.
B
本题以物理中光的折射为背景,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度的计
算.了解物理知识,熟记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素养落地 逻辑推理、几何直观、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共30张PPT)
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
第21讲
第四章 三角形
考点通关
素养通关
知识通关
锐角三
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
本课时考点在近十年河南中考中均以解答题(第18,19或20题位
置)的形式呈现,取材现实生活,2019~2022年呈现以河南文化建筑为
背景的趋势,分值为9分.涉及角度多为一个特殊角和一个非特殊角(共
考查8次).考查的模型有“背对背”模型(10年3考)、“母子”模型
(10年7考)等.
考点 1 俯角、仰角问题
例1 (2022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是依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
上河图》建造的,拂云阁是园内最高的建筑.某数学小组想测量拂云阁
DC的高度,如图,在A处用测角仪测得拂云阁顶端D的仰角为34°,
沿AC方向前进15 m到达B处,又测得拂云阁顶端D的仰角为45°.已知
测角仪的高度为1.5 m,测量点A,B与拂云阁DC的底部C在同一水平
线上,求拂云阁DC的高度.
(结果精确到1 m,参考数据:
sin 34°≈0.56, cos 34°≈0.83,
tan 34°≈0.67)
解:如图,延长EF交DC于点H.
由题意,得∠DHF=90°,EF=AB=15 m,CH=BF=AE=1.5 m.
设DH=x m.
在Rt△DFH中,∠DFH=45°,∴FH=DH=x m.
在Rt△DHE中,∠DEH=34°,
∴tan 34°= = .∴EH= .
∵EF=EH-FH=15,即 -x=15.
解得x≈30.5.∴DC=DH+CH=30.5+1.5≈32(m).
∴拂云阁DC的高度约为32 m.
答:拂云阁DC的高度约为32 m.
审题、分析题意,将已知量和未知量弄清楚,明确题目中的一些名
词术语的含义,如仰角、俯角、坡角、坡度、方位角等.若所给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确定合适的边角关系进行计算;若不是直角三角形,可
尝试添加辅助线,把它们分割成一些直角三角形或矩形,把实际问题转
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进行解决.此外,
在测量问题中往往会涉及测角仪
等与计算无关的数据,在求建筑物
的高度时不要忽略这些数据.
跟踪训练 (2024河南)如图1,塑像AB在底座BC上,点D是人眼所
在的位置.当点B高于人的水平视线DE时,由远及近看塑像,会在某处
感觉看到的塑像最大,此时视角最大.数学家研究发现:当经过A,B
两点的圆与水平视线DE相切时(如图2),在切点P处感觉看到的塑像
最大,此时∠APB为最大视角.
图1 图2
(1)请仅就图2的情形证明∠APB>∠ADB;
解:(1)证明:如图,设AD与圆交于点M,
连接BM,则∠AMB=∠APB.
∵∠AMB>∠ADB,∴∠APB>∠ADB.
图2
(2)经测量,最大视角∠APB为30°,在点P处看塑像顶部点A的仰
角∠APE为60°,点P到塑像的水平距离PH为6 m,求塑像AB的高
(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 ≈1.73).
图2
解:(2)∵∠APH=60°,PH=6 m,
∴在Rt△APH中,AH=PH·tan∠APH
=PH·tan 60°=6× =6 (m).
∵∠APB=30°,∴∠BPH=∠APH-∠APB=60°-30°=30°.
∴在Rt△BPH中,BH=PH·tan∠BPH=PH·tan 30°=6× =2
(m).∴AB=AH-BH=6 -2 =4 ≈4×1.73≈6.9(m).
答:塑像AB的高约为6.9 m.
考点 2 方位角问题
例2 (2024泸州)如图,海中有一个小岛C,某渔船在海中的A点测得
小岛C位于东北方向上,该渔船由西向东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B点,测
得小岛C位于北偏西30°方向上,再沿北偏东60°方向继续航行一段时
间后到达D点,这时测得小岛C位于北偏西60°方向上.已知A,C相
距30 n mile,求C,D间的距离
(计算过程中的数据不取近似值).
