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短诗五首 课件 (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 短诗五首 课件 (共6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4 10:5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月夜
了解新诗的有关知识。
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1
2
3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了白话诗九首,这九首诗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沈尹默作为北大知名教授,他发表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有人说,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新 诗
概 念
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又称为白话诗、自由诗、现代诗。
形 式
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散文诗。
特 点
形式新
语言新
观念新
与旧体诗相比,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自由,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律
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外语语法
追求个性和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和见解。
沈尹默(1883—1971),原名沈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他积极倡导新诗,是新诗启蒙时期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语言质朴,倾向写实和白描,含有人道主义精神。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本诗选自《沈尹默诗词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
写作背景
发表情况
本诗写于1917年,是中国新诗运动中一首具有重要意义的诗作。当时的中国,虽然经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仍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广大群众并没有真正觉醒。
1918年元月,沈尹默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上发表了《月夜》《鸽子》《人力车夫》三首新诗,发出了新一代知识青年的心声。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突出风的冷凄,给人一种萧索的感受。
叠词
既描绘出霜风寒月的情境,又增添了诗歌的意蕴。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试着简要分析这一句诗的写法和作用。
写出了环境的萧森及人物的孤独,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环境描写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突出“我”独立不倚。
烘托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如何理解这一句所体现的精神?
写出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正显示出“五四”时期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探究一:“我”是一个身处“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诗中的“我”是一个什么形象?
探究二:“我”不畏惧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强大的独立自主意识,追求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探究三:“我”期待通过诗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通过“我与高树并立但并不倚靠的形象,展现出“五四运动”前夕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以及追求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意识。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
顶高的树
交代环境
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人格独立
思想自由
萧红墓畔口占
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1
2
3
了解作者及作者与萧红之间的联系。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大家还记得这是哪位诗人的作品吗
没错,就是雨巷诗人戴望舒。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萧红墓畔口占》也是由戴望舒所作,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探究诗歌字句间流淌的深情厚谊。
BY YUSHEN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翻译家。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早期作品大都吟咏个人的悒郁情怀和生活遭遇,《雨巷》等作品讲究音乐性和象征性,追求意象的朦胧;后期诗作《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表现出反抗精神,情调趋向明朗。
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944年11月20日
màn
pàn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既是诗人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时间之长
路途之远
这是写实,更隐指诗人与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祭奠的诚挚。
为什么不说“墓畔”?
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象征
暗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治。
如何理解“我等待着”的内涵?
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亦可以看作对命运多舛的人生的省察。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通过祭奠友人,表明生者在受着煎熬,在焦急等待,而生者心中的死了的人却是悠闲自在。诗人欲超脱而不得的心境可见一斑。
人天永隔,逝者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回顾全诗,诗歌描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探究一:因悼念而感到悲伤、寂寞。
探究二:面对险境的坚忍和不屈。
探究三:深沉的怀念,庄严的哀思,对抗战胜利的期盼。
探究四:镇静、坚守和自勉。
这首独特的伤逝之作描述了诗人长途跋涉来到萧红墓前凭吊的情形,寄托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对现实的无奈、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以及险境中的坚守等复杂情感。
萧红墓畔口占
“我”
六小时长途
“你”
卧听着海涛闲话
放红山茶
等待着
寂寞
意味深长
长夜漫漫
深切悼念期盼坚守
下列关于《月夜》和《萧红墓畔口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月夜》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B.根据《萧红墓畔口占》中的“口占”可知,这是即兴所作,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的。C.《萧红墓畔口占》第三句中的“长夜漫漫”写出了“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的。D.《月夜》运用铺陈渲染的手法,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的形象,在“霜风”“月光”的“吹”“照”中,显得越发清晰、生动,写意传神,颇有韵致。
解析:“运用铺陈渲染的手法”有误,应为“运用白描手法”。
D
断章
朗读诗歌,品析诗歌内容。
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分析诗歌中蕴含的生活启示。
1
2
3
有句话这样写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粥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BY YUSHEN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35年10月
shì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第一句中,“你”是看的主体,周围的风景都是客体。
“看”与“被看”主客流转,富有意趣。
第一节:第一个画面,由“看”和“风景”构成联系,表达相对、平衡的概念。
第二句中,主客体转换,“你”成了“看风景人”眼中的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客体
第二节:第二个画面,由“装饰”建立关联,借助“明月”“窗子”“梦”,再一次表达相对、平衡的概念。
但此刻“你”的整个形象或许又进入了“别人”的梦中,成为别人梦中的“装饰”,那个梦见“你”的“别人”成了主体,而变为梦中人的“你”又变成了客体。
主体
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朦胧的意境?
意象

