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鲁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山水神韵”单元之《赤壁赋》课件(12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荣成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鲁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山水神韵”单元之《赤壁赋》课件(12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9 06:49:20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赤壁赋 苏轼林筱蕾
荣成四中学习目标:
① 积累重点字词及句式,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②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③ 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④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朗读课文导入预习检查1.doc
乌台诗案乌台诗案
整体感知幻灯片 7合作探究幻灯片 8赏析语言幻灯片 9拓展 运用幻灯片 11 1056年,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名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
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乌台诗案 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
(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整体把握 1、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请勾画文中表现人物心情的词语)
2、
第一段,为什么乐?
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第三段,为什么悲? 合作探究 第四段,
为什么乐?参考33.doc找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进行研读,赏析赏析语言 示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明确: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拓展运用苏轼《后赤壁赋》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苏轼,
我想对你说
……教学主题
赤壁赋
一、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鲁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山水神韵”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此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品味山水的美,揣摩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体会作者寄托在山水中的感情,提高阅读古代现代散文的能力。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以文为赋”的佳作,文质兼美,音韵和谐,情理并茂,乃传世名篇,苏轼将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寄托在赤壁,在主客观的契合间阐述哲理。文章“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是本单元的重点讲读课文。通过体悟文章,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作者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重点一方面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另一方面逐渐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能对他们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启发作用。我们可以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更好的面对人生。
三、教学目标
(1)预习目标:
①?阅读课文注释,落实文言字词句知识,初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②?按照诵读指导建议,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并争取背诵课文
③?进入苏轼专题网址,进行信息筛选阅读,了解苏轼的生平与思想,书面梳理
(2)教学目标:
①?积累重点字词及句式,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③?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④?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课前通过导学案进行人物生平预习,对网络资料进行查阅、比较、研究、整合。
二、课堂上,使用文档软件及ppt软件与音频视频资料,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思索探究,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生成阅读体验。
三、课后,使用文档软件和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后赤壁赋》,帮助学生强化文言知识、对美句的赏析能力与人物认知。拓展学习《苏东坡突围》,利用QQ群进行交流,推荐出优秀习作。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预习
1、制作导学案,预设预习目标,完成问题设计。
2、提供相关的专题网站网址
1、阅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2、阅读课文注释,落实文言字词句知识,
3、按照诵读指导建议,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并争取背诵课文
4、通过网络,查询苏轼相关知识,进入苏轼专题网址,进行信息筛选阅读,了解苏轼的生平与思想,书面梳理
导学案
网络资源信息
http://baike.haosou.com/doc/5343377-5578820.html
http://www.ruiwen.com/news/54998.htm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长江边上,有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由《赤壁之战》到苏轼引入《赤壁赋》。
?
ppt课件
链接音频、视频
预习情况检查
1、检查男生对文言字词句知识的把握
2、检查女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展示预习作业,交流苏轼生平
2、朗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音准,情感变化把握得好。
?
文档批注软件
整体把握
提问:
1、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请勾画文中表现人物心情的词语)
2、
第一段,为什么乐?
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第三段,为什么悲?
自主思考,作答
ppt课件
?
合作探究
第四段,为什么乐?
小组合作探究,
变与不变
取与不取
?
ppt课件
?
赏析语言
1、投影参考句子
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与引导
1、找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进行研读
2、全班交流
文档批注软件
拓展运用
提供课外拓展资源:
《后赤壁赋》
《苏东坡突围》
1、比较阅读《后赤壁赋》,赏析语言,品味感情
2、阅读《苏东坡突围》,写作《苏轼,我想对你说》
3、QQ群交流,推出优秀作品
4、制作交流文档,班级展示
网络QQ群
文档批注软件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课前:为提高课堂效率,教学中设置了开放性的预习作业——?搜集作者苏轼的生平事迹以及本文写作的背景。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资料等各种手段,搜集梳理,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又拓展了课堂容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课上:课堂中紧扣语文教学本质,将文本阅读作为课堂中心,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说多写,以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为主,将PPT、文档批注等学习方式与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坚持利用学分评价量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3、课后:提供课外拓展资源,强化课堂的学习目标与效果,加深对作者苏轼的认知。通过对课外文本的延伸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促进人生观的提升。借助QQ群展示阅读写作成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加灵活有效,体现语文学习开放性的特点。