解:由题意知,∠CAB=45°,∠CBA=60°,∠CBD=90°,AC
=30 n mile.
如图,过点C作CH⊥AB于点H.
∴在Rt△ACH中,AH=CH=15 n mile,
在Rt△BCH中,BC= =
= =10 (n mile).
如图,过点D作DG⊥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G,
则∠BDG=60°.
∴∠CDB=180°-60°-60°=60°.
∴在Rt△CBD中,CD= = = =20 (n mile).
答:C,D间的距离为20 n mile.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用好已知条件中
的边和角,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首先容易
判断∠CBD是直角,因此CD是Rt△BCD的斜边,欲求CD,需先求
BC,因此需要在△ABC中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BC.
跟踪训练 (2023重庆)人工海产养殖合作社安排甲、乙两组人员分别
前往海面A,B两处养殖场捕捞海产品.经测量,A养殖场在灯塔C的
南偏西60°方向,B养殖场在灯塔C的南偏东45°方向,且在A的正东
方向,AC=3 600米.
(1)求B养殖场与灯塔C的距离(结果精确到个位);
解:(1)如图,过点C作CD⊥AB于点D.
在Rt△ACD中,∠ACD=60°,AC=3 600米,
cos 60°= , sin 60°= ,
∴AD=3 600× =1 800 (米),
CD= ×3 600=1 800(米).在Rt△BCD中,∠BCD=45°,
∴∠B=45°=∠BCD. ∴BD=CD=1 800(米).
∴BC= =1 800 ≈1 800×1.414≈2 545(米).
答:B养殖场与灯塔C的距离约为2 545米.
(2)甲组完成捕捞后,乙组还未完成捕捞,甲组决定前往B处协助捕
捞,若甲组航行的平均速度为600米每分钟,请计算说明甲组能否在9分
钟内到达B处?
(参考数据: ≈1.414, ≈1.732)
解:(2)由(1)知,AB=AD+BD=1 800 +1 800≈1 800×1.732+1 800≈4 917.6(米).
∵600×9=5 400(米),5 400米>4 917.6米,
∴甲组能在9分钟内到达B处.
答:甲组能在9分钟内到达B处.
考点 3 实际应用问题
例3 (2024苏州)图1是某种可调节支撑架,BC为水平固定杆,竖直固
定杆AB⊥BC,活动杆AD可绕点A旋转,CD为液压可伸缩支撑杆,
已知AB=10 cm,BC=20 cm,AD=50 cm.
图1 图2 图3
(1)如图2,当活动杆AD处于水平状态时,求可伸缩支撑杆CD的长
度(结果保留根号);
解:(1)如图1,过点C作CE⊥AD,垂足为点E.
图1
图1
由题意,得AB=CE=10 cm,BC=AE=20 cm.
∵AD=50 cm,
∴ED=AD-AE=50-20=30(cm).
∴在Rt△CED中,CD= = =10 (cm).
答:可伸缩支撑杆CD的长度为10 cm.
图2
(2)如图3,当活动杆AD绕点A由水平状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度
α,且tan α= (α为锐角)时,求可伸缩支撑杆CD的长度(结果保留
根号).
解:(2)如图2,过点D作DF⊥BC,
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交AD'于点G.
图3
图2
图2
由题意,得AB=FG=10 cm,AG=BF,∠AGD=90°.
∴在Rt△ADG中,tan α= = .
∴设DG=3x cm,则AG=4x cm.
∴AD= = =5x(cm).
∵AD=50 cm,∴5x=50,即x=10.
∴AG=40 cm,DG=30 cm.
∴DF=DG+FG=30+10=40(cm).
∴BF=AG=40 cm.∵BC=20 cm,
∴CF=BF-BC=40-20=20(cm).
∴在Rt△CFD中,CD= = =20 (cm).
答:可伸缩支撑杆CD的长度为20 cm.