站在桥上的你

窗子

明月
别人
楼上看风景的人
《断章》一诗给予你怎样的生活启示?
探究一:物与我、我与他、他与你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在被别人影响,也同样影响着别人。
探究二:静静地看风景,静静地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风景,不也很快乐吗?
探究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不必追问,无须深究,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是此刻,就很美。
探究四:若能成为你眼中的风景,若能装饰你的梦,也是我小小价值的体现。
《断章》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转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思考,表现了诗人从刹那的感觉中升华出的哲理与智慧。
断章

装饰
桥上:

楼上:
看风景人
明月

风景

你的窗子
别人的梦
互相依存普遍联系
风雨吟
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分析诗歌中“我”的形象。
1
2
3
BY YUSHEN
芦荻(1912—1994),诗人。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20世纪30年代即从事诗歌创作,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物。
主要作品有《桑野》《驰驱集》等。
本诗选自《芦荻诗选》(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十分熟悉。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吟》这首短诗。
风雨吟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1941年12月
duò
jiāo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风之大,呼啸奔腾、摧枯拉朽。
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雨之迅猛,滂沱而下,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
暴风骤雨席卷大地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风雨之大、之猛,同时也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
雨中大地景象
比喻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读第三节,说一说:面对“大地”,“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年轻舵手”,缺乏出海经验。“年轻舵手的心”既有雄心壮志,又不知道如何把握方向。面对惊涛骇浪很想把握自己的命运,却力不从心,孤立无助,又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我”作为一个有志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和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同时,“我”因为“年轻”,在茫茫中辨不清方向,掌不稳命运之舟的舵把,因此具有不知人生命运的舟船驶往何处的迷茫和担忧。
风雨吟
风雨
风卷、雨奔
“我”
年轻舵手的心
关怀社会命运力图做出努力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统一
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通过诗歌触摸时代的脉搏,获得审美的愉悦。
1
2
3
BY YUSHEN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1969年9月,聂鲁达接受了智利共产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这次竞选只是促成人民联盟各党派携手合作的一种策略。当人民联盟推举S·阿连德·戈森斯为共同候选人后,聂鲁达立即退出竞选,支持阿连德直至取得最后胜利。为此他写下了《统一》。
统一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统 一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诗人开篇用形式相似的句子陈述自己不同寻常的见解,耐人寻味,引人思考:所有的叶怎么会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怎么会是这一朵?
把“大地”比喻成“一朵花”。紧扣题目,强调了万物的统一性,表明了世界具有统一性与和谐美,充满哲理意味。
诗人借助常见的意象,归纳出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
阅读聂鲁达的《统一》,你能读出怎样的诗意?结合原诗分析一下吧。
我读出的是诗人宽广的胸怀。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世界争取和平的斗争如火如荼。诗人以自然界中叶、花和树来喻人类,表达自己期盼和平、平等的美好愿望。
我读出的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叶、花、果,千姿百态,然而诗人却透过现象,认识到无论姿态如何,形状怎样,它们都是叶、花、果,从实质上并无二致。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化繁为简,更好地认识世界。
对比阅读这几首短诗,寻找共性,说说新诗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形式新: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自由,但是一般会遵循一定的韵律,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观念新: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几首短诗反映了社会生活、人生感悟、个性心灵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语言新: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外语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意象新:从生活中选取新的意象入诗,如“红山茶”“舵手”等;对古典意象推陈出新,赋予新的含义,如《月夜》中“霜风”“月”“树”,因“呼呼”“明明”“顶高”等修饰语,意蕴有了新的变化。
《断章》——哲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
《风雨》——象征:风雨 大地 我
品味新诗的美
《月夜》:意境美
《萧红墓畔口占》:情感美
《统一》——推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1.对《断章》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写了两组意象,第二组意象的意思是:明月的银光装饰了你的窗户,而你的形象或许又进入他人梦中装饰了他人的梦。B.诗人如同与读者面对面的聊天,“你”指的是读者,全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C.诗歌把前一句的结尾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诗行间的逻辑关系十分明确。D.诗中主要词语(“你”“看”“风景”“装饰”等)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调。这不使人动情,却令人深思。
解析:B项表述错误,“你”指的是读者。
B
2.下列对《统一》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与“一”本是对立关系,但诗人用“是”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的物体表达了“统一”的思想。 B.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 C.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件很小的东西里可能隐藏着大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也可能隐藏着大智慧。 D.花叶虽然有万象姿态,但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因此诗人认为“繁多是个谎言”。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这首《统一》通过写自然界花草树木本质的同一性,从而推理出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世界和平统一的向往和追求。C.有误,应该是这首诗告诉我们万物皆有共性,和谐统一的道理。
C
统一
叶一片
统一性
和谐美
花一朵
果实无差异
树木是一棵
大地是一朵花
繁多是个谎言 (果)
统一性本质(因)
由表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