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下)初三语文单元测试卷(B卷)
命题人:华晓东 审核人:蒋亚芬 2016-3-20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 恻(cè)隐 庖(páo)代 B.中流砥(dǐ)柱 刽(guì)子手
C. 畸形(q ī ) 烦燥(zào) D. 诘(jié)责 万簌(lài)俱寂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从来不曾见过象这位蛮子般的那么侃侃而谈,旁若无人的气概。
B.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C.小王得了冠军,洋洋自得,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
D.陈逸飞先生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但他的作品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3.下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亲贤臣,远小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A.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B.遗:给予。
C. 远:远离。 D. 布衣:贫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七河八岛”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30%左右。
B.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5.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的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6.名著阅读(8分)
(1)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其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
B.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最终功德圆满,被封为“斗战胜佛”。
C.“三调芭蕉扇”是《西游记》中的精彩章节,为了智取芭蕉扇,悟空向观音菩萨借了定风丹。
D.八戒是《西游记》中一个出彩的人物,他身上虽然有许多小毛病,但依然不失为一个好人,并且坚持到了最后。
(2)阅读下列语段,完成①②两题(6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 ( http: / / www.21cnjy.com )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着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①这两段文字选自《水浒传》,“胖和尚”是 ,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性格特点)的人。(4分)
②上文是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之一,该情节名为 (2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41分)
(一)(9分)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①。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国神比干②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 ②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7.下列句中的“以”与“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B.策之不以其道
C.扶苏以数谏故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对文段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朱云认为朝廷大臣都尸位素餐,杀张禹可以警戒他人。
B.朱云面对“罪死不赦”的重刑,仍然牵挂着朝廷安危。
C.辛庆忌力谏不杀朱云,结果被皇帝摘掉官帽,解下了官印和绶带。
D.皇帝最后听取了他人的意见,修正了自己的错误。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御史遂将云去 (2)使其言是
(3)固当容之 (4)勿易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分)
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译:
(二)宴词 (2分)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畎:田间小沟
11.“悠悠”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1分)
1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分)
(三)经典和我们(2分)
周国平
①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②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③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④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⑤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质量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摘自新西兰中文《先驱报》)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作者的观点。(1分)
14.文章围绕“经典和我们”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请将其写作思路写在下面。(1分)
(四)(8分)
核桃压枝低
王建领
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核桃压枝低。
② 这几天,只要你来到商洛,步入农村,往往不等你开口,就会有村夫农妇,或老叟稚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欣慰地夸耀:“今年核桃结得繁。”
③ 放眼望去,整个商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洛水间,那一株株、一片片、一凹凹、一坡坡的核桃树,在秋日金色阳光下,自在地摇曳。信步走入林间,一位饱经风霜、满脸慈祥的大爷,正用木杆支撑似要被一颗颗、一簇簇核桃压折的树枝;一个满脸稚气,但活泼阳光的男童,不知从哪窜来,径直爬上核桃树,兴奋地表演起摘果、去皮、取仁的杂耍来。大爷一脸幸福看着孙辈,也不喝斥,任由孩子在树上与我们捉迷藏。我问道:“大爷,你这核桃林今年收成怎样?”大爷干着手中的活,也不看我,如数家珍地说开来:“我房前、地里、山上共有二十株核桃,算两亩吧,今年少说也能收一千斤。”“能收多少钱?”“前几天有人来买,一出口一斤十块钱,我嫌采青糟蹋东西,没卖。到中秋节后成熟期再卖,少说也能卖一万三千元。”“你家几口人?”我继续问道。“我两口,我小儿子三口,一年的零花钱,家中大的开支补贴就看这核桃呢。核桃丰收了,心里就踏实了。”与大爷一样,商洛大约有80%的农民拥有核桃树,核桃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15%,人均近500元。我不由得感叹:这核桃可真是商洛农民的摇钱树啊!
④ 早就听说秦岭无闲草,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有仙果,这仙果就是核桃。之所以称核桃为仙果,是因为核桃果仁的形状如缩小了的人脑,一分为二的果仁,是典型的两叶肺的外观,一分为四的果仁,是肾的轮廓。难怪人们常说多吃核桃,强身益脑。
⑤ 当年刚到商洛工作,但见秦岭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层林叠翠,绿浪一波接着一波推向远山;小溪欢歌,清泉一股连着一股汇成激流,水色山魂呈美景,秦风楚韵溢华章。当家乡人问我对商洛的第一印象时,我脱口而出:“山清水秀,经济落后。”孰料这话当即受到商洛同仁的挞伐:“仓颉造字、商鞅封地、四皓隐居、闯王屯兵,商洛历史文化厚重,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后来居上待有时。”
⑥ 是呀,商洛位置独特,是唯一的被秦岭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覆盖的地区,而秦岭又地处长江黄河分水岭、南北自然分界线,是我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商洛自然会得秦岭之灵韵底气,以其无尽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资源享誉全国。
⑦ 如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之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商洛的各种资源得以开发利用,特别是经济类作物,核桃、板栗、柿子等全国有名。可以说,商洛的核桃独步华夏。桃树那笔直的树干,庞大的树冠,浓密的树阴,姣美的树形,给人一种挺拔伟岸之感;浓绿的阔叶给人一种厚重之感,枝间繁密的果子给人一种幸福喜悦之感。它的身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的东西,蕴含着无穷的魅力。作为生态林木,它从不挑地形,不争地劲,在商洛的房前屋后,山坡沟旁,枝繁叶茂地尽情生长,固土护绿,有的是担当;作为经济林木,它五年成木挂果,年复一年为人们提供长寿果,且与低秆作物和睦相处,农民务林种地两不误,生财聚宝,有的是奉献;作为用材林木,它木质坚韧,纹理美观,质地顺平,为上乘木材,家居日用,有的是用场;作为欣赏林木,它上得了野岭,进得了园林,经济效益极佳,有的是市场。