图2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求
线段CD的长)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没
有给出角度,因此在构造的直角三角形中只能先求出另外两条边,然后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 (1)在图1中,过点C作CE⊥AD,可构造直
角三角形,在Rt△CED中,先求出CE,DE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
进行计算即可;(2)在图2中,过点D作DF⊥BC,交BC的延长线于
点F,可构造直角三角形,在Rt△CFD中,先求出CF和DF的长,然
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
跟踪训练 (2023成都)为建设美好公园社区,增强民众生活幸福感,
某社区服务中心在文化活动室墙外安装遮阳篷,便于社区居民休憩.如
图,在侧面示意图中,遮阳篷AB的长为5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6°,
且靠墙端离地高BC为4米,当太阳光线AD与地面CE的夹角为45°
时,求阴影CD的长.(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sin
16°≈0.28, cos 16°≈0.96,
tan 16°≈0.29)
解:如图,过点A作AT⊥BC于点T,AK⊥CE于点K.
在Rt△ABT中,
BT=AB· sin ∠BAT=5× sin 16°≈1.4(米),
AT=AB· cos ∠BAT=5× cos 16°≈4.8(米),
∵∠ATC=∠C=∠CKA=90°,
∴四边形ATCK是矩形.
∴CK=AT=4.8米,AK=CT=BC-BT=4-1.4=2.6(米).
∵在Rt△AKD中,∠ADK=45°,
∴DK=AK=2.6米.
∴CD=CK-DK=4.8-2.6=2.2(米).
答:阴影CD的长约为2.2米.
(2023湘潭)问题情境:
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水利灌溉工具,既经济又环保.明朝科学家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用图画描绘了筒车的工作原理(如图1).假定
在水流量稳定的情况下,筒车上的每一个盛水筒都按逆时针做匀速圆周
运动,每旋转一周用时120秒.
图1
问题设置:
把筒车抽象为一个半径为r的☉O. 如图2,OM始终垂直于水平面,设
筒车的半径为2米.当t=0时,某盛水筒恰好位于水面A处,此时
∠AOM=30°,经过95秒后该盛水筒运动到点B处.
问题解决:
(1)求该盛水筒从A处逆时针旋转到B处时,∠BOM的度数;
解:(1)由于筒车每旋转一周用时120秒,
∴每秒转过360°÷120=3°.
∴∠BOM=360°-3°×95-30°=45°.
图2
(2)求该盛水筒旋转至B处时,它到水面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
米,参考数据 ≈1.414, ≈1.732)
图2
解:(2)如图,过点B,A分别作OM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D.
∵在Rt△AOD中,∠AOD=30°,OA=2米,
∴OD= OA= (米).
∵在Rt△BOC中,∠BOC=45°,OB=2米,
∴OC= OB= (米).
∴CD=OD-OC= - ≈0.3(米).
答:该盛水筒旋转至B处时,它到水面的距离约为0.3米.
素养落地 抽象能力、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共27张PPT)
特殊三角形
第18讲
第四章 三角形
考点通关
素养通关
知识通关
特殊三角形
特殊三角形
特殊三角形是每年中考的必考知识点之一,各个题型均有出现,常
考知识点有勾股定理、三角函数、面积计算、特殊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比
例关系、斜边上的中线等.常和旋转、轴对称、平移等图形变换相结
合,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逻辑推理等能力.
考点 1 特殊三角形中的相关计算
例1 如图1,在△ABC中,AB=BC= ,∠BAC=30°,
图1 图2 图3 图4
(1)AC的长度为 ,S△ABC= ;
3
(2)如图2,分别以点A,C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
D,连接DA,DC,则△ADC是 三角形,S△ADC= ;
(3)如图3,连接DB,交AC于点N,△ABD是 三角形,
S△ABD= ,BD= 2 ,AN= ;
等边
直角
2
图1 图2 图3 图4
(4)图3中,S四边形ABCD= ;
(5)如图4,若点M是BD的中点,连接AM,则AM= ;
(6)图4中,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是 .
3
△AMD
图1 图2 图3 图4
掌握特殊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每一问的解决方法不
唯一,可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比较分析各方法的优势与劣势,最
终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跟踪训练 (2024重庆)如图,在△ABC中,AB=AC,∠A=
36°,BD平分∠ABC交AC于点D. 若BC=2,则AD的长度为 .
