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阳市冠湘学校九年级历史岳麓版下册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耒阳市冠湘学校九年级历史岳麓版下册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29 06:4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实施目的
主要内容
历史作用
⒈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
农民的余粮;
⒉工业: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⒊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为了平定国内的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部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工业
商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允许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生机勃勃的工厂
苏联国旗
  1922年12月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国徽
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斯大林
(1879年—1953年)
  1925年,联共(布)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
名 称 开始实施的时间 主要任务或重点
“一五”计划
“二五”计划
“三五”计划
1928年
1933年
1938年
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重点发展重工业。
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重点进行国防建设。
工业化宣传画
工业化期间建造炼钢炉
苏 联 工 厂
  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农业集体化宣传画
个体农户申请加入集体农庄
1927年,苏
联开始实行农
业集体化方针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一体制有何特点?
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特点:
经济:一切经济活动按国家规定的计划运
行,采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政治:权利高度集中。
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你如何看待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经济上忽
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
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的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
极性的发挥。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
权利愈来愈集中到个人手里,最终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知识巩固
畅想天地
问题讨论
  列举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想一想,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有人说,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是历史的倒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