⑧ 离开商洛时,我深深地感到:丰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季节,商洛呈现给人的除了无尽的核桃压枝的景致,还有在累累的硕果间,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和孩予们嬉闹的场面。那荡漾在人们脸上的笑容和那压低枝头的核桃构成了一幅安逸、和谐、幸福的农家丰收图。我相信这幅图景会在人们的描绘中更美。 (选文有改动)
15.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1分)
16.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商洛的情感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化?(1分)
17. 赏析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4分)
18.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突出了商洛核桃树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六)(20分)
19.根据课文默写。(20分)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②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③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④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⑤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⑦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⑧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⑨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
⑩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近年来,诺贝尔奖离我们很近,安徽蚌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中在校园的松树下挂起了一个电子牌,上边大张旗鼓地写着一句话:“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该标语引来无数网民吐槽,认为蚌埠一中在给自己“贴金”,是不讲原则、没气节的攀附。一中副校长则回应称,学校贴出标语是因为希望激发出学生和校友的自豪感,不是借机炒作。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请发表你的观点,字数100字左右。
150
(二)(60分)
21.根据要求完成作文。(60分)
曾经有一首歌这样唱:“一路上有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苦一点也愿意……”,每当听到这个旋律,就会想起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想起老师同学一路相伴留下的许多难忘的记忆。
请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注意叙述的人称。
训练意图:通过细节描写、背景烘托等技巧训练,使文章感情真挚。
2015-2016(下)初三语文单元测试答题卷(B卷)
命题人:华晓东 审核人:蒋亚芬 2016-3-20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 2. 3. 4. 5. (每题3分)
6.(1) (2分) (2)① (4分)
② (2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 41分)
(一)(9分)
7. (2分) 8. (2分)
9.(1)御史遂将云去 (2)使其言是
(3)固当容之 (4)勿易 (每题1分)
10.译: (1分)
(二)(2分)
11.
(1分)
12.
(1分)
(三)(2分)
13. (1分)
14.
(1分)
(四)(8分)
15.
(1分)
16.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分)
17. ( http: / / www.21cnjy.com )
(4分)
18.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分)
(六)(20分)
19.根据课文默写。(20分)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 ②秋风萧瑟, 。
③采菊东篱下, 。 ④伤心秦汉经行处, 。
⑤ ,西北望射天狼。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⑦长风破浪会有时, 。 ⑧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⑨闲来垂钓碧溪上, 。 ⑩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150
姓名 得分
初三作文三:指向“校园生活”的选材(60分)
曾经有一首歌这样唱:“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每当听到这个旋律,就会想起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想起老师同学一路相伴留下的许多难忘的记忆。
请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注意叙述的人称。
训练意图:通过细节描写、背景烘托等技巧训练,使文章感情真挚。
题目:一路上有你 修改意见
【作文简评】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 C 2.A (侧目而视:含贬义,形容愤怒、不瞒或畏惧的样子。) 3.D 4.B 5.B
6.(1)C (2)鲁智深 , 行侠仗义 疾恶如仇 (写出一个即可), 大闹野猪林
二、阅读与赏析(共44分)
(一)(10分)
7. A 8. C(每小题2分,共4分)
9. ①离开 ②假使、假如 ③本来 ④更换 (每小题1分,共4分)
10.你是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处以死罪,决不宽恕!(2分)
(采分点:讪 廷 赦)
(二)(4分)
11.“悠悠”一词写出了春水绵延流淌的状态;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运用叠词,具有音韵美。(写出两点即可)
12.A寄情于景(借景抒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抒发诗人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B反衬(衬托),以“浅溪”反衬离愁之深。(手法1分,效果1分)
(三)(5分)
13.我们应当阅读经典(1分),并且把经典当做闲书来读,用轻松的心态和方式去阅读(1分)。
14.首先指出人们阅读的三种目的,接着论述了只有阅读被时间筛选出来的经典才能获得自我发现和成长,才算真正的阅读;最后提议普通人要用一种轻松的心态阅读经典。(每点1分,计3分)
(四)(15分)
15.(3分)内容上,连用两个“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说明商洛的核桃多是这样繁密,总能给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2分);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对商洛核桃及经济发展的抒写(1分)。
16.(3分)刚到商洛工作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到了山水之美.感慨其经济落后;如今来到商洛,看到繁密的核桃时,感叹核桃给商洛农民带来了好收成;离开商洛时,展望和憧憬商洛的美好未来。
(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17.(4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绿浪”比喻层层翠绿的林木随风摇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林木之多、色彩之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林木”“小溪”,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林木依山、小溪欢跃的动态之美;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尽显秦岭山水美景及文化内涵。(每答出一种修辞手法并能结合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得2分。共4分。)
18.(5分)外形美:挺拔伟岸,树多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繁;实用美:经济效益佳,果实营养价值高;品性美: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作用:这样写,既表现了核桃树本身独有的特点,突显了核桃树的美好品性;又借核桃树反映了商洛人勤劳、质朴、勇担当、乐奉献的精神品质。
(第一问3分,答出一点得1分;第二问2分,答出一层,得1分,答出两层,得2分。共5分。)
(五)(10分)答案略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22.(4分)观点鲜明,语言精练、流畅,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证严密,得6分。观点鲜明,语言较流畅,论证较严密,得5分。观点比较鲜明,偶有语病,论证不严密,得4分。观点不鲜明的答卷,得分不得超过 4分。
2000
400
600
800分式 , , , 中,最简分式的个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