【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可求出∠ABC=∠C=
7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CBD=∠ABD=36°.∴∠A
=∠ABD=36°,∠BDC=∠C=72°.∴AD=BD=BC=2.故答
案为2.
2
变式训练 (2024安徽)如图,在Rt△ABC中,AC=BC=2,点D在
AB的延长线上,且CD=AB,则BD的长是( B )
A. - B. -
C. 2 -2 D. 2 -
B
【解析】过点C作CH⊥AB于点H. 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AB=2 ,AH=BH=CH= .所以CD=AB=2 .在Rt△CDH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DH= .所以BD=DH-BH= - .故
选B.
考点 2 特殊三角形中的图形变换(1)——落在特殊位置
例2 (2021河南)小华用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玩折纸游戏,如图1,在
Rt△ABC中,∠ACB=90°,∠B=30°,AC=1.第一步,在AB边
上找一点D,将纸片沿CD折叠,点A落在A'处,如图2;第二步,将纸
片沿CA'折叠,点D落在D'处,如图3.当点D'恰好落在原直角三角形纸
片的边上时,线段A'D'的长为 .
或 2-
图1 图2 图3
【解析】①当点D'恰好落在直角三角形纸片的AB边上时,设A'C交AB
边于点E,如图1.根据题意,得△ADC≌△A'DC≌△A'D'C,A'C垂直
平分线段DD'.则∠D'A'C=∠DA'C=∠A=60°,A'C=AC=
1.∵∠ACB=90°,∠B=30°,AC=1,∴BC= AC= ,AB
=2AC=2.由等面积法,可得斜高CE= .
∴A'E=1- .在Rt△A'D'E中,
∵ cos ∠D'A'E= ,∴A'D'=2A'E=2- .
图1
②当点D'恰好落在直角三角形纸片的BC边上时,如图2.根据题意,得
△ADC≌△A'DC≌△A'D'C,∠ACD=∠A'CD=∠A'CD'= ∠ACB
=30°.则∠D'A'C=∠DA'C=∠A=60°,A'C=AC=1.∵∠D'A'C
=60°,∠A'CD'=30°,∴∠A'D'C=90°.∴A'D'= A'C= ×1=
.综上,线段A'D'的长为 或 2- .
故答案为 或2- .
图2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面积法、勾股定理、三角函数、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分类讨论等.由于点D'的位置不确
定,故需分类讨论,可借助直角三角形纸片探索具体的折叠,也可利用
“折叠的过程中,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折痕所在直线”找到两次
的折痕.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找到其中关联的线段和角,在直角三角
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即可解决问题.
跟踪训练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C=90°,AC=6
cm,BC=8 cm,折叠该三角形纸片,若AC边完全落在另一条边上,
则折痕的长为 cm.
3 或
【解析】分两种情形:①当AC边落在AB边上时(如图1),折痕是
AD. ②当AC边落在CB边上时(如图2),折痕为CF,过点F作
FG⊥BC于点G,FH⊥AC于点H,则四边形FGCH是正方形.设CG
=x cm.分别利用面积法求解即可.
图1 图2
考点 3 特殊三角形中的图形变换(2)——特殊图形的存在性
例3 (2022河南)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
2 ,点D为AB的中点,点P在AC上,且CP=1,将CP绕点C在平
面内旋转,点P的对应点为点Q,连接AQ,DQ. 当∠ADQ=90°
时,AQ的长为 .
或
【解析】如图所示.
∵∠ACB=90°,AC=BC=2 ,∴AB= AC=4.∵点D为AB
的中点,∴CD=AD= AB=2,∠ADC=90°.∵∠ADQ=90°,
∴点C,D,Q在同一条直线上.由旋转,得CQ=CP=CQ'=1.分两
种情况:①当点Q在CD上时,在Rt△ADQ中,DQ=CD-CQ=1,
∴AQ= = = ;
②当点Q在DC的延长线上时,在Rt△ADQ'中,
DQ'=CD+CQ'=3,∴AQ'=
= = .综上所述,当∠ADQ=90°时,
AQ的长为 或 .故答案为 或 .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
中线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和分类讨论思想.旋转中存在着隐形圆,即隐
藏着相等的线段,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然后观察其中线段的关系是解
决此问题的关键.
跟踪训练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ACB=90°,点D是
AB边上的中点,连接CD,将△ACD沿CD折叠,点A落在点E处,此
时恰好有CE⊥AB. 若CB=1,那么CE= .
【解析】如图,
设CE交AB于点O. ∵∠ACB=90°,AD=DB,∴CD=AD=DB.
∴∠A=∠ACD.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ACD=∠DCE.
∵CE⊥AB,∴∠BCE+∠B=90°.∵∠A+∠B=90°,∴∠BCE
=∠A. ∴∠BCE=∠ACD=∠DCE=30°.∴CO=CB· cos 30°=
.∵DA=DE,DA=DC,∴DC=DE. ∵DO⊥CE,
∴CO=OE= .∴CE= .故答案为 .
1. (2023凉山)如图,边长为2的等边△ABC的两个顶点A,B分别在
两条射线OM,ON上滑动,若OM⊥ON,则OC的最大值是 .
1+
取AB的中点D,连接OD及DC,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OC
小于等于OD+DC,所以只有当O,D,C三点共线时,OC取得最大
值,最大值为OD+CD,由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根据D为AB的中
点,得到BD为1,根据三线合一得到CD⊥AB,在直角三角形BCD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在直角三角形AOB中,OD为斜边
AB上的中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
OD等于AB的一半,由AB的长求出OD的长,进而求出DC+OD,即
为OC的最大值.
素养落地 几何直观、逻辑推理
2. (2023北京)如图,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点B在点A,C
之间,点D,E在直线AC的同侧,AB<BC,∠A=∠C=90°,
△EAB≌△BCD,连接DE. 设AB=a,BC=b,DE=c,给出下面
三个结论:
①a+b<c;
②a+b> ;
③ (a+b)>c.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D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D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由
△EAB≌△BCD,可得BE=BD,∠DBE=90°.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BE的长既可以在Rt△EAB中通过勾股定理计算表示为 ,又可
以在Rt△EBD中通过勾股定理计算表示为 ,然后再由三角形三边关
系即可判断①②③.
素养落地 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共24张PPT)
全等三角形
第19讲
第四章 三角形
考点通关
素养通关
知识通关
三角形全等
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运用思路分析
已知两边分别相等 找⑨ →运用SAS
找⑩ →运用SSS
找 →运用HL
已知两角分别相等 找 →运用ASA
两边的夹角
第三边
直角
两角的夹边
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运用思路分析
已知两角 分别相等 找 →运用AAS
已知一角一 边分别相等 找角的另一边→运用
找边的另一个邻角→运用
找边的对角(非邻角)→运用
任意一角的对边
SAS
ASA
AAS
全等三角形是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一种重要方法,全等三
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在河南中考题中单独出现较少,往往在综合性的
题目中出现,常在简答题中与圆的相关知识结合进行考查,在类比
探究问题中与相似、四边形等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对于全等三
角形的判定问题,常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审清题意,找出条件成为
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考点 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例1 如图,△ABC≌△DEC,点A和点D,点B和点E分别是对应点,
过点A作AF⊥CD,垂足为点F,若∠BCE=65°,则∠CAF的度数
为( B )
A. 30° B. 25° C. 35° D. 65°
B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结合直角三角形的两锐
角互余即可解决问题.
跟踪训练
变式训练 (2024成都)如图,△ABC≌△CDE,若∠D=35°,
∠ACB=45°,则∠DCE的度数为 .
100°
跟踪训练 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求α+β= 度.
45
变式训练
考点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例2 (2021河南)下面是某数学兴趣小组探究用不同方法作一个角的平
分线的讨论片段,请仔细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小明:如图1,(1)分别在射线OA,OB上截取OC=OD,OE
=OF(点C,E不重合);(2)分别作线段CE,DF的垂直平分线
l1,l2,交点为P,垂足分别为点G,H;(3)作射线OP,射线OP
即为∠AOB的平分线.
简述理由如下:
由作图知,∠PGO=∠PHO=90°,OG=OH,OP=OP,所以
Rt△PGO≌Rt△PHO,则∠POG=∠POH,即射线OP是∠AOB的
平分线.
图1 图2
小军:我认为小明的作图方法很有创意,但是太麻烦了,可以改进如
下:如图2,(1)分别在射线OA,OB上截取OC=OD,OE=OF
(点C,E不重合);(2)连接DE,CF,交点为P;(3)作射线
OP,射线OP即为∠AOB的平分线.
……
任务:
(1)小明得出Rt△PGO≌Rt△PHO的依据是 .(填序号)
①SSS ②SAS ③AAS ④ASA ⑤HL
(2)小军作图得到的射线OP是∠AOB的平分线吗?请判断并说明
理由.
⑤
解:射线OP是∠AOB的平分线.理由如下:
如题图2,∵OC=OD,∠DOE=∠COF,OE=OF,
∴△DOE≌△COF(SAS).∴∠PEC=∠PFD.
∵∠CPE=∠DPF,CE=DF,
∴△CPE≌△DPF(AAS).∴PE=PF.
∵OE=OF,∠PEO=∠PFO,PE=PF,
∴△OPE≌△OPF(SAS).
∴∠POE=∠POF,即∠POA=∠POB.
∴射线OP是∠AOB的平分线.
图2
跟踪训练 工人师傅常常利用角尺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平分一个
角.如图,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取OC=OD,移动角尺,
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C,D重合,这时过角尺顶点M的射
线OM就是∠AOB的平分线.这里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依据是( D )
A. SAS B. ASA C. AAS D. SSS
D
跟踪训练
变式训练 (2024南充)如图,在△ABC中,点D为BC边的中点,过
点B作BE∥AC,交AD的延长线于点E.
变式训练
(1)求证:△BDE≌△CDA;
证明:(1)∵点D为BC边的中点,∴BD=CD.
∵BE∥AC,∴∠EBD=∠C,∠E=∠CAD.
在△BDE和△CDA中,
∴△BDE≌△CDA(AAS).
(2)若AD⊥BC,求证:BA=BE.
证明:(2)∵点D为BC边的中点,AD⊥BC,
∴直线AD为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BA=CA.
由(1)可知,△BDE≌△CDA.
∴BE=CA.
∴BA=BE.
变式训练
1. (2024遂宁)如图1,△ABC与△A1B1C1满足∠A=∠A1,AC=
A1C1,BC=B1C1,∠C≠∠C1,我们称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为“伪全等
三角形”.如图2,在△ABC中,AB=AC,点D,E在线段BC上,且
BE=CD,则图中共有“伪全等三角形”( D )
图1 图2
D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解析】由题意知,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是“伪全等三角形”.在△ABC中,通过全等可以证明AD=AE.
∴△ABD和△ABE,△ABD和△ACD,△ACD和△ACE,△ABE和
△ACE,共4对“伪全等三角形”.故选D.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
性质.熟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及理解“伪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是
解题的关键.
素养落地 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应用意识
2. 王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有这么一道题:
如图,在△ABC中,D为BC的中点,若AC=3,AD=4,则AB的长
不可能是( )
A. 5 B. 7 C. 8 D. 9
甲同学认为AB,AC,AD这条三边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无法解答,
老师给的题目有错误;乙同学认为可以从中点D出发,构造辅助线,利
用全等的知识解决;丙同学认为没必要借助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只需构
造一个特殊四边形,就可以解决.关于三位同学的思考过程,你认为正
确的是( D )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D
【解析】如图1所示,
图1
图1
延长AD到E,使得AD=ED=4.∵D是BC的中点,∴BD=CD. 在
△ABD和△ECD中,
∴△ABD≌△ECD(SAS).∴AB=EC.
图2
∴DF是△ABC的中位线,AB=2AF. ∴DF= AC= .∵AD-DF
<AF<AD+DF,∴ <AF< .∴5<AB<11.∴甲的说法错误,
乙和丙的说法正确.故选D.
图2
∵AE-AC<EC<AE+AC,∴5<EC<11,即5<AB<11.如图2所
示,取AB的中点F,连接DF. ∵D,F分别为BC,AB的中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
角形三边的关系.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难点和关键点.
素养落地 阅读理解、逻辑推理(共22张PPT)
相似三角形
第20讲
第四章 三角形
考点通关
素养通关
知识通关
相似
相似
本课时在中考中基本上占3~13分,常考知识点有平行线分线段成
比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0年10考).相
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常用于解决图形中的边角关系及比值问题,是解
决几何问题的重要手段.它们在试卷中很少单独考查,一般会关联坐
标、网格、平行线、特殊四边形等知识,也常与图形的折叠、平移及旋
转等变换相结合出现在类比探究问题中.
考点 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例1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BC上,DE∥AC. 若
BD=4,DA=2,BE=3,则EC= .
解决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对“对应线段”,所成比例的线段都在被截
直线上,从“ = , = , = ”(如图)中选取正
确的关系,借助比例的思想求线段长.
跟踪训练 (2023北京)如图,直线AD,BC交于点O,
AB∥EF∥CD,若AO=2,OF=1,FD=2,则 的值为 .
考点 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例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BC=90°,AB=4,
CD=1,BC=4.在边BC上取一点P,使得以A,B,P为顶点的三角
形与以C,D,P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甲认为这样的点P只存在1
个,乙认为这样的点P存在不止1个,则( B )
B
A. 甲的说法正确
B. 乙的说法正确
C. 甲、乙的说法都正确
D. 甲、乙的说法都不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注意:题
中若出现“∽”符号,则题中对应顶点已呈对应关系;若文字性地说两
个三角形相似,则需根据对应顶点的对应关系进行分类讨论.掌握相似
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并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
跟踪训练 (2024广州)如图,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
BC,CD上,BE=3,EC=6,CF=2.求证:△ABE∽△ECF.
证明:∵BE=3,EC=6,CF=2,
∴BC=BE+EC=3+6=9.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9,∠B=∠C=90°.
∵ = = , = ,∴ = .
∴△ABE∽△ECF.
考点 3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
例3 (2024河南)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点E为OC的中点,EF∥AB,交BC于点F. 若AB=4,则EF的长为
( B )
A. B. 1 C. D. 2
B
【解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CE= AC.
证明△CEF∽△CA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 ,即
= .所以EF=1.故选B.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并涉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跟踪训练 (2023徐州)如图,在△ABC中,∠B=90°,∠A=
30°,BC=2,D为AB的中点.若点E在边AC上,且 = ,则AE
的长为( D )
D
A. 1 B. 2 C. 1或 D. 1或2
【解析】在△ABC中,∠B=90°,∠A=30°,BC=2,
图1
图1
∴AC=2BC=4,AB=2 ,∠C=60°.
∵点D是AB的中点,
∴AD= .∵ = ,
∴DE=1.①如图1,当∠ADE=90°时,
∵∠ADE=∠ABC, = ,∴△ADE∽△ABC,
∴ = = ,∴AE=2;
②如图2,当∠ADE≠90°时,取AC的中点H,连接DH,∵点D是
AB中点,点H是AC的中点,∴DH∥BC,DH= BC=1,
∴∠AHD=∠C=60°,DH=DE=1,∴∠DEH=60°,∴∠ADE
=∠A=30°,∴AE=DE=1.故选D.
图2
图2
1. 如图,五线谱是由等距离、等长度的五条平行横线组成的,同一条
直线上的三个点A,B,C都在横线上.若线段AB=3,则线段BC的长
是( C )
A. B. 1 C. D. 2
C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抓住横线等距、平行的特征可列
比例线段求得BC.
素养落地 数学应用、数学建模
2. 如图,在△ABC中,∠ABC=90°,∠A=60°,直尺的一边与BC
重合,另一边分别交AB,AC于点D,E. 点B,C,D,E处的读数
分别为15,12,0,1,则直尺宽BD的长为 .
cm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
以求得BD的长.
素养落地 数学应用、数学建模
3. 如图是钉板示意图,每相邻4个钉点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的小正方形
顶点,钉点A,B的连线与钉点C,D的连线交于点E,则
(1)AB与CD是否垂直? (填“是”或“否”);
(2)AE= .
是
(1)证明△ACG≌△CFD,推出∠CAG=∠FCD,证明∠CEA=
90°,即可得到结论;(2)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证明
△AEC∽△BE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素养落地 数学应用、数学建模(共20张PPT)
三角形及其性质
第17讲
第四章 三角形
考点通关
素养通关
知识通关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
三角形的基本知识
四线与四心
三角形是中考中的必考知识,常考知识点有三角形的概念、内角
和、稳定性、分类及外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及三角形中的4条重要线段.
常以填空题或者作为简答题中的某一小问出现.
考点 1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例1 (2023福建)若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m,则m的值可以
是( B )
B
A. 1 B. 5 C. 7 D. 9
例2 (2024长沙)如图,在△ABC中,∠BAC=60°,∠B=50°,
AD∥BC,则∠1的度数为( C )
A. 50° B. 60° C. 70° D. 80°
C
例1考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
小于第三边,于是有4-3<m<4+3,即1<m<7.
例2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平行线的性质,根据“三角形内
角和是180°”,求出∠C的度数,然后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
角相等”,可以得到∠1=∠C. 解决例2也可以直接利用“两直线
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1+∠BAC+∠B=180°,从而求
出∠1的度数.
跟踪训练 (2023衡阳)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D )
A. 1 cm,2 cm,3 cm B. 3 cm,8 cm,5 cm
C. 4 cm,5 cm,10 cm D. 4 cm,5 cm,6 cm
D
变式训练 (2024台湾)四边形ABCD中,E,F两点在BC上,G点
在AD上,各点位置如图所示.连接GE,GF后,根据图中标示的角与
角度,判断下列关系何者正确( D )
D
A. ∠1+∠2<∠3+∠4
B. ∠1+∠2>∠3+∠4
C. ∠1+∠4<∠2+∠3
D. ∠1+∠4>∠2+∠3
考点 2 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例3 (2024凉山)如图,已知在△ABC中,∠BCD=30°,∠ACB=
80°,CD是边AB上的高,AE是∠CAB的平分线,则∠AEB的度数
是 .
100°
【解析】由CD是边AB上的高,∠BCD=30°,
∠ACB=80°,可求得∠CAB=40°,∠CBA=60°.因为AE是∠CAB的平分线,可得∠EAB=20°.在△ABE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EB=100°.故答案为100°.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直角三角形
的性质.
(1)若∠B=70°,∠BAC=80°,则∠ADP的度数为 ;
(2)若AC=8,CD=5,则△ACD的周长是 ;
(3)若AD是BC边上的中线,AC=10,AB=6,则△ACD的周长与
△ABD的周长差是 ;
60°
18
4
跟踪训练 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和点C
为圆心,大于 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②作直
线MN,交BC于点D,交AC于点P,连接AD.
(4)若∠BAC=90°,点D为BC边上的中点,AB =6,
∠B=60°,则DP= ,∠PDC= ;
(5)若AB=BD,AB=6,∠C=30°,则△ACD的面积
为 .
3
60°
9
1.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在砌门时,通常用木条BD固定长方形门框
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数学根据是( D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同角的余角相等 D.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D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能够正确区分两点确定一条
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素养落地 几何直观、数学抽象
2. (2024达州)如图,在△ABC中,AE1,BE1分别是内角∠CAB,
外角∠CBD的三等分线,且∠E1AD= ∠CAB,∠E1BD=
∠CBD;在△ABE1中,AE2,BE2分别是内角∠E1AB,外角∠E1BD
的三等分线,且∠E2AD= ∠E1AB,∠E2BD= ∠E1BD;……以
此规律作下去,若∠C=m°,则∠En= 度.
m
【解析】在△ABC中,∠E1=∠E1BD-∠E1AD= ∠CBD-
∠CAB= ∠C,在△ABE1中,∠E2= ∠E1= ∠C. 同理,可求
得∠E3= ∠C,…,∠En= ∠C. 所以∠En= m°.故答
案为 m.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和不相邻两内角的关系,即三角形的外角
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熟练运用等式性质进行推理,发现规律是
解题的关键.
素养落地 几何直观、推理能